時間鎖定4月14日,美飛船將對小行星進行採礦演練,懸停50米高空

2020-04-12 趣味探索

趣味探索訊 雖然滿載小行星礦物的日本隼鳥二號飛船已在返回地球中,但現在小行星附近還有一艘美國飛船在盤旋,與地球相隔2.31億公裡,這艘美國飛船就是NASA於2016年9月8日發射升空的OSIRIS-REx,這顆小行星就是本努,OSIRIS-REx任務旨在對本努小行星採礦返回。如今採礦時間已經確定,今年8月25日進行首次採礦,為了確保萬無一失,在採礦前,飛船將進行兩次採礦演練。

時間鎖定4月14日,美飛船將對小行星進行採礦演練,懸停50米高空

4月9日,美國OSIRIS-REx團隊發文稱,在今年4月14日和6月23日,對飛船進行兩次採礦前演練操作,目的是了解OSIRIS-REx機動性能,熟練操作,提高採礦成功率。OSIRIS-REx團隊將這兩次排練正式稱為「檢查點」演練。在4月14日的排練過程中,OSIRIS-REx飛船脫離18.581公裡環繞軌道,下降到125米高度,然後開始執行檢查點操縱,最後懸停在50米高空。

在來到125米高度前,飛船會收起太陽能電池陣列,實施Y翼配置,為什麼要收起太陽能電池陣列呢?因為這樣能將太空飛行器重點直接放在飛船收集器頭上。在下降過程中,OSIRIS-REx飛船將啟動三個獨立化學推過器,先後進行三次機動操作,第三次機動操作稱為「交匯點」,發生在距小行星表面50米處,將飛船放在與本努旋轉速度相匹配軌跡上,相對本努來說,飛船懸停在空中。

時間鎖定4月14日,美飛船將對小行星進行採礦演練,懸停50米高空

整個檢查點演練時長約為四小時,當飛船懸停在50米高度後 ,會自動啟動採樣臂(TAGSAM),對採樣進行一次模擬。這是迄今為止最接近小行星的一次。在「檢查點」演練過程中,飛船繼續為NFT導航系統捕獲Bennu表面圖像。當採樣臂模擬採樣完成後,飛船將執行一次後退機動,然後太陽能電池陣列也會相應打開,接著返回原來安全環繞軌道,18.581公裡。

這次演習圓滿完成後,6月23日將進行第二次演習,飛船將下降到25米高度。今年8月25日,將進行首次礦物收集。根據NASA網站數據顯示,截止到2020年4月12日,OSIRIS-REx已經在外太空飛行了32.54億公裡,與地球相對速度為每秒52.57公裡,與太陽相對速度為每秒33.995公裡。很顯然,這是一種快得出奇的飛行速度,是剛出槍管子彈速度數十倍,比地球公轉速度還要快得多。

時間鎖定4月14日,美飛船將對小行星進行採礦演練,懸停50米高空

據了解,OSIRIS-REx探測器研製成本約為8億美元,再加上AtlasV運載火箭發射成本1.835億,總成本約為10億美元。這是美國宇航局進入21世紀以來,繼朱諾和新視野飛船之後的第三個行星科學任務。今天已經是4月12日下午了,離4月14日「檢查點」演練也只有一天多時間了,OSIRIS-REx團隊也正在做充分準備。當然,最讓人期待是8月25日。有趣的科學探索內容請關注唯一微信公眾號:有趣探索

相關焦點

  • 8月11日,美國飛船將執行一次危險機動,懸停小行星上方40米
    飛船飛往本努小行星,計劃在2020年10月對其執行一次小行星採礦任務,2023年將礦石送回地球。來自NASA最新消息稱,美國東部時間8月11日,OSIRIS-Rex將進行一次危險機動,到時OSIRIS-Rex號飛船將下潛到一個名字為「夜鶯」採樣點上空,懸停40米高空。
  • 懸停40米高度3秒!NASA飛船在小行星上空危險演習,採礦倒計時
    美國東部時間8月11日,美國OSIRIS-REx飛船順利完成對小行星本努的第二次低空危險演習,並再次獲得一張近距離照片,顯示了粗糙不平表面上布滿大大小小石頭。為什麼OSIRIS-REx飛船要執行如此危險的演習機動呢?因為NASA需要收集演習經驗,了解飛船機動性,為2020年10月20日的觸地採礦而準備,這將是NASA飛船首次對小天體進行採礦,雖然只是收集幾十克樣品,但對於科學研究已經足夠了。
  • NASA採礦飛船成功關閉返回艙蓋子,鎖定小行星礦石
    OSIRIS-REx號是一艘飛行3.3億公裡外的採礦飛船,光造價就高達8億美元,這還不包括Atlas V運載火箭發射費用,約1.835億美元,OSIRIS-REx號推出的主要目的是對小行星貝努進行採礦,然後送回地球,在經過兩次彩排演練後,終於在10月20日成功觸碰了小行星表面,獲得約400克礦石,
  • 美飛船短暫觸碰3.33億公裡外小行星,完成採礦任務
    北京時間10月21日凌晨,當我們還在酣睡之時,3.33億公裡外的美國飛船OSIRIS-REx號按預定計劃執行了一次小行星採礦任務,慢慢接近小行星貝努,4個多小時後短暫觸碰小行星表面美國飛船完成小行星採礦任務,用美國宇航局專家一句話來形容:OSIRIS-REx號完成了令人難以置信的壯舉,10月21日凌晨1:50,OSIRIS-REx號啟動化學推進器,向貝努飛去,在接近過程中,順便完成了長達3.35米採樣臂的伸展,將「即取即送」樣品採集器(TAGSAM)放在了最下方。
  • OSIRIS-REx與「本努」(Bennu)僅65米,預演小行星採樣
    60克的樣本進行研究,OSIRIS-Rex探測器,於美國東部時間2016年9月8日在美國卡納維拉爾角發射升空 。這顆造價8億美元的探測器,計劃在2020年10月對其執行一次小行星採礦任務,2023年將礦石送回地球。
  • 非凡照片顯示,美飛船收集小行星礦石超60克,明年3月返回地球
    近日,美國OSIRIS-REx號飛船對3.3億千米外小行星進行了一次暴力採礦,現場碎片橫飛,好不壯觀,其它國家只有羨慕的份,這現在已經是眾所周知的消息了,不少人表示欽佩美國超高的航天科技。,所以在最近這幾個月的時間內,它還會繼續跟小行星貝努保持1公裡遠距離,結伴飛行在3.34億公裡外的深空中,繼續對它進行最後探索。
  • 在小行星1公裡高度懸停!投放第四個機器人,日本隼鳥2號舉動不凡
    趣味探索訊 在太空中,2.4億公裡外的隼鳥2號探測器正和龍宮小行星相伴而飛,在過去15個月時間裡,採取了多項行動,暴力採礦、發射炸彈、投放機器人等。今年10月3日,隼鳥2號舉動不凡,在小行星1公裡高度懸停,投放第四個機器人-MINERVA-II2小型漫步車,借用小行星引力緩慢降落。根據日本宇航局(JAXA)的說法,這是最後的任務。2018年6月,日本隼鳥2號探測器抵達該區後,通過一系列任務來收集龍宮小行星土壤樣本和其它數據,旨在獲取太陽系起源線索,尋找地外生命痕跡。
  • 一顆直徑36米的小行星將造訪地球,NASA:鎖定9月8日
    最近這段時間,地球的近地軌道十分「熱鬧」,小行星是一顆接一顆,而且有些體積非常巨大。NASA證實,一顆直徑162米的小行星在今天以40馬赫的速度快速飛過地球,這顆小行星剛走,又一顆太空巖石即將到來,美國宇航局正密切關注下周將掠過地球的小行星,那麼它會撞擊地球嗎?
  • 翎客航天首次完成火箭20米懸停回收 數月後高空飛行
    此前在2019年3月27日下午4時許,該火箭企業(LinkSpace)公裡級可回收火箭「新航線小寶貝」(NewLine Baby,工程代號RLV-T5)在無系留保護的情況下,起飛至20米高度,實現懸停動作,飛行總共持續35秒,並平穩著陸在回收試驗場中心區域。
  • 歷史性時刻來了,3億公裡外飛船將採集小行星礦石,需一氣呵成
    ,與本努距離僅有0.975公裡,採礦時間已經確定了,10月20日,現在只有短短幾星期時間,已進入倒計時狀態,到時候,飛船經過約4.5小時的機動後,降落到小行星本努表面,僅停留幾秒鐘,收集巖石和塵土,然後快速提升高度,猶如蜻蜓點水一般,全過程需要一氣呵成。
  • 因礦石不斷溢出,美緊急向採礦飛船發送指令,將提前密封返回艙
    這的確是件不可思議的事情,值得他國航天機構學習和借鑑,美國東部時間10月28日,美國宇航局(NASA)緊急向3.36億公裡外歐西裡斯-雷克斯號採礦飛船發送了一系列指令,命令採礦飛船迅速將將剛收集的小行星樣品放進樣本返回艙
  • 馬斯剋星艦飛船SN6通過點火試驗,將進行150米高空飛行測試
    【ALENG 自媒體】8月25日晚間自媒體專稿,矽谷大俠埃隆·馬斯克(Elon Musk)的星際移民夢想越來越接近現實了,北京時間8月24日,馬斯克旗下Space X公司的星艦飛船原型測試機SN6,在德克薩斯州南部Boca Chica村的SpaceX工廠內部進行了靜態點火測試,點火測試非常成功,這意味著SN6已經可以進行下一項重要測試:150米高空飛行測試。
  • 第4170回:行星採礦太空淘金,深入探索太空基石
    從一開始就主導的假設認為該公司打算發展小行星採礦,而一個匿名消息來源更在4月24日之前證實了這種說法。該網站是在2012年2月22日以 Anderson Astronautics 的名義註冊。在4月24日的採編會以前,該公司的公開網站只有標題頁。而標題頁內已經可以看到公司商標、4月24日採編會訊息、一些基本聯絡訊息和一個以郵件進行註冊的提醒。而該網頁也宣布在採編會當日網站會有變化。在採編會以後網站增加了數個網頁,其中包含公司更進一步的訊息、營運的目標、涉及的技術與概念藝術。
  • 我軍新型飛彈擊中萬米高空超音速目標 5秒鎖定目標 (組圖:
    我軍新型飛彈擊中萬米高空超音速目標 5秒鎖定目標   (組圖:) 作者:     責任編輯:
  • 和上億公裡小行星伴飛8個月,太空船將有大動作,已確定4個採礦點
    例如,正圍繞木星飛行的美國朱諾號,已被美國宇航局確認離開太陽系的旅行者1號和2號,還有正在龍宮小行星附近的日本隼鳥2號。美國的OSIRIS-REx就是一艘擺脫地球引力的太空船,去探索上億公裡外一顆名叫貝努小行星,2016年9月8日從美國卡納維拉爾角空軍基地升空,並預計在2023年左右將礦物送回地球。
  • 日本飛船首次與金星同框,在2000萬公裡外,歷史性時刻快來了
    然後將裝有小行星礦石的返回膠囊投向地球,完成舉世無雙的太空採礦使命。TCM-1機動時間定在10月20日至26日,當飛船與地球僅有1700萬公裡時開啟化學發動機,對其軌跡進行微調,代表歷史性時刻開始了,TCM-2機動時間定在11月2日至9日,當飛船抵達1200萬公裡時
  • 美日已進行了小行星探測取樣,為啥我國小行星探測器還得再等幾年
    日與「貝努」小行星零距離接觸,接觸時間大概為5秒。在這短短5秒裡面,奧西裡斯-REx探測器需要發射高壓氮氣,以吹動小行星表面碎石機粉塵,然後就趁機採集樣品。如果第一次採集樣品達到預定目標,奧西裡斯-REx探測器就將啟程返回地球,否則將會擇機再進行第二次取樣。按原計劃,一切順利的話,奧西裡斯-REx探測器將於2023年9月返回地球。
  • 鎖定6月24日北京時間14:44,一顆巨型小行星將在太空中掠過地球
    知道小行星,流星和彗星有什麼區別?在我們不知不覺中,每天都有很多小行星經過地球,彗星拖著長長的尾巴掠過地球,部分隕石經過大氣層燃燒一小塊降落在地球的角落上。小行星:小行星是繞太陽公轉的一個小小的巖石體。
  • 9月14日,又有一顆小行星將掠過地球,直徑120米
    小行星2020 QL2將於9月14日(周一)掠過地球的某一角落,美國宇航局稱之為「近地」著陸,它也是9月掠過地球的第三顆小行星。據估計,這顆小行星有400英尺(120米)寬,幾乎和標誌性的倫敦眼一樣大。據美國宇航局估計,這塊巖石的尺寸可能在53米到120米之間,這可能是NASA近地近距離觀測名單上最大的巖石之一。
  • 人類首艘太空採礦飛船,隼鳥1號返回1500粒巖石,曾通信中斷1個月
    在人類航天史上,首個對小天體採礦的飛船就是日本隼鳥1號,它是現在對龍宮小行星進行採樣的隼鳥2號前身,隼鳥1號主要配件由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JAXA)研發,2003年5月9日發射,旨在研究一顆名為絲川的小天體,對其形狀、自旋、地形、顏色、成分、密度和歷史進行一系探測,最重要的是取回小行星礦石。不過隼鳥1號在2005年因燃油洩漏,與地面通信中斷1個多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