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味探索訊 雖然滿載小行星礦物的日本隼鳥二號飛船已在返回地球中,但現在小行星附近還有一艘美國飛船在盤旋,與地球相隔2.31億公裡,這艘美國飛船就是NASA於2016年9月8日發射升空的OSIRIS-REx,這顆小行星就是本努,OSIRIS-REx任務旨在對本努小行星採礦返回。如今採礦時間已經確定,今年8月25日進行首次採礦,為了確保萬無一失,在採礦前,飛船將進行兩次採礦演練。
4月9日,美國OSIRIS-REx團隊發文稱,在今年4月14日和6月23日,對飛船進行兩次採礦前演練操作,目的是了解OSIRIS-REx機動性能,熟練操作,提高採礦成功率。OSIRIS-REx團隊將這兩次排練正式稱為「檢查點」演練。在4月14日的排練過程中,OSIRIS-REx飛船脫離18.581公裡環繞軌道,下降到125米高度,然後開始執行檢查點操縱,最後懸停在50米高空。
在來到125米高度前,飛船會收起太陽能電池陣列,實施Y翼配置,為什麼要收起太陽能電池陣列呢?因為這樣能將太空飛行器重點直接放在飛船收集器頭上。在下降過程中,OSIRIS-REx飛船將啟動三個獨立化學推過器,先後進行三次機動操作,第三次機動操作稱為「交匯點」,發生在距小行星表面50米處,將飛船放在與本努旋轉速度相匹配軌跡上,相對本努來說,飛船懸停在空中。
整個檢查點演練時長約為四小時,當飛船懸停在50米高度後 ,會自動啟動採樣臂(TAGSAM),對採樣進行一次模擬。這是迄今為止最接近小行星的一次。在「檢查點」演練過程中,飛船繼續為NFT導航系統捕獲Bennu表面圖像。當採樣臂模擬採樣完成後,飛船將執行一次後退機動,然後太陽能電池陣列也會相應打開,接著返回原來安全環繞軌道,18.581公裡。
這次演習圓滿完成後,6月23日將進行第二次演習,飛船將下降到25米高度。今年8月25日,將進行首次礦物收集。根據NASA網站數據顯示,截止到2020年4月12日,OSIRIS-REx已經在外太空飛行了32.54億公裡,與地球相對速度為每秒52.57公裡,與太陽相對速度為每秒33.995公裡。很顯然,這是一種快得出奇的飛行速度,是剛出槍管子彈速度數十倍,比地球公轉速度還要快得多。
據了解,OSIRIS-REx探測器研製成本約為8億美元,再加上AtlasV運載火箭發射成本1.835億,總成本約為10億美元。這是美國宇航局進入21世紀以來,繼朱諾和新視野飛船之後的第三個行星科學任務。今天已經是4月12日下午了,離4月14日「檢查點」演練也只有一天多時間了,OSIRIS-REx團隊也正在做充分準備。當然,最讓人期待是8月25日。有趣的科學探索內容請關注唯一微信公眾號:有趣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