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月鱔」這種劇毒之物,現實中究竟存在嗎?它和黃鱔有何區別?

2021-01-21 騰訊網

對於黃鱔,相信大家都不陌生,畢竟黃鱔的肉質是極其鮮美的,許多人都愛吃,餐桌上也時常能看見它的身影。雖然說很多人都吃過黃鱔,但是了解黃鱔的人卻非常少。接下來,我們就來了解一下黃鱔,以及傳說中的望月鱔。

據了解,黃鱔主要分布在東南亞地區,雖然說黃鱔的數量很多,分散的範圍很廣,但它依舊只是單一物種,並沒有亞種分化。有一點是需要注意的,由於黃鱔的雌雄會變化,即便是雄性也可以變成雌性進行繁殖,因此其繁殖能力是很強的,所以千萬不要隨意放生黃鱔,要不然可是會出大事的(造成生態破壞)。

除了黃鱔之外,大家是否聽說過望月鱔呢?

在了解望月鱔之前,我們先來看一則關於它的故事。相傳,在乾隆年間,有一男子在田間耕作時意外抓到了一條大黃鱔,隨後便帶回了家中,其妻子便將黃鱔烹飪成了美食給丈夫吃,結果丈夫吃完後就死了。最後,妻子因涉嫌下毒殺害丈夫入獄。

而此時,紀曉嵐恰好經過此地,他聽聞此事之後立馬就發現了問題所在,他知道有一隻鱔類叫做望月鱔。為了驗證望月鱔的存在,於是他派人去田間抓了大量的黃鱔。在月圓之夜的時候,他將黃鱔給狗吃,結果狗直接死了,最後妻子也被無罪釋放了。據說,望月鱔,以及其有毒的說法就是從此處來的。當然了,其真假性無法判斷,但我們最起碼得知了該物種存在的可能性。

那麼,帶有劇毒的望月鱔在現實中真的存在嗎?事實上,全球都沒有一種叫做望月鱔的鱔魚品種。相關古籍記載,望月鱔專門以屍體為食,像那些死貓、死狗、甚至是人的屍體都能吃。在月圓之日的時候,望月鱔便會浮出水面,吸收天地精華,故此得名望月鱔。至於其真假性,相信大家也自由判斷。

可能有人會問了,可以根據古法培育望月鱔嗎?答案當然是不可以,即便真去嘗試,也培育不出望月鱔,因為黃鱔本身就是食肉動物,平時也都會吃一些小魚小蝦的屍體,至於傳說中吸收天地精華變成望月鱔,更是不可能的事情。對此,你有什麼看法呢?

相關焦點

  • 「黃鱔不吃頭,田螺不吃尾」,民間的這些飲食禁忌,你聽過嗎?
    我國有許多知名的菜餚,經過人們的巧手烹飪,也有著各種吃法。不過在我國的飲食文化中,很多食物都有兩面性,也有著不少禁忌,吃的時候總是大有講究。比如在民間一直流傳的那句俗語「黃鱔不吃頭,田螺不吃尾」,就直白的道出了黃鱔與田螺的忌食部位。那麼這種說法是否有科學依據呢?
  • 俗語:「黃鱔不吃頭,田螺不吃尾」,為什麼不能吃?有何講究?
    俗語:「黃鱔不吃頭,田螺不吃尾」,為什麼不能吃?有何講究?文/號外飛飛說歷史 圖/網絡中國民間有很多關於飲食的俗語,大都是老一輩人根據自己的實際生活經驗總結而來的。就比如說「豬不椒」、「魚不蒜」等等,或許結合當時的社會情境有一定的道理,但是如今隨著人們認知的提高以及烹飪技術的進步,類似的俗語就不一定適用於現在了。今天要和大家聊聊的這句俗語是「黃鱔不吃頭、田螺不吃尾」。按照字面意思來理解就是,黃鱔的頭和田螺的尾是不能吃的。那這是為什麼呢,這其中是有何講究嗎?小編馬上為您揭曉。首先來看前半句「黃鱔不吃頭」。
  • 「德州雀鱔」這個奇異物種,叫鱔卻是魚,還能愉快地吃魚嗎?
    黃鱔作為一種河鮮,很多人都是又愛又恨,愛它是因為黃鱔肉質鮮美,特別是紅燒,那滋味一絕,恨它是因為它的外形,滿身滑膩,抓的時候十分費勁,但這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它外形像蛇,抓的時候還以為自己抓到了蛇。
  • 黃鱔不吃頭,田螺不吃尾,為什麼黃鱔頭和田螺尾不可以吃?
    今天來給各位粗淺的分析一下:黃鱔不吃頭:民間關於黃鱔不吃頭有一個傳說,相傳有一種黃鱔叫望月鱔,此鱔比較喜吃腐肉,更加誇張的是,此鱔每逢月圓之夜,會出洞昂首望月,因而得名望月鱔。在農村裡有著大的黃鱔不可以吃的說法,比如像我們常說的望月鱔之類的我們是不可以吃的,據說這種黃鱔都能長到好幾斤,平時的時候都是吃一些貓肉的屍體,所以這種黃鱔是吃不得的。
  • 俗語「黃鱔不吃頭,田螺不吃尾」,看了這句話,下次別再吃錯啦!
    農村俗語「黃鱔不吃頭,田螺不吃尾」,為何黃鱔頭和田螺尾不能吃?有道理嗎?中國有句老話說「民以食為天」,任你再大的英雄好漢,沒飯吃也只能徒呼奈何,可見「吃飯」對人來說的重要性,但是,在這句話之後,還有一句「食以安為先」,突出了食品安全的重要性,因此,在日常生活中,人們也總結出了許多與飲食安全相關的俗語,「黃鱔不吃頭,田螺不吃尾」就是其中之一,那麼這句話到底有什麼道理呢?
  • 男子抓到2米長,手臂一樣粗的「巨型黃鱔」,看清之後果斷甩開
    而這些野味當中,味道和營養都能排在前列的,應該就是黃鱔了!因此,一到閒暇時刻無論男女老少,都特別喜歡跑去田裡、池塘裡、以及一些小河中抓黃鱔!原來啊,這個巨型的黃鱔可不是什麼普通黃鱔。而是名叫「望月鱔」,你別聽它的名字非常的雅致,其實這種黃鱔非常的髒。
  • 鰻魚是鱔魚嗎 鰻魚和黃鱔的區別
    文章簡介:鰻魚我們也叫做是白鱔或者是白鰻,鰻魚長得很像鱔魚,因此,很多人分不清鰻魚和鱔魚的區別,最近還有不少人詢問鰻魚是鱔魚嗎
  • 釣到一條大鱔魚,上面有兩個大包,有人說有毒不能吃,如何看待?
    說實話,我捕撈了很多年的鱔魚,沒發現過這種黃鱔,不過在網絡上的確看到過這種黃鱔,這段時間天天在自家蝦田裡放地籠捕撈鱔魚也沒有見過這種黃鱔。但是這種現象按照我的理解還是可以和你解釋的,在合理解釋的時候,我先列舉兩個關於鱔魚流傳比較廣泛的說法,分別是望月鱔的典故以及化骨鱔的典故。如下:如何解釋這種黃鱔獨特的現象?
  • 黃鱔體內有「致命」寄生蟲?
    都說「小滿黃鱔賽人參」,每年春夏之交是吃黃鱔的旺季,這時候的黃鱔最肥、最滋補。不過,最近微博、微信上都在瘋傳一個「真相實驗:黃鱔體內要命的寄生蟲」的帖子,裡面有圖片顯示黃鱔體內有令人作嘔的寄生蟲,還有人因吃黃鱔染上了顎口線蟲病等。一時間,黃鱔陷入「寄生蟲門」,看完帖子,很多人表示不敢再吃黃鱔了。其實,關於黃鱔的傳言之前也有不少,「激素門」、「避孕藥門」等等。
  • 廣東這種魚形狀像蛇,名字中雖有鱔卻非鱔魚,野生價格賣五百一斤
    俗話常說食在廣東,廣東這邊除了有許多讓人垂涎的風味小吃之外,這裡的水資源也是相當豐富,當地老百姓也非常愛吃魚,像在廣府菜中,魚類美食在其中就佔據了舉頭輕重的地位。而廣東作為漁業大省,這裡的名貴魚種也是非常多,比如有一種魚其形狀像蛇,前身較細且側扁,因其腹部呈白色,廣東人將其稱為「白鱔」。
  • 黃鱔的食性與攝食特點
    飢餓缺食時,殘食比自身小的黃鱔甚至鱔卵,也食部分麩皮、熟麥粒、蔬菜等植物。稚鱔前期以攝食輪蟲、枝角類為主,後期則以水生寡毛類、搖蚊幼蟲為主。黃鱔的眼睛小而呆滯,眼外蒙有皮膜,視覺極不發達,其攝食活動依賴於嗅覺和觸覺,並用味覺加以選擇是否吞咽。黃鱔對食物很挑剔,不可口不吃,不新鮮也不吃,十分耐飢餓。幼鱔與成鱔的食譜基本相同。黃鱔耐飢餓,在室內玻璃缸內的籽鱔,不攝食也能生活兩個月之久。
  • 外表有粘液噁心至極,喜歡躲在巖石洞裡,似黃鱔卻比毒蛇危險
    在農村裡面,我們經常可以看到農田中有許許多多的黃鱔,這是一種農民非常喜歡吃的野味,因為黃鱔的肉吃起來十分鮮嫩,而且含有許多的營養成分,在很多農民眼中,它就是一種天然的滋補品,農民在殺黃鱔的時候,經常喜歡把黃鱔的血和酒在一起喝下去,因為這樣可以起到滋補的功效。
  • 毒藥界中的「扛把子」,名字都很霸氣,盤點那些常見的劇毒之物
    相信經常看古裝劇的朋友們對鶴頂紅、斷腸草、一劍封喉這幾個名字並不陌生,那麼你知道他們究竟都是些什麼東西嗎?今天,小編來帶大家認知一下這些名稱「犀利」的東西究竟為何物吧。紅信石加工之後就成了砒霜,它無臭無味,外形比較像冬天早晨草地上凝成的霜,非常容易被人頭吸收,所以我們經常能在文學作品中見到,將鶴頂紅放在酒水中,飲用者不消片刻便中毒身亡的戲碼。至於大家所了解的皇帝吃飯前要以銀針試毒,也是確有其事。
  • 黃鱔的一些海洋親戚,各種海鰻魚種類科普
    比如說黃鱔,仔細看它是沒有胸鰭和腹鰭的。而烏耳鰻、花鰻鱺(蘆鰻)等是有胸鰭的。所以(劃重點!)有胸鰭的稱為鰻魚,無胸鰭的稱為鱔魚。黃鱔,無胸鰭,兩邊光溜溜海洋中也存在許多同樣無胸鰭的鱔類,這些黃鱔的海洋親戚一般都叫裸胸鱔(這裡指無胸鰭)。
  • 世界上最大的黃鱔重幾十斤,有人給出了12萬的高價
    這一條黃鱔被捕捉的區域是位於亞熱帶的浙江湖州一個縣城的水庫邊,它當時生活在一個有水的石縫中?通常水庫都是發現超級大魚的好地方,因此當時捉住這條鱔的人誤以為是捉住了一條大魚,等被撈上岸之後才發現原來是一條大得令人瞠目結舌的巨型黃鱔。這條黃鱔被抓上來之後就立即引起了很多人的興趣,有人想把它買下來,甚至有富豪給出了12萬的高價,不過抓鱔的人就是不肯賣。
  • 炒黃鱔時,要洗去黃鱔血嗎?很多人多了這一步,難怪鱔魚變黑髮臭
    很多人多了這一步,難怪鱔魚變黑髮臭今天在集市上逛了一圈,想找點不一樣的食材補補,在一個角落裡,碰到一個大爺提著一個黑桶在那賣黃鱔,桶上面是一個簸箕,簸箕裡面是他殺好去骨的黃鱔肉,血淋淋的沒有衝洗乾淨,我當時就很好奇的問大爺,為什麼別人殺魚都是清洗的乾乾淨淨,你怎麼還讓黃鱔有這麼多的血,不會影響生意嗎?
  • 進口黃鱔檢出高危顎口線蟲 南方旅遊生魚片鱔片少吃
    檢疫人員在6批印度尼西亞黃鱔中採集檢疫樣品26個,檢出陽性樣品14個,陽性率53.8%,共計檢出顎口線蟲數112條,包括頭部檢出4條,內臟中檢出15條,黃鱔肉中檢出93條;在3批菲律賓黃鱔中採集檢疫樣品15個,檢出陽性樣品9個,共計檢出顎口線蟲數70條,包括內臟中檢出9條,黃鱔肉中檢出61條。
  • 花錦鱔和花鱔怎樣區分?關鍵是看胸
    一位讀者私信老傅:菜市場上的「花鱔」就是香港人很喜歡的「花錦鱔」嗎?——當然不是!◆ 花錦鱔學名「花鰻鱺」,屬「鰻鱺科」;◆ 「花鱔」屬於「裸胸鯙科」,品種很多。——「裸胸」的意思是:它沒有胸鰭。下圖是「花錦鱔」,有明顯的胸鰭:下圖是「花鱔」的一種,可以看到它沒有胸鰭:
  • 鱔魚,也稱為黃鱔!鱔魚怎麼弄好吃,它的特點是什麼!
    鱔魚,也稱為黃鱔、長魚等,是我國特產,嘗嘗被用來作為食材進行烹飪鱔魚最大的特點就是味美鮮嫩,難得的是身體上刺非常的少,並且肉質豐厚,味道可口,吃起來感到潤嫩和細美。從古到今,人們經常會以食鱔魚肉為樂。關於鱔魚的最佳飲食季節,一般來說多在小暑時期的前後一個月之間,在這個時間,鱔魚的肉質最為滋補美味,所以才有一種說法,叫做:「小暑黃鱔賽人參。」江浙地方風味的菜餚,主要以鱔魚作為烹飪食材,那就是南炒鱔片。南炒鱔片,據說還和周總理有些許的淵源,當年周總理來杭州考察時候,嘗了嘗一道鱔魚的菜,在吃後提出了一些意見,後來廚師就根據周總理的意見,進行了完善,從而形成了今天所見的南炒鱔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