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氏兄弟與中國動畫片的輝煌

2021-01-08 大公資訊

  圖:萬氏兄弟最為世人所知《大鬧天宮》

  說到亞洲國家的影視文化,真正具有世界影響力的,可能還是要數日本人的動畫電影、電視。他們的動畫作品,除了東亞各國,在歐美國家都有廣泛的觀眾,宅男、Cosplay,不只是亞洲人的專利。這一切的成功,都是源自手塚治虫等動漫先驅的努力,但有趣的是,手塚治虫之所以走上動漫之路,有很大程度是受到萬氏兄弟的《鐵扇公主》影響。這部亞洲最早的動畫長片,取材自《西遊記》的片段,是萬籟鳴、萬古蟾兩兄弟在「孤島」時期的上海,於困難條件下用一年時間製作而成,於一九四一年一月上映。雖然電影隱含抗日信息,還是被日本片商相中,在第二年就登陸日本,影響了手冢的人生路向,並刺激了日本軍部開拍日本第一部動畫長片《海之神兵》。/文:行光

  說到中國的動畫發展,和萬氏兄弟的努力可以說是密不可分。早前香港電影資料館放映長城畫片公司的《一串珍珠》(一九二七年),片頭就是動畫片段。而萬氏兄弟創作的第一部動畫作品《大鬧畫室》就是為長城畫片公司所創作,他們四兄弟由一九二七至四○年,拍攝了數十部動畫短片,其中有插在真人演出劇情片的動畫片段,如袁牧之《都市風光》(一九三五年)中戲中人所看的動畫片,也有獨立成篇的作品。而獨立成篇的作品,也經常有真人的演出在其中。

  真人演出與動畫混合

  在這個星期日香港電影資料館的節目,「修復珍藏:中國經典動畫選輯」節目一之中放映的《飛來禍》(一九三四年)就是如此,先是一小段學生捉弄同學的情節,然後老師上課講故事,才是動畫的開始。動畫故事講田鼠請青蛙一起去遊藝場看雜技表演,之後青蛙回請田鼠到自家池塘去玩,說水底的風景比岸上更加新鮮有趣。青蛙用繩把蛙與鼠的腳拴在一起,結果當青蛙在水中玩耍時,不懂遊泳的鼠卻暈倒飄在水上,被老鷹發現,把綁在一起的鼠與蛙叼走做晚餐。

  《飛來禍》應是萬氏兄弟最後一批製作的無聲動畫,也是現存較早期的萬氏兄弟作品。而這次放映的重頭戲《鐵扇公主》,是張善琨看到迪士尼的《雪姑七友》(Snow White and the Seven Dwarfs)風靡全球,萌生了拍攝動畫長片的念頭,於是成立卡通部,聘請萬古蟾為主管,開始籌備拍攝。在當時被日軍包圍的上海租界「孤島」,由一百多人花了一年時間繪成,全片大約畫了十六至二十萬張圖,成為亞洲第一,世界第四部動畫長片。這部電影在《西遊記》傳統故事中,加插了眾人合作反抗強暴的情節,連日本人也看得出包含抗日的信息。但在日本製片家川喜多長政的操作下成為第二部在戰時日本上映的中國電影。(第一部是陳雲裳主演的《木蘭從軍》)而這次資料館放映的《鐵扇公主》,是由法國電影收藏家紀可梅(Marie-Claire Quiquemelle)女士提供,上世紀八十年代修復的法文版。

  世界級經典《大鬧天宮》

  除了兩部萬氏兄弟作品,同場放映的還有《風箏》和《皇帝夢》兩部短片,兩部都是和日本人設在東北的滿映有關係。其中《風箏》是一九四三年華北電影公司的出品,這間公司是滿映設在華北的分支,本是為日本人宣傳的機構,但創作人卻利用神話,巧妙傳遞黑暗統治不會長久,以春回大地的寓言帶出希望。而《皇帝夢》則是日本戰敗後,由延安電影團和舊滿映人員組成的東北電影製片廠製作,由陳波兒領導製作的木偶動畫。這部動畫以鮮明的立場諷刺蔣介石政權,是一部政治宣傳片。

  其實萬氏兄弟最為世人所知的還是他們在六十年代創作的《大鬧天宮》,這部電影的藝術成就遠勝同期的日本動畫長片,毫無疑問是世界級的經典。在《大鬧天宮》之中,萬氏兄弟完全擺脫早年的迪士尼視覺風格,而是採用了國畫及傳統視覺元素組成的造型設計和畫風,聲音上則是結合了戲曲的念白和鑼鼓。這個轉變,是五十年代眾多中國動畫人累積的成功。在六月份「中國經典動畫選輯」節目二的放映之中,有萬古蟾從香港返回上海,進入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後創作的中國第一部剪紙片《豬八戒吃西瓜》。分別根據齊白石、李可染的畫風創作的水墨動畫《小蝌蚪找媽媽》和《牧笛》,以及遠赴北京、山東、河北等地搜集大量古代繪畫、雕塑、建築等資料,參考了中國京劇的臉譜和動作設計人物造型和動作完成的《驕傲的將軍》。這幾部短片可以說都是為《大鬧天宮》鋪平了道路的先驅之作,亦是中國動畫史上重要的經典作品。

相關焦點

  • 萬氏兄弟:撐起中國動畫的一片天,拍攝出幾代人珍貴的童年回憶
    萬氏兄弟:撐起中國動畫的一片天,拍攝出幾代人珍貴的童年回憶如今,大家都在吐槽著國產動畫片大多粗製濫造或是情節單調,幾乎很難出現像迪士尼系列或者宮崎駿系列的世界級動畫片,殊不知在幾十年前,中國動畫片曾一度走在世界前列。
  • 萬氏兄弟,中國動畫驕傲的開始(附照片)
    此時此刻,讓我們穿越到95年前上海閘北天通庵路三豐裡那個7平米的亭子間,正是在這裡,萬氏兄弟為中國動畫電影奠定了一個驕傲的開始。此時,萬氏兄弟已經完全憑著自己的摸索,掌握了動畫片的技術。《大鬧畫室》之後,他們一鼓作氣,又陸續攝製了《一封書信寄回來》、《紙人搗亂記》,被評為「中國最早的三部動畫」。
  • 中國動漫史上的鼻祖:萬氏兄弟
    如果按照這個說法,中國動漫史可以追溯到清末民初興起的近代漫畫和20世紀20年代萬氏兄弟的動畫作品。萬氏兄弟的動漫作品從這部動畫短片開始,萬氏兄弟在動畫片製作上不斷摸索、試驗。1924年他們加入長城公司,在梅雪儔的支持下,成功拍出了中國第一部自製人畫合演的《大鬧畫室》。
  • 萬氏兄弟成功挑戰「吉尼斯」
    ■萬氏兄弟和他們突破吉尼斯紀錄的3D地畫。■新快報記者 徐紹娜 實習生 吳琰2月18日,廣州3D地畫藝術家萬氏兄弟在中山星匯雲錦廣場發布了挑戰吉尼斯紀錄的3D地畫作品《時尚之都,理想之城》,該畫作全長150米,打破了之前創下的128.7米紀錄。在與廣大藝術愛好者一起見證了這幅巨畫展示的精彩瞬間後,萬氏兩兄弟接受了新快報記者的專訪,談及兩人的創作之路及此次挑戰吉尼斯紀錄的靈感。
  • 原創國漫崛起,動漫產業續寫「中國學派」輝煌
    原創國漫崛起,動漫產業續寫「中國學派」輝煌 原標題:   20世紀40年代,萬氏兄弟創作了中國第一部長篇動畫《鐵扇公主》,發行至東南亞及日本,拉開中國動畫行業嶄新一幕,以此為起點,有了濃墨重彩的「中國學派」。
  • 那些年,我們曾看過那麼多經典國產動畫片,如今卻再也不見
    後來,這部小說改編成動畫片之時,陣容也是極為厲害。導演靳夕,是木偶片大師德恩卡的弟子;副導演萬超塵則是「中國動畫之父」的萬氏三兄弟之一。但估計您不會想到,《神筆馬良》不僅還是百年中國動畫電影中,在國際上獲獎最多的影片。對了,請記得「萬氏三兄弟」這五個字,後面我們還會提到。
  • 從1920到2020,中國動畫的百年之路
    1、1922年 廣告動畫片《舒振東華文打字機》(萬氏兄弟)中國1922年攝製的第一部廣告動畫片2、1924年 中國最早的動畫片《狗請客》中華影片公司是黃文農主繪並執導的一部真人和畫片並攝電影3、1926年 動畫片《大鬧畫室》 中國美術片(萬氏兄弟)萬氏兄弟堪稱中國動畫開拓者和領軍人。早在民國期間,他們就歷盡艱辛,在沒有資金、設備和資料的情況下,憑藉著頑強的毅力攝製出中國第一部動畫片《大鬧畫室》。
  • 比《四驅兄弟》還要早的賽車動畫片,還記得嗎?天皇巨星!
    還記得小時候非常喜歡看動畫片,比如《足球小子》《一休哥》《光能使者》等等,但是對其中印象最深的卻是《四驅小子》,特別說明一點這部動畫片不是《四驅兄弟》,動畫片當中也沒有旋風衝鋒龍捲風這樣的招式,有的是天皇巨星。
  • 國產動畫曾經的輝煌,80,90年代,那個時候的動畫誰還記得?
    那我就帶大家來回憶一下國產動畫曾經的輝煌。《阿凡提》智者阿凡提,徵惡揚善,大快人心!幫助不少小朋友樹立了正確的價值觀。1979年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拍攝了名為「阿凡提的故事」系列木偶動畫影片。自這部《阿凡提的故事》動畫片誕生之後,阿凡提便成為了一個眾人皆知的人物。
  • 一隻美國老鼠(米老鼠)在中國的奇妙之旅
    1928年11月18日,由米老鼠「主演」的世界上第一部有聲動畫片《威利號汽船》在紐約上映。它用自己獨特的詼諧和幽默,在短短8分鐘內徵服了美國人,一夜成名。這一天被認為是米老鼠的生日。幾乎同時,電影傳入中國。9年後,1937年,17歲的張愛玲在聖瑪利亞女中年刊《鳳藻》上發表了《論卡通畫之前途》。她寫道:「卡通畫這名詞,在中國只有十年以下的歷史。
  • 達氏鰉9萬個孩子,回家了
    活動中9萬尾達氏鰉幼魚放歸黑龍江。這些達氏鰉幼魚是一條長2.9米長、體重約300斤、已生長30年左右的達氏鰉的後代。這條達氏鰉在一個月前因受傷被漁民誤捕,經遜克瀕危魚類救護基地救助後,對其進行人工催產輔助產卵培育了9萬尾魚苗。今年6月10日,黑河市愛輝區幸福鄉長發村漁民在捕撈作業時誤捕一尾達氏鰉。接到報告後,省水生動物資源養護中心立即啟動鱘鰉魚救治救護應急預案,並迅速採取有效措施。
  • 現在的國產動畫片和以前的動畫片作比較,你們發現有什麼不同沒?
    動畫片,每個不同年齡階段的人都有屬於活在自己心中的美好記憶,他是孩子們最寶貴的童真,當你漸漸地長大,你的記憶中是否還會有那麼一兩部在閒暇時才會浮現的動畫片,是否會想起當初看動畫片時的心情,今天就讓小編來帶你們回憶一下一些將要消失或已經消失在屏幕上的記憶。
  • 中國「最耐看」的六部動畫片,熊出沒排第三,第二部童年經典!
    中國「最耐看」的六部動漫,熊出沒第三,第一內容堪稱驚人第六名:鬥破蒼穹該動畫片講述了天才少年蕭炎在創造了家族空前絕後的修煉紀錄後突然成了廢人,種種打擊接踵而至。蕭炎本為天才卻遭遇輕視,淪為廢柴,修煉不易,經受磨鍊,成為最大虐點。不斷戰勝昨日的自己,不斷迎接明日的自己,才是最燃的成長之路。
  • 萬氏家族傳說
    銅城夜話  欄目主持人:萬全琳  在會寧縣郭城驛居住著一個萬氏家族,雖然人口較少,但在當地卻有著很大的影響力。這個家族崇文重教、樂善好施、扶困救危,深得當地民眾的敬重。現將其家族傳說數則編輯如下,以饗讀者。
  • 超過400萬中國人觀看俄羅斯動畫片《小發明家尼克》
    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sputniknews報導,俄羅斯「100千瓦」動畫工作室新聞處稱,為學齡前兒童製作的電影《小發明家尼克》在芒果TV平臺推出的第一個周末就收穫超過400萬的中國觀眾。
  • 動畫片《馬達加斯加2:逃往非洲》登頂北美票房
    動畫片《馬達加斯加2:逃往非洲》登頂北美票房 2008年11月10日 10:17 來源:中國新聞網 發表評論   動物明星薈萃的動畫片《馬達加斯加2:逃往非洲》居功至偉。本月七日,影片在北美四千多家影院首映,據好萊塢票房統計機構估算,短短三天,影片進帳六千三百五十萬美元,以絕對優勢登頂票房榜。三年前,動畫片《馬達加斯加》曾取得四千七百萬美元的首映成績,全球總票房更是高達五點三億美元。如今其續集在首映周末所向披靡,票房佳績超出發行商派拉蒙的預期。
  • 盤點經典的十部動畫片
    人物造型是中國最傳統的剪紙,很逼真可愛,人物個性都很鮮明,而且人參娃娃各個都白白胖胖的,很討人喜歡,配音也很清脆。《嶗山道士》《嶗山道士》是根據《聊齋志異》故事改編,由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在1981年製作的木偶動畫片,由虞哲光執導,虞哲光、凌紓擔任編劇[1] 。
  • 每個年代的動畫片,都有屬於那代人的美好回憶
    50分鐘的上集和70分鐘的下集原畫使用數量超過7萬張,僅繪製就用了近兩年的時間。這是一代人藝術家的智慧與汗水的結晶。24分鐘的動畫,主創團隊設計200多個場景,畫了近2萬張畫。《葫蘆兄弟》海報「葫蘆娃,葫蘆娃,一根藤上七朵花。風吹雨打,都不怕……」-《葫蘆兄弟》每個葫蘆娃的本領還記得嗎?
  • 北魏「遊氏三傑」 使天下遊氏歸廣平
    這在中國的姓氏文化史上,屬於較為罕見的情形。  北魏時期,廣平遊氏再度崛起,出現了赫赫有名的任縣「遊氏三傑」:遊雅、遊明根、遊肇,將廣平遊氏推向輝煌,最終形成了遊氏中著名的廣平郡望。周朝官員遊騰:幫周赧王勸楚懷王  在鄭國的遊姓人,除遊吉、遊速父子位居高位外,還有一個大夫遊楚。  遊楚後來因故被放逐到吳地(今江蘇南部一帶),算是遊姓南遷第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