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子無才便是德?這句話被曲解了千年,真相原來是這樣

2021-01-18 空空說歷史

本文原創,侵權必究。

女子無才便是德?這句話被曲解了千年,真相原來是這樣

中國古代,女性的生活是及其不幸的。但凡有什麼禍害,世人都從女人身上找到根源,甚至亡國,背鍋的大多是女子。這女子的地位低到了塵埃裡,所以就出現了一句輕蔑之言:女子無才便是德。有多少女子因此吃了沒文化的虧,但這句話是真正的含義其實實在誇讚女子德行的,大家知道嗎?今天,小編就來和大家聊聊這「無才」與「德」的問題,說說這「女子無才便是德」是一句多麼高讚美之言。

根據史書《安得長者言》記載:「男子有德便是才,女子無才便是德」,然後他對這句話又註解道:「女子通文識字,而能明大義者,固為賢德,然不可多得;其它便喜看曲本小說,挑動邪心,甚至舞文弄法,做出無醜事,反不如不識字,守拙安分之為愈也。女子無才便是德。可謂至言。」從這段文子中可知,古人是想表達:凡女子者,有才華,又能深明大義,這就是賢德的最佳打開方式,但事實上這樣女子並不多。當時大多數人只是看看曲本小說,或者舞文弄墨,在人前賣弄一下,當作炫耀的資本,對這種人來說,還不如不識字的好,也就是把自己的「德」給弄丟了。

由此可見,這德行在古代文化中始終佔著重要的一席地位,女子無才便是德勸女子要以德行為主的意思,而非貶辱女人不能有才幹。這整個誤會是因為錯解了「無才」的「無」字所造成的。這個「無」字是動詞,是本有而「無」之的意思,也就是「本來有才,但心裡卻自視若無」的意思。「無才」不是真的沒有才幹,而是「雖然很有才幹,但一點也不自炫其才,依然自視若無」的意思。(比如修行人經常講「無我」,並不是真的沒有我了,而是忘掉自我,對一切個人得失無掛於心的意思。)古代的女子大門不出,二門不邁,卻擁有過人的才氣,還能自視若無,這不是非常高尚的德行嗎?

《隋唐演義》第三十七回就有說道:「男子有德便是才,女子無才便是德。」才何必為女子累,唯恐其恃才放曠,使人歎為有才無德,實乃可惜之至。故有才之女,當以謙遜為上,是即德。是我們受到文字障礙的關係,誤會了古人的一片苦心,我們應該要對古人深痛的懺悔,並且要以身為中華子孫為榮。

說到傳統美德,這」謙「就不得不拿出來說一下。如果說一個女子她很有才華、很聰明,聰明絕頂,超異常人,那並不一定代表她有」德「,那只是才,不代表德。如果對於這個才一直不知收斂,所謂恃才傲物,這往往有之,一個人有了才華了,本心不在,也就有了傲慢之氣。沒有才,他的謙卑還在;一有才華了,他眼睛就長到了頭頂上,看不見什麼了,那倒不如無才。所以「女子無才便是德」,是說心中不能執著於這些才華,將「謙」常記。這一但執著了才,你心中有這一物,這個傲慢心就起來了,謙卑立刻就沒有了,沒有了謙,其他的女德也就很難建立。

所以小編認為應該是:男子有德不顯露出來,這便是才;女子有才學但不臭顯擺,這便是德。所以「無才之德」實為褒獎我中華民族的女子,有如此高尚的德行!怎可視作為女性學習的阻礙呢?現世人竟對這麼好的一句話,誤會如此之深,說來慚愧!今天小編就先和大家聊到這啦,歡迎小夥伴們評論分享。

圖片來源網絡,侵刪。

相關焦點

  • 「女子無才便是德」是誰說的?孔子表示不背這個鍋
    於是後來,就有了「女子無才便是德」這句話。那麼這句話是誰說的呢?很多人都認為是聖人孔子所說,其實這句話並不是孔子所說。這句話是出自《隋唐演義》七六:「人亦有言,男子有德便是才,女子無才便是德,蓋以男子有德者,或兼有才,而女子之有才,未必有德也。」
  • 被後人誤解的「女子無才便是德」,原意恰與其相反!
    人們常說「女子無才便是德」,很多人認為這是男人用來貶損女性的一句戲言,讓很多女性反感,實則這是後人對這句話的誤解。這句話出自:清·張岱《公祭祁夫人文》,原文「丈夫有德便是才,女子無才便是德」。意思是說:女子有才能,但不在丈夫面前顯露,而是表現得謙卑,柔順,這才是女子的德行所在。
  • 「無」是一種至高無上的境界,所以古人說:女子無才便是德
    這兩種絕然反差的意思,很容易造成誤解。最典型的一句話就是「女子無才便是德」,這裡用的是「無」字,不是「沒"字。其實稍微用腦思考一下,「女子沒才便是德」,放在任何時間和空間都是錯誤的話,放之四海而皆錯的話,在古代怎麼能夠允許它的成立呢?古代的男人這麼有霸權嗎?古代的女人如此卑弱嗎?古代的人如此愚昧和野蠻嗎?這句話產生這麼大的爭議,到底是古人的錯還是今人的錯。找這句話的原文出處來分析一下。
  • 女子無才便是德?做到這點,比肩諾貝爾獎獲得者
    女子無才便是德?倒不見得哦,凡事依賴他人,處處示弱的女性,真就過得輕鬆自在嗎?我想大部分的女同胞,並沒有諾貝爾獎獲獎者這般學富五車、才高八鬥,但能夠做到的——努力讓自己經濟獨立。女性的經濟獨立有多重要?
  • 女子無才便是德,張偉麗名列福布斯中國名人榜27,背後有才和德
    古人說「女子無才便是德」指的是不執著於眼前的才華,才能做到極處的謙卑。張偉麗擁有著才能,智慧,她很能說,談笑風生。但是她從來不顯露,因為她知道要站在世界之巔,有些才能並不能一直幫助她前進。不執著於眼前才能,著眼未來才能達成夢想。青春因為夢想而美好,但也因為奮鬥的殘酷,青春相對於人生長路來講也是短暫的。
  • 執子之手,與子偕老,那些被後人曲解、誤讀的成語典故,太搞笑了
    我們的生活中或影視作品裡,經常看到一些成語或諺語,中華文化上下五千年,沉澱下來無數的經典名句和成語典故,可是在流傳與傳承的過程中,由於方言或理解的緣故,很多被曲解了最初的意思,每每看到別人曲解使用時,真是忍無可忍。開封有個包青天,威武……升堂……我要為那些被後人曲解受冤的成語典故們撥亂反正,為那些被我們曲解了千年的成語典故正本清源。
  • 凌晨單獨照鏡子出現「詭異事件」,原來真相是這樣
    在畫面中,一個年輕女子登場,她聽說了凌晨以後不能單獨照鏡子的傳聞,偏偏就不信邪,於是她準備親身來做這個實驗。只見這個女子每逢夜深人靜的時候,她就站立在自家的鏡子之前,盯著鏡子中自個兒的樣子,嘴裡念念有詞的說道:「我是誰?我是誰?我是誰?我是誰?我是誰?……」每天要念叨上1000遍,她才去睡覺。
  • 有千年延陵吳,無千年陳桂洲
    民間有一句俗語:「有千年山,無千年官。」意思是說山嶽的存在是長久的,當官的時間卻是有限的,提醒後人切勿以官勢壓人,留下禍根。無獨有偶,泉州還有一句俗語,即「有千年延陵吳,無千年陳桂洲」。意思與上句俗語相近,說明族群的存在和發展是永遠的,做官的職位和權力卻是有時間性的,靠不住的。這句俗語源於清初泉州府一位清官陳桂洲的動人故事。
  • 重慶輕軌女子咬人一事,原來是吃了這東西才這樣的!
    重慶輕軌女子咬人一事,原來是吃了這東西才這樣的!身體後仰,抽搐扭曲,大吼,就是因為吸食了所謂「殭屍浴鹽」的毒品。「浴鹽」是一種中樞神經系統的興奮劑,這種藥物會造成「極度興奮、精神錯亂」的情況,使用者會出現妄想狂、暴力和難以預料行為。其中三種成分2011年已被聯邦緝毒署禁止。
  • 那些被刪掉後半句的名言,看了才知道,原來我們被騙了這麼多年
    不孝有三,無後為大這句話是孟子說的,現在也頻頻出現在各大催婚名場面。很多人覺得這句話的意思是:不孝的事情有很多,最為不孝的就是沒有後代。但是這還有下半句話,整句話應該是:不孝有三,無後為大。舜不告而娶,為無後也。君子以為猶告也。
  • 這些名言竟被誤讀千年?網友:知道真相,眼淚掉下來
    網友    知道真相,眼淚掉下來    看了名言的完整含義,不少網友表示長知識了。有網友認為,我們一直在誤讀古人的經典,應該更正過來。網友「心靜則靜008」就說:學不可以虎頭蛇尾、淺嘗輒止,看到此才如夢方醒。
  • 俗語「勾頭女子挺胸漢,一生富貴半生閒」,究竟是啥意思?
    農村有句老話叫做「勾頭女子挺胸漢,一生富貴半生閒」。這裡的「勾頭」指的是「低頭」。意思是:低頭的女子和挺胸抬頭的漢子是婚姻的絕配,這樣的家庭都會富貴和悠閒自得。在古代,大家閨秀的標準是「行不露足,笑不露齒,溫柔含蓄,低頭不語」。
  • 那些被刪掉後半句的名言,事實其實是這樣的,你知道多少?
    那些被刪掉後半句的名言,事實其實是這樣的,你知道多少?那些年,我們奉之為真理的話,原來都是上半句。原來我們被騙這麼多年,果然真相只掌握在少數人手裡,今天我們就來看看那些毀三觀的「前半句」的誤會吧,看看你知道多少?
  •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這句話到底有什麼涵義?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莊子.養生主》的這句話,從小我們就都學過,但是現在回過頭來看看,當時的理解,真是相當的膚淺,今天我們好好探討一下,這句話究竟有什麼涵義。小時候我們一直覺得這是一句激勵人們去學習的話,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做舟,我們要努力學習,天天向上,不怕吃苦,努力學習更多的知識。這句話一直激勵著我們刻苦學習了十幾年。可是人到中年,才忽然發現這句話還有下半句,意思來了一個大轉折,「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以有涯隨無涯,殆己!」
  • 「離群索居者,不是野獸便是神靈」這句話跟奉行的文化理念有關
    「離群索居者,不是野獸便是神靈」這句話跟奉行的文化理念有關文·段宏剛我國先秦時期,百家爭鳴,創造了一個文化盛世古希臘雕塑·拉奧孔在此書中,亞里斯多德說過這樣一句話:離群索居者,不是野獸,便是神靈。要理解這句話,我們首先要了解古希臘時期的政治背景和文化理念。古希臘時期奉行自由、民主、開放的政治理念,文學、藝術、哲學、科學等學科在這樣的大環境下,都發展得非常繁榮,在文化特徵上,他們既追求理想主義,也喜歡人本主義和理性主義。
  • 誰說女子不如男,歷數中國歷史四大才女
    中國古代,有一句俗語叫做女子無才便是德,然而這句話不過是滿足男人的自尊心和虛榮心,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有一些人突破了禮儀和觀念的束縛,以一女子之身同樣不遜色於那些出名的男的文人墨客,這便是公認的中國歷史四大才女。
  • 從小尊老愛幼的孔融,最後卻因「不孝」而亡,背後的真相讓人憤怒
    從小尊老愛幼的孔融,最後卻因「不孝」而亡,背後的真相讓人憤怒!《三字經》有言:「融四歲,能讓梨。弟於長,宜先知」,其中的融指的便是孔融。孔融是孔子二十世孫,從小就非常知禮節。但就是這麼一個從小就知道尊老愛幼的人,最後卻因為「不孝」而亡,而背後的真相實在是讓人憤怒!孔融生活在千年之前的東漢王朝,那個時候漢室傾頹,奸臣當道,國將不國,而孔融作為孔子的後人,從小便是個聰明的孩子,長大後的成就也是斐然。有才華的人一般性格都有點小傲氣,當時的孔融就很看不慣那些跟著曹操背後獻媚的朝中大臣,經常沒事諷刺他們。
  • 科學無國界是一個事實,還是故意誤導我們的麻醉劑?
    這是不是矛盾啊?為什麼中國的科研人員無償支援美國就是「科學無國界」,可美國人卻完全不理會這個「真理」呢?有了這兩大疑問,慨文不得不翻查資料,一定要搞清楚,「科學無國界」這句被一些中國公知奉為圭臬的「真理」,為什麼到了美國人那就不靈了。還好,經過慨文的資料檢索,原來,真相如下。
  • 科學無國界是一個事實,還是故意誤導我們的麻醉劑?
    為什麼中國的科研人員無償支援美國就是「科學無國界」,可美國人卻完全不理會這個「真理」呢?有了這兩大疑問,慨文不得不翻查資料,一定要搞清楚,「科學無國界」這句被一些中國公知奉為圭臬的「真理」,為什麼到了美國人那就不靈了。還好,經過慨文的資料檢索,原來,真相如下。科學無國界,科學家有祖國!
  • 賈寶玉:女人是水做的骨肉,男子濁臭逼人,這是男人說的話嗎?
    賈寶玉在書中曾表達這樣一種看法:「女兒是水做的骨肉,男人是泥作的骨肉。我見了女兒,我便清爽;見了男子,便覺濁臭逼人。」從賈寶玉這句話中,我們可以判斷賈寶玉是一個不折不扣的直男,可是你再直男,也不能對自己的同類如此輕賤,你讓天下的男人情何以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