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來聊聊與飛機相關的最頭疼的事情,飛機延誤。是不是感覺自己的飛機總是延誤?為什麼別人的航班能飛,自己的還在延誤?是不是總是能聽到機場廣播裡通報延誤航班的時候總有自己的航班?
親自體驗過,從早上八點延誤到晚上十二點的,到達目的地睡覺的時候已經第二天凌晨四點!這是多麼憤怒又無助的一天!
延誤主要有航空公司原因和外部原因。外部原因又主要要分為交通管制和天氣原因。先來說一下這個交通管制。大家最熟悉的就是流量控制,幾乎除了天氣,就屬它最能搞事情了。流量控制其實和地面道路交警卡口限流情況是一樣的。為了能讓空中交通及機場秩序能有序,有效的進行,就要進行流量控制。
我國東部航線網
先普及一點小知識,航路是根據地面導航設施建立的走廊式保護空域,供飛機作航線飛行之用,寬度大約20km。所以航路就和高速公路一樣,各個機場就是航路出口。
關於流控舉個簡單誇張的例子,某航班執飛廣州——杭州——北京——哈爾濱,哈爾濱機場因為大雪天氣跑道需要除雪,那從全國飛哈爾濱的航班就要在航路等待或起飛機場等待,那北京飛哈爾濱的航班就積壓在機場,就此牽一髮而動全身,全國各地飛北京的又要在空中航路等待或起飛機場等待......所以北京機場或飛北京的空中航路上就會出現大流量,那廣州的航班就只能在原地等待了。是不是和某高速出口關閉,而不得不對前面一些高速入口卡口一個道理?
這裡再普及一點小知識。為了領土的完整和國家的安全,我國的空域80%都歸空軍使用,只有20%用於民用,而這20%的使用也要經過空軍同意。所以在解放軍在演習或有任務的時候,某個領域就要封鎖,不允許任何飛機進入。這個叫航空管制,也是交通管制的一種。
另外像國際航班,要客航班等都有優先權,其他航班只能先等等。還有某些地方小機場也要讓附近大機場的航班先執行。比如西南地區成都,重慶的機場,流量大航班多,周邊機場儘量讓這兩地的機場航班先執行。
另一個延誤最煩的就是天氣了。雖然飛機的可靠性非常高,也能應付一些極端天氣。但為了大家的安全萬無一失,在不適航的天氣下是不會執行航班的。這個標準可能每個公司不一樣,像北方戰鬥民族什麼天氣都敢試一試。目的地天氣,出發地天氣以及航路的天氣不適航,航班也不能執行。
強對流天氣
如果是航空公司內部的原因延誤,主要有機械故障和運力調整(航班調整)等。機械故障比較好理解,不安全的飛機大家都不會坐。飛機的適航狀態有一個標準,業內叫MEL放行,只要滿足這個條件,飛機是可以帶故障起飛的。所以如果遇到機械故障延誤了,那飛機是真的累了,需要休息一下。
而關於航班調整,舉個例子,比如某航班因為機械故障原因執行不了,航空公司會先用執飛其他航班的飛機先執行這個延誤的航班。如果沒有多餘的飛機來補救,那被調整的那個航班只能就延誤了。
延誤了,千萬不要罵街
以上就是飛機延誤的幾個主要原因。有時候會在飛機上等很久,難受又出不去,這是因為只有飛機關門了機長才能申請飛機排隊起飛,因為不知道會什麼時候流控就解除,天氣就變好了。如果你的航班又延誤了,請耐心等待。延誤的時候可以看看書平復心情,或者了解一下飛機。千萬不要指責漂亮的地服妹妹和空姐,更不要鬧事,因為還有一種延誤叫:旅客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