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MC圓桌論壇中美病毒學家齊聚共論:人類與病毒共存的世界

2020-11-25 慧聰網

2020年6月18日,RSMC美國生育科學醫療中心攜手國內知名財經平臺諾亞財富在《諾亞第一時間》推出疫情期間特別講座。

RSMC生育科學醫療中心特邀「美國病毒學界三架馬車之一」的Kathryn V Holmes博士,以及藥明生物美西總監薛戍戎博士、Inovio新冠病毒疫苗研發總監Trevor Smith博士與RSMC生育科學醫療中心科學家Grace Jin博士一起,中美病毒學家齊聚共同探討人類與病毒共存的世界。

此次講座,嘉賓們分別從病毒的起源、今後是否要進入病毒群體免疫階段以及新冠疫苗研發階段,何時能投入臨床實驗等方面進行了詳細解讀。

講座開始前,由此次論壇的發起方,RSMC美國生育科學醫療中心科學家Grace Jin博士作代表對特邀嘉賓進行了簡要介紹,每一位都是美國醫療界的泰鬥人物,此次講座內容必定也是乾貨滿滿。

首先發言的是被譽為「美國李蘭娟院士」的Kathryn V Holmes博士,Kathryn V Holmes博士是世界公認的mars、sars病毒專家,Kathryn V Holmes先是與大家分享了冠狀病毒的發展史,隨後就mars、SARS、冠病毒這三種病毒的不同進行了解析。

(Kathryn V Holmes 博士1968年從洛克斐洛大學博士畢業以後,一生致力於病毒受體結構和功能的研究,1993-1994曾任美國病毒學會主席。她是世界公認的非典(SARS)和中東呼吸症候群(MERS)專家。受美國病毒學會邀請,在2020 年會上就冠狀病毒發展史,給予專題演講。)

Kathryn V Holmes 指出:「從流行病角度來講,這三種病毒非常不同,不論是病毒的傳播途徑、病毒本身的毒性以及流行時間來講,都有很大的差異,每一個病毒都是獨一無二的。」對於新冠病毒還將持續多長時間,Kathryn V Holmes博士也表示科學界無法非常篤定的預測出來,「冠狀病毒在複製過程中會進行基因重組,病毒變異是無窮無盡的,對人類研製疫苗抗擊病毒也存在一定的阻礙」 Kathryn V Holmes博士解釋道。

對於新冠病毒的防範,Kathryn V Holmes博士也提出了許多見解,「檢疫可以減緩傳播速度,再有我們不知道哪些人攜帶病毒或者是哪些康復者免疫了而哪些康復者沒有免疫,所以需要追蹤和感染者接觸的人,檢疫和追蹤和感染者接觸的人是非常重要的!」Kathryn V Holmes博士反覆強調,「避免聚會與社交也是尊重生命的舉措「Grace Jin博士補充道。

(Grace Jin 博士畢業於復旦大學遺傳學專業。在美國獲得分子生物學和生物化學博士學位之後,一直在美國的大學裡從事醫學教學和藥理研究工作。2018 年加盟RSMC)

新冠病毒將來可能會與人類共存?「我相信新冠病毒會傳播到世界的各個角落,我們已經看到了新冠病毒傳染的如此迅雷不及掩耳,今後世界上很可能世界上每年都會有局部地區爆發新冠病毒,但希望疫情可以變得溫和一些,因為很多人可能已經感染過新冠病毒,人們也可能會形成群體免疫效應。」 Kathryn V Holmes做出了相應的回答。

最後,Kathryn V Holmes博士就人們最關注的有效藥物的出臺作出非常樂觀地回答:「我認為在疫苗被發明之前,有效藥物是會有的,我預測在今年年底或明年會有有效藥物,並且現在在用於各種像治療癌症、免疫系統疾病的藥物也都用於新冠病毒藥物的研製中」。

緊接著,Trevor Smith博士為大家分享了現階段疫苗的研發信息。

(Trevor Smith 博士是分子和細胞免疫學家。他在倫敦的帝國大學獲得博士學位,進入Scripps研究中心的博士後從事呼吸道平胞病毒,流感病毒,和腫瘤的疫苗研究和開發。最近更是在技術創新的Inovio製藥公司領導新冠病毒的DNA疫苗的開發。)

「我們主要採用了新的技術,利用了新冠病毒RNA序列已知的優勢來設計新的疫苗,新的疫苗展現了非常好的免疫反應,但還需要近一步的實驗來證明。今後我們必須對疫情的突發有較好較快的應對手段!」 Trevor Smith講道。

「新冠的爆發對於我們科學界來講,是壞事也是好事,是對全人類大聲的警告,是全人類的喚醒,告訴我們要尊重生命,尊重每一個物種,抗擊新冠病毒是全人類的使命,每個國家都應該共同努力去抗擊病毒「Grace Jin博士在講座的最後呼籲道。

願新冠病毒早日結束,全世界人民的生活早日恢復正軌!

RSMC美國生育科學醫療中心總部坐落於美麗的南加州海濱城市聖地牙哥,是全美首家提供端到端」優生優育「閉環醫療體系」的綜合性生育科學醫療集團。

RSMC美國生育科學醫療中心為來自全球各地的顧客提供美國第三代試管嬰兒、冷凍卵子、冷凍胚胎、合法愛心助孕、幹細胞再生療法等多項服務。自1995年成立以來,至今已有21年的歷史,RSMC完成了超過10000例試管嬰兒病例,5000例愛心助孕案例。

RSMC提供40餘種個性化治療方案,運用第三代試管技術-最先進的PGS/PGD胚胎植入前遺傳學篩查診斷,同時使用第三方輔助生殖服務以實現高試管成功率,確保所有患者得到量身定製的診療

責任編輯:張超

相關焦點

  • 新冠病毒會不會與人類長期共存
    新冠病毒會不會與人類長期共存,專家給出的答案是很可能。專家認為:新冠病毒的發展趨勢可能有兩種情況:第一就是像2003年的SARS病毒,自動消失;第二就是像流感一樣,與人類長期共存,最後通過疫苗控制。並且他們認為第二種可能更大。
  • 「最強大腦」齊聚上海!帶你看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
    當今世界面臨哪些共性問題,如何集聚全球頂尖科技力量,讓科技成果更好地造福人類?「最強大腦」齊聚上海,帶來怎樣的科技創新新動能?讓我們一起回顧這場新冠肺炎疫情以來規模最大的科學界盛會。科學家有國籍,科學無國界, 任何國家的科學事業都應以維護人類命運共同體為目的疫情之下,2006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羅傑·科恩伯格還是決定來到上海。
  • 新晉諾獎得主哈維•阿爾特將參加第三屆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
    北京時間今天(5)傍晚,2020年諾貝爾獎生理學獎或醫學獎公布,病毒學家哈維·阿爾特與麥可·霍頓和查爾斯·M·賴斯獲獎,以表彰他們在「發現C型肝炎病毒」方面作出的貢獻。其中,美國病毒學家、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輸血醫學家阿爾特已確定出席即將於本月下旬召開的第三屆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並將在《世界頂尖科學家生命系列峰會之「病毒之戰」》中貢獻精彩演講和圓桌討論。此外,他還將出席世界頂尖科學家青年論壇,給後輩提供自己的經驗和建議,倡議扶持青年科學家成長。
  • 新晉諾獎得主哈維 阿爾特將參加第三屆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
    2020年諾貝爾獎生理學獎或醫學獎今天公布,病毒學家哈維 阿爾特Rice)獲獎,以表彰他們在「發現C型肝炎病毒」方面作出的貢獻。解放日報 上觀新聞記者從世界頂尖科學家協會獲悉,美國病毒學家阿爾特已接受本月下旬在上海召開的第三屆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邀請,將參加生命系列峰會之「病毒之戰」,貢獻精彩演講和圓桌討論。
  • 新晉諾獎得主哈維·阿爾特,確認參加第三屆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
    美國病毒學家哈維·阿爾特(Harvey Alter)與麥可·霍頓(Michael Houghton)和查爾斯·M·賴斯(Charles M. Rice)獲獎,以表彰他們在「發現C型肝炎病毒」方面作出的貢獻。
  • 第二屆中國天泉湖天文論壇共話「同一片星空」
    人類如何用望遠鏡探尋宇宙的秘密?國際合作在我們了解宇宙的過程中發揮了怎樣的作用……10月20日,海內外6位專家齊聚江蘇盱眙,圍繞「同一片星空」,交流天文學前沿進展,探討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及世界格局下開展國際合作的更多可能性。
  • 人類該如何與新冠病毒「共存」?
    此後,歐美民粹運動泛起,美國建制派失勢,世界秩序混亂:美國制裁俄羅斯,中美貿易戰爆發,英國最終脫歐,美軍「斬首」伊朗將軍,新冠疫情向全球擴散,歐佩克+談崩,金融市場動蕩。全球化時代,商品、資本、人才、信息、技術及病毒,在「平的世界裡」快速流動。一國爆發金融危機,全球經濟震動;一國爆發疫情,世界快速傳播。
  • 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重申科學無國界精神 科技,為了人類共同命運
    (資料圖片)11月1日,第三屆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在上海閉幕。論壇採用線上視頻與線下出席相結合的方式舉辦,吸引了包括61位諾貝爾獎得主在內,分布在四大洲25個國家和地區的近140位全球頂尖科學獎項得主、200餘位優秀青年科學家參加。當今世界面臨哪些共性問題,如何集聚全球頂尖科技力量,讓科技成果更好地造福人類?「最強大腦」齊聚上海,帶來怎樣的科技創新新動能?
  • 「意識、腦與人工智慧」圓桌論壇在浙江大學舉行
    4月26日下午,浙江大學學科會聚系列論壇之「雙腦計劃」——「意識、腦與人工智慧」圓桌論壇在浙江大學紫金港校區舉行吳朝暉在題為《人工智慧、腦機智能及意識》的報告中,介紹了人工智慧發展現狀、腦機混合智能的科研進展,並對人類意識和人工意識的異同進行了解讀。他指出,人、物理世界、智能機器、虛擬世界所組成的四元空間將重構生產力和生產關係,重組社會形態與產業結構,重塑人類思維方式與生活習慣。在未來發展中,人工智慧將越來越顯示智慧特徵、具備普惠價值、彰顯顛覆意義。
  • ...病毒學家:新冠病毒起源陰謀論毫無根據 科學政治化會付出生命代價
    中國日報網5月12日電 美國哥倫比亞廣播公司(CBS)5月11日報導稱,多名醫學專家在接受「60分鐘」節目採訪時一致表示,目前沒有任何證據表明新冠病毒來自武漢病毒研究所。正在紐約大學研究新冠病毒基因組的專家埃洛迪·蓋丁博士表示說,「通過分析基因信息和編碼,我們知道這並不是人造病毒。」她說:「如果一種病毒是被設計出來的,它會利用已知病毒的主幹,然而我們並沒有發現新冠病毒中利用已知病毒的主幹。」大多數專家和蓋丁一樣,相信這種病毒是從野生動物傳到人類。美國病毒學家彼得·達薩克說:「我是個科學家。
  • 第22屆「同世界,共命運」哈佛中國論壇于波士頓成功舉辦
    (劍橋,麻薩諸塞州)– 4月12日至14日,第22屆「同世界,共命運」哈佛中國論壇于波士頓成功舉辦,上百名中美商界精英、政界要員及學者齊聚哈佛大學,與來自世界各地的超過一千名參會者共饗思想盛宴。哈佛中國論壇聯席副主席李家榮表示:「我們所生活的全球化世界正面臨著愈發嚴峻的挑戰。
  • Science:病毒學家呼籲全世界努力根除HTLV-1病毒
    2018年5月31日/生物谷BIOON/---三名著名的病毒學家致函世界衛生組織(WHO)總幹事,要求採取更強有力的措施來根除HTLV-1病毒---一種逆轉錄病毒,是導致成人白血病的原因之一。
  • 2020.普陀論健—細胞與健康創新產業論壇成功舉辦!
    2020年11月29日,2020.普陀論健—細胞與健康創新產業論壇在浙江舟山希爾頓大酒店成功舉辦。論壇由浙江舟山市人民政府主辦,舟山普陀區人民政府和理實國際大健康產業研究院共同承辦,以「精準、創新、合作、發展」為主題,按照「細胞技術創新與醫美抗衰發展」和「細胞技術創新與健康產業應用」兩個細分方向,深入探討細胞產業的前沿技術和發展趨勢,並促進多方廣泛合作。
  • 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重申科學無國界精神
    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重申科學無國界精神科技,為了人類共同命運11月1日,第三屆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在上海閉幕。論壇採用線上視頻與線下出席相結合的方式舉辦,吸引了包括61位諾貝爾獎得主在內,分布在四大洲25個國家和地區的近140位全球頂尖科學獎項得主、200餘位優秀青年科學家參加。當今世界面臨哪些共性問題,如何集聚全球頂尖科技力量,讓科技成果更好地造福人類?「最強大腦」齊聚上海,帶來怎樣的科技創新新動能?讓我們一起回顧這場新冠肺炎疫情以來規模最大的科學界盛會。
  • 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謝曉亮:科學家已找到一批新冠病毒優質中和抗體
    新民晚報訊(記者 馬亞寧)今天上午開幕的第三屆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上,2015年阿爾伯尼獎得主,單分子酶學、單細胞基因組學開創者謝曉亮教授帶來了新冠肺炎治療的一些好消息。當時正在瑞士參加沃斯世界經濟論壇的謝曉亮,立刻改籤最近的航班趕回北京,一心想為抗疫出力。目前,全球進入三期臨床的新冠病毒疫苗,都是用來預防的。而感染病毒後的特效藥,還是空白。謝曉亮正在帶領團隊尋找新冠病毒中和抗體,希望可以給新冠患者帶來更多治癒的希望。
  • 解鎖病毒之謎:病毒學家的中國緣
    本文內容出自於中國科學技術出版社出版的《解鎖病毒之謎》。這是一部由世界著名病毒學家韋伯斯特博士撰寫的有關病毒學研究的專業性讀物。作者以科學的視角闡述了什麼是病毒,以及流感與病毒的關係,為如何做好病毒防控奠定了基礎。
  • 日本病毒學家從巨型病毒身上,發現了人類細胞未解之謎
    不知道大家是否有印象,其實早在2019年的時候,日本東京大學的病毒學家竹村雅治(Masaharu Takemura),就宣布:他們已發現了一種能「劫持」變形蟲細胞的病毒。在繼美杜莎病毒發現後,他們對這個聰明病毒的做法背後,更大膽地假設:在21億年前,真核細胞的膜封裝模式,會不會類似於此而逐漸衍生出來呢?地球人都知道,如今的生物界,是由原核細胞和真核細胞組成。而生命最初的演化史,確鑿地表明一開始大家都是原核細胞的。但不知道怎麼樣的過程,導致它們最後分家了!這個時間點,到底發生了怎麼樣的故事呢?一直都是人類的未解之謎之一。
  • 銀河集團「鯨智洞察論壇」---翟東升:中美科技「脫鉤」不可逆
    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係學院副院長、國際貨幣所特聘研究員、世界經濟專業與國際政治經濟學博士生導師、中國對外戰略研究中心副主任兼秘書長翟東升教授,受邀擔任主講嘉賓出席本場論壇。同時,深圳廣電集團首席評論員管姚先生、銀河集團創始人兼CEO許孝傑先生與眾多銀河集團VIP客戶齊聚論壇,共話中美關係,分析當前國際環境對國內新中產人群的影響等時事熱點問題。
  • 人類真的要與新冠病毒共存嗎?
    在缺乏疫苗和廣泛有效療法的情況下,有些人認為,我們應該學會如何與COVID-19共存。 這是一個複雜的問題。我們是否應該讓SARS-CoV-2在大部分人群中傳播,同時保護老年人群和嚴重疾病的高危人群,從而在人群中形成某種程度的潛在免疫力?還是繼續採取控制措施來以消滅病毒為目的?
  • 2020世界公眾科學素質促進大會「健康世界,共築未來」 專題論壇在...
    11月25日,由中國科學技術協會主辦、中國科協科技傳播中心承辦、世界動物保護協會等單位協辦的2020世界公眾科學素質促進大會 「健康世界,共築未來」 專題論壇在京舉辦。本次專題論壇主題為「健康世界,共築未來」,探尋如何平衡人與自然的關係、維護生態系統平衡之路,探討後疫情時代新技術對健康領域的重要作用,共同構建人類衛生健康共同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