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種」火珊瑚與蟄水螅-啊多麼痛的領悟

2020-12-05 Panda船宿潛水

今天潘潘要介紹的是一個非常疼的物種,提起它就是一陣肝兒顫,碰到它會讓你疼痛難忍,帶給你持久的火辣辣的體驗,它們就是——火珊瑚與蟄水螅。

雖然大家都知道它們的厲害,但可能卻並不清楚它們在生物學上的區別,往往將其混為一談。下面我們就敲小黑板兒學習一下這些蜇死人不償命的傢伙吧。

本期主角閃亮登場:火珊瑚與蟄水螅。

火珊瑚與蟄水螅本質上都是由水螅蟲構成的,同為水螅綱,但卻屬於不同目。

火珊瑚生物學分類

△參考來源:WoRMS(World Register of Marine Species)

火珊瑚雖然樣子看起來像珊瑚,但其實並不是珊瑚,火珊瑚和珊瑚都同屬於刺胞動物門,顧名思義,這個分類下的動物們都擁有有毒的刺細胞(Nematocysts)。火珊瑚的外表看似無害,但它的刺細胞的毒性尤其強,相信不少潛水員都有被它「蜇」過的經歷。火珊瑚屬於刺胞動物下四個綱中的水螅綱(Hydrozoa),而真正的珊瑚都是在珊瑚綱分類下的。火珊瑚和真正珊瑚還有一個共同點是都可以分泌石灰質骨骼,有造礁功能,而從生物特徵來看,它們卻更接近於水母。

火珊瑚的地域分布

△火珊瑚世界分布圖,圖片來源於DAN

火珊瑚在絕大部分海域中都有分布,常見於淺水水域的珊瑚礁脊的迎風面上,它們喜歡洶湧的浪潮,接下來我們會詳細解釋火珊瑚的生殖發育,浪大的地方更能幫助它們的幼蟲散播漂向更遠的地方。目前已被記錄約15種火珊瑚品種。

火珊瑚的形態特徵

火珊瑚的形態多樣,分為支型,扇形,皺褶型等。

△圖片來源於Florent Charpin

△圖片來源於Barry B. Brown

△圖片來源於Andrew J. Martinez

火珊瑚從遠處看起來表面光滑,很像是普通硬珊瑚,但火珊瑚所在的屬叫做Millepora – 「thousand pores」,也就是有上千個孔的意思。水螅蟲平時都藏在這些孔裡面。珊瑚體表面的這些孔分為兩類,消化孔(gastropores)和觸孔(dactylopores),裡面各是不同功能的水螅蟲。仔細來看圖就會發現表面有一層絨毛,碰到這些絨毛就會引發觸孔中作用於捕獵和攻擊的水螅體(dactylozooids)釋放毒性,觸孔水螅體裡面有帶有毒性的刺細胞,用來毒暈獵物,然後再被消化孔水螅體吞食和消化。通常一個消化孔周圍有5-9個觸孔。還有一點和真珊瑚相似的,除了可以捕食外界食物,火珊瑚組織內也有依靠光合作用為它們提供能量的共生藻。

△圖片來源於BN Sullivan

△圖片來源於Kevin DuBart

△圖片來源於Kevin DuBart

△刺細胞的「發射」過程,圖片來源於National Ocean Service

上面是一個簡化版的刺細胞攻擊過程示意圖。左一是未被刺激的刺細胞,乖乖地呆在包囊內部,連接刺細胞倒鉤的線狀物被加壓向彈簧一樣盤繞在包囊中,包囊口由一個頂蓋蓋著。一旦有潛在威脅者靠近火珊瑚,它們毛髮一樣的觸手感受到了異常,刺細胞就被瞬間激活,頂蓋一下子被彈開,內部線體迅速解壓延伸,頂部的倒鉤可以扎入敵人皮膚組織釋放毒素。在這一系列動作結束後,倒鉤又會自己盤迴包囊中。

水螅類生物的生命周期一般都會有這兩種主要形態:水螅型和水母型。它們的一生就在這兩種形態之間循環。火珊瑚的生殖過程要比一般造礁珊瑚複雜一些,組成火珊瑚的水螅蟲可以無性繁殖,生出和水母非常相似的水母型,與固定不動的水螅形態不同,水母形態在水中自由生長遊動。等到水母型長大成熟,具有了生殖器官,就可以在水中釋放精子和卵子,受精後的卵子變成浮遊幼蟲,隨波漂到自己喜歡的地方定居,長成年幼的水螅蟲,再逐漸發展成水螅群落。

△圖片來源於Glenna Makmur

△圖片來源於Seres Increibles

△火珊瑚噴卵

火珊瑚面臨的環境威脅

火珊瑚造礁能力極其重要,珊瑚礁為海底的多樣生物提供重要的棲息地,火珊瑚和其的他珊瑚一樣正在受到極大的環境威脅,像是全球海洋溫度升高,陸地排放管理不當,大量的泥沙及汙染物讓珊瑚無法正常進行光合作用獲得能量,造成珊瑚白化。另外尤其值得注意的是,火珊瑚的骨骼非常易碎,無論是現如今極端天氣狀況增多,暴風雨增多,甚至是船隻及潛水員的接觸,都極容易破壞它們好不容易才形成的鈣質骨骼。

△百慕達白化的火珊瑚

蟄水螅生物學分類

△參考來源:WoRMS(World Register of Marine Species)

蟄水螅特徵

蜇水螅(Stinging hydroids),也叫火水螅(Fire hydroids)、羽毛水螅(Feather hydroids),另外還有Feather fire weed, Fire fern,Fire weed,Christmas tree hydroid等等各種英文叫法。它們看起來像是海草,也是由一顆一顆的水螅蟲組成,卻並沒有上述火珊瑚一樣的鈣化骨骼。生物學分類也有所不同,同屬水螅綱,但屬於不同的軟水母目及羽螅科。觸碰到它們之後不會立刻感覺到有什麼異樣,但10-15分鐘之後就會感覺到它的威力了。雖然不像石灰質火珊瑚那樣可以刮傷皮膚造成更大創面,摸一下這些蜇水螅也會讓你皮膚灼痛個十幾天哦。

△圖片來源於C.J. Moura

△圖片來源於Jordi regas

△隨波飄搖的蟄水螅

原來在東南亞被大部分潛水員和潛導稱為「Fire Coral」的「火珊瑚」其實是蟄水螅呀!

但也別以為這些人類都要躲遠遠的「毒海草」就沒有天敵了。有一種萌萌的小生物很愛吃它!就是——海蛞蝓!別看它們長得那麼可愛無害,它們可是會從其他有毒生物中偷取它們的毒素,用作自己的防衛武器呢。

△圖為一隻海蛞蝓正在吃蜇水螅,來源於ShawnMiler

如何防止被火珊瑚和蟄水螅蜇到?

最好的辦法是:在海裡面什麼都不要摸,練好中性浮力!即使是在溫暖的水溫條件下也儘量穿溼衣。否則碰到火珊瑚和蟄水螅的部位會起一大片水泡透明流膿那種,好奇的小夥伴可以自行去搜索,小編這裡就不放圖了。

△無知菜鳥潛水員現身說法

一旦不小心碰到受傷,也不要慌張。第一先用乾淨的鹽水清洗傷口,不要用淡水衝洗,會增加痛感(如果皮膚中還有殘留的刺細胞,鹽度的突然改變會刺激它們再次釋放毒素),第二步查看是否還有珊瑚殘留物,若有可以用鑷子拔除,最後用醋酸擦拭傷口。如果創面較大還是建議去看醫生,開一些抗生素藥膏來塗。後期也會一直感覺灼痛或瘙癢,忍住不要去抓!

特別鳴謝 |海洋生物學者Vivi Hu

※聲明:文章部分照片和視頻來源於網絡,如有版權問題請聯繫我們。

獲取Panda號年度船期信息以及代理商銷售政策請聯絡Panda工作人員。

相關焦點

  • 「物種」火珊瑚又蟄了九頭蛇啊,多麼痛苦的理解
    潘潘要介紹一個非常痛苦的物種,提起這件事,真是不寒而慄,如果你遇到他,你會感到難以忍受的痛苦,給你帶來持久的熱體驗,他們是火珊瑚和刺痛的九頭蛇。雖然我們都知道他們很強大,但也許卻並不清楚他們的生物學差異,而且他們經常被混淆。現在我們來敲黑板,了解一下這些刺痛的人。火珊瑚和柘水水螅。
  • 口腔潰瘍,多麼痛的領悟哦!
    口腔潰瘍嚴重影響患者生活質量,潰瘍,自發痛,激惹痛時時讓患者感覺到它的存在,口臭,便秘,口乾,口渴等症狀也時刻煎熬著患者的身心健康。原標題:《口腔潰瘍,多麼痛的領悟哦!》閱讀原文
  • 戀愛後稱呼從小仙女進化成了奪命大猩猩,多麼痛的領悟…
    我男朋友剛開始叫我小祖宗,後來叫小仙女,然後叫老婆,到後來,我也很絕望啊。從小仙女進化成了奪命大猩猩,多麼痛的領悟……膽子肥了吧?你還想好好活著嗎?那就好好說話。
  • 令人窒息的買家秀,長得胖是多麼痛的領悟,菸頭T恤是什麼審美
    令人窒息的買家秀,長得胖是多麼痛的領悟,菸頭T恤是什麼審美網上購物已經成為了一種潮流,然而在網上購物有一個很大的弊端,就是看不到實物到底怎麼樣,於是收到貨就有各樣的材質,色差,尺寸等問題,於是買家秀往往都非常奇葩。
  • 陳情令雲夢5:魏嬰江澄,我們再也回不去了,這是多麼痛的領悟
    關於魏嬰和江澄,我們再也回不去了,這是多麼痛的領悟啊。小蘇曾經說過,回不到過去,但是可以重新開始啊,畢竟魏無羨和江澄都是可以為對方拼命的人。而且有共同的紐帶金凌在,他們相遇的機會還是很多的。 不求關係和好如初,但至少不會像陌生人一樣就好。小蘇想過很多次,要不要讓魏無羨知道江澄為他失去金丹的故事,所以也在糾結要不要寫?你們呢,你們覺得江澄要不要說出真相呢?
  • 「痛」到憂傷:糖尿病神經痛藥物治療攻略
    高血糖會招致各種各樣的併發症,「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DPN)」就是其中之一,它又可進一步分為感覺神經病變、運動神經病變、自主神經病變等多種類型,而最常見、最棘手的當屬「痛性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PDPN)」。
  • 被蟄咬1000多次後外國老哥找到答案
    但是外國老哥Justin Schmidt有點不一樣,他特意把自己反覆「送貨上門」,讓150種昆蟲蜇咬了超過1000多次...」一下感受,並且記錄了下來...所以都有哪些昆蟲蟄人比較疼?馬蜂這個名字大家應該都不陌生,它也稱胡蜂,黃蜂,疼痛指數為3。圖片來源:wiki馬蜂分布在我國很多地區,相信它帶來的痛感,有些「幸運」兒已經體驗過。Schmidt教授也繪聲繪色的描繪了被馬蜂蟄過的疼痛感,就像是一杯鹽酸潑到了皮膚傷口上的感覺。
  • #HAZARDOUS MARINE#之火珊瑚
    火珊瑚,又名刺珊瑚,俗稱兩叉千孔珊瑚,是群居性的海洋刺胞動物,屬於水母種類,含有毒性強烈的刺絲胞。如果碰到火珊瑚,皮膚會立即產生灼燒感。同時會長疹子,並導致淋巴腺腫大。關於火珊瑚相關的事件一般常見的是潛水員與浮力控制差造成的。
  • 「船蛆」新物種:吃石頭,拉沙子
    幾個世紀以來,沒有一種木材可以倖免於被稱為「船蛆」的胖胖小蛤蜊那無法滿足的食慾。
  • 「因為太怕痛就全點防禦力了。」推出LINE表情包
    「因為太怕痛就全點防禦力了。」動漫 178動漫原創 ▪ 2020-04-02 16:58:32  TV動畫「因為太怕痛就全點防禦力了
  • 關於「寫字」的思考
    今天與大家聊一聊「寫字」。從最剛開始憋一篇文章,到現在打開電腦就可以開始寫作,期間所經歷的,是這樣一個過程:靈感,寫作,修改,發布,重讀,反饋,以及接下來的一步。這一步,比較有意思。作為一個小有經驗的「小作者」,我想說:我至今都覺得自己寫的文字,不說很醜吧,至少看來看去總覺得有點怪怪的,除此之外,還總是會變相給自己挑刺兒。總有個習慣,針對幾句話,反覆品讀,「當時咋想的,這句話寫在這兒有點尷尬啊,那時候的我想表達啥意思呢……」。
  • 處於「隱生狀態」的「水熊蟲」會成為首批實現星際移民的物種嗎?
    ,停止新陳代謝,就好像假死一般的狀態,在「隱生狀態」下它們可以忍受零下200 ℃的低溫,150 ℃的高溫,能夠不吃不喝,這種狀態最多可以保持120年之久,當「隱生狀態」的「水熊蟲」再次接觸到水的時候,它們就像鳳凰涅槃一般舒展身體重新復活。
  • 「這很AI」用人工智慧觀察水螅行為,這樁小事背後隱藏什麼圖謀?
    該有機體是一種水螅,一種與水母和珊瑚有關的微小動物,通常生活在池塘中。在過去,研究人員研究了該動物的神經系統,找出了它大腦的哪些部分促使了它的大部分行為。現在他們用人工智慧來追蹤所有這些行為,希望能搞清楚是如何成長起來的。該小組使用人工智慧算法,自動注釋蠕蟲般的水螅的行為,包括所有的擺動、樞軸、伸展和彎曲。
  • 「頭痛」の痛みを徹底的に改善しよう!
    痛みによって予防法や対処法が大きく異なるため、一歩間違えればかえって痛みが悪化するなど、逆効果になりかねません。そこで今回は、身近な「片頭痛(へんずつう)」と「緊張型頭痛」を例に、頭痛の原因別予防法・対処法について學びましょう。
  • P.A.WORKS新作「RDG瀕危物種少女」人設概念圖公開
    P.A.WORKS新作「RDG瀕危物種少女」人設概念圖公開 動漫 178動漫頻道 ▪ 2012-11-02 10:21:54
  • 「骨架」記憶幫助水螅再生
    很少有動物的恢復力能趕得上水螅。這種體型較小並長有觸角的淡水動物能變成碎片後,再生成一個健康的動物。
  • 蜜蜂蟄人的十大原因,蜜蜂什麼情況下最愛蟄人?
    蜜蜂蟄人,不僅僅是對路人,對養蜂人來說被蟄也是常有的事,雖說被蜜蜂偶爾蟄一下有益身體,但是被大量蟄還是會引起身體不適和過敏現象的。那麼蜜蜂一般什麼情況下最喜歡蟄人呢?我們又應該怎麼預防呢?聽蜂之語圖整理了十條原因,供大家參考。
  • 分享一個稀有的物種「海狼」,是喜歡吃魚的狼呢
    今天小編要來分享一個稀有的物種「海狼」,顧名思義就是生活在海邊(或是海中?海上?)的野狼,這些海狼出沒於加拿大卑詩省的太平洋海岸邊,雖然說看起來像狼但科學家研究DNA後發現這些海狼的遺傳基因跟陸地上的那些野狼可是不同的呢!
  • 「排宿便,清腸毒」是偽命題?3 個常見「健康建議」竟然是錯的
    最近,大家對「健康」的關注又上升了一個高度,各種各樣的「健康建議」也在朋友圈、家庭群裡刷屏。但其中有一些健康建議並不那麼科學,甚至還可能有害健康。(看到最後有驚喜!)很多人會把炸雞、方便麵等稱為「垃圾食品」,生怕吃了以後損害健康。其實,只要能為人體提供某些營養成分,沒有有毒有害成分,那麼這種食物就是有價值的。炸雞、方便麵雖然營養可能並不全面,但是也含有豐富的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質,這可統統都是人體需要的營養成分啊!被叫了這麼多年「垃圾食品」可太冤了。
  • 你必須知道的這些奇葩物種
    它們雖然沒有製造出飛機大炮上天遁地,可是它們非同一般的造型也足以讓我們嘆為觀止嘖嘖稱奇。Clione limacinaClione limacina 是從希臘神話中海神的名字演化而來,它還有一個美麗的名字,叫「冰海天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