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能力這包括其知識、技能及行為是否能夠配合其工作。
簡單來說,工作能力就是一個人是否有適合的能力擔任一個職位。
一個人的能力,源自於他的行事作風、處事習慣以及思考方式。
其實對一個人判斷工作能力強不強,最好的方式就是聽其言,觀其行,想知道他的能力,
就不能只是簡單地考察他在某個具體任務上的完成情況,而是需要去了解他的做事習慣和思考習慣。
一.思維上自有一番天地
1.邏輯思維
一個人的邏輯思維能力是可以通過後天的學習和培養而得到提升的。
在《教父》中有這樣一句臺詞:「花半秒鐘就看透事物本質的人,和花一輩子都看不清事物本質的人,註定是截然不同的命運。」
從中展現出了了一個人的邏輯思維能力重要性嗎?
要是沒有邏輯思維能力,是無法能夠快速抓住事物本質。
只有用了邏輯思維,才能夠快速的抓住事物的本質,脫穎而出。
所以通過交流可以可以聽其講話,講話有沒有邏輯。
2.遠見卓識
有著遠大的眼光和卓越的見解。
古人有言:「不謀長遠者不足以謀一時」。
一個卓越的人,不可能什麼都懂,但一定要懂全局,必須是一名高瞻遠矚的戰略家。
善於以長遠的眼光分析和解決重大問題。
講一個管道的故事:
從前有一個村莊,那裡沒有水源,為了解決用水問題,村長分別和兩個人比爾和鮑勃籤訂了送水合同,以便村裡人每天都有水喝。
比爾籤訂合同後,立即買了水桶到水源處取水,並把取回的水倒在村裡修建的蓄水池中。
而鮑勃卻開始了從水源處挖不鏽鋼管道的工作。
第一年結束,比爾賺了很多錢,畢竟一個村子的人都需要到他這裡買水,賺了個缽滿。
第二年,比爾還是一如既往的取水方式,鮑勃去把管道挖到開通。
這條管道讓可以讓他24小時不間斷的供水,這個時候的鮑勃直接把水價降低25%了,村裡的人都到鮑勃那裡買水。
比爾為了能與鮑勃競爭,不得不把水價降價25%,並且為了保證每天都有水,他讓自己的兩個兒子也來幫忙運水。
後來,鮑勃修建了更多的管道,把水賣的更遠,事業越做越大。
而比爾年紀越來越大,力氣越來越小,賣水事業越做越小,最後只能歇業。
同樣都是賣水的工作,同時起步的兩個人,最後的結局卻是天差地別。
不同的思維方式讓他們有了不同的行動,直接決定了他們最終的結局。
有能力的人,在思維上自有一番天地,並且能夠不注重眼前利益,做出長遠的打算。
二.行動上自有一份章程
1. 行動有規劃
行動力是規劃出來的,做好了規劃,然後才可以有條不紊地實施。
能力強的人在工作上都精於設計目標,並且擅長制訂一份可行的行動方案。
把工作拆分成一步一步可以高效執行的步驟。
2. 行動不拖延
有些人總是喜歡把事情往後放,擱著今天的事不做留待明天。
很多事情因為做得不夠及時而被耽誤,效率也就難以得到保障。
而能力強的人,在工作上絕對不會拖延,肯定是想到以後就立馬執行。
3. 行動很高效
時間分配給每個人都是相等的,但有些人在相同的時間裡卻比別人多做一倍、兩倍的事情。
這就表示他們做事講究效率,做了時間的主人。
能力強的人就是讓自己變成了時間的主人。
松下幸之助也曾說,忙碌和緊張,能帶來高昂的工作情緒;只有全神貫注時,工作才能產生高效率。
所以說想要快速的判斷一個人的工作能力有多強,聽其言,觀其行,好與壞就能一目了然,
要是只聽其言,不乏有誇誇而談之輩,只看其行,也不一定足夠了解。
所以說工作能力強之人必定是言行一致之人。
文/老夏分析師
如果我寫過的一篇文章,講過的每一話,做過的一個舉動,
曾在你的心裡蕩起漣漪,那至少說明在逝去的歲月裡,
我們在某一刻,共同經歷著一樣的情愫。
有時候,雖然素未謀面。
卻已相識很久,很微妙也很知足。如果你喜歡鄙文,那就在下面點個讚呀,也可以轉發或讚賞!
您的鼓勵是老夏最大的動力和支持,歲月靜好,願你幸福,一起都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