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馬斯洛需求,搭建用戶生態體系

2021-01-10 人人都是產品經理

構建一個良好的用戶生態體系是產品存活下來的基礎,而馬斯洛需求恰好能帶給我們一些啟發。

馬斯洛需求想必是各位產品人熟記於心的黃金法則,從人的基本生存需求到最高層的自我實現需求,成為人需求的層 級劃分,每個人在滿足一個階段的需求後,會向下一階段進發,猶如金字塔一樣。 而用戶生態體系也是一樣,每個產品中的健康用戶生態體系,如同金字塔一般具有階梯型,同時隨著階梯的不同,需求與行 為有著巨大的差異。

了解用戶生態體系金字塔,洞察需求本質,最終搭建好產品的用戶生態體系。

一、完整的用戶生態體系是什麼樣的?

一個完整的用戶生態體系,應該呈現金字塔式的分布,最底層的用戶群體基數最大,需求也最為基礎,而越往上層的用戶則 越少,需求也更加多樣化,實現難度也越高,但本質還是符合馬斯洛需求金字塔分布的。

值得一提的是,每一個上層的用戶,他的需求不僅有自己所在階段的需求,下面階層的全部需求都是他的基本需求。

在我看來,按照馬斯洛需求對應的需求層級,可將用戶生態體系分為5級:

(此處為方便各位理解,統一以UGC產品舉例,各位可默認為是知乎、虎撲等具有社區屬性的軟體即可。)

1. 基礎用戶

描述:僅僅是內容的消費者,即閱讀內容,但不會產生點讚、評論、分享等與其他用戶產生互動的行為,瀏覽內容的方向 不明確,具有隨機性。穩定性:極不穩定,隨時會因產品內容、功能、社區氛圍等原因流失。特性:此類用戶人數最多,對於產品的需求也最為基本。對應需求:生理需求

2. 標準用戶

描述:不再是內容的消費者,開始逐漸進行點讚、評論等實現成本低的操作,瀏覽內容的方向也更加明確。穩定性:較穩定,會因為產品內容推薦不夠貼切、功能不夠完善離開,對於產品具有一定的耐心,不會突然離開。特性:從鬆散且游離的基礎用戶演變而來,實現從觀看者到參與者的身份轉變中。對應需求:安全需求

3. 主體用戶:

描述:作為承上啟下的社區參與者,既有一定的社區知名度,又能適度產出一些普通內容,帶動社區氛圍。穩定性:穩定,對於產品的功能與氛圍熟悉且接受,但可能會因為長時間付出(發帖、評論),卻無法得到別人足夠的回 應而離開。特性:注重產品功能之外的人文情感,不再滿足於產品本身帶來的體驗,開始關注在產品內獲得的滿足感與成就感等。對應需求:社交需求

4. 核心用戶:

描述:產品中具有一定影響力的小V用戶,可產出較優質內容,同時在產品中具有較大影響力,具有較強的帶動性。穩定性:非常穩定,在產品中的影響力很強,具有較多粉絲,可能會在產品中進行個人變現,因此足夠穩定。特性:追求大量的用戶追捧,以及看重自己在產品中的群眾口碑,希望得到大量用戶的正面評價,部分用戶會因此進行變 現,實現物質收入。對應需求:尊重需求

這裡可能有人會說,實現物質收入那不屬於生理或安全需求麼?個人認為一般用戶在產品中,除了具有較強變現能力的平臺 類型,比如直播類、問答類等平臺,很難實現物質變現,獲得物質獎勵對於作者本身來說是一種心理滿足感。比如阿潤寫的專欄如果獲得1塊的打賞,雖然不夠買地鐵票,卻還是能讓我很開心(暴露了屌絲本質)。

5. 明星用戶

描述:具有極強的影響力與知名度,屬於為產品進行背書的明星式人物,對於產品用戶的行為方式與輿論走向具有較大的影響。穩定性:極其穩定,屬於平臺為數不多的大V,根據二八法則來看,這類明星用戶吸引大部分用戶的關注,物質變現不滿足於心理的滿足,而是可以成為職業化的一種收入。特性:具有大量的支持者用戶,對於產品的走向與輿論有著主導性作用,同時可為產品創造源源不斷的活動,屬於帶動產品的風向標人物。對應需求:自我實現

明星用戶不一定是產品內的用戶,也有可能是產品所請的公眾人物等。

二、我們該如何開始搭建體系?

在搭建用戶生態金字塔之前,我們需要秉承幾點核心來搭建:

用戶生態體系的群體分布比例不能有較大偏差。用戶生態體系中的各階層用戶,都有向上流通的渠道,並不斷向上浮。每個階層的用戶,都有可做的事情,不會出現無事可做的現象發生。在用戶不斷向上一層級浮動的同時,基層階段需要有新用戶進入。

為對更多業務類型的小夥伴有幫助,此處我們用某遊戲直播平臺「CS直播」為例。

1. 提前構建標準生態體系

在直播平臺冷啟動之前,先根據平臺的核心用戶,在進入產品後的不同階段,進行針對性的行為預搭建:

基礎用戶(新用戶):引導用戶選擇自己喜歡的遊戲類型,然後推薦大V主播給用戶。標準用戶:在用戶在某一平臺停留3分鐘以後,開始出現彈窗,引導用戶對主播的關注。主體用戶:在用戶關注1名主播並持續看5分鐘後,出現引導用戶發評論彈幕的彈窗,引導用戶發送彈幕;引導用戶進入主播所屬的粉絲群等社區。核心用戶:在用戶觀看直播超過1小時,並關注3名主播後,引導用戶購買禮物贈送給關注的主播,此時會先贈送用戶免費 的道具,同時會引導用戶完成為主播助力的各種任務。明星用戶:針對貢獻榜靠前的用戶,進行粉絲專訪,並為這類用戶頒發限定的虛擬勳章,以及有專人跟進此類用戶群體。

2. 在預構建完成後,需要對每個階層的用戶,向下一階層進發做累積準備與觸發準備:

累積準備:預先想好用戶在每個階段中,完成了哪些操作或待了多久,會產生進行更多新操作、獲得新的滿足感,將每個 階段末期的現象預先設置或預想出來。確定累積準備也能反過來使用,以確保用戶不會倒流。觸發準備:觸發準備是指用戶在所處階段中,會由哪些事件產生進一步向上個階層發展的點,可能是「主播的一句話」、 「產品的一個新功能」、「其他粉絲的稱讚」等。觸發點因不同的產品和用戶群體而異,變動較大,需要各位自行去體會了解。

3. 確立每個階段用戶所做的事情範圍

保證用戶在每個階段有事所做是基礎,但如果用戶所做超出當前階段的事,會出現不符合用戶預期、傷害用戶的現象。 例如一個新用戶在沒有熟悉產品時,被強行引導到充值界面,用戶會受到較大衝擊。在沒有保障用戶獲得符合甚至超出自己預期的回報時,就讓用戶付出,反而會適得其反。

4. 新用戶進入

當所有生態體系的預搭建完成後,需要開始讓新用戶進入體系之中,開源與節流始終是做好產品的不二原則,而新用戶進入 則屬於開源。源源不斷的新用戶進入,才能讓生態體系越來越壯大;拉新又是一個很大的話題了,這裡就先不詳細敘述。

三、實操技巧

紙上談兵這麼久,可能大家對於完整生態體系了解加深了一些,但落實到實操上面可能又是另一回事,以下為大家提供幾個 搭建用戶生態體系的小技巧:

首先了解自己產品的精準受眾群體,分析並確認這類群體的性格特性與使用習慣,不要局限在自己產品中去想這類人群的特性,而是具有XXX特性的人群,來到我的產品中,會有哪些使用習慣與心理特性。搭建用戶成長體系時,一定會出現不同階層之間的邊界模糊現象。這時,我們需要觀察達成每個成就的用戶群體比例,來重新界定每個階層。用戶是波動的,不一定會完全按照我們界定好的體系變動。因此,我們不必穩抓每一個用戶,只要保證大體用戶是按節奏進行的即可,如果出現大批量用戶躍層上浮或下降,此時我們應該看是否有現象級事件產生,或者用戶生態體系是否搭建的有偏差。

總結

其實本文所講的用戶生態體系並不至是產品中的一套體系,小到一個QQ群,大到一個APP,只要有用戶的地方都會存在用戶生態體系,針對產品類型和用戶體量,搭建適合自己的用戶生態體系才最重要。

為自己打個廣告:本人1年產品經驗,2年多運營經驗,想尋求一份產品運營類工作,隨時可以跳槽,有意向的小夥伴們麻煩 留個言啦~

最後祝各位工作順利!

本文由 @阿潤 原創發布於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 Pixabay,基於 CC0 協議

相關焦點

  • 深層次挖掘用戶需求,馬斯洛理論再進階
    但是想要更深層次地了解用戶需求,產品經理需要對其進一步分析和學習,本文對此進行了闡述,產品經理要進行產品需求分析、調用用戶需求,離不開對人性的把控和理解。而我們最常用的工具就是馬斯洛需求的5個層次。即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的需求、自我實現的需求。但很遺憾,這個需求只是人性裡的一部分。真的理解需求,我們需要對其進一步分析和學習。
  • 談談馬斯洛需求理論形成過程以及歸類
    我們做產品在分析用戶需求時候,需要將用戶需求分類或分層,在學術上形成依賴關係,確保需求的可靠性和科學性。按照第一性原理,我們在此要確保我們的依賴條件是準確的、真實的,那此時,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滿足第一性原理的條件嗎?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依賴的第一性原理又是什麼?
  • 馬斯洛需求模型:最暴利的賺錢方式,就是利用人的底層需求賺錢
    馬斯洛需求模型進化論:不一樣的需求,不一樣的商機企業經營中,不管是對待市場,還是對待內容團隊人員的管理,抓住需求就是抓住人心,抓住人心,就是抓住商機。不管是在各種培訓課堂裡,還是在各種企業策劃中,我們經常用到那個我們耳熟能詳的洞察人需求的模型:馬斯洛需求模型,但今天我們想重點談談,對馬斯洛需求不一樣的認識,以及具體在市場經營以及人員管理上的應用。
  • 提出「需求層次理論」的馬斯洛會如何做運營?
    無論是做產品還是做運營,我們一直都在說著「用戶需求」。但用戶到底有哪些需求?我們在日常工作中又該如何結合用戶需求和自家產品?我想,你可以試著學學那位提出了需求層次理論的馬斯洛。本篇文章,我們就看看如何從馬斯洛的需求層次理論出發,去理解我們產品所滿足的不同用戶需求。
  • 馬斯洛需求
    本文分成三個部分,第一個部分是介紹馬斯洛需求,第二部分是參考該模型做的三個練習,第三部分是我的思考和相關資源馬斯洛需求馬斯洛需求是馬斯洛提出的,人有五個等級的需要,即人有生理需求,安全需要,社交需求(愛和歸屬)需求,尊重需求,自我實現需求。
  • 馬斯洛人類需求五層次理論
    來源:網絡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概述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是行為科學的理論之一,由美國心理學家亞伯拉罕·馬斯洛在1943年在《人類激勵理論》論文中所提出。第二次世界大戰後轉到布蘭戴斯大學任心理學教授兼系主任,開始對健康人格或自我實現者的心理特徵進行研究。1951年被聘為布蘭戴斯大學心理學教授兼系主任。1969年離任,成為加利福尼亞勞格林慈善基金會第一任常駐評議員。
  • 實戰復盤: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在年度帳單中的應用
    在整個設計過程中,根據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力求在蘇寧特有的全場景平臺上,打造出富有蘇寧特色的帳單產品。為了更好的總結設計經驗,現在將整個設計過程分享給大家~一、分析及目標1.更加全面挖掘帳單產品深層次的用戶需求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是亞伯拉罕·馬斯洛於1943年提出,其基本內容是將人的需求從低到高依次分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實現需求。雖然年度帳單產品本身並不複雜,為了更好探究帳單產品的用戶需求,我們嘗試應用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從數據內容和界面設計兩方面,對5個層次需求進行解析,明確了帳單的設計方向。3.
  • 馬斯洛的五大需求層次理論
    在馬斯洛看來,人類價值體系存在兩類不同的需要,一類是沿生物譜系上升方向逐漸變弱的本能或衝動,稱為低級需要和生理需要。一類是隨生物進化而逐漸顯現的潛能或需要,稱為高級需要。  人都潛藏著這五種不同層次的需要,但在不同的時期表現出來的各種需要的迫切程度是不同的。人的最迫切的需要才是激勵人行動的主要原因和動力。人的需要是從外部得來的滿足逐漸向內在得到的滿足轉化。
  • 科普 | 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
    沒錯,這就是鼎鼎大名的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need - hierarchy theory)。這一理論如今越來越受人關注,在各種講座中我們更多地聽到了金字塔尖上的這一個名詞「自我實現」,但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到底是什麼呢?
  • 馬斯洛:人類需求五層次理論
    在馬斯洛看來,人類價值體系存在兩類不同的需要,一類是沿生物譜系上升方向逐漸變弱的本能或衝動,稱為低級需要和生理需要。一類是隨生物進化而逐漸顯現的潛能或需要,稱為高級需要。  人都潛藏著這五種不同層次的需要,但在不同的時期表現出來的各種需要的迫切程度是不同的。人的最迫切的需要才是激勵人行動的主要原因和動力。
  • 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一圖讀懂!
    從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看帝豪GL的成功之道那麼接下來就要聊聊帝豪GL為什麼這麼成功了。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將人類需求像階梯一樣從低到高按層次分為五種,分別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實現需求。帝豪GL正是在這五個層次中不斷提升,滿足消費者的需求,才能取得現在的成績。
  • 馬斯洛的需求理論是錯的?
    馬斯洛的需求層次理論人類想要認清自己關於人類自身的需求,很多人都知道,當代的心理學家已經建立了很多不同的模型,來描述人的心理需求。在這眾多的模型中,最有名的大概就是馬斯洛的「需求層次論」了。他把人的心理需求分成5種:生理、安全、社交、尊重和自我實現。不過,按照馬斯洛的這個理論,我們其實還是很難確認內在動機。
  • 產品分析:嗶哩嗶哩,搭建用戶興趣圈子&構建付費用戶生態體系
    但筆者認為,以下原因導致當前的頻道模塊使用用戶較少:內容分類與用戶訂閱注重性與用戶需求產生偏差。五、功能分析(二)構建付費用戶生態體系5.1 虛擬幣系統簡介據用戶調查結果顯示:一部分不願意買大會員的用戶表示大會員相對來說太貴,而且性價比不高。基於以上結果,筆者設計了一套虛擬幣系統,用戶可以利用虛擬幣在B站購買其想要的內容,同時普通用戶也可以通過完成任務獲得一定量虛擬幣。
  • 深度丨從零搭建推薦體系:概述及標籤體系搭建(上)
    全文結構為:上篇:第零章概述,第一章標籤體系搭建;中篇:第三章用戶體系,第四章項目體系,下篇:第五章推薦體系,第六章評估體系,第七章全文總結,第八章參考資料。內容相對全而深入,希望有推薦體系搭建意願的平臺或者產品經理,能夠給予一定的幫助就好。另,求工作。0.
  • 馬斯洛的需求層次理論
    他的主要成就包括提出了人本主義心理學,提出了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行為科學認為需求引起動機,動機支配行動,如果行動達到目標,某種需求就得到了滿足。這時,另一種需求又會產生,又會引起動機,促使人們採取新的行為來滿足新的需要。美國心理學家馬斯洛把人的需求分成五類,並按重要性和發生的先後次序,排列成一個需要層次。
  • 基於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討論「需求」這件事
    產品經理的工作中最離不開的就是需求,需求有很多,但也要做出篩選,避免被「偽需求」支配)辛辛苦苦做出的產品功能無法真正解決用戶痛點。而本文就提出了幾條推論——基於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更進一步理解需求,了解需求背後的本質。
  • 馬斯洛需求理論
    馬斯洛需求理論,我相信很多人都聽說過,而且在我們的記憶深處都有一小段屬於它的回憶——在我們初入職場的時候,總有個人高談闊論;可我們就是記不清這個人叫甚名誰,正如我們只知道有一個叫做馬斯洛的人提出了一個有關需求的理論,但具體理論是什麼?有什麼用?跟我們有什麼關係?我們卻知之甚少。
  • 平臺型生態體系解析(上)
    1)平臺模式平臺模式描述的是由企業搭建的,以自身為核心的開放式協同體系。搭建平臺的企業為平臺主體,負責平臺的整體支撐與運營。企業內、外部相關角色,如資本、員工、合作企業、用戶等,在滿足一定準入條件時均可自發的通過平臺,作為參與者與企業發起實時協作。
  • 馬斯洛:五大需求層次
    馬斯洛:五大需求層次
  • 【分享】馬斯洛的5個層次的需求理論
    需求層次理論是動機理論中最有名的一種。根據人類學家和心理學家馬斯洛(Abraham Maslow),我們的所有行為都是為了滿足一定的需求。  馬斯洛第一次介紹他的層次需求理論是在他1943年的一篇論文《一個關於人類動機的理論》(」A Theory of Human Motivation」),隨後他在他的著作《動機和個性》中進行了詳細的闡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