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模塊,剛剛結束了第一輪,越來越讓我手腳發熱,因為我們開始逐漸的把理論聯繫到實際之中,那些久仰大名卻不知所云的廟堂高談,會一點一滴的墜落凡間,在我們的面前形成一套立體的地圖,指引我們走上正確的道路。
馬斯洛需求理論,我相信很多人都聽說過,而且在我們的記憶深處都有一小段屬於它的回憶——在我們初入職場的時候,總有個人高談闊論;可我們就是記不清這個人叫甚名誰,正如我們只知道有一個叫做馬斯洛的人提出了一個有關需求的理論,但具體理論是什麼?有什麼用?跟我們有什麼關係?我們卻知之甚少。
其實,任何一個理論,我們都不需要連帶標點符號的背得滾瓜爛熟,理論之所以為理論,在某種程度上,是普適性的方法論,正因為其具有普遍性,所以理論都是高度濃縮的方法;那麼,我們真正要搞明白的是,如何在具體的情況下,將這張地圖展開,並且與我們面前的問題相匹配,找到出路。
同樣的,在大學修管理課程的時候,我就學過馬斯洛需求理論,然後我就一直不知不覺的活在這五個需求之中而不自知;無論是一個管理者還是一個被管理者,我們都要看清楚自己,而看清楚自己,首先要問自己的就是:我到底要什麼?
這就是發現需求;發現自己的需求,也要發現他人的需求。你現在在網上隨便一搜就能看到各式各樣的需求理論模型,但其本質上都是由著五個需求依次從上到下的排列,根據馬斯洛需求理論,我們的需求無非就這五種: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會需求、尊重需求、自我實現需求。
我就不放圖型了,因為今天我改變了一個之前的錯誤認知:這五種需求雖然是有一定的層次,但是並不依次出現,而是同時存在,只是根據不同人所處的不同階段,各個需求的迫切性和強烈程度不同而已;也就是說,並不是每個人都是滿足了生理需求再去滿足安全需求,滿足了社會需求再想著得到尊重,而是吃飽了飯出門溜達就像去跟大伙兒跳跳廣場舞,看到隔壁王大媽家水龍頭壞了,就張羅著介紹李師傅去看看。
需求,是我們生活中的動力。因為想要,才會想辦法付出努力以得到;因為一個人的能力有限,才會和別人交換,得到彼此的付出;因為彼此的需求有交集,才能和別人一起努力去實現共同的目標。因為有需求,才有了人與人之間的聯繫。所以,在一個團隊之中,就是互相滿足彼此需求以實現共同需求的集合。
因為我們每個人都有不同的需求,滿足你的需求能實現我的需求,滿足我的需求還是實現他的需求,那麼,我們之間就有了互相滿足彼此需求的聯繫;在我們共同的努力之下,又達成了一個共同的目標——我們大家都滿足了需求,這就是一個團隊的凝聚。
管理者,在滿足眾多的需求中,找到各個階段中共同的需求點,一擊即中。
你升職我加薪,大家開香檳!
【聯繫方式】有疑問及時聯繫我
微信:harrypotter
MIxin:37346294
微博:老雷記
送你永久邀請碼:WEN28F9P80,什麼時間加入BOX定投踐行群,都可以!
期待你的加入,我們一起讀書、投資、健身、幫朋友,陪家人一起慢慢變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