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準確把握﹃嚴以用權﹄的三個基本維度
□南大偉
習近平總書記在對「三嚴三實」的重要論述中指出,嚴以用權就是要堅持用權為民,按規則、按制度行使權力,把權力關進位度的籠子裡,任何時候都不搞特權、不以權謀私。作為「三嚴」之一,嚴以用權在「三嚴」的內在邏輯中,具有承上啟下的重要作用。一方面,嚴以用權要求領導幹部必須修身要嚴,只有不斷加強黨性修養,堅定理想信念,謹修官德,在靈魂深處真正樹立為民意識,才能做到「權為民所用」;另一方面,對領導幹部來說,嚴以用權又是嚴以律己的基礎和關鍵所在,只有在行使權力的過程中,樹立強烈的規則意識,真正做到按規則辦事,才能心有所畏、行有所止、遵紀守法、為政清廉。因此,開展好「三嚴三實」專題教育,要求我們必須深刻認識嚴以用權的重要內涵,準確把握其三個基本維度。
要做到「權為民所用」
「權為民所用」的基礎在於領導幹部要牢固樹立馬克思主義權力觀,對權力的來源、權力的性質和權力的使用要有一個準確的認識。領導幹部不但要從社會主義法規制度層面深刻把握權力的民主性和人民性,而且必須從內心深處真正認識到權力的根本來源和基礎來自於人民群眾,而自身也是人民群眾中的普通一員,是代表廣大人民群眾在行使人民賦予的權力。對於一個領導幹部來說,做到「權為民所用」,前提在於要有良好的黨性修養,真正從思想根源上親民愛民,才能形成「權為民所用」的自覺意識。黨性修養是高於個體修養的另一個層次,它不是「獨善其身」的個體生命意義的完成,而是「平天下」的外在價值的實現。中國共產黨對於自己的領導幹部有著區別於其他任何黨派或政治團體的特殊要求。這種要求就是作為個體能夠超越個人一己私利,自覺以服務人民群眾為己任,完成從「個體利益」到「社會責任」的轉變。一個人只有超越了個體利益得失的計較,能夠發自內心關照社會,甚至能夠犧牲自我而沒有抱怨,才算具備了從政為官的基本條件。當然「權為民所用」不單單是一句口號,更不僅僅是一種情感表達,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現實實踐才是檢驗的唯一標準。「權為民所用」需要具備照顧百姓的能力,踏踏實實地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實實在在地為百姓做好事,為群眾謀福利。縣委書記的典型代表焦裕祿同志發自內心的公僕意識,真抓實幹的創業精神和廉潔自律的官德意識詮釋了一個優秀共產黨人對於「權為民所用」的深刻理解,從本質上反映了共產黨人「為民做官」的價值理念,為新時期領導幹部黨性修養提供了一個重要的參照標杆。
要按照規則辦事
「規者,正圓之器;矩者,正方之器」,「無規不成圓,無矩不成方」。按規則、按制度行使權力,把權力關進位度的籠子裡,是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新時期中國共產黨對領導幹部的基本要求之一。按照規則辦事,首先要明確「權」和「責」的關係,領導幹部的權力都是人民群眾所賦予的,應該為人民群眾而行使,任何公共權力的行使都要受到有效制約和監督。領導幹部要明確「權力清單」和自己職權的法定邊界,對用權和行權的基本規範要有一個準確地把握,認識到任何職權都是由法律確定的,都必須在法定的權限內行使,沒有法律之外的絕對權力;認識到任何職權的行使都要接受黨內監督、民主監督、法律監督和輿論監督;認識到任何違犯法定職權的行為都要受到追究和制裁。要把依法依規用權和接受各個方面的監督貫穿於日常工作中,要時時刻刻、老老實實自覺接受人民群眾監督,真正做到「位高不擅權」、「有權不任性」。其次,要克服有權不想用、有權不會用、有權濫用、為官不為等不良現象。領導幹部要不斷反省自身在「做人」、「謀事」、「做官」等方面存在的問題,反思如何「合規合法地服務好人民群眾」。只有對自身的職務責任有了清醒的認識,才能從靈魂深處挖掘自身存在的「不嚴不實」問題,才能形成領導幹部道德規範的自覺認同,才能發自內心的不想腐敗。這就要求領導幹部不但要以先進典型為標杆,找出自身的差距和不足,不斷提升服務百姓能力和水平,更要以反面典型為鏡子,對照自身在理想信念、黨性原則、權力觀等方面是否有所放鬆,不斷淨化自己,做到慎獨慎初慎微。
要摒棄特權意識
中國共產黨黨章明確規定,中國共產黨永遠是勞動人民的普通一員。除了法律和政策規定範圍內的個人利益和工作職權以外,所有共產黨員都不得謀求任何私利和特權。這一規定,鮮明闡述了「共產黨員」四個字的基本意義和價值。作為人民群眾中的優秀代表,共產黨員的價值和意義就體現在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真心實意為人民謀福利的社會實踐中。特別是對於領導幹部來說,在我國經濟社會全面轉型的新時期,面對錯綜複雜的社會矛盾、紛繁交錯的利益糾葛和形形色色的現實誘惑,任何領導崗位,都不是身份和地位的象徵,而是艱苦創業的場所;任何領導崗位都不是謀私利的工具,其真正意義在於服務人民群眾。因此,領導幹部首先要摒棄特權意識,正確處理個人同群眾的關係、同組織的關係;對權力要有敬畏之心,始終保持戰戰兢兢、如臨深淵、如履薄冰的謹慎,決不能把公共權力異化為牟取個人私利的工具。要明辨是非,廉潔自律、向善懲惡,自覺按照法律制度行事,避免以個人好惡作為判斷是非的標準。要做到踏實做人,通過省察克制的方法,反省自己思想行為中的不良傾向,及時加以克服,自覺遏制在萌芽狀態,做到「權重不謀私」。要把「做人」和「為官」統一起來,把「做官」和「謀事」統一起來,把能力有大小與貢獻須盡力統一起來,把物質貢獻和精神貢獻、完善自身和奉獻社會統一起來,真正做到胸懷天下,服務百姓。⑥7
(作者單位:河南理工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