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北極、南極,還有一個極地叫西藏!

2020-11-24 騰訊網

地球上能被稱為「極地」的地方,只有三個,

北極,南極,和中國的西藏

Location: 岡仁波齊

西藏,是這樣一個地方。

它是人精神境界的巔峰,

也是自然景色上的極致。

Location: 納木錯

01

最極致的自然風光

The Most Extreme Natural Scenery

6500萬年前,

地殼的抬升運動造就了青藏高原,

讓青藏高原上的西藏,

成為了地球海拔最高的地方,

被稱為除南極、北極之外的

「遙遠地球的第三極」。

Location: 青藏高原

相比南極北極,

西藏有著更豐富的色彩。

高原雪域下的山脈、冰川、海子、峽谷

寂靜荒蕪。

Location: 納木錯

而在山間盆地和緩坡地帶

又藏著大片遼闊而充滿生命力的

森林、河流、草原、花海。

Location: 林芝地區

02

公路旅行進藏

-

沒有進藏公路介紹的西藏攻略,是不完整的。相比直飛進藏,其實我覺得性價比更高的,還是公路旅行進藏

這裡的「性價比最高」,並不是指花費最低,而是和直飛差不多費用下,能收穫更多的風景、人文、與內心意義——進藏一路上的見聞,遠比你想像中更加震撼

如果你有足夠的時間預想嘗試公路進藏,我總結了目前僅有的8條進藏公路的推薦:

/ 唐蕃古道 /

文成公主的入藏路線,人類遺產巡禮,但後半程涉及出境,手續問題複雜,政策多變。

Note: 曬佛節

/ 克裡雅古道 /

秘境徒步穿越之路,高海拔、長距離、大爬升、野生動物襲擊,是對人類野外生存能力、體能、意志極限的終極考驗,非專業人士慎入。

Photographer: Unknown,Location: Unknown

/ 青藏線 /

野生動物尋蹤之路,但沿途景觀缺少變化,而且作為交通大動脈,大車多,限速多,越來越不適合自駕。

Location: 青藏線

/ 川藏北線317國道 /

相比川藏南線更偏向人文環境,更加荒蕪寂寞,沿途寺廟、羌寨、藏寨比較多,路況也較差。

Location: 孜珠寺

/ 新藏線219國道 /

全世界海拔最高的公路,雖然幾乎全程柏油路,但都是超過4000米海拔的荒涼高原地帶,極易引起高原反應,且方圓幾百裡都無人居住。

Location: 扎達土林

所以如果是第一次嘗試公路入藏旅行,90%西藏玩家(包括卓瑪)都會推薦川藏南線318國道。

/ 川藏南線318國道 /

318國道幾乎是沿著地球北緯30°線行進的。眾所周知,北緯30°線是一條神秘地帶,世界許多奇蹟都發生在這條緯線上,所以318國道兩旁或者道路南北不出百千米的範圍內。

都是中國極致的景觀:一出成都平原,就是中國頂級峽谷、雪山、冰川、海子的視覺盛宴。

Location: 理塘

/ 滇藏新通道(丙察察)/

相對傳統滇藏線,近年來最熱門的滇藏新通道丙察察可謂極盡艱險:懸崖上鑿出來的又窄又彎的懸崖土路,沒有加油站,沒有手機信號,需要上上下下翻越3座海拔超過4500米的雪山,但丙察察卻濃縮了怒江大峽谷的自然與人文景觀精華,基本囊括西藏自然和人文景觀的景點要素。

Location: 那恰洛大峽谷

03

終於西藏

我們從川藏線進,青藏線出,一路是自然與人文的極致,是一場視覺盛宴,自駕前行,慢慢適應,更容易接受。

經典不錯過

√ 最後的香格裡拉---稻城亞丁

√ 藏傳佛教聖地 --- 布達拉宮、大昭寺

√ 中國最美山峰 --- 南迦巴瓦峰

√ 世界最長峽谷 --- 雅魯藏布大峽谷

√ 藏傳佛教聖湖 --- 巴松措和羊卓雍措

√ 世界上唯一的 --- 水上雅丹

√ 中國天空之境 --- 茶卡鹽湖

日光之城,拉薩◎

√ 風景絕佳,林海蔥鬱,湖水正藍

西藏最美的時候在4月-10月

草原、森林一片蔥鬱,花海競相開放

地球上最高海拔8844m的喜馬拉雅

和她周圍矗立著四十多座

海拔超過7000米的山峰

構成了青藏高原上最極致的雪山風光

這裡是冰雪的故鄉

是地球的至高點

人們的眼裡

山,就是神的居所

所有賴以生存的資源,都是山神的饋贈

可以說,關於西藏的一切

都將從高山開始

南迦巴瓦峰

不是珠峰,不是岡仁波齊,「中國最美山峰」之首,是南迦巴瓦峰

直指蒼天的三角形峰體,終年積雪,雲霧繚繞,據說一年只有10%的幸運兒能見到它的真容。

只憑山體的美,似乎不足以說服旅行家們這個「最美」的稱號,南迦巴瓦峰還是中國相對高度最高的山峰。

珠峰海拔8844米,但大本營的海拔高度已經是5200多米,而海拔7784米的南迦巴瓦,山腳是海拔近2600米的吞白村,還有世界上最深、最長的峽谷——雅魯藏布江大峽谷。

近5000米的海拔落差,山峰上是冰天雪地,山腳下是蔥鬱林木,可以說,一座南迦巴瓦峰,就是赤道到兩極的景色。

雪山與冰川之下

孕育了青藏高原上數不清的海子與河流

羊卓雍錯的聖潔瑰麗

拉薩河的旖旎

尼洋河的曼妙

巴松錯的靜謐

雅魯藏布江的奔騰

高原上的江河湖泊

有著隔世的純淨和震撼

雅魯藏布江

喜馬拉雅山冰釋的雪水,涓涓流下,匯成了地球上海拔最高的河流,它就是雅魯藏布江。

雅魯藏布江一路向東,流水切割了世界上最高的山脈,形成了世界上最深最長的峽谷。

◎ 雅魯藏布江大峽谷

◎ 雅魯藏布江的支流尼洋河,河兩岸風光無限

巴松措

翻過海拔5013米的米拉山口後,我們就會抵達藏傳佛教紅教的著名神湖,巴松措。

巴松措是藏傳佛教的聖湖,集雪山、湖泊、森林、瀑布、古蹟於一體。

巴松措湖水清澈見底◎

巴松措是綠色的,是那種淡淡的玉石般沒有雜質的綠色。不用擔心不夠時間拍照,我們將在景區內最好的酒店住上一晚,伴著漣漣湖水入眠。

羊卓雍措

羊卓雍措是西藏三大聖湖之一,其美冠絕藏南,在藏人心目當中被看做是「神女散落的綠松石耳墜」。

這裡被譽為世界上最美麗的水,不同時刻陽光的照射,她會顯現出層次極其豐富的藍色。

「轉山、轉湖、轉佛塔」,藏傳佛教講究生死輪迴,凡事都離不開一個「轉」字。羊湖是聖湖,沿途你可見許多虔誠的信徒磕長頭轉湖,周圍雪山依依,湖水碧藍柔美,在這樣的風景中,你會明白藏族人對大自然的感受。

天上的水,流經大地

滋潤出世間萬物

也是生命的和諧家園

在青藏高原上

人類與自然,是互相需要和信任的關係

人們視山為神的居所

相信每一條河流都住著神靈

最純粹的自然

孕育了最虔誠的信仰

布達拉宮

「拉薩」,是雪域最高的城,這裡是無數人的嚮往之地,是一座能讓人感受宗教虔誠的城市。

布達拉宮是整座城市最先甦醒的神經。化石般堅硬的夜晚一點點被陽光融化,朝聖者帶著夢境中殘留的星意出現在布達拉宮早晨的光環中。

◎拉薩,日光之城

大昭寺

在西藏有種信仰,叫只求來世,不為今生。

而藏傳佛教的文化中心,擁有一千三百年歷史的大昭寺,也是西藏不能錯過的地方。大昭寺有著精緻豪華的金瓦屋頂。寺廟中供奉著釋迦牟尼的等身佛像,精美的壁畫記錄了西藏的歷史故事。

我們永遠無法想像信仰的力量,

在每年冬天,朝聖者將擠滿

八廓街內外以及布達拉宮轉經範圍,

這種震撼遠遠超越了信仰本身。

Location: 大昭寺廣場

一個詞、一句話

甚至區區一篇文章

根本都不足以概括西藏

西藏一直都是一個神聖的地方

所以很多人都有一個去西藏的夢想

本文轉自公眾號:川藏旅遊網

id:a517318

圖片來源於網絡,若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深玩deephobby

一個聚焦於深度興趣愛好

致力於提供原創化、個性化、專業化的

房車、自駕、旅行、DIY等內容平臺

相關焦點

  • 地球上能被稱為「極地」的地方,只有三個!北極,南極和中國的西藏!
    地球上能被稱為極地的地方,只有三個, 北極,南極,和中國的西藏。, 成為了地球海拔最高的地方, 被稱為除南極、北極之外的 「遙遠地球的第三極」。
  • 北極有北極熊,南極有企鵝,它們為何要在極地生存?兩極外還有嗎
    說起北極熊,我們都會想到寒冷的北極,而說到企鵝,我們也會想到寒冷的南極,因為它們都是這兩個地區的代表動物。那麼北極熊只生活在北極地區,企鵝只生活在南極地區嗎?並非如此。實際上企鵝和北極熊如今在世界各地都有,當然它們大都是在動物園中了。
  • 相遇在世界盡頭——《南極·北極》新書發布,探險家Andrew分享極地故事!
    ·北極 世界盡頭的相遇》新書問世數十個南北極親歷者的極地故事南極·北極——我們的人生兩極相遇在世界盡頭《南極·北極 在世界盡頭相遇》緣起自各領域精英進行的一次充滿人文關懷的考察活動,從極地的動物、植物、地理、氣象和歷史知識等大眾最關心的角度描繪了他們眼中的極地方。
  • 南極、北極有什麼植物?
    在我們的印象裡,南極和北極都被冰雪覆蓋著,是地球上最冷的地方。冰天雪地,植物在那裡能生存嗎?那麼南極和北極有什麼植物嗎? 南極和北極有植物嗎?
  • 南極北極在哪裡
    在我們生活的地球上,有許多個極,但是如果按照地理地貌來說,人們習慣說地球有三個極,那就是地球的南極、北極和峰極。所謂峰極,就是指世界屋脊青藏高原,那麼,地球的南極北極又在哪裡呢?  也許很多人會很輕鬆地說,南極北極不就是地球的南北兩端麼?這種說法當然沒有錯,但是,從科學的角度來講,這樣的說法卻又不是十分準確的。
  • 北極賞極光 南極追冰川
    春節極地遊你會試試不--大河網
    河南商報記者 王喬琪 陳朋衝  有人在北極追逐極光,用鏡頭記錄美妙浪漫的光影;有人在南極跟隨冰川,用一趟旅行挑戰著人生的多個之最。近幾年,隨著極地遊熱度上升,越來越多的人選擇用一趟說走就走的極地旅行來豐富自己的人生。  那麼去極地旅行,到底是一種什麼樣的體驗?極地之旅有多燒錢?商報記者今天帶你了解極地旅行的「秘密」。
  • 南極為什麼比北極冷?
    地理問答 有問必答 南極為什麼比北極冷? 答: 1 地表性質 南極地區由南極大陸和附近島嶼構成,大陸內部受海洋影響較小。南極絕大部分被大陸冰蓋覆蓋,冰蓋厚度大,終年不化。 北極地區是陸地包圍海洋,冬季冰面積比南極地區冰蓋面積小。
  • 低溫和極地渦旋破壞北極臭氧層
    以南極為例,冬季(8 月~10 月)由於沒有熱能或熱能很弱,氣溫穩定下降,上層大氣變冷。此時,被稱為極地渦旋的環極氣流將南極大陸上空的冷氣團圍住形成渦旋,這個渦旋就像一個「絕緣體」可隔絕內部空氣與外部大氣。
  • 北極與南極為什麼會這麼冷呢?
    地球上,有兩塊極地,一個是北極,代表北方的意思。另一個是南極意思是北方的相反。有一個記住自己的簡單的方法:只要你知道它們周圍是什麼就可以。北極,在地球的北半球,是一塊幾乎被陸地包圍的海洋。在世界的另一 端南極,是一塊大陸幾乎被海洋包圍著。
  • 中國第一艘自主建造的極地科學考察破冰船——「雪龍2」號,在北極科考時發現了什麼?
    大名鼎鼎的「雪龍2」號極地考察船想必大家都不陌生了吧,它是中國第一艘自主建造的極地科學考察破冰船,也是全球第一艘採用船艏、船艉雙向破冰技術的極地科考破冰船,能夠在1.5米厚的冰環境中連續破冰航行。這是「雪龍2」號順利完成南極首航後,首次承擔北極科學考察任務。「雪龍2」號此次北極科考究竟發現了什麼呢?讓我們先一睹為快!
  • 《極地惡靈》現實版!南極探險隊的珍惜照片重現於世
    北極真正的噩夢開始了。這部美劇根據現實改編,說的是1844年,英國海軍富蘭克林船長的故事。當時富蘭克林船長擁有兩艘最先進的艦艇,配備新式蒸汽螺旋推進器,還有前所未有的供暖熱水管系統。甚至,根據愛斯基摩人提供的消息,飢餓的船員們一度以人肉充飢……實在是餓壞了……同時,他們也遭遇了北極熊的襲擊,所以《極地惡靈》中的怪獸,原型其實就是北極熊……但我們今天要說的故事,並不是北極,而是更殘酷的南極。
  • 北極和南極到底哪裡更冷?
    由譚老師地理工作室編輯整理 說到南極北極,大家的第一想法是什麼,肯定是冷吧。但南極和北極誰更冷呢? 數據顯示,南極地區年平均氣溫是零下48.9攝氏度,比北極的平均氣溫低1.7攝氏度。
  • 南極VS北極:到底哪裡最冷?
    說到南極北極,大家的第一想法是什麼,肯定是冷吧。但南極和北極誰更冷呢?數據顯示,南極地區年平均氣溫是零下48.9攝氏度,比北極的平均氣溫低1.7攝氏度。科學家在南極測過的最低氣溫為零下94.5攝氏度,而北極最低溫度是零下68.5攝氏度。所以說,冷也有不同的冷法,在溫度上,南極可是比北極冷太多了。那南極為什麼比北極冷呢?
  • 南極和北極哪一個更冷?為什麼?
    我們都知道,南極和北極分別屬於地球兩端,是世界上最冷的兩個地方。南極的特有生物是企鵝等,北極我們最熟悉的就是北極熊了。那麼,南極和北極相比較,那個會更勝一籌呢?北極的特點:四季的劃分比南極更明顯,冬季為11月到次年四月,長達六個月,5、6月為春季,7、8月是夏季,9、10月為秋季。八月平均氣溫為-8℃,一月平均氣溫介於-20℃~-40℃。
  • 與南極相比,北極有什麼?
    作者:一隻之旅遊我們為什麼要科考北極?地球的表面被約66°34′緯線包圍的部分稱為極地,這條緯線叫極圈,北半球的就叫做北極圈。人們通常所說的北極地區,就是指被北極圈包圍的範圍。但是相比南極,我們對北極的探索卻晚得可憐。是因為它不值得探索嗎?「黃河」滾滾,奔向極地北極和南極雖然都是極區,卻有明顯的不同:北極是陸地包圍海洋,南極則是海洋包圍陸地,兩極的地質、地貌和生態環境大不一樣。
  • 中國人出國只有兩個地方不用籤證:除了南極,還有斯瓦爾巴群島
    由於我國與世界接軌的比較晚,造成了我國人民出國旅行的不方便 ,出了國很多地方處需要籤證,然而中國人出國,也有兩個地方是不用籤證的,一個是南極,而另一個是斯瓦爾巴群島。南極大家都知道,那麼斯瓦爾巴群島你可了解?
  • 北極南極差異大(組圖)
    ① 北極冰蓋迅速融化北極大冰蓋正在迅速融化,有一半的冰蓋可能在本世紀末消失。幾十年後,整個北極地區在夏季可能不再結冰。南極的冰融化相對慢些,但如果全部融化,全球海平面將上升大約200英尺。  ② 北極是大洋南極是大陸  北極地區是一個被陸地環繞的結冰大洋。南極則是一塊被大洋包圍著的、由山脈和湖泊組成的大陸。  ③ 南極企鵝和北極熊  企鵝生活在南極,而北極熊生活在北極。
  • 阿蒙森:第一個同時徵服南極和北極的偉大探險家,永遠消失在北極
    (萬象歷史特約作者:慕和)阿蒙森:第一個同時徵服南極和北極的偉大探險家,永遠消失在北極1872年7月16日,阿蒙森出生於挪威。父親是個船主,阿蒙森從小積累了一些航海知識。1888年(16歲),挪威探險家南森跨越格陵蘭島的新聞,深深激勵了阿蒙森,他決心也要航海探險。
  • 從南極到北極:斯文·赫定的全球視野
    除了因在亞洲大陸的多次探險而聞名世界外,他還是一位著作等身的作家,寫出了風靡全球的作品,既有學術性的考察報告,也有通俗的遊記,這些著作大多聚焦亞洲——他的探險活動的主要所在。然而,他還寫過一部體現出一種全球性視野的作品,正如書名所顯示的那樣:「從南極到北極」(From Pole to Pole)。
  • 中國「雪龍號」受困南極 美「北極星號」加入破冰
    雪龍號被困 美國"北極星"號破冰船  一場被許多外媒稱為「救援大戲」的極地營救活動在南極海域持續上演。  作為靠近北極的大國,俄羅斯是世界上擁有破冰船最多的國家之一。《環球時報》記者曾去過號稱「極地首都」的摩爾曼斯克,那裡幾乎是所有俄羅斯破冰船的母港,其中包括世界最大的「北極」級核動力破冰船。在那裡,記者還見到世界第一艘核動力破冰船「列寧」號,雖然已服役50多年,但它那擁有奇怪外形的巨大身軀停泊在蒼涼的巴倫支海上,讓人印象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