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米粉中的滷粉的做法及其滷水的配方

2021-01-22 小董哥美食大全

桂林米粉是廣西的一種小吃,在廣西也有很多人把桂林米粉當作主食。一般以滷牛肉粉和鍋燒粉最為經典,下面介紹一下桂林牛肉粉的製作。

做法:調料 骨頭湯10千克,老抽500克,生抽1.5千克,紹酒150克,冰糖650克,鹽150克,桂林腐乳5塊。香料 草果50克,八角250克,沙姜50克,甘草25克,花椒25克,丁香50克,桂皮40克,陳皮50克,白芷15克,白蔻30克,幹椒100克(炒香),陽江豆豉100克(炒香),羅漢果2個,以上香料包好放入25千克清水的不鏽鋼桶中,大火燒開,小火熬製5小時至出味後,加入5千克牛肉(切小塊,飛水)滷半小時,撈出即成滷水。

做一份米粉(100克),可先將桂林米粉用溫水泡軟,發好後放到燒開的清水鍋裡燙透,撈出控幹水分。米粉燙好以後,加骨頭湯(如不加即是幹撈粉)、滷過牛肉的滷水和滷牛肉,再加其他調料,如香菜、炸黃豆、炒香的辣椒粉等,可以根據當地人的口味來添加。 關鍵 1.牛肉最好選腱子肉,滷水中加入5千克牛肉滷製是為了能讓滷水更好地吸收牛肉特有的香味。2.滷水一定要保養好,時間越久越好,但此滷水不可代替其他滷水。

原料正宗桂林米粉製作配方及工藝:

豬棒骨、牛骨各4千克,香料包(草果、桂皮、甘草各20克,八角、香茅、砂仁各15克,小茴香25克,丁香5克,香葉、花椒各10克,陳皮6克,陽江豆豉400克,幹辣椒正宗桂林米粉製作配方及工藝50克),老薑500克,幹蔥頭200克,桂林豆腐乳150克,B料(鹽100克,美極雞粉250克,味精100克,冰糖200克,醬油1千克),色拉油500克。

製作:

(1)豬棒骨、牛骨洗淨,入沸水中大火汆10分鐘,撈出放入不鏽正宗桂林米粉製作配方及工藝鋼桶中,加清水15千克大火燒開,小火煮5小時,過濾留湯。

(2)鍋內放入色拉油,燒至五成熱時放香料小火煸炒15分鐘,撈出香料,用紗布包起成香料包,下入湯中小火熬2小時。

(3)鍋內留油30克,燒至五成熱時,放入豆腐乳小火翻炒2分鐘,放B料小火熬開,出鍋倒入不鏽鋼桶中調勻即可。

製作正宗桂林米粉製作配方及工藝方法:

(1)先將切粉用溫水泡軟,放到燒開的清水鍋裡燙透,撈出控幹水分。

(2)米粉燙好以後,加骨頭湯(如不加即是桂林幹撈粉)、滷牛肉和滷水,再加其他調料,如香菜、炸黃豆、炒香的辣椒粉等,多少可以根據自己的口味來添加即可。

工藝關鍵:

1、牛肉最好選腱子肉,滷牛肉可在滷水加工過程中加入牛肉滷製,這樣能讓滷水更好地吸收牛肉特有的囂香味。

2、滷水一定要保養好,時間越久越好,但此滷水不可代替其他滷水。

桂林米粉香料配方及製作工藝

一、各香料之間比例及配方:

桂枝,玉果,甘松,千裡香,山黃皮,母丁香,各l兩。砂仁,甘草,花椒,沙姜,白芷,陳皮,檳榔,八角,桂皮,小茴香,各半兩。羅漢果3個,草果5~6個,豆豉2兩。

牛骨頭3斤,豬骨3斤,牛腱子肉20斤,醬油5斤,水50斤,精鹽6斤,冰糖3兩,高度酒3兩,味精250克。

二、製作方法:

1、將上述香料(玉果、草果、羅漢果、千裡香切成小粒)入大鍋中加入50斤清水,入牛骨頭、筒骨、先用大火燒開,後用小火慢煲,5小時後加入牛腱子肉,滷熟後撈出待用。

滷水繼續煲制,一般經過18~24小時香料味基本出來,後撈出香料留下次再用,牛骨頭和筒骨不要。

2、水中加入精鹽,味精,醬油,冰糖,酒,調味即成。

3、米粉湯水製法:

100斤水入10斤豬筒骨,2兩老薑,大火燒開小火煲12小時即可。

4、、滷熟的牛腱子肉入5成油鍋中炸制,外皮略脆即可撈出。

5、酥豆製法:

將大豆用溫水泡大(大約經過36小時),撈出瀝乾水份,入7成油鍋中炸酥即可。

三、要領:

1、香料必須是市場上新料,不要隔年的,必須大火燒開文火長煲這樣才能制出更香的滷水。

2、每方可煲兩次。

3、滷水制好後可以邊續使用,但要妥善保存,以防變質。

4、滷水在煲制10小時後放入甘松,因為甘松細小易出香味,所以不易過早放入。

(濃香型滷水)桂林米粉(滷粉)製作方法:香型滷水囂)桂林米粉(滷粉)製作方法:

一、各香料及之間的比例:

花椒、川椒、八角、良姜、白蔻、香葉、丁香、母丁香、沙姜、小沙仁各25克。蓽撥、甘草、山黃皮、桂枝、桂皮、千裡香、香果、木香、檳榔片、玉果各35克、羅漢果5個、白芷35克。香草、陳皮、大沙仁、胡椒各30克、甘松、小茴香各50克、草果40克、豆豉500克。

牛骨頭、豬筒骨囂各5斤、姜蔥適量。

二、製作方法:

皮,仍然酥脆,可謂南寧一絕。

原料:

特製脆皮扣(用帶皮肥肉做的)100克,青瓜50克,豆芽20克,炸好的花生米5-6顆,米椒2-3個,沙河粉300克。

調料:

幹撈汁55克,糖醋汁50克。

製作方法:

(1)將沙河粉上籠蒸熱,放入碗中。

(2)青瓜切薄片後用糖醋汁浸泡10-20分鐘。特製脆皮扣切成細條。將炸好的花生米、切碎的米椒、泡好的青瓜片、脆皮扣放在碗中沙河粉上,然後淋上幹撈汁即可。

附註:

●幹撈汁配方:

將糖醋汁(按糖醋1:2的比例調製)100克加入切碎的番茄20克、蠔油20克、味精2克、生抽20克、老抽20克,文火燒開,保持微沸煮3分種即可。

以上是配方比例,一般都是批量生產。

●特製脆皮扣製法:

特點:

脆而有韌性,肥而不膩,遇湯亦不變皮軟。

製作流程:

1、選上好皮簿的五花肉(即豬腩肉)1500克。清洗乾淨,改刀切成約750克一塊的大塊。取乾淨的鍋,放入改刀後的肉塊。

2、加入5千克冷水,放入姜蔥塊各50克、鹽20克,猛火迅速燒開,改為小火煮約20分鐘,煮到肉捻時(當地說法,即煮到肉有點軟糯時)撈出放在不鏽鋼盤中。

3、然後在肉皮上均勻地抹上大紅浙醋,等5-8分鐘讓醋滲透。

4、取一口雙耳鐵鍋,放好鍋箅,將抹好醋的肉皮向下放到鍋中箅子上。注意肉不要放得太擠,離開5-10釐米為好。為防止肉塊在加熱時打卷收縮,可在肉塊中對角插兩根筷子,幫助固定形狀。

5、然後將乾淨的大豆油冷油下鍋,慢慢地注入鍋內,至泡到豬皮但不超過豬皮為好。然後蓋上鍋蓋,大火燒制,待油發出爆炸聲後,關至中小火,炸40分鐘(注意大火燒的時候人不要靠得太近,以免油飛出來燙傷),待皮炸到金黃色時即可撈出。

知名米粉系列之五:牛巴扣肉冷拌粉

賣點:

牛巴是桂菜的一大特色,又以玉林地區製作最為正宗獨特。龐師傅將牛巴應用於河粉的製作,再配以豬腳汁的鮮味,迎合了大眾的口味。

原料:

河粉500克,牛巴50克,扣肉1塊(約8克)。

調料:

牛巴汁5克,豬腳汁4克。

製作方法:

(1)把河粉用剪刀剪成1.5釐米寬、12-15釐米長的條狀,把它放在碟中。

(2)把牛巴汁、豬腳汁調勻加熱後冷卻,澆淋在粉面上,再放上牛巴和扣肉,扣肉整塊放,也可切成小塊放。

關鍵:

河粉擺放碟中後最好馬上澆汁,不要久置,否則它會風乾變色。

附註:

●牛巴及牛巴汁製法:

把5千克牛腿肉切成薄片,用風扇吹乾。淨鍋上火,下入400克花生油,下入香料(八角5克、山王皮20克、桂皮5克、草果1克、陳皮5克、甘草10克、小茴香5克),中火煸出香味,下入牛肉片,翻炒幾下出肉香,加入5千克清水,大火燒開,改小火燜制。加入鹽100克、味精90克、腐乳200克,調勻,保持微沸燒30-40分鐘,每隔5分鐘翻炒幾下,撈出牛腿肉即是牛巴,湯汁留用即是牛巴汁。將牛巴瀝淨水分,放入常溫下的花生油中浸泡(保存),用時取出即可,油泡可保持牛巴肉質不幹。

●豬腳汁製法:

5千克豬腳洗淨,剁成5釐米見方的塊。淨鍋上火,下入400克花生油,下入香料(八角5克、山王皮20克、桂皮5克、草果1克、陳皮5克、甘草10克、小茴香5克),中火煸出香味,下入牛肉片,翻炒幾下出肉香,加入5千克清水,大火燒開,改小火燜制。加入鹽100克、味精90克、腐乳200克,調勻,保持微沸燒30-40分鐘即得豬腳汁。

知名米粉系列之六:羅秀米粉

賣點:

因產於桂平市羅秀鎮一帶而得名。羅秀米粉以條細勻稱,質地柔潤,爽脆耐煮,細膩潤滑而聞名遐邇。米粉可煮可炒,可根據不同口味來烹製調配。其製作工藝獨特,整個生產流程包括選米、浸米、磨漿、蒸粉、曬粉、以及摺粉皮、切粉絲、曬粉絲、扎米粉等。製成的米粉筋度很大,有人曾做過試驗:將曬好的米粉摺成一卷,用力向牆壁猛擲20次而不碎;用剛切好的粉絲150根(重約200克)掛在橫木上,能將70千克重的小夥子吊起蕩鞦韆。

羅秀米粉有幹撈和湯粉兩種吃法。幹撈的碗裡是沒湯底的,除了在熱水鍋裡焯過的米粉之外,店家會在碗裡加上滷水、滷菜和部分調料(不是每種都加,留點餘地可以讓食客根據自己的喜好添減),食客拿到這樣的一碗米粉,自己動筷子把碗裡的滷水、滷菜和調料撈勻了即可食用。

幹撈粉即用各種口味的蘸汁澆於米粉中撈拌而成,食客吃到最後,也可以直接加一點湯底。幹撈和湯粉這兩種方法雖然所有的原料都一樣,但是吃起來口感絕不相同。

羅秀米粉中幹撈米粉的做法:

原料:

羅秀切粉100克,紅燒牛肉20克,叉燒肉15克,滷鴨肉10克,香菜5克,香油3克,酸甜撈汁30克。

製作方法:

(1)先將切粉入沸水鍋中焯熟,控水盛入碗中。

(2)將酸甜撈汁淋於米粉上,添入以上剩餘原料即可。

(3)附註:

(4)酸甜撈汁製法:

(5)鮮檸檬1個攪打成汁,加30克酸藠頭蓉、25克蔥蓉、30克蒜蓉、15克薑蓉、50克米醋、50克白糖調勻。

(6)羅秀米粉中湯撈米粉的做法:

(7)將100克的米粉燙熟後,同桂林米粉相似,加紅燒牛肉塊,撒香菜末、蔥花、幹辣椒、花椒、蒜米,澆200克滷水湯底,淋香油即可。

(8)附註:

(9)●羅秀米粉湯底滷水調製:

(10)湯料:

(11)母雞2隻,老鴨1隻,豬棒子骨3千克。

(12)調料:

(13)香料包(八角60克,桂皮50克,甘草45克,陳皮50克,鮮姜200克,香茅草75克,蛤蚧1對,丁香10克,草果、花旗參各30克,小茴35克,花椒25克,黨參15克,陰陽貝[中藥店有售]25克,羅漢果4個,枸杞20克,紅棗50克,幹蔥頭100克,生薑30克),B料(精鹽250克,生抽1千克,老抽500克,糖色150克,胡椒粉30克,料酒200克,魚露50克,冰糖100克),味精75克,雞精25克。

(14)製作:

(15)1、老母雞、老鴨治淨,棒子骨敲破,一起放入湯鍋中,再放入磕破的桂圓,加入清水約20千克:大火燒開後,打去浮沫,轉中火熬成一鍋原湯,撈出老母雞、鴨子、棒子骨待用。

(16)2、原湯倒入滷水鍋中,另將香料包放入滷鍋中,再放入所有香料,大火煲制,轉小火熬約4-5小時,至骨頭軟爛湯發白時,撈出香料即湯底。再慢慢調入B料,然後上火熬約1小時,待充分入味後,調入味精、雞精,即成滷水。

(17)●羅秀米粉的製作:

(18)(1)先將大米浸泡3小時,用民間石磨磨成細滑的米漿,倒入窩籃中,上籠(蓋上籠蓋)蒸2分鐘,打開籠蓋,用竹棒從邊緣一刮,米粉便自動脫落,然後把整張米粉晾在架子上自動降溫5分鐘,摺疊後手工切成條,即是切粉。

(19)(2)製作米粉的關鍵在於大米的浸泡時間,時間長了米發酥,米槳出得多但米粉易斷,口感差;時間短了米硬,磨出的槳糙,也不好吃。二是米槳必須越細越好,用細篩子過了無米渣才算合格

相關焦點

  • 桂林米粉的酸筍臭嗎?它到底是什麼味道?
    桂林米粉好吃,原因是其做法相當考究。最重要的一項是滷水,滷水用豆豉、八角、桂皮、甘草、草果、小茴香等30多味香料做鍋底,放入豬肉、豬骨、牛肉、下水等,同時加入三花酒、羅漢果等多種配料,先用武火燒開,後用文火精心熬製而成。
  • 嬌貴的米粉,源自愛吃麵條的北方古人:想吃個家鄉味咋就這麼難!
    嶺南地區的米粉,經過若干次的北人南遷,長時間的演化融合,才逐漸形成了這種固定的吃食。桂林米粉甲天下桂林不僅山水甲天下,桂林的米粉也是天下聞名。抗日戰爭時期,在桂林,其實還不叫「米粉」,而叫做米麵。到了抗戰後期,隨著越來越多的逃難人湧入大後方廣西桂林,為了區別於麵條,才逐漸把米麵叫成了米粉。米粉不僅長得和麵條很像,歷史淵源上有很深的聯繫,還有一點是和麵條很像,就是米粉本身沒有什麼特殊味道。一碗米粉好不好吃,幾乎是依靠各種的佐料。桂林大街小巷都有賣米粉的,但真的想吃到一碗熱騰騰,香噴噴的桂林米粉,還是有些講究的。
  • 滷菜大師解密最全最新的滷水配方以及製作工藝
    從地域上又可分為川滷,粵滷等等,對於配方,就不多講了,因為網上的配方有很多,真假只有您自己親自做過才知道了。註:滷水配方中加有糖色,且色呈棕紅,稱為紅滷,若去掉配方中的糖色便成了白滷。10、餐廳中的滷水必須有專人負責,並制定相應的規章制度,每天添加的湯汁及滷製原料的數量必須進行登記,以保持滷水的香味香氣的持久性,即便是家庭中的滷水也要定期檢查,以免變質。骨裡香萬能滷水配方調製滷湯:將所有香料打碎(大顆粒),裝入紗布袋中,紮緊袋口,如果沒有老滷水,則須先用雞骨、豬骨熬出骨頭湯。
  • 有了這滷水的配方,掌握3個技巧,不管滷什麼都好吃,做法很簡單
    很多人都想自己在家做滷味吃,但是無奈不了解滷水的製作方法和配方。只要做好了一次滷水,之後就可以一直用,而且越用越好吃。今天小編就分享大家一個滷水的做法,有了這滷水的配方,掌握3個技巧,不管滷什麼都好吃,做法很簡單,一起來看看吧。
  • 桂林山水甲天下!但也別光顧著賞景!這些特色美食別錯過了!
    ,不得不說的就是桂林米粉了。桂林米粉以其獨特的風味遠近聞名。其做工考究,先將上好大米磨成漿,裝袋濾幹,揣成粉團煮熟後壓榨成圓根或片狀即成。園的稱米粉,片狀的稱切粉,通稱米粉,其特點是潔白、細嫩、軟滑、爽口。其吃法多樣。 最講究滷水的製作,其工藝各家有異,大致以豬、牛骨、羅漢果和各式佐料熬煮而成,香味濃鬱。滷水的用料和做法不同,米粉的風味也不同。
  • 鹽焗雞做法,鹽焗雞配方
    花2萬塊錢學來的正宗梅州鹽焗雞配方,要開店的拿去陳大哥喜歡吃鹽焗雞系列,以前一直好奇鹽焗雞怎麼做的,因為喜歡美食,自己想要吃,覺得自己喜歡吃,再學一麼技術,想要自己做餐飲還能用,花2萬塊錢去學習正宗梅州鹽焗雞做法,得到了鹽焗雞技術配方,下面分享他學習的配方和技術教程:
  • 滷水中鹽度和香料配方的聯動,以君料、臣料為標尺用好鹽度味飄香
    對於滷水而言,一般來說有分老滷和新滷,一般會使用老滷的朋友對於鹽度的問題應該有自己的一套把握標準了,所以今天筆墨都集中在新滷上。對於新開的滷水,鹽是不可缺少的一環,鹽的用量應該和口味相關聯,而口味往往是由君料和臣料所定調的,一般來說,使用八角為君,桂皮為臣料的滷水中,鹽的用量可以稍微多些,與水的比例大約在2%,這樣的比例保證了鹹味的同時,又不會因為過高而折損濃鬱的香料,畢竟濃鬱的香味再加上過鹹,那樣的滷水是很傷食慾的。
  • 米粉可以用母乳或配方奶衝調嗎?關於米粉輔食五大問題,一次說清
    輔食的第一餐也就顯得尤為重要,目前育兒領域的主流觀點是,輔食第一餐選擇含鐵米粉,但是米粉究竟如何選、怎樣衝調,也是一個大問題。米粉可以用母乳或配方奶衝調嗎?關於米粉輔食五大問題鄉下堂姐家的孩子剛滿6個月,當地很多嬰兒從這個時候開始,都已經吃成人的飯菜了,還有的老人給孩子熬米湯,結果不少寶寶都出現營養不良的問題。
  • 老師傅詳解中藥香料的特性附加滷水及絕密配方!
    專用香料配方:肉桂65克,丁香10克,花椒65克,小茴香65克,大茴香65克,丁椒(一種野山椒)65克,山奈45克,良姜50克,肉蔻50克,草蔻50克,白蔻50克,甘草50克,香葉35克,砂仁50克,陳皮25克。
  • 《川滷、紅滷》家常滷水配方、配比、天然、小試牛刀、家庭專用
    家常滷水,主要是程序簡單,不繁瑣,對技術含金量要求不高,用最簡單的色、香、味調料快速的製作出少量適合家庭食用的滷味,易家川菜認為,家常滷水做好了還是很不錯的。對於少有烹飪基礎的朋友來說,配方是關鍵,一點不假,今天易家川菜為大家詳細的介紹一款簡單易懂的家常滷水配方、配比與製作程序,五香帶微辣。本文大家可以收藏,心血來潮的時候拿出來看一下就會做。
  • 夏天滷水容易發餿,發酸,滷肉熟食店如何保養好一鍋老滷水
    滷水燒開以後,最好是放在爐架上面,以利於滷鍋通風透氣,快速降溫,如果要放在地面,需要在滷鍋下面墊上磚頭或者支架,防止滷鍋和地面直接接觸,不利於降溫散熱,滷水溫度在40度左右時,是變質速度最快的時候。第三,定期清理滷水中的血沫和殘渣。每次滷完肉之後,都會有血沫和肉的殘渣殘留在滷水中,這些血沫和殘渣同樣容易變質,引起滷水發酸,發餿。
  • 滷水的兩種做法,哪一種做豆腐大家更愛吃呢?
    滷水的兩種做法,哪一種做豆腐大家更愛吃呢? 各位喜歡美食的小夥伴們,大家好!大家都知道東北人最喜歡用滷水做豆腐。過年回家,家家戶戶炊煙嫋嫋,多數人家喜歡吃豆腐。那時磨豆腐都是石磨,所以那個豆腐做得很好吃。很香。所以有人問,為什麼鄉下的豆腐這麼香?這裡有好幾個秘密。
  • 廣西的鐵路中心和工業城市,不是南寧也不是桂林,米粉很出名
    廣西位於中國南部的邊境,自然是優美而美麗的,人文歷史悠久,居住著11個少數民族,說起廣西最有名的城市,很多人很快就相當於山水甲天下的桂林,說到廣西發展的最好城市,很多人最先想到的是南寧。此外,柳州也是廣西製造業的中心,廣西很多工業產品都是從柳州生產的,也有電風扇等家用電器,也有農業機械車,許多大型卡車都有柳州的身影,柳州以工業為中心發展著發達的商業文化,桂中商港有個美稱,發展穩定,得到了許多發展資金的青睞。柳州實現區域生產總值(GDP)3195.4億元,增長3.5%,雖然經濟實力還不及省會南寧,但與廣西其他城市相比,柳州的經濟實力更強。
  • 滷水如何補湯、補色、補味、補香?二次補味怎樣實現絕對標準化?
    首先,滷菜並不簡單,如果你手中有一張好配方,並且相關的操作流程的細節你已經完全了解,是否就意味著你能一勞永逸地做出好口感,並且能永遠地穩定住滷菜的口味了呢,答案是否定的,有一個重要問題是關於滷水的二次補味,這個是需要很長時間的經驗積累,這也是滷水操作的一個難點,很多人覺得滷菜簡單,就是忽略了類似這種經驗積累的方面的內容,如果有配方和操作流程,是不是在一天之內就能把滷菜技藝完全掌握呢?
  • 滷水調色的正確方法,以及怎樣保持滷水的顏色,值得收藏!
    所以說,在製作滷菜時,滷水的顏色如何把握,是一個非常需要注意的地方。下面小編就給大家介紹這方面的一些知識,主要分為兩部分,一個是怎樣調製出顏色合適的滷水,另一個就是平時的滷水在運用過程中需要注意的地方。
  • 家庭版自製豆腐做法,不用滷水石膏操作簡單,1碗黃豆夠吃2天
    製作豆腐,其實是豆類蛋白凝固形成的,主要的原料我們會用到黃豆,然後根據地區,製作豆腐用到的凝固劑是不一樣的,比如很多地方,傳統做法會用石膏或者是滷水點豆腐,另外,還有常見的內酯豆腐用到的內脂凝固劑都是很常見的,然後根據不同的凝固劑做出來的豆腐也是不一樣的,然後操作難度也是各有不同,像滷水、石膏這些都是非常考驗技巧的和經驗的做法,也不太適合家常,所以今天我們做家常豆腐的話就用最後一種方法
  • 斬獲科技大獎 這位桂林籍清華大學教授了不起
    得知記者來自家鄉的媒體,在接受採訪中,林教授一直與記者用桂林話進行交流。從桂林走出去的清華大學教授林波榮是桂林永福人。1991年,他從永福中學考入桂林地區高中(現市十八中)。1994年參加高考,當時還是考生自己估分填報志願,林波榮的估分成績很不錯。「校長和班主任讓我報了清華」,最終他被錄取了。那一年,桂林地區高中一共有3個學生考上了清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