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發現,在SLITRK5和SLITRK6基因周圍,同性戀和異性戀者的DNA存在差異,SLITRK6是大腦發育的重要基因,在包括下丘腦(hypothalamus)的大腦區域尤為活躍。
據每日電訊報12月8日報導,科學家發現了與同性戀有關的基因,這是迄今為止最大規模的性取向遺傳研究。
研究人員首次研究了1000多名同性戀男性的完整基因組(包括其中1人的全部DNA代碼),並將其與類似數量的異性戀男性基因數據進行比對。
結果顯示,在SLITRK5和SLITRK6基因周圍,同性戀和異性戀者的DNA存在差異。
SLITRK6是大腦發育的重要基因,在包括下丘腦(hypothalamus)的大腦區域尤為活躍。下丘腦對於產生控制性慾的荷爾蒙至關重要,而之前的研究顯示,在男同性戀者中,其所佔比例高達34%。
來自美國伊利諾斯州的北岸大學健康系統研究所的研究人員還發現了TSHR基因的不同之處。TSHR基因與甲狀腺相關,這是另一個與性取向有關的區域。
研究領導者艾倫·桑德斯博士(Dr Alan Sanders)指出:「由於性是人類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無論對個人還是社會來說都是如此,為此理解人類性取向的發展和表達都很重要。
這項研究的目的是尋找男性性取向的基因基礎,從而最終增加我們對性取向生物學機制的認識。我們已經完成了有關這個性徵的基因組研究第一步,並希望後續更大規模的研究將進一步闡明其基因貢獻。」
這項研究的參與者根據自己的性取向和性感覺對性取向進行評分。男性被要求通過血液或唾液樣本提供DNA,然後進行基因定型和分析。
儘管之前的研究已經指出同性戀存在遺傳傾向,但這是研究人員首次研究了個體的整個基因組,因此是關於性取向遺傳基礎研究的最全面評估。
解碼君推薦:《精子戰爭》是一部被中國讀者忽略的科普巨著,已翻譯成26種語言,暢銷世界各地18年。比肩《自私的基因》,比《金賽性學報告》《海蒂報告》更有衝擊力。
如有需要,可點擊左下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