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剪切」版「基因剪刀」問世 有望治療多種常見病

2021-01-11 新華網客戶端

  新華社華盛頓12月8日電(記者林小春)美國科學家新近研發出一種新型CRISPR-Cas9基因編輯技術,能在不剪切DNA(脫氧核糖核酸)的情況下激活目標基因。這項研究有望應用於治療腎病、糖尿病和肌肉萎縮等多種常見病。

  人類的許多疾病都與遺傳物質DNA有關,5年前誕生的「基因剪刀」CRISPR-Cas9主要通過切割DNA,在目標位置形成「雙鏈斷裂」,從而編輯或刪除特定基因,達到治病目的。不過,許多研究人員反對在人體中使用這一手術。

  「人們越來越擔心『雙鏈斷裂』會產生不必要的突變,」負責此次新研究的美國索爾克生物研究所教授伊斯皮蘇亞在一份聲明中說,「而我們能避開這樣的擔憂。」

  研究人員解釋說,在老版本CRISPR-Cas9中,作為「剪刀」的Cas9酶在「嚮導」RNA(核糖核酸)的指引下到特定位置開展切割工作。但近來一些研究者開始改用失活版本的Cas9酶,因此新版本「剪刀」不再具有切割能力。

  與此同時,研究人員又給這些失活Cas9酶附上能發揮分子開關作用的轉錄激活因子,從而激活目標基因。但新出現的問題是,失活Cas9酶與轉錄激活因子結合在一起的塊頭太大,難以用常規的腺相關病毒作為運輸工具運送到細胞內部。

  伊斯皮蘇亞團隊的解決辦法是,分開運送失活Cas9酶和轉錄激活因子及「嚮導」RNA。「嚮導」RNA經過優化,能把轉錄激活因子帶到目標位置與失活Cas9酶結合,從而激活目標基因。

  發表在新一期美國《細胞》雜誌上的初步結果顯示,這種新版基因編輯技術在患病小鼠身上應用效果良好。小鼠的急性腎損傷、1型糖尿病和肌肉萎縮症病情均獲得改善,沒有導致不必要的基因突變。

  目前,伊斯皮蘇亞團隊正在進一步提高「新工具」的效率,並準備應用到更多類型的細胞和器官中,以治療多種人類疾病、再生特定器官以及扭轉聽力下降等衰老相關的進程。他們同時強調,在開展人類臨床試驗前還要進行更多安全性試驗。

相關焦點

  • 2020諾獎解讀|「基因剪刀」改寫「生命密碼」,南大專家已研發出2.0版,基因編輯更加精準可控
    陳熹教授告訴記者,「基因剪刀」是中文的一個形象比喻,它不是一把真正的「大剪子」,而是一種具有RNA導向的核酸酶,能夠通過DNA(脫氧核糖核酸)剪切技術治療多種疾病,有時又像「塗改液」一般,將基因上錯誤的信息進行修正,是近年來炙手可熱的一種基因治療方法。通過對DNA的修剪,科研人員可以關閉某個基因或引入新的基因片段,從而達到治病目的,非常高精度地改變動物、植物和微生物的 DNA。
  • 有了「基因剪刀」,真能「逆天改命」?
    陳熹教授告訴記者,「基因剪刀」是中文的一個形象比喻,它不是一把真正的「大剪子」,而是一種具有RNA導向的核酸酶,能夠通過DNA(脫氧核糖核酸)剪切技術治療多種疾病,有時又像「塗改液」一般,將基因上錯誤的信息進行修正,是近年來炙手可熱的一種基因治療方法。
  • 獲得諾貝爾獎的「基因剪刀」:重寫生命編碼的工具
    之後,這個長的分子就被一種名為「Ⅲ型RNA酶」的蛋白質剪切成小段;4、基因剪刀包含來自單個病毒的遺傳密碼。如果細菌被相同的病毒再次感染,基因剪刀會立即識別病毒,並通過對其進行剪切來解除它的武裝。2011年3月,Emmanuelle Charpentier發表了有關tracrRNA的發現。
  • 「基因剪刀」獲諾貝爾化學獎,革新與爭議同行
    同一年,夏彭蒂耶與具有豐富RNA知識的資深生物化學家杜德納合作,成功在試管中重建了細菌的遺傳剪刀,並簡化了剪刀的分子成分,因此更易於使用。在此之前,研究人員也發現和發明了一些基因剪刀,但都沒有CRISPR這麼鋒利和快速。利用特定的CRISPR/Cas9基因剪刀,可以有效剪切動物、植物、微生物多種生物的DNA,從而以極高的精度改變生物的基因,獲得人們所需要的生物產品或結果。
  • 獲得諾貝爾獎的 「基因剪刀」:重寫生命編碼的工具
    劃時代的實驗研究人員決定試圖簡化基因剪刀。基於他們對 tracrRNA 和 CRISPR-RNA 所掌握的新知識,他們找到了將兩者合成一個分子的方法,並把這個分子稱為 「引導 RNA」(guide RNA)。藉助這個簡化的基因剪刀變體,他們隨後做了一個劃時代的實驗:他們想弄清楚,他們是否可以控制這個基因工具以便在研究人員自己指定的位置剪切 DNA。
  • 2020年諾貝爾化學獎解讀 基因剪刀都能「剪」什麼
    CRISPR-Cas9是一種目前比較精確,而且切割速度較快的基因剪刀,利用這把剪刀可以對動物、植物和微生物的DNA進行有目標性的編輯加工(剪切、刪除、位移和增加等),從而治療疾病,尤其是遺傳病,並且獲得人們想要的作物和生物產品。今年的諾貝爾化學獎授予沙爾龐捷和道德納,是因為她們證明了CRISPR-Cas9基因剪刀的準確和有效。
  • 2020年諾貝爾化學獎解讀:基因剪刀都能「剪」什麼
    CRISPR-Cas9是一種目前比較精確,而且切割速度較快的一種基因剪刀,利用這把剪刀可以對動物、植物和微生物的DNA進行有目標性的編輯加工(剪切、刪除、位移和增加等),從而治療疾病,尤其是遺傳病,並且獲得人們想要的作物和生物產品。今年的諾貝爾化學獎授予沙爾龐捷和道德納,是因為她們證明了CRISPR-Cas9基因剪刀的準確和有效。
  • 2020年諾貝爾化學獎解讀基因剪刀都能「剪」什麼?
    CRISPR-Cas9是一種目前比較精確,而且切割速度較快的基因剪刀,利用這把剪刀可以對動物、植物和微生物的DNA進行有目標性的編輯加工(剪切、刪除、位移和增加等),從而治療疾病,尤其是遺傳病,並且獲得人們想要的作物和生物產品。  今年的諾貝爾化學獎授予沙爾龐捷和道德納,是因為她們證明了CRISPR-Cas9基因剪刀的準確和有效。
  • 2020年諾貝爾化學獎解讀:基因剪刀都能「剪」什麼
    CRISPR-Cas9是一種目前比較精確,而且切割速度較快的基因剪刀,利用這把剪刀可以對動物、植物和微生物的DNA進行有目標性的編輯加工(剪切、刪除、位移和增加等),從而治療疾病,尤其是遺傳病,並且獲得人們想要的作物和生物產品。今年的諾貝爾化學獎授予沙爾龐捷和道德納,是因為她們證明了CRISPR-Cas9基因剪刀的準確和有效。
  • 利用「基因剪刀」,人類有望在體內徹底去除HIV病毒
    在漢堡生物技術初創公司Provirex的支持下,研究人員正在開發一種基於「基因剪刀」(gene scissors)的新療法,從被感染細胞的基因組中「切出」HIV的原病毒,並消除該病毒。如果能夠臨床成功,這將是人類有史以來第一次在體內徹底去除HIV病毒,而之前對愛滋病的治療只是抑制該病毒的複製和繁殖 。
  • 韓春雨的「基因剪刀」又復活了?
    攝影/本刊記者 董潔旭韓春雨的「基因剪刀」又復活了?如今,伴隨著兩篇新論文的發表,由韓春雨首次發現並命名的NgAgo能否作為基因編輯的新剪刀,再度成了被關注的焦點。但CRISPR/Cas9也有缺點:其剪切點一定要位於一段處於特定位置、名為PAM序列的上遊,這意味著CRISPR/Cas9的工作範圍並不能無死角、全覆蓋。而引導其剪切的RNA還有著容易變身的特點,這同樣會影響到剪切的準確度。因此,研發更可靠、更準確的新剪刀成了科學家們的目標。
  • 「基因剪刀」治愛滋:人類有望首次徹底清除病毒 待臨床驗證
    來源:澎湃新聞原標題:「基因剪刀」治愛滋:人類有望首次徹底清除病毒,待臨床驗證德國漢堡的科學家正在使用新的基因與細胞療法來對抗愛滋病。在漢堡生物技術初創公司Provirex的支持下,研究人員正在開發一種基於「基因剪刀」( gene scissors)的新療法,從被感染細胞的基因組中「切出」HIV的原病毒,並消除該病毒。如果能夠臨床成功,這將是人類有史以來第一次在體內徹底去除HIV病毒,而之前對愛滋病的治療只是抑制該病毒的複製和繁殖 。
  • 以「基因剪刀」CRISPR / Cas9技術為基礎,創新基因療法問世
    來自蘇黎世大學和蘇黎世兒童醫院的一組研究人員使用"基因剪刀"CRISPR / Cas9技術成功地實現了這一目標。目的是在不久的將來使用新的方法治療嚴重受影響的患者。慢性肉芽腫病是免疫系統的遺傳性疾病。由於基因缺陷,受影響患者的吞噬細胞不能殺死攝入的細菌和真菌,引起危及生命的感染和具有嚴重不良後果的過度炎症反應。該疾病可以通過從健康供體的骨髓移植形成血液的幹細胞來治癒。
  • 浙大教授解讀諾貝爾化學獎:「基因剪刀」譜寫生命密碼
    Doudna),以表彰她們「在基因編輯技術方面的貢獻」。 諾獎官網評價稱,卡彭蒂耶和杜德納在2012年發現的CRISPR / Cas9「基因剪刀」,將生命科學帶入了一個新時代,並在許多方面將為人類帶來最大的福利。「這種遺傳工具擁有強大的功能,可以影響所有人。它不僅使基礎科學研究發生革命性變化,也帶來了創新的轉化成果,並有望實現開創性的新型醫療方法。」
  • 浙大教授解讀諾貝爾化學獎:「基因剪刀」譜寫生命密碼
    Doudna),以表彰她們「在基因編輯技術方面的貢獻」。 諾獎官網評價稱,卡彭蒂耶和杜德納在2012年發現的CRISPR / Cas9「基因剪刀」,將生命科學帶入了一個新時代,並在許多方面將為人類帶來最大的福利。「這種遺傳工具擁有強大的功能,可以影響所有人。它不僅使基礎科學研究發生革命性變化,也帶來了創新的轉化成果,並有望實現開創性的新型醫療方法。」
  • 中國科研人員開發出新型「基因剪刀」載體
    新華社華盛頓4月6日電(記者 周舟)來自南京大學、廈門大學和南京工業大學的科研人員日前在新一期美國《科學進展》雜誌上發表論文說,他們開發出一種「基因剪刀」工具的新型載體,可實現基因編輯可控,在癌症等重大疾病治療方面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
  • 「基因剪刀」治愛滋:人類有望首次徹底清除病毒,待臨床驗證
    德國漢堡的科學家正在使用新的基因與細胞療法來對抗愛滋病。在漢堡生物技術初創公司Provirex的支持下,研究人員正在開發一種基於「基因剪刀」( gene scissors)的新療法,從被感染細胞的基因組中「切出」HIV的原病毒,並消除該病毒。如果能夠臨床成功,這將是人類有史以來第一次在體內徹底去除HIV病毒,而之前對愛滋病的治療只是抑制該病毒的複製和繁殖 。
  • Science:PTEN基因變異體有望能夠治療多種癌症
    2013年6月9日 訊 /生物谷BIOON/ --西奈山醫學院的科學家發現一種新的基因變異體或能夠治療諸如乳腺癌,腦癌等癌症。該變異體稱之為PTEN-long,在維持細胞健康功能有重要作用,同時能夠一直癌細胞發育。相關報導發表在6月6日的Science雜誌上。
  • 新型「基因剪刀」載體問世;「好奇」號捕捉到兩次火星日食丨科技早...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純科技●來自南京大學、廈門大學和南京工業大學的科研人員開發出一種「基因剪刀」工具的新型載體,可實現基因編輯可控,在癌症等重大疾病治療方面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據介紹,研究人員新開發的方法採用了一種名叫「上轉換納米粒子」的非病毒載體。這些被「鎖」在「基因剪刀」CRISPR-Cas9體系上的納米粒子可被細胞大量內吞。
  • 中國新聞周刊:韓春雨的「基因剪刀」又復活了?
    基因編輯,指人為對DNA片段進行有目的的改造,包括插入、敲除基因等操作,使其序列發生變化。基因編輯和電腦上編輯一份文檔類似,只不過,其操作對象是直接影響生物體特質的終極密碼——DNA。通常,基因編輯分為剪開與修復兩個步驟。因此,要想進行基因編輯,首先要有把好「剪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