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剪刀」治愛滋:人類有望首次徹底清除病毒 待臨床驗證

2020-12-06 新浪財經

來源:澎湃新聞

原標題:「基因剪刀」治愛滋:人類有望首次徹底清除病毒,待臨床驗證

德國漢堡的科學家正在使用新的基因與細胞療法來對抗愛滋病。在漢堡生物技術初創公司Provirex的支持下,研究人員正在開發一種基於「基因剪刀」( gene scissors)的新療法,從被感染細胞的基因組中「切出」HIV的原病毒,並消除該病毒。如果能夠臨床成功,這將是人類有史以來第一次在體內徹底去除HIV病毒,而之前對愛滋病的治療只是抑制該病毒的複製和繁殖 。

據德國馬克斯-普朗克研究所(Max Planck Institute,馬普所)近日發布的消息,該療法的基本概念來自於三個德國研究機構,分別是海因裡希·佩特研究所(HPI)、馬普所的分子細胞生物學與遺傳學研究所和德勒斯登工業大學。他們共同開發並優化了「基因剪刀」:設計了一種名為Brec1的重組酶。Brec1重組酶可以識別臨床上常見的愛滋病病毒株,並能安全準確地在受感染細胞的染色體組中完全「剪除」整合的原病毒。所謂原病毒,是指存在於宿主染色體內的、潛在的病毒基因組。

HPI和漢堡埃彭多夫醫學中心(UKE)正在為臨床試驗該方法進行合作。首先,UKE的幹細胞移植部門將對8名HIV患者的幹細胞治療進行評估。德國聯邦教育與研究部(BMBF)、漢堡參議院、ElseKrner-Fresenius基金會(EKFS)的子公司——ForTra gGmbH für Forschungstransfer已為此投入了資金和資源。

德國參議員、前漢堡市市長塔琳娜·菲格班克(Katharina Fegebank)表示,「漢堡的初創企業Provirex可以為抗擊愛滋病毒做出決定性的貢獻。這種新的治療方式有望使患者細胞永久地擺脫愛滋病毒的感染。」

「這可能成為抗擊愛滋病的裡程碑」,海因裡希·佩特研究所的科研人員Joachim Hauber稱,「很高興我們現在有機會在漢堡的UKE校園裡根據我們自己的研究結果,開發這一新的療法。」

愛滋病病毒與其他逆轉錄病毒一樣,在增殖時其遺傳物質會整合到人體宿主基因組上進行複製。雖然目前的抗逆轉錄病毒療法可有效抑制愛滋病病毒繁殖,但卻不能根除這類整合性病毒。因此病毒可以在治療期間潛伏休眠,一旦治療中止,又重新開始複製。

德國漢堡的研究人員使用的是蛋白質改造的重要工具「分子定向進化」法開發出一種名為Brec1的重組酶。此前,他們曾進行了細胞試驗以及實驗鼠試驗。試驗顯示,這種重組酶可以定位識別90%以上臨床常見的愛滋病病毒株,並能安全準確地在受感染細胞的染色體組中完全「剪除」整合的原病毒。

所謂原病毒,是指存在於宿主染色體內的、潛在的病毒基因組。國際權威學術期刊《自然·生物技術》(NBT)在2016年曾刊發該研究成果,顯示這種方法不會破壞寄主細胞和正常基因的功能。原病毒被清除後,受愛滋病病毒遺傳物質幹擾而失靈的免疫系統有望恢復正常。

相關焦點

  • 「基因剪刀」治愛滋:人類有望首次徹底清除病毒,待臨床驗證
    Brec1重組酶可以識別臨床上常見的愛滋病病毒株,並能安全準確地在受感染細胞的染色體組中完全「剪除」整合的原病毒。 德國漢堡的科學家正在使用新的基因與細胞療法來對抗愛滋病。在漢堡生物技術初創公司Provirex的支持下,研究人員正在開發一種基於「基因剪刀」( gene scissors)的新療法,從被感染細胞的基因組中「切出」HIV的原病毒,並消除該病毒。
  • 利用「基因剪刀」,人類有望在體內徹底去除HIV病毒
    在漢堡生物技術初創公司Provirex的支持下,研究人員正在開發一種基於「基因剪刀」(gene scissors)的新療法,從被感染細胞的基因組中「切出」HIV的原病毒,並消除該病毒。如果能夠臨床成功,這將是人類有史以來第一次在體內徹底去除HIV病毒,而之前對愛滋病的治療只是抑制該病毒的複製和繁殖 。
  • 「愛滋病」患者有救了:研究發現「基因剪刀」,有望徹底清除病毒
    所謂的「愛滋病」就是人體感染了一種導致人類免疫缺陷的病毒(HIV)所導致的傳染病。該病毒的最可怕的是它可以攻擊和破壞人體的免疫系統,從而使被感染的人對威脅生命的各種病原體喪失了任何抵抗能力,繼而引發很多感染甚至引發腫瘤,最後導致器官衰竭而死。據之前的一份統計數據顯示,當前全球每年有約500萬人受到該病毒的感染,有近300萬人由此病致死。
  • 愛滋病毒侵入人體基因內?美國科學家首次實現徹底清除
    Koyanagi 研究小組現在正在研究一套不同於CRISPR的系統,通過首先激活潛伏狀態的HIV,然後用抗病毒治療清除它們。       據科學家網站報導,美國科學家研發出將愛滋病毒(HIV)從人類基因中清除的技術,首次在實驗室實現從細胞中徹底消滅愛滋病毒的目標。
  • CART涉足愛滋治療,有望實現持續緩解或功能性治癒!
    01 愛滋病的發現愛滋病作為一種危害性極大的病毒型傳染病,由一種能攻擊人體免疫系統的人類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HIV病毒以人體免疫系統中最重要的CD4T淋巴細胞為主要攻擊目標,大量的攻擊破壞能使人體喪失免疫功能,進而感染各種疾病,最終導向患者死於嚴重感染和癌症,死亡率高。研究認為,愛滋病起源於非洲,後由移民帶入美國。
  • 「逆天改命」的基因剪刀,真的能解決遺傳病問題嗎?
    據報導,在2020年頒發的諾貝爾化學獎中,兩位女科學家因為改寫了生命的密碼,而獲此殊榮,同時,也讓「基因剪刀」一夜間成為了熱門詞彙,那麼,基因剪刀真的可以做到「逆天改命」,幫助人類徹底和遺傳病說再見嗎?今天,我們一起來討論一下。
  • 有了「基因剪刀」,真能「逆天改命」?
    她們發明的基因修飾方法CRISPR-Cas9現如今已經在全球各大實驗室開展了使用。 用「基因剪刀」改寫「生命密碼」, 未來是否能徹底解決 人類的基因遺傳疾病?
  • 「無剪切」版「基因剪刀」問世 有望治療多種常見病
    新華社華盛頓12月8日電(記者林小春)美國科學家新近研發出一種新型CRISPR-Cas9基因編輯技術,能在不剪切DNA(脫氧核糖核酸)的情況下激活目標基因。這項研究有望應用於治療腎病、糖尿病和肌肉萎縮等多種常見病。
  • 前瞻基因產業全球周報第67期:法國疫情由當地不明毒株引發,「基因...
    I期臨床試驗在成都完成:安全有效近日,《自然·醫學》雜誌發表了由四川大學華西醫院完成的全球首個CRISPR基因編輯I期臨床試驗的結果。長壽基因在作祟血管衰老是導致心血管疾病的主要因素之一,那麼,導致血管衰老的原因又是什麼?5月5日,中國學者發表在《自然—通訊》雜誌的一項研究首次繪製了靈長類動脈血管衰老的單細胞基因表達圖譜,揭示了長壽基因FOXO3A的表達下調是血管衰老的驅動力。
  • 徹底治癒愛滋病有望?武科大教授發明清除HIV新方法
    相比之下,11月27日,「武科大兩位教授發明治愛滋病新方法可完全清除HIV 」的新聞熱度沒有那麼高,但同樣也引起較大關注,人們好奇,到底這種新方法是什麼技術呢?新聞報導稱:武漢科技大學生命科學與健康學院張同存、顧潮江兩位教授收到國家知識產權局發明專利證書,發明名稱是「一種治療HIV(愛滋病病毒)感染的嵌合抗原受體的重組基因構建及其應用」。
  • 2020諾獎解讀|「基因剪刀」改寫「生命密碼」,南大專家已研發出2.0版,基因編輯更加精準可控
    她們發明的基因修飾方法CRISPR-Cas9現如今已經在全球各大實驗室開展了使用。用「基因剪刀」改寫「生命密碼」,未來是否能徹底解決人類的基因遺傳疾病?揚子晚報記者邀請南京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系系主任陳熹教授進行了解讀。「基因治療」上世紀60年代就開始興起認識「基因剪刀」之前,有必要先科普一下什麼是「基因治療」。
  • 諾貝爾化學獎公布,逆天改命的「基因剪刀」是什麼?
    諾貝爾獎官方網站截圖根據諾貝爾獎官方網站消息,兩位科學家獲獎的研究為CRISPR/Cas9,這一技術被稱作「基因剪刀CRISPR-Cas9 基因編輯系統是本世紀最為重要的生物發現之一。 通俗來講,外來病毒侵之所以讓我們感染生病,是因為病毒把自己的基因植入了我們的細胞,從而繁殖後代。
  • 利用CRISPR基因編輯技術敲除B肝病毒基因,新創康達基因希望能根治...
    CRISPR技術被發明出來後,擁有30多年分子生物學及癌症研究經驗的郭延德非常興奮,他用兩個月的實驗時間,就成功利用該技術敲掉了一些癌細胞的突變基因。之後,郭延德將CRISPR基因編輯療法瞄準了B型肝炎病毒,他希望利用被稱為「基因剪刀」的CRISPR技術來敲除掉患者體細胞內的B肝病毒基因,研發出相應的CRISPR藥物,來達到根治B肝的效果。
  • 基因編輯技術成功剔除小鼠愛滋病病毒
    美國《分子治療》雜誌近日刊登了美國天普大學華人科學家胡文輝和同校同事卡邁勒·哈利利以及匹茲堡大學楊文彬等人的最新研究成果:他們利用基因編輯技術,有效從多靶點剔除了一種人源化小鼠多個器官組織中的人類愛滋病病毒,推動基因療法治療愛滋病向人體臨床試驗邁出一大步。▲胡文輝和卡邁勒·哈利利人源化BLT小鼠是指移植了人的骨髓、肝和胸腺組織或細胞的免疫缺陷小鼠。
  • 「基因剪刀」編輯方法獲獎
    它不僅使基礎科學發生革命性變化,也帶來了創新作物,並有望實現開創性的全新醫療方法,」諾貝爾化學委員會主席Claes Gustafsson說。  基因剪刀的發現是出乎意料的。在研究化膿性鏈球菌(一種對人類造成最大危害的細菌)期間,Emmanuelle Charpentier發現一種此前未知的分子tracrRNA。她的研究工作顯示,tracrRNA是細菌古老的免疫系統CRISPR/Cas的一部分,CRISPR/Cas可以通過剪斷病毒的DNA使病毒「繳械投降」。
  • 她們發現基因剪刀 可重寫生命密碼
    漢松說,今年的獲獎研究成果是「基因剪刀——重寫生命密碼的工具」。據諾貝爾化學獎評選委員會介紹,兩位獲獎者發現了基因技術中最犀利的工具之一,即「CRISPR/Cas9基因編輯技術」。基於這項技術,研究人員能以極高精度改變動物、植物和微生物的DNA(脫氧核糖核酸),並有望更改某些生物的生命周期。
  • 基因編輯治療愛滋病,向「治癒」又邁出一步
    圖片來源:新京報網世界首例基於基因編輯幹細胞治療愛滋病和白血病的案例,被中國科學家完成了。9月11日,鄧宏魁等國內多名生命科學、醫學學者在頂級醫學期刊《新英格蘭醫學》雜誌上發表的新研究顯示:利用CRISPR/Cas9技術,科學家對人造血幹細胞進行基因編輯,基因編輯後的幹細胞在動物模型中可長期穩定重建造血系統,並且其產生的外周血細胞具有抵禦愛滋和白血病能力。
  • 「基因剪刀」編輯方法獲獎
    它不僅使基礎科學發生革命性變化,也帶來了創新作物,並有望實現開創性的全新醫療方法,」諾貝爾化學委員會主席Claes Gustafsson說。基因剪刀的發現是出乎意料的。在研究化膿性鏈球菌(一種對人類造成最大危害的細菌)期間,Emmanuelle Charpentier發現一種此前未知的分子tracrRNA。
  • 「基因剪刀」獲諾貝爾化學獎,革新與爭議同行
    通過研究表明,tracrRNA是細菌古老的免疫系統CRISPR/Cas的一部分,該系統通過切割病毒的DNA,從而讓病毒不再具有毒性。2011年夏彭蒂耶發表了她的研究結果。同一年,夏彭蒂耶與具有豐富RNA知識的資深生物化學家杜德納合作,成功在試管中重建了細菌的遺傳剪刀,並簡化了剪刀的分子成分,因此更易於使用。
  • 鋒利的「基因剪刀」
    原標題:鋒利的「基因剪刀」   今年的諾貝爾化學獎授予了研究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