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滋病」患者有救了:研究發現「基因剪刀」,有望徹底清除病毒

2021-01-14 同基聲

說起現在全球幾大最難治癒的疾病,人們都會想起:一個令人難以啟齒的疾病——「愛滋病」。之所以說這個疾病難以啟齒,是因為它的傳播方式大部分都是通過「不正當性行為」造成的。

所謂的「愛滋病」就是人體感染了一種導致人類免疫缺陷的病毒(HIV)所導致的傳染病。該病毒的最可怕的是它可以攻擊和破壞人體的免疫系統,從而使被感染的人對威脅生命的各種病原體喪失了任何抵抗能力,繼而引發很多感染甚至引發腫瘤,最後導致器官衰竭而死。據之前的一份統計數據顯示,當前全球每年有約500萬人受到該病毒的感染,有近300萬人由此病致死。雖然當前人們對這種疾病的危害已經相當熟悉了,科學家依舊對該病的治療依然無計可施。

但下面這一則消息,可能會讓很多人吃驚——

隨著科學研究的不斷進步,近日德國的研究人員發現了一種名為Brec1的重組酶。這個重組酶可以輕鬆的識別在日常臨床上常見的愛滋病的毒株,並且還可以安全準確地在人體受到愛滋病毒感染細胞的染色體組中徹底的「剪斷」經過整合的原病毒。

德國漢堡的科學家實驗獲得突破

在德國漢堡生物技術公司Provirex的大力支持下,有研究團隊正在研發一種名為「基因剪刀」的全新療法。可以在被感染患者的細胞基因組中成功的「取出」HIV的原病毒,然後對其進行消滅。假使這個研究可以成功的話,必將成為人類有史以來首次在患者體內徹底消滅HIV病毒的案例,在之前人們對愛滋病的治療也只是採用抑制該病毒的複製和在患者體內的繁殖。

如果這項研究可以成功結束,這個全新的治療方式將會讓更多愛滋病患者體內的細胞永久地擺脫愛滋病毒的感染。

抗擊愛滋病的裡程碑

其實,愛滋病的病毒跟當前人們所認識的其他逆轉錄性質的病毒一樣,在該病毒進行「繁殖」的時候,它的遺傳物質也會被整合到被感染的宿主基因組上進行相應的複製。

按照當前對愛滋病的療法,抗逆轉雖然可以有效的限制愛滋病病毒進行繁殖,但是該療法卻無法徹底的「清除」這些整合性的病毒。所以,導致愛滋病病毒可以在治療期間一直保持潛伏休眠的狀態,如果治療中止,它就會重新開始自己的繁殖模式。

德國漢堡的研究人員曾開展了,一系列的細胞試驗和實驗鼠的試驗。最後的結果顯示:重組酶可以在「患者」體內準確的識別90%以上臨床最常見的愛滋病病毒株,然後安全準確地對被感染細胞的染色體組中整個的原病毒,進行完全「剪除」。至於什麼是原病毒,就是指存在於宿主染色體內的、潛在的病毒基因組。

其實,早在2016年的額時候,一家國際權威的額學術期刊《自然·生物技術》就曾刊發有關該研究的一些成果。充分地證明這種方法不但不會破壞寄主的額細胞和正常基因的所有功能。並且在原病毒被清除之後,之前受到愛滋病病毒遺傳物質幹擾而失靈的免疫系統,還可能慢慢地進行恢復。

對於研究人員後續對愛滋病的研究成果和發展情況,你是怎麼看的呢?

本文來自騰訊新聞

相關焦點

  • 「基因剪刀」治愛滋:人類有望首次徹底清除病毒 待臨床驗證
    來源:澎湃新聞原標題:「基因剪刀」治愛滋:人類有望首次徹底清除病毒,待臨床驗證德國漢堡的科學家正在使用新的基因與細胞療法來對抗愛滋病。在漢堡生物技術初創公司Provirex的支持下,研究人員正在開發一種基於「基因剪刀」( gene scissors)的新療法,從被感染細胞的基因組中「切出」HIV的原病毒,並消除該病毒。如果能夠臨床成功,這將是人類有史以來第一次在體內徹底去除HIV病毒,而之前對愛滋病的治療只是抑制該病毒的複製和繁殖 。
  • 「基因剪刀」治愛滋:人類有望首次徹底清除病毒,待臨床驗證
    德國研究人員設計了一種名為Brec1的重組酶。Brec1重組酶可以識別臨床上常見的愛滋病病毒株,並能安全準確地在受感染細胞的染色體組中完全「剪除」整合的原病毒。 德國漢堡的科學家正在使用新的基因與細胞療法來對抗愛滋病。
  • 利用「基因剪刀」,人類有望在體內徹底去除HIV病毒
    在漢堡生物技術初創公司Provirex的支持下,研究人員正在開發一種基於「基因剪刀」(gene scissors)的新療法,從被感染細胞的基因組中「切出」HIV的原病毒,並消除該病毒。如果能夠臨床成功,這將是人類有史以來第一次在體內徹底去除HIV病毒,而之前對愛滋病的治療只是抑制該病毒的複製和繁殖 。
  • 基因編輯技術成功剔除小鼠愛滋病病毒
    美國《分子治療》雜誌近日刊登了美國天普大學華人科學家胡文輝和同校同事卡邁勒·哈利利以及匹茲堡大學楊文彬等人的最新研究成果:他們利用基因編輯技術,有效從多靶點剔除了一種人源化小鼠多個器官組織中的人類愛滋病病毒,推動基因療法治療愛滋病向人體臨床試驗邁出一大步。▲胡文輝和卡邁勒·哈利利人源化BLT小鼠是指移植了人的骨髓、肝和胸腺組織或細胞的免疫缺陷小鼠。
  • 新方法成功從小鼠體內去除愛滋病病毒
    新華社北京7月4日電 一個美國科研團隊在新一期英國《自然·通訊》上發表報告說,他們將抗逆轉錄病毒療法與基因編輯技術相結合,成功從小鼠基因組中清除了愛滋病病毒,向治癒人類愛滋病邁進一步。  論文高級作者、美國坦普爾大學劉易斯·卡茨醫學院教授卡邁勒·哈利利說:「我們的研究顯示,相繼實施抑制愛滋病病毒複製的療法和基因編輯療法,能夠從感染動物的細胞和器官內去除愛滋病病毒。」  愛滋病病毒屬於逆轉錄病毒,能嵌入宿主DNA(脫氧核糖核酸)後不斷複製,從而擴大感染。
  • 基因編輯治療愛滋病,向「治癒」又邁出一步
    9月11日,鄧宏魁等國內多名生命科學、醫學學者在頂級醫學期刊《新英格蘭醫學》雜誌上發表的新研究顯示:利用CRISPR/Cas9技術,科學家對人造血幹細胞進行基因編輯,基因編輯後的幹細胞在動物模型中可長期穩定重建造血系統,並且其產生的外周血細胞具有抵禦愛滋和白血病能力。「中國科研人員首次完成了基因編輯幹細胞治療愛滋病和白血病患者」的消息一出,即刻登上熱搜,引發社會關注。
  • 向治癒愛滋病邁進一大步!CRISPR成功編輯類HIV病毒
    雖然抗逆轉錄病毒療法(ART)的不斷進步使得愛滋病患者的壽命和預後大大延長,但也會帶來嚴重的副作用。更重要的是,HIV作為一種逆轉錄病毒,它可以將其基因組整合到宿主細胞的染色體上,這意味著僅依靠抗逆轉錄病毒療法(ART)是不可能徹底治癒愛滋病患者的。這也迫使科學家們不斷尋找新的愛滋病治療方法。
  • 全球首例愛滋病藥物治療成功?巴西男子體內病毒被清除
    眾所周知,愛滋病是現代醫學史上最大難題之一,其背後的「罪魁禍首」人類免疫缺陷病毒(HIV病毒),基因組比已知任何一種病毒基因都複雜。自1981年首例愛滋病在美國被發現以來,全球已有200多個國家和地區受到愛滋病的嚴重威脅。聯合國愛滋病規劃署7日發布的《2020全球愛滋病防治進展報告》指出,僅2019年一年,全球就有69萬人死於愛滋病相關疾病。
  • 向治癒愛滋病邁進一大步!在靈長類中成功編輯類HIV病毒
    愛滋病(AIDS)最早發現於1981年,是一種由人類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危害性極大的傳染病。雖然抗逆轉錄病毒療法(ART)的不斷進步使得愛滋病患者的壽命和預後大大延長,但也會帶來嚴重的副作用。
  • 徹底治癒愛滋病有望?武科大教授發明清除HIV新方法
    在世界愛滋病日(12月1日)來臨之前,註定會有愛滋病相關的新聞刷爆朋友圈,11月26日一則世界首例免疫愛滋病「基因編輯嬰兒」在中國誕生的新聞讓科學界炸開了鍋,人們紛紛譴責這是違背倫理和道德的瘋狂試驗。相比之下,11月27日,「武科大兩位教授發明治愛滋病新方法可完全清除HIV 」的新聞熱度沒有那麼高,但同樣也引起較大關注,人們好奇,到底這種新方法是什麼技術呢?新聞報導稱:武漢科技大學生命科學與健康學院張同存、顧潮江兩位教授收到國家知識產權局發明專利證書,發明名稱是「一種治療HIV(愛滋病病毒)感染的嵌合抗原受體的重組基因構建及其應用」。
  • 向治癒愛滋病邁進一大步!CRISPR成功在靈長類中編輯類HIV病毒
    (AIDS)最早發現於1981年,是一種由人類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危害性極大的傳染病。雖然抗逆轉錄病毒療法(ART)的不斷進步使得愛滋病患者的壽命和預後大大延長,但也會帶來嚴重的副作用。 更重要的是,HIV作為一種逆轉錄病毒,它可以將其基因組整合到宿主細胞的染色體上,這意味著僅依靠抗逆轉錄病毒療法(ART)是不可能徹底治癒愛滋病患者的。這也迫使科學家們不斷尋找新的愛滋病治療方法。
  • 朝治癒愛滋病又邁進一大步!CRISPR成功在靈長類中編輯類HIV病毒
    愛滋病(AIDS)最早發現於1981年,是一種由人類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危害性極大的傳染病。雖然抗逆轉錄病毒療法(ART)的不斷進步使得愛滋病患者的壽命和預後大大延長,但也會帶來嚴重的副作用。
  • 中國科學家完成首例基因編輯幹細胞治療愛滋病和白血病患者
    他們的主治醫師均採用了一套類似的「一石二鳥」的方:HIV-1患者在CCR5Δ32/Δ32造血幹細胞移植後病情處於長期緩解,既讓他們白血病不再復發,又徹底治癒了愛滋病。在此番這項最新研究中,27歲的男性患者於2016年5月被相繼診斷出患有愛滋病和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經過1年的愛滋病抗逆轉錄病毒治療後,鄧宏魁、陳虎等人帶領的研究團隊將CCR5敲除後的供者來源的CD34+成體造血幹細胞回輸到患有白血病合併愛滋病的患者體內,進行了長達兩年的移植重建及基因編輯效果的評價。
  • 人類攻克愛滋病獲進展,美國科學家從老鼠DNA中清除HIV病毒
    抗逆轉錄病毒療法(ART)要求終生使用,以阻止病毒的傳播。5月份的一項研究發現,抗逆轉錄病毒療法可能會終止愛滋病病毒在性伴侶之間的傳播。研究人員在一組感染了愛滋病病毒的老鼠身上測試了他們的方法。(這些老鼠是被改造成能產生易感染愛滋病病毒的人類T細胞的齧齒動物。)
  • 又一愛滋病患者確認被治癒,3700萬愛滋患者有救了?
    Gupta團隊在《柳葉刀·····愛滋病病毒》發題的研究有了新進展,就去年發布在《自然》的研究報告中,一位愛滋病患者狀況由「長期緩解」更新為「治癒」,這標誌著全球第二例愛滋病治癒患者出現。也就是說,愛滋病被發現的40年時間裡,僅有 2 例稀世奇蹟,而第一例就是1995年的「柏林病人」。
  • 法媒:有望在2030年徹底消滅愛滋病病毒
    據法國媒體「aufeminin」7月15日報導,近35年來首次看到了結束愛滋病的希望。近年來,愛滋病新患者急劇減少,這一跡象標誌有望在2030年看到愛滋病消失。  愛滋病會消失這種假設在幾年前只不過是烏託邦,而如今,它將要實現。
  • 中國首次完成基因編輯幹細胞治療愛滋病和白血病患者
    這意味著中國科研人員首次完成基因編輯幹細胞治療愛滋病和白血病患者。  發現「治癒」愛滋病重要新策略  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愛滋病造成了重大的公共衛生問題和社會問題。1996年,愛滋病領域研究取得了裡程碑式進展,HIV入侵T細胞的主要共受體CCR5被發現,北大教授鄧宏魁是主要發現者之一。
  • 愛滋病患者有望功能性治癒
    浙江在線11月27日訊每年的12月1日是世界愛滋病日,旨在喚起大家對愛滋病的關注。因為迄今為止,愛滋病還是一個無法治癒的疾病,不少人對該病深感恐懼。  昨天,記者從浙大一院了解到一個令人振奮的好消息,我省將啟動愛滋病功能性治癒的國家級課題研究,不久的將來,愛滋病患者有望擺脫終身服藥的困擾,過上正常人的生活。
  • 《柳葉刀》:確認了,又有愛滋病患者被治癒,體內病毒已清零!
    最近,英國雜誌《自然》發布了一篇令人振奮的報導:當地時間5號,被稱為「倫敦病人」的一位愛滋病患者在接受了幹細胞移植治療後,經過18個月,沒有被檢測到愛滋病病毒。換言之,幹細胞移植療法成為愛滋病治療研究史上一個重要轉折。
  • 世界首例:北大教授以基因編輯幹細胞治療愛滋病和白血病
    1996年,愛滋病研究領域取得了裡程碑式進展:HIV病毒入侵T細胞的主要共受體CCR5被發現(鄧宏魁教授是主要發現者之一)。愛滋病病毒表面的某種蛋白會與CD4陽性T細胞表面的受體結合,在CCR5的幫助下,實現對免疫系統的破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