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學家潘承彪:「可惡」的高考出題人—資訊—科學網

2020-12-03 科學網

 

十年寒窗,苦苦猜題,遇到這樣一道令人目瞪口呆的東西。下來以後,學生老師沒有不罵的——這誰呀,出這種XX題!

■薩蘇

時值高考時節,筆者不由得想起著名數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潘承彪先生。

潘承彪先生與筆者的父親母親交情都不錯,我上中學的時候有一次吃飽了撐地去撞汽車,恰好父親又不在國內,潘承彪先生就急急忙忙趕來看望。那一次我印象十分深刻,因為潘先生每次來家都是很淡定的樣子,這一回表情卻十分緊張,一進門就握住我家老娘的手,連聲說:「你可要挺住,你可要挺住啊!」

我當時神志清醒,看了不禁昏頭,心想該挺住的是我啊,你拉俺娘幹啥?

後來才明白是潘先生誤會了。他來的時候已經是晚上,到數學所平房宿舍外面,恰好看到不知道誰燒掉的一些垃圾。潘先生心地善良,本來就為我家的事情擔心,看到風中燒過的紙片亂飛,不禁疑雲頓起,心想這孩子完了、完了。進了門您老先生倒看一眼啊,我就在床上躺著呢,人家可好,一看我家老太太兩眼紅腫,馬上就開始安慰家屬了……

過後,潘先生頗不好意思。

潘承彪先生和他的哥哥潘承洞先生都是數學泰鬥。數學界父子傳承的不在少數,但兄弟都在這個領域作出出色成就的倒不是特別多,至少我所聽說過的,也就是潘先生兩兄弟了。這可能是數學這玩意兒太累腦子,對先天要求比較高,家裡偶爾出一個幹這個的還行,連續放衛星未免要求太高。

兩位潘先生都在解析數論方面有著出色的成就,堪稱雙璧。這裡順便給一點「內幕」,大家都知道中國數學界即便是「文革」期間也在世界上佔據相當高的地位,但如果人家問,你們中國數學到底是哪方面厲害呢?那很多中國人是不太說得清的,因為這是專業範疇。實際上,中國數學當時最厲害的,一個是數論,兩位潘先生、陳景潤,都是這方面的權威;一個是分支,楊樂、張廣厚都是此領域的泰鬥。有人問了,當時我國的科技遭到嚴重的破壞,怎麼唯有數學一枝獨秀呢?原因也簡單,數學這東西不需要實驗室,也不需要電子顯微鏡,有把計算尺加上個不凡的腦袋就能搞,在其他方面因為投入的限制萬馬齊喑之時,什麼都缺就是不缺人才的中國,自然就在這方面閃耀出光芒來了。

不過,我要說的並非潘先生的成就,而是他在數學界一個「可惡」的秘密——他幹的這件事,到現在說起來還有不少當年參加高考的人們記得,只不過找不著正主兒是誰。

潘先生溫文爾雅的人,怎麼會做出「可惡」的事情來呢?

嘿嘿,這就是教育部的問題了。

教育部找了潘先生去出高考題。

中國的高考,習慣是找學科權威來出題的。實際上,我覺得這根本沒有道理。因為學科權威的本領在專、在精,對於中學教育那就擀麵杖吹火—— 一竅不通。實證就是科學院數學所的孩子們沒一個敢找自己老爹輔導數學的,我們都知道那肯定是越講越糊塗。

但是,孩子都明白的道理,教育部它卻偏偏不明白!

於是,出高考題,它不找高中的模範教師來做,卻找到了潘教授,當然高考出題是很多教授一起來的,潘教授只出了一道題——也還好是只出了一道題。可以想像,剛跟一幫槓頭PK完哥德巴赫猜想,忽然讓他給小孩子們出題,不出亂子那才怪呢。

那一年,考數學的孩子們都嘬了牙花,有愁眉苦臉的,有咬牙切齒的,有目瞪口呆的,有滿地找牙的——找了牙準備咬出題的一口。所有的這些學生,都是卡在了潘先生這道題上。這道題答對了的不到1%。

是太難嗎?

那倒不是,潘先生算是有自知之明的人,他知道不能拿微分方程折騰孩子們,自己知道不能出這麼難的。那出什麼好呢?他琢磨著越簡單越好吧。

就出了一道特別簡單的題。

那就是——請證明勾股定理。

對高考的學生來說,這實在太簡單了!但就是因為太簡單,根本沒有幾個學生還記得這東西怎麼證。勾股定理麼,簡直像地球是圓的那麼自然,但是證明?這東西還要證明嗎?!

就是啊,你證明一下地球是圓的吧。

十年寒窗,苦苦猜題,遇到這樣一道令人目瞪口呆的東西。下來以後,學生老師沒有不罵的——這誰呀,出這種XX題!

那些天,潘先生就總是灰溜溜的,對議論高考的人很敏感,而且經常打噴嚏。見到同僚,一個勁兒地囑咐:人家要問,你可千萬別說那道題是我出的啊。

估計他囑咐了不少人,所以,至今還時而聽到有人印象深刻地提起這道「罪大惡極」,坑了全國99%考生的怪題,卻從來沒聽到誰說得清它的出處。

時隔二十年再揭開這個謎底,潘先生應該不會反對了。相信當年的學生們也早想開了,反正大伙兒都掛了,又不是我一個。

《中國科學報》 (2014-06-27 第11版 學人)

相關焦點

  • 追憶山大老校長潘承洞:曾被北大「扣留」—資訊—科學網
    潘承洞(左)和潘承彪(右) 說起潘承洞先生來,有一點令人意外之處——就因為他是最好的學生,所以差點兒在北大畢不了業
  • 曾在最變態高考題上C位出道?數學史上最簡單卻最複雜的公式在此
    它讓人咬牙切齒的證明,到底是道德的淪喪,還是人性的泯滅?接下來,就讓學姐帶你走進揭秘神秘公式欄目。古巴比倫、古印度公元前551年,畢達哥拉斯師從數學家寫到這裡,超模君不禁想起了那屆被勾股定理支配的高考考生。
  • 高考理綜出題不嚴謹,網友:化學大題洩題了
    一年一度的高考剛剛過去,理綜試卷被指出出題不嚴謹,引發網友熱烈討論。網友紛紛表示:「沒有人說高考理綜洩題嗎」「語文也洩題了 衡水考前發的卷把今年新出的後三道基礎題題型壓中了 作文也差不多 我幾乎引用原文」「知乎上說化學大題洩題了」「出這種題目並且通過了審查,是對中國高考的不負責,對幾百萬考生的不負責」「a錯誤太明顯了b在化學上並沒有強調RNA酶」「我覺得選b的人,就算幫你們排除了b,你們也不會選a吧。」
  • 圓錐曲線,高考沒有套路,千變的出題角度不變的思路
    圓錐曲線,高考沒有套路,千變的出題角度不變的思路。題目內容:已知拋物線C:y^2=2x,過點(2,0)的直線L交C於A,B兩點,圓M是以線段AB為直徑的圓;(1)證明:坐標原點O在圓M上;(2)設圓M過點P(4,-2),求直線L與圓M的方程。
  • 2020年高考文綜出題熱點大匯總(政治、歷史、地理)三科全
    今年文綜高考題最有可能從以下幾個方面出題:政治:緊跟時事熱點,重點突出取得的突出成就和重大突破歷史:基礎知識考察為主,以古代+現代的雙代知識點雙集合為主地理:地理硬性基礎知識為主,基本概念和定義要準確掌握具體文綜三科的出題點為以下3點,同學們好好研讀,做到心中有數,儘量多的積累素材知識點。
  • 2020年高考數學再難,也別說是葛軍老師出題,因為他人在這裡
    不知道什麼原因,只要高考數學題目一難,就會有人說是葛軍老師出題。對此,葛軍老師很無奈,也曾多次糾正過網友們的這些觀點。但是即便如此,每到高考數學題目難得時候,就會有人認為是葛軍老師出的數學題目。
  • 高考化學實驗題出題考點有什麼?化學實驗題複習必備
    高考化學實驗題出題考點有什麼?化學實驗題複習必備高中化學與實驗兩者之間具有密切的聯繫,化學的學習必須通過實驗進行,一旦脫離實驗,化學中的很多題都難以解答.而且高中化學實驗題也是高考中的必出題型,並且所佔分值非常可觀,那麼高考化學實驗題出題考點有什麼?現在小編給大家總結一下。
  • 林徽因那扇夾了高考數學出題老師腦袋的窗子,到底是什麼窗子
    高考已經結束幾天,現在的考生們可能心情都是及其放鬆的,於是各種關於高考的搞笑段子也應運而生,今天就看到一個段子,請問全國數學二卷出題的老師,腦袋是不是被林徽因家的窗子給夾了。網友搞笑圖佩服一些人的想像力,筆者更是腦洞大開,在心理想,那扇夾了高考數學出題老師腦袋的窗子,到底是哪扇窗子。林輝因的《窗子之外》寫於1934年,其時,林徽因和梁思成已經從美國學成歸國,先後在東北大學和中國營造大學任職。那兩年,林徽因的身體一直不太好,幾次到香山的雙清別墅養病。1931年,徐志摩也因為赴北平聽林徽因講座,乘坐的郵政的飛機失事,徐志摩罹難。
  • 北大的數學天才,數學家大會上做一小時報告的中國人,只有他一個
    目前我國數學研究最強的高等學府無疑就是北京大學,這所大學培養了無數的數學人才,其中一位,在2014年8月,在韓國舉辦的國際數學家大會上,做一小時的受邀報告。這是中國數學家在國際數學家大會上唯一的一次一小時報告。這位數學家的名字叫張益唐。
  • 深挖2020高考真題,總結全國卷出題頻率高的英語詞組/句型
    高考真題是一個值得不斷深挖的學習素材,如果只用來刷題,預測高考分數,其實大有浪費。譬如,我們可以從高考英語真題中找出歷年常考的單詞、句型,從這些好詞好句中,我們可以學到教材中很少出現的重點詞彙、重點短語以及重點句型等等。在高考英語複習時,這些重點詞句亦是要重點溫習,反覆背誦的對象。
  • 第七屆世界華人數學家大會在京召開—新聞—科學網
    陸琦攝   科學網北京8月6日訊(記者陸琦)8月6日-11日,由中國科學院數學與系統科學研究院、中國科學院晨興數學中心和清華大學聯合主辦的第七屆世界華人數學家大會(International Congress of Chinese Mathematicians)隆重召開,會場設在人民大會堂和中關村地區。大會主席是著名數學家、哈佛大學教授丘成桐先生。
  • 高考數學核心題型滿分策略:導數的幾何意義出題規律和解題模式
    高考數學核心題型滿分策略:導數的幾何意義出題規律和解題模式導數的幾何意義出題規律導數的幾何意義是高考命題的重點,主要有以下命題角度:(1)求已知函數圖象上某點處的切線方程;(2)已知切線方程求函數解析式中的參數;(3)利用導數的幾何意義求解最值.
  • 日本數學家宣稱證明質數之間深層聯繫猜想—新聞—科學網
    據《自然》網站報導,一向平靜的數學界近日興奮起來,一位日本數學家宣稱解決了數論中最重要的問題之一。
  • 著名數學家潘承洞先生銅像在山東大學落成
    中國網訊 2013年1月3日,著名數學家、教育家,山東大學原校長潘承洞先生銅像揭幕儀式在山東大學中心校區知新樓舉行,以紀念潘承洞先生為我國乃至國際數學研究、為我國高等教育事業、為山東大學的建設發展作出的重要貢獻。
  • 2019高考題型出題新趨勢——高考數學應用題考查特點和高分對策
    答案:A例2:(2018年高考數學全國卷Ⅰ理科第10題)如圖,來自古希臘數學家希波克拉底所研究的幾何圖形。此圖由三個半圓構成,三個半圓的直徑分別為直角三角形ABC的斜邊BC,直角邊AB,AC。△ABC的三邊所圍成的區域記為Ⅰ,黑色部分記為Ⅱ,其餘部分記為Ⅲ。在整個圖形中隨機取一點,此點取自Ⅰ,Ⅱ,Ⅲ的概率分別記為p1,p2,p3,則( )。
  • 高考數學最難有多難?大題全國只有兩人做對,院士:不適合高考
    數學應該是很多人上學時的噩夢,因為難度過高,數學也成為高考中的拉分項,只要其他科目不過於差,數學拿高分的人一般都能考出一個好成績。數學是大多數學生的弱項,而且要學起來太難了,因此每年高考數學這一科的平均分都比其他幾科低很多。
  • 可惡的大猩猩好玩嗎 可惡的大猩猩玩法簡介
    可惡的大猩猩好玩嗎 可惡的大猩猩玩法簡介 作者:九遊 來源:九遊 發布時間:2019-04-23 19:32:39手機訂閱
  • 高考史上最難的數學題之一,學生平均分僅0.31,院士:不適合高考
    然而高考的難度一直不斷變化,有時候考得難,有時候又考得簡單,真真讓人摸不著頭腦。在所有科目中,最讓人頭疼的就是數學考試,往年有不少學生就是數學成績拖了後腿,才會考不上好學校。 有一年的高考,其數學考題被稱為是高考史上最難的數學題之一,中科院院士看了都搖頭,說不適合高考。這又是怎麼一回事呢?
  • 葛軍在高考數學領域這麼出名,為何他卻沒有數學家身份?
    葛軍在高考數學領域這麼出名,為何他卻沒有數學家身份?說起高考數學,葛軍就是一個不得不提的人物。葛軍之所以出名,就是因為他所出的幾份高考數學試卷難倒了一大批考生,讓很多考生欲哭無淚。那麼,葛軍為何要給高中生出這麼深奧的題目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