硒是多種腫瘤發生、發展的預防劑和抑制劑

2020-12-05 北大富硒康

硒防癌研究已成為硒生物學功能研究中最令人關注的領域

人們在發現硒元素以後很長一段時間內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硒的毒性上。而如今,在 硒具有的多種生物學功能變得越來越清晰明朗之後,世界各國的科學家把研究的重點主要 集中在缺硒的危害及補硒的療效上。特別是硒能防癌、抗癌的研究和探討,已成為硒生物 學功能研究中最令人關注的領域之一。硒抗癌研究已從動物實驗進入成千上萬民眾參與的 人體補硒防癌試驗,取得了重大進展,有的取得了突破性進展(Clement,1998;Clark, et al,2001;吳英德,等,2002;楊祥良,等,2002;徐輝碧,等,2002;張哲文,等, 2005;餘梅燕,等,2010)。

本章將各國科學家就硒防癌、抗癌研究和探討的部分科研成果,簡要介紹給讀者。

人類歷經百年才摸索到硒防癌、抗癌的功效

硒有防癌、抗癌的生物學功效這個結論,是人們經歷了漫長而曲折的過程,即肯定—否定—再肯定的過程才認識到的(諸亞君,李學湯,1997;秦俊法,2014):

1912 年,Walker 第一次提出硒可用於癌症治療。

1915 年,Walker 和 Klein 第一次報導硒治療人類癌症獲得成功,第一次預測穀胱甘肽 過氧化物的存在,第一次指出癌症的發展與細胞呼吸受到幹擾有關。但此文沒有引起公眾 注意。

Wasserman(1866—1925)用亞硒酸鹽治療荷瘤小鼠和大鼠,得出的結論是 : 硒對惡 性腫瘤有治療作用。

1935 年,Todd 報告硒與 X 射線聯合治療乳房轉移腫瘤具有有益作用。但此文也沒有 被引起注意。

到 1943 年,硒得了個壞名聲。Nelson 用高硒玉米餵養 53 只大鼠,發現有 11 只得了 肝腫瘤,而對照組大鼠沒有肝腫瘤發生(Nelson,et al,1943)。這個實驗結果表明硒可 誘發腫瘤發生。

1949 年,又有人用大鼠來重複 Nelson 的實驗。他們除了在飼料中添加硒以外,還添 加一種致癌物質二甲基氨基偶氮苯,結果和預期完全相反,吃了硒飼料的大鼠肝癌發生率 只是對照組的 50%。這又顯示,硒有抑制腫瘤發生的作用。

1963 年,有研究人員發現,餵了硒飼料的動物出現肝癌或癌前病變。 這樣,不同的試驗出現不同的結果。硒,究竟是致癌元素,還是抗癌元素?一時間成 了醫學界有爭議的問題。

直到 20 世紀 70 年代初,流行病學研究明確提出,土壤、穀物、膳食和人血中硒水平 與腫瘤發病率呈負相關或顯著負相關。這個爭論才有了比較明確的結果。

1969 年,美國學者 Shamberger 等首次對美國農作物的谷硒含量與各州癌症死亡率的 關係進行分析,發現硒水平與癌症死亡率呈負相關。之後,他進一步將美國各州分為低硒、 中硒、高硒三類地區,發現男性和女性的腫瘤死亡率,都是低硒地區明顯高於中硒和高硒 地區。這位學者又對 19 個城市血庫中的血硒水平與總癌症死亡率進行相關分析,結果也 發現兩者呈現明顯的負相關。

Shamberger 還在加拿大和紐西蘭等國家進行調查,也發現硒的分布與腫瘤死亡率之間 有同樣的關係。

國際生物無機化學家協會主席Schrauzer對27個國家和地區人群的硒攝入量進行統計, 也發現硒攝入量與多種癌症的死亡率呈負相關。其中與結腸癌、直腸癌、前列腺癌、乳腺 癌等 7 種腫瘤相關程度最大。

這兩位學者就硒與某些腫瘤的關係在流行病學領域的研究,起到了開拓性作用。他們 相繼發表了許多類似的報告。

中國科學家對硒在腫瘤研究上也做出了舉世矚目的貢獻。著名學者於樹玉、陳君石等通過多年大量的流行病學調查,發現血硒水平與總癌症死亡率呈負相關。低硒地區的胃癌、 食道癌、肝癌的發病率明顯高於高、中硒地區。這 3 種腫瘤正是中國發病率最高的腫瘤(陳 元明,2014)。

通過大量流行病學的研究,科學家們終於得出了硒有防治某些腫瘤作用的論斷,這結 論的得出,前後經歷了將近 100 年的時間。

癌症是當今威脅人類健康的最嚴重的疾病之一

癌症,是當今威脅人類健康的最嚴重的疾病之一。

在歐美一些國家,癌症死亡率居第二位。癌症不僅危害經濟發達國家人群的健康,而 且更嚴重危害著經濟欠發達國家民眾的健康,據統計,在所有死於癌症的患者中,70% 發 生在中低收入國家(中華放射腫瘤學雜誌編輯部,2007)。

癌症也成為嚴重危害中國居民健康和社會發展的主要疾病之一。有報告顯示,全球癌 症病例呈現逐年增長趨勢,而中國新增癌症病例高居第 1 位。《2010 年中國衛生統計年鑑》 顯示,惡性腫瘤在中國城市和農村地區均位居居民死亡原因首位。自 20 世紀 70 年代以來, 中國惡性腫瘤發病率和死亡率呈持續增長趨勢,對中國的可持續發展將構成嚴重的威脅(陳 萬青,等,2014)。

我們硒軟科學課題組在 10 年裡查閱和研究了國內外大量文獻後,已發現與低硒、 缺硒相關的惡性腫瘤有白血病、肺癌、胃癌、肝癌、乳腺癌、結腸癌、直腸癌、甲 狀腺癌、鼻咽癌、皮膚癌、骨癌、口腔癌、惡性淋巴癌、膀胱癌、前列腺癌、卵巢 癌和宮頸癌等。

腫瘤病人的血硒和發硒水平都低於正常人

許多臨床研究證實,幾乎所有腫瘤病人的血硒和發硒水平都低於健康人群。

洪素珍、孫昕(1996)兩位研究人員指出,腫瘤患者低硒水平是癌症的誘因還是癌症 的結果,一直是學術界爭論的課題。但不管怎樣,我們對 203 例腫瘤患者和 40 例健康對 照組血清研究表明,無論是什麼類型的腫瘤,也不管是早、中、晚期的患者,他們的血清 硒水平都極顯著低於健康組( p< 0.01 ~ 0.001)(表 9-1,9-2,9-3,9-4)。

這個實驗結果表明:低硒水平可能是所有腫瘤患者的固有特性;低硒水平與腫瘤密切 相關。

李才淑等(2012)通過臨床樣品的血清、全血、頭髮中硒含量數據分析也證實,癌 症病人的硒水平均低於相應健康人(表 9-5,9-6,9-7)。表中列舉的 28 種(次)癌症 83 組數據中,不論是血清、全血還是頭髮的硒含量,無一例外的都是癌症病人顯著低於相應 健康人。癌症病人的平均血清硒水平比相應健康人低 45.7%,平均全血硒水平低 37.7%, 平均發硒水平低 43.9%。

秦俊法研究員(2014)在「中國硒研究歷史回顧(上)」中指出,上述這種情況在中 外研究歷史中任何其他微量元素都未見到過,這為補硒預防癌症提供了充分的理論和實踐 依據。

頭髮中微量元素的含量可以反映體內微量元素營養代謝的狀況。所以,頭髮中的微量 元素與許多疾病的發生密切有關。

上海市環境保護研究所分析了人頭髮中的硒含量,發現腫瘤病人的發硒含量還不到正常 人的 1/2;還有學者調查了急性白血病患者的發硒含量,發現也低於正常人水平(陳元明, 2014)。

腫瘤患者的血硒和發硒水平低於健康人,他們體內的硒到哪裡去了呢?

研究發現,大部分硒主要集中到腫瘤組織中,腫瘤組織中的硒含量特別高。比如,有國 外學者研究發現,乳腺癌組織的含硒量是正常乳腺組織含硒量的 2 ~ 6 倍,骨癌組織的含硒 量是正常骨組織含硒量的 9 ~ 14 倍。中國學者也發現,肺癌組織含硒量最高,癌旁肺組織含 硒量次之,健康肺組織和良性腫瘤肺組織含硒量最低(參見「9. 5. 1 硒有抑制肺癌細胞生長 的防治效應」)。大腸癌組織含硒量明顯高於正常腸黏膜含硒量。胃腸癌組織含硒量高於同 源非癌胃腸組織含硒量。而惡性胸腹水含硒量是良性胸腹水的 12 倍多(陳元明,2014)。

還有學者曾用同位素示蹤法追蹤受試者攝入的放射性硒(75Se),發現硒最後都積聚 在顱部、肺部及腹部等惡性腫瘤組織中。所以,有人曾試用硒作為臨床上體內腫瘤定位的 示蹤劑(陳元明,2014)。

硒對多種腫瘤有抑制作用

由於癌症的發生是一個漫長的過程,且早發現、早治療可以治癒,而晚期病例經積極 治療是可以控制發展的,因此,WHO 在 2006 年將癌症列入可控慢性病範疇(中國放射腫 瘤學雜誌編輯部,2007)。

但是,與其他疾病相比,癌症又有可能在任何年齡段的人身上發生。所以,腫瘤更多 地引起人們的恐懼、焦慮和無奈(姜亞芳,等,2011)。惡性腫瘤已成為威脅人類生命安 全和社會經濟發展的重大公共健康問題(陳萬青,等,2015)。因此,腫瘤防治一直是醫 學、生命科學等領域的攻關重點。各國科學家、特別是中國醫學、生物學領域的廣大科學 家在探索防治各種腫瘤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並取得了許多豐碩的成果。其中用 硒元素防治腫瘤的發生、發展,就是重要的研究成果之一。

生理學家陳元明(2005)指出,大量的動物試驗、人類流行病學調查、前瞻性研究① 及幹預性試驗②都發現,硒有阻遏腫瘤發生和抑制腫瘤生長的生物學作用,並且具有非專 一性,也就是說,硒並非只對某一種腫瘤具有防治效果,而是對多種化學致癌物誘發的腫 瘤、促癌劑所促進的腫瘤、自發性腫瘤和病毒引起的腫瘤都有一定的或顯著的抑制作用。

(1)8 次硒的人體幹預試驗證實硒對腫瘤的抑制作用。

(2)大量體內外實驗證實硒對腫瘤的抑制作用。

硒有抑制肺癌細胞生長的防治效應

肺癌是目前全球癌症死亡的首要原因。在中國,其發病率和死亡率均居各類惡性腫瘤 的首位(楊曉霞,等,2016)。

肺癌多發於 45 歲以上成人,男性多於女性(姜亞芳,等,2011)。不同器官的癌症 發病率存在明顯差異,如,肺癌為6.9%,神經系統和腦部腫瘤為0.6%,腰骨腫瘤僅為0.0003% (師雪,等,2018)。

(1)肺癌發病與低硒有關。

(2)菸草中的硒含量對肺癌發病率有影響。

(3)補硒可遏止肺癌的發生和發展。

(4)硒抑制肺癌的機理。

(5)硒對鎘所致肺癌的阻抑作用。

從表 9-9 中還可以發現: 腹腔注射氯化鎘溶液組抑瘤率降為負值,肺腺癌細胞的細胞凋亡率降低,且隨鎘濃度 的增加,抑瘤率負值的絕對值增大,癌細胞的細胞凋亡率進一步降低。

(6)關於硒與肺癌的關係的其他結果。

補硒有助於防止肝癌的發生、發展

肝癌具有明顯的家族聚集性,惡性度高,預後差。病人早期一般沒什麼不舒服感覺, 一旦出現症狀去就診,往往已到中晚期。所以,肝癌被稱為「癌中之王」,受到世界各國 科學家的極大關注(劉合代,等,2007;張芬芬,2017)。

已有眾多文獻介紹肝癌發生的危險因素還與低硒、缺硒相關。

(1)硒有助於預防肝癌的發生。

(2)硒抑制肝癌細胞的機理研究。

硒對胃癌發生、發展有阻遏作用

胃癌是中國各類惡性腫瘤中最主要的腫瘤疾病之一,也是消化系統最常見的惡性腫瘤, 具有高發病率及高死亡率等特點。其病死率持續高居中國腫瘤病死率的第 3 位。中國胃癌 的發病率僅次於日本(鄧子清,2015)。

近年來,胃癌發病年輕化趨勢越發明顯。中國 35 歲以下年輕人的胃癌發病率高達 6% ~ 11%,比國外高出 3 倍還多;而且年輕人患胃癌以後,惡性程度更高,生存期更短。

胃癌的高發、高死亡率引起大批專家、學者的深入研究。近些年的研究發現,硒的缺 乏和不平衡可增加胃癌發生的危險性。 眾多流行病學研究顯示,硒與胃癌的發生、發展密切相關。

硒對食管癌有顯著抑制效果

硒有助於大腸癌患者發揮機體自身抗癌能力

硒對乳腺癌形成有阻抑作用

乳腺癌是危害女性健康的主要惡性腫瘤之一。最新統計結果顯示,中國乳腺癌的發病 率在女性惡性腫瘤中位居第一。近年來發病率呈逐年上升趨勢,發病年齡日益年輕化(那 存倉,2010;史建軍,2014)。

國內外有許多文獻報導,硒對乳腺癌發生和發展方面起到阻抑作用。

硒可改善卵巢癌病人多種症狀

卵巢癌是女性生殖器官常見的腫瘤之一。卵巢癌病因複雜,發病機制尚不完全清楚, 可能是生物、心理、環境、社會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多項研究表明,卵巢癌發生與外 源性雌激素、妊娠及哺乳、月經、病毒感染、飲食、遺傳、癌基因與抑癌基因、精神因素 等多方面因素相關(楊念念,等,2012)。

近些年來的研究認為,硒與卵巢癌發生顯著相關。

硒對白血病有很好的抑制作用

白血病是兒童最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約佔兒童所有腫瘤的 1/3。從病因學上講,白 血病可能是遺傳與環境因素相互作用的結果。從遺傳學來看,腫瘤發生有家族傾向性。從 環境因素來看,孩子在胎兒期接觸過藥物和離子射線,兒童期接觸藥物、射線、病毒等, 都會使發病風險明顯增大(姜亞芳,餘麗君,2011)。流行病學調查顯示,白血病患兒的 血清、頭髮等硒含量均明顯低於健康兒童。說明低硒與白血病發生、發展有相關性(參見 「9.4 腫瘤病人的血硒和發硒水平都低於正常人」)。

許多文獻報導了硒對白血病有抑制作用。眾多的動物實驗和人體臨床試驗表明,硒在 抗白血病方面有明顯的功效。

硒對鼻咽癌細胞增殖、細胞周期、細胞凋亡全面產生幹預影響

補硒可顯著降低前列腺癌發病風險

硒可減輕腫瘤化療藥物毒副作用,提高化療療效

硒防癌、抗癌的生物學機理初探

硒的抗氧化性是抑制癌變發生的機理之一

硒誘導癌細胞凋亡活性氧自由基信號轉導機制發揮關鍵作用

硒對腫瘤細胞增殖有抑制作用

細胞增殖是細胞生命活動的重要特徵之一。細胞增殖最直觀的表現是細胞分裂,即由 原來的一個親代細胞變為兩個子代細胞,使細胞數量增加。細胞增殖過程也稱細胞周期(或 細胞分裂周期、細胞繁殖周期)。

硒在腫瘤免疫中發揮重要作用

硒在腫瘤形成過程中對表觀遺傳修飾異常產生幹預影響

硒對腫瘤血管生成產生抑制效應

硒對端粒—端粒酶產生幹預調控作用

對硒防癌、抗癌機理探討的其他見解

(1)硒介入一些化學致癌物質的代謝,降低致癌物質的誘癌性。

(2)硒可以拮抗某些致癌性的重金屬和化學物質的毒性。

(3)硒能限制癌細胞能量供給。

(4)硒通過降低癌細胞的膜流動性降低癌細胞的致癌力。

硒防癌、抗癌機理研究任重道遠,仍需深入探究

眾所周知,硒對多種腫瘤有預防和抑制作用。隨著研究的深入,人們發現某些硒蛋白 有新的特異效應,比如,展現抑癌和促癌的雙重效應等。這些觀點與傳統學術觀點產生了 牴觸和矛盾

各類「癌症高危人群」適量補硒有裨益

1 哪些人員屬於「癌症高危人群」

(1)長期從事與下列物質相關工作或與其長期密切接觸的人員(職業暴露)。

(2)有癌症家族史和已發現癌前病變人員。

(3)重度長期吸菸、被動吸菸、嗜酒者以及其他嗜好者。

2 「癌症高危人群」適量補硒有降低患癌風險等多方面益處

針對長期接觸鎳等重金屬的「癌症高危人群」如何做好癌症預防工作,中國著名生物 學家、北大生物系系主任陳閱增生前就提出了「在鎳冶金工業地區將硒酵母作為防癌營養 劑的建議」(陳閱增,等,1985)。他指出,環境汙染中的砷、鉛、鎘、汞、鉈、銀等有 毒元素,對人體極為有害。金屬鎳和多種鎳化合物能誘發鼻癌和肺癌。實驗證明,硒在生 物體內對這些有毒有害元素會產生抵消毒性的拮抗作用。

研究認為,硒在維持正常的腦部功能,包括酶的活動、細胞氧化過程、腦內信號傳遞 以及神經遞質的功能方面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補硒以後,收到了調節抑鬱症患者的情緒、 緩解抑鬱症狀、減輕病痛折磨、提高生活質量的效果。

研究發現,硒維持腦部功能有獨特作用。

硒是情緒的重要調節劑。

研究還發現,硒還可降低抑鬱和焦慮等負性情緒。

一份《關懷愛滋病人治療協會雜誌》報導,美國邁阿密大學醫學院 Gail Shor-Posuer 博士(2000)一項新的研究表明,用富硒酵母補硒,可以顯著改善愛滋病病毒感染後藥物 濫用者神情消極低落的狀況,減少他們絕望沮喪的情緒。

所以,張榮華、方貽儒兩位專家建議,在抑鬱等症狀的預防和治療中,尤其要加強補 充一些人體的必需物質,例如微量元素硒。

今天,你補硒了嗎?富硒康 北大科技 調節免疫力

相關焦點

  • 硒——機體的抗氧化劑
    軟科學課題組歷時 10 年研究,初步梳理出了硒元素有益於人體健康的多種生物學作 用: 抗氧化損傷,抑制基因突變,預防和抑制某些腫瘤發生、發展,防治多種增齡性疾病 (高血壓和心腦血管病、糖尿病、骨質疏鬆、白內障等),防治男性不育,降低胚胎發育 畸形(抗致畸),抑制多種病毒,抗炎性病變,拮抗重金屬和類重金屬毒性,抵禦輻射, 預防和延緩衰老
  • 硒對人體的功效|硒與肝臟
    ,刺激體液免疫和細胞免疫系統,增強機體的免疫功能,提高肝臟自身的抗病能力,從而有助於防止肝病病情的反覆發作; 硒還可通過提高免疫功能來改善肝病患者的多種體表症狀,如:甲、B型肝炎患者補硒能夠在相對較短的時間內,大大改善食欲不振、明顯乏力,面容灰暗等症狀; 硒是唯一抗病毒的微量元素
  • 新型納米硒肥——安全有效的補硒劑
    硒是人和動物維持生命不可缺少的微量元素之一,具有抗氧化、調節免疫、促進動物生長、解毒、緩解應激等功效,在維持機體健康和疾病調節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人體內維持適度含量的硒,對提高自身免疫力,抵抗氧化應激以及炎症性疾病有著積極意義。
  • 免疫檢查點抑制劑:肝癌預防和治療前景
    因此,研發新的替代方案來抑制肝癌的發展或治療晚期肝癌已迫在眉睫。當前,研究人員正在研發靶向不同免疫機制,抑制腫瘤發生的多種策略。我們知道,免疫系統:a. 通過保護宿主免受感染來抑制病毒誘導的腫瘤;b.通過誘導靶細胞遺傳不穩定性和突變,防止促進腫瘤發生的慢性炎症環境形成;c.消除通常共表達活化固有免疫細胞受體和腫瘤抗原的配體的腫瘤細胞。
  • 美國科學家開發兩個小分子FTO抑制劑,能抑制多種腫瘤
    美國科學家開發兩個小分子FTO抑制劑,能抑制多種腫瘤 2020-06-19 08:0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維生素E與硒可能不能預防老年痴呆
    美國一項新研究指出,無論單獨使用還是聯合使用,維生素E與硒兩種抗氧化劑可能都不能預防老年痴呆。  鑑於抗氧化劑被認為能減緩導致記憶認知功能障礙的氧化應激作用,多年來醫學界對使用抗氧化劑作為認知損傷與痴呆的潛在療法一直很感興趣。
  • Angew.含硒納米藥物在癌症免疫治療、放療和化療聯合治療中的應用
    共104家會員企業在賣,看一看吧 導讀 近日,清華大學的許華平教授團隊發展了一系列含硒納米藥物,將癌症免疫治療與化療、放療相結合,顯著提高了免疫治療的抗腫瘤活性,為癌症聯合療法的設計提供了新的策略。
  • 北京中醫藥發展基金會醫學專家委員會「硒與健康專家研討會」召開
    2019年5月10日,由北京中醫藥發展基金會主辦醫學專家委員會第二次會議暨硒與健康專家研討會在京拉開帷幕。國醫大師金世元、美國約翰霍普金斯醫學院教授賴聲漢、北京同濟醫院院長吳大真、中國農業大學食品學院營養與食品安全系主任何計國、首都保健營養美食學會秘書長常明等參加會議,會議由北京中醫藥發展基金會羅蘇東會長主持。
  • 從這次疫情,我們看到補硒提高免疫力的重要性!
    除此之外,硒可以增強人體免疫系統調節能力,一定程度阻止病毒突變,降低多種病毒感染性疾病的發生率,因此,硒被稱為是調節機體免疫力的「能手」。體免疫系統共有三大功能:防禦功能、自身穩定功能、監視功能。防禦功能——阻擋和清除致病病菌和病毒;自身穩定功能——新陳代謝作用,清除衰老受損細胞,維護機體平衡;監視功能——及時識別和清除異變細胞,預防腫瘤。
  • 硒:抗癌元素的真相
    這些廣告中宣稱,硒具有調節人體免疫力和防癌、抗癌作用。而「硒旺膠囊」正是在腫瘤患者中使用比較廣泛的一種產品,難道硒和「硒旺膠囊」真的這麼神奇嗎?1969年,劉東生院士和幾位研究地球化學、土壤學的研究人員來到克山縣研究克山病。經調查病區的水土,他們認為病因是由於當地水土缺硒引起的。通過在飲食中補充硒,克山病在克山縣已經消失了,自1982年起至今未再發生過。  通過對世界其他地方的調查,中外科學家發現,硒與人體的生命活動息息相關,缺硒會導致人體多種疾病的高發,包括心腦血管病、高血壓症候群等40餘種疾病。
  • 雷群英:代謝異質性—腫瘤發生發展的幕後之手
    這是源自瓦博格先生發現的現象:腫瘤細胞即便在正常氧的情況下也是優先地使用糖酵解。經過近百年的研究,廣義的瓦博格效應已不局限於糖代謝的異常,而是涵蓋了多種代謝的異常,因此腫瘤的核心特徵是代謝重編程。大流行病學數據表明, 肥胖等代謝異常與腫瘤的發生發展高度相關。
  • 絲氨酸代謝在腫瘤發生發展中的研究進展
    絲氨酸支持對增殖細胞生長和存活重要的幾個代謝過程,包括蛋白質、胺基酸和穀胱甘肽的合成。作為葉酸循環中重要的單碳供體,絲氨酸有助於核苷酸合成、甲基化反應和NADPH的生成。許多癌細胞高度依賴絲氨酸,這一特性無論是通過抑制絲氨酸的從頭合成還是限制外源絲氨酸的可用性或攝取都為腫瘤提供了多種新的治療機會。
  • 硒:生命健康不可或缺的微量元素
    而這改變人類對硒的看法,歸功於德國肝病研究的科學家施瓦茨。在其研究中,他繼而發現含硫胺基酸和維生素E都對肝臟有很好的保護作用,同時他也發現用酵母飼料餵養大鼠一個月一部分大鼠發生了肝壞死,而有的大鼠又沒有。經他進一步的研究發現:用啤酒廠生產出的酵母飼餵的大鼠,竟沒一隻出現肝壞死,而使用造紙廠生產出的酵母飼餵的大鼠卻出現了肝壞死。
  • 微量元素硒:癌細胞的「天敵」!
    圖片來源:pixabay大量研究表明缺硒會導致患癌的概率增加,還會促進癌症的發展。而補充硒元素對癌症的發生和發展有抑制作用。這跟硒能夠抑制癌細胞的生長,穩定DNA,控制細胞的增殖、凋亡和壞死過程,調節人體的氧化應激反應和免疫系統有關。
  • 哪些食物能夠預防癌症復發和轉移?腫瘤專家胡群峰給出了答案
    部分患者沒有相關的專業知識,並不懂得預防癌症轉移和復發的方法,當患上癌症時說明體內的環境已經適合癌細胞生長以及發育,免疫系統也受到了破壞,如果沒有做好定期診斷,消除癌細胞的話,會讓癌細胞迅速的擴散和增長,最終形成了腫塊,甚至會危及到身體健康。癌症患者邁過5年是至關重要的,但是也不能過於大意,應該採取正確的措施預防癌細胞的轉移及復發。
  • 龍涎優品——植物硒系列產品集錦!
    ,減少腫瘤細胞進入血循環發生遠處轉移的機會。張桂珍1999年的研究結果證明,缺硒的糖尿病大鼠的心肌胰島素含量明顯減少,補充硒後即得到顯著提高。可見硒可明顯改善心肌細胞對胰島素的攝取和利用,改善糖尿病時心肌細胞的營養代謝,保護心肌細胞的正常機能,防止心肌病變的發生和發展。在糖尿病情況下,胰島素分泌不足,對心肌的威脅肯定是嚴重的,硒能改善糖尿病情況下心肌對胰島素的攝取和利用,對心肌的保護作用是十分重要的。
  • 硒!硒!硒!(圖)
    隨後,他對南岙的土壤和水、大米、茶葉等進行了隨機取樣。  接著,他對村裡老人的健康情況進行了調查,王教授發現,村中老人沒有一例心腦血管疾病及癌症患者,身體硬朗、思維清晰、視力也很好。  由於土壤富含硒元素,南岙村的農作物硒含量也非常高,從取樣的大米和茶葉來看,硒含量分別為21微克/100克和42微克/100克,是全國平均水平的3-5倍。  「硒是迄今為止發現的最重要的抗衰老元素,是人體內無法合成的微量元素,只能通過食物攝取,南岙村村民長期食用富含硒元素的農作物,當然就起到了延年益壽的作用。」
  • 硒哥 補硒食品中的十項全能
    上個世紀末,國內掀起補硒熱潮,富含硒元素的產品走進越來越多的人的生活,硒究竟是什麼?對人體又有怎樣的正面效益?面對聆郎滿目的硒產品又該如何選擇呢?下面讓我們來看一份調查報告。上個世紀90年代後,國內外硒產品從添加無機硒到提取天然有機硒,各種品類的硒產品充斥市場,硒這種人和動物的基本微量營養素越來越受重視。
  • 腫瘤和免疫,逃離和調控,如何發生去往何處?
    而像PD-L1這種可以抑制免疫細胞功能的關鍵靶點則被稱之為免疫檢查點,通過抑制這些靶點從而重新啟動激活免疫功能的藥物就是被熟知的免疫檢查點抑制劑了。目前所發現的常見的免疫檢查點有PD-1 、 PD-L1和CTLA-4 。
  • 科學證實補硒能讓身體出現奇蹟 硒是對抗多種疾病的「萬能劑」
    美國著名的邁阿密實驗,59名瀕臨死亡的腫瘤患者,通過補硒4個月,三年後仍然存活49位,震驚了世界。    老百姓說,補硒之後久治不愈的老慢病,說好就好,太不可思議了。    中醫和西醫千百年來首次同時認定:人體硒多少直接影響壽命長短和健康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