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字洞遺址科考工作站 科研科普基地落戶繁昌縣

2020-08-23 二三裡資訊合肥

中科院古脊椎所人字洞遺址科考工作站、科研科普基地在繁昌掛牌。

8月19日上午,中科院古脊椎所人字洞科考工作站和中科院古脊椎所繁昌科研科普基地落戶安徽省繁昌縣。

據了解,人字洞遺址是1998年5月由國家「九五」攀登專項《早期人類起源及其環境背景研究》安徽課題組在繁昌進行地質古生物調查時發現。此後,中科院古脊椎所和繁昌縣文物局等單位通力合作,對該遺址進行了數次大規模的系統發掘,採集了數量眾多、屬種豐富且保存完整的哺乳動物化石,證明其時代為第四紀的最早期。

引人注目的是,在人字洞的地層中還發現了遠古人類加工、使用過的石製品上百件、骨製品數十件,為亞洲是早期人類起源地區之一提供了重要依據。人字洞遺址在2006年5月被國務院批准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其相關成果一直備受國內外古生物、古人類學界和社會公眾的廣泛關注。2019年12月,繁昌縣人民政府與中科院古脊椎所正式籤訂《戰略合作協議》,再次啟動 「繁昌人字洞遺址的發掘和綜合研究」項目。目前由國家文物局批准立項的2020年度人字洞遺址考古發掘工作正在進行中。

來源:人民網

聲明:本文已註明轉載出處,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刪除!聯繫郵箱:news@ersanli.cn

相關焦點

  • 中科院古脊椎所在繁昌建人字洞遺址科考工作站、科研科普基地
    8月18日上午,「中科院古脊椎所人字洞科考工作站」和「中科院古脊椎所繁昌科研科普基地」揭牌儀式在繁昌縣舉行。人字洞遺址科考工作站和科研科普基地的設立,標誌著人字洞遺址的考古發掘和科研科普工作進入了新階段,對推動人字洞遺址保護利用項目建設和古人類相關領域學術研究具有重要意義。
  • 中科院院士當「中學老師」 地質科普院士工作站落戶黃埭
    近日,經市科協研批准,江蘇省黃埭中學「李廷棟院士蘇州地質科普工作站」正式立項建設。該項目由李廷棟院士專家團隊及市科協、市地學會提供學術顧問指導。據介紹,這也是全國第一家落戶高中的地質科普院士工作站。近日,經市科協研批准,江蘇省黃埭中學「李廷棟院士蘇州地質科普工作站」正式立項建設。該項目由李廷棟院士專家團隊及市科協、市地學會提供學術顧問指導。
  • 繁昌發現人字洞遺址,不僅將亞洲人類起源提前,還發現新物種
    人與動物又是如何共處?一系列的問題,看似簡單,但絕非容易回答。今天,小編就給您說說「人字洞」,揭秘它背後鮮為人知的史前歷史。(本文所有圖片,全部來自網絡,感謝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權利,請聯繫本號作者刪除。
  • 中國國際科學技術合作協會工作站落戶季華實驗室
    廣東省科學技術廳副廳長勞幟紅表示,此次活動將賦予佛山參與國際科技合作更多的智慧與經驗,推動更多優質的科技項目、科技人才、科技資本要素匯集,必將搭建起一個國際化、專業化的交流合作平臺,推動國際科技創新資源共享,為佛山的科研機構和企業搭建國際合作橋梁。
  • 2020年8月19日 七月初一 星期三 中科院最新科研、科技動態
    10、蘇州醫工所等提出卵巢癌亞型術前精準無創鑑別方法科技動態1、中國利用地球大數據服務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2、中科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人字洞遺址科考工作站掛牌成立
  • 北京人遺址發現100周年 「猿人洞」保護棚5月底完工
    今年是周口店北京人遺址發現100周年。記者昨天從周口店北京人遺址管理處獲悉,經過近3年緊張施工的周口店遺址第1地點「猿人洞」保護工程,將於5月底完工,6月初亮相。目前,該工程已完成主體結構施工,正在進行玻璃幕牆和機電設備的安裝。   昨日晴空萬裡,站在龍骨山下向「猿人洞」所處方向望去,一面巨大的弧度「鋼管網」已橫跨在「猿人洞」之上,在藍天的映襯下顯得格外壯觀。
  • 元謀人遺址保護乏力科考停滯 固定經費幾乎為零
    這裡不是牧場,這裡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元謀人遺址。  位於雲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元謀縣老城鄉挨小村委會大那烏村民小組和上那蚌村民小組境內的元謀人遺址在1965年被發現,保護面積約768.15畝。然而48年過去了,如今固定的保護經費幾乎為零,科考發掘也已停滯近30年。  目前,一項針對元謀人遺址保護的中長期規劃正在編制。元謀人遺址能盼來渴望已久的春天嗎?
  • 2016國家海洋局北海環境監測中心博士後科研工作站招聘6人公告(青島)
    2016國家海洋局北海環境監測中心博士後科研工作站招聘6人公告(青島) 2016-11-05 10:30:01| 國家海洋局北海分局
  • 北京公園行業首個博士後工作站落戶北京植物園
    記者從北京植物園管理處獲悉,北京植物園成功獲批設立國家級博士後工作站,這也是北京公園行業的首個博士後工作站。未來,工作站將發揮科研力量,推進產學研合作,讓市民欣賞到更多的新優植物品種。日前,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全國博士後管理委員會聯合印發《關於批准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先進技術研究院等497個單位設立博士後科研工作站的通知》(人社部函〔2020〕108號),北京植物園成功獲批設立國家級博士後科研工作站。工作站獲批後,北京植物園成為北京公園行業第一個也是唯一一個可招收、培養博士後的單位。植物園為什麼能獲評博士後工作站?
  • 貴州旅遊景點:織金洞中遍布石筍、石柱、石芽等40多種堆積物
    茂蘭蘊含著豐富的動植物種類和遺傳種質資源,在這裡組成了人與自然的美麗和諧家園,保護區內分布著布依族、水族、瑤族等多個少數民族,鄰山傍水,古樸而神秘。田園風光路線由荔波縣城出發,向南10公裡處是永康鄉,在接近永康約1.5公裡的地方有穿洞抗戰遺址和溪鳥田園風光,分別位於道路兩側。
  • 廣東首個海蝕遺址地質公園落戶黃圃
    黃圃宣供圖   8日記者從中山市國土資源局官方網站獲悉,黃圃海蝕遺址被省國土廳授予省級地質公園資格,這標誌著廣東首個海蝕遺址地質公園將落戶中山黃圃。據了解,黃圃鎮現存的海蝕遺址,是廣東目前發現的保存最完整最大的海蝕遺址之一。
  • 「直企」衛康獲批設立國家博士後科研工作站
    11月2日,經人社部、全國博士後管理委員會審核批准,山東衛康生物醫藥科技有限公司正式設立國家博士後科研工作站。此次衛康獲批設立博士後科研工作站,是國家相關部門對衛康在技術創新、高端研發人才培養方面的高度肯定,也標誌著衛康的科研水平再上新臺階。
  • 周口店北京猿人遺址 | 文化遺產--中國數字科技館
    26地點山頂洞周口店北京猿人遺址位於北京西南的房山區,地處華北平原和燕山山脈的接壤處,保護範圍1368公頃,其中遺產區480公頃周口店遺址是世界範圍內更新世古人類遺址中內涵最豐富、材料最齊全和最有科研價值的遺址之一,遺址的科學考察工作仍在進行中。標準III:周口店遺址是更新世亞洲大陸古人類的罕見物證,闡明了人類進化的進程。
  • 付小兵院士工作站落戶北大醫療魯中醫院
    點擊查看 2017年12月13日,北大醫療魯中醫院付小兵院士工作站在淄博揭牌成立。中國工程院院士付小兵,淄博市政府、市科技局、人社局、衛計委、臨淄區政府相關領導,北大醫療產業集團(下稱北大醫療)副總裁孫建、北大醫療魯中醫院領導,以及來自北京、上海、廣東、山東、遼寧的專家教授共16人出席揭牌儀式。首屆「中國創面修復移動工作站建設專題研討會」同期舉行。活動現場,付小兵代表中國醫師協會授予北大醫療魯中醫院「中國創面修復建設培育單位」。
  • 新疆設立首家薰衣草研究博士後科研工作站
    新疆日報訊(記者馬伊寧報導)記者從伊犁河谷農業科技集團有限公司獲悉:隨著該公司獲批自治區級博士後科技工作站和博士後創新實踐基地,新疆有了首家研究薰衣草的博士後科研工作站。  伊犁河谷的薰衣草佔中國種植面積的95%以上,已經成為伊犁的一張名片。
  • 世界著名古人類遺址周口店:發現異常埋藏區
    新華網北京6月23日電(記者李楊)長期以來,周口店遺址一直以兩種方式進入公眾視野:考古科研的新發現和遺址的安全及隱患。最近,隨著周口店發現異常埋藏區以及遺址搶險加固工程提上日程,周口店再度成為考古界和文物界關注的熱點。
  • 重慶巫山將建龍骨坡遺址公園,復原30萬年前「巫山人」場景
    近日,巫山縣委副書記、縣長曹邦興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巫山將啟動「龍骨坡·巫山人」遺址申報世界文化遺產普遍價值研究工作,而今年就準備開建龍骨坡遺址公園。遺址公園將再現「巫山人」遠古生活1985年,考古工作者在重慶巫山縣廟宇鎮龍坪村龍骨坡,發掘出一段帶有2顆臼齒的殘破直立人左側下頜骨化石以及一些有人工加工痕跡的骨片。
  • 全國第三家地球物理院士專家工作站落戶濟南—新聞—科學網
    9月20日,中國地球物理學會「院士專家工作站」揭牌儀式暨智慧地下空間學術報告會在濟南舉行。
  • 淮安洪澤:「宋微波院士工作站」揭牌
    中國江蘇網4月18日淮安訊(龔建軍 徐婧 楊衛娟 高翔)4月18日,淮安市洪澤區「宋微波院士工作站」在洪澤湖水產良種場舉行揭牌儀式。院士工作站將堅持以「需求為導向,項目為核心,企業為主體,實效為根本」的工作理念,通過傳播新技術、新知識,引領高新技術發展,並積極聯合洪澤區人才辦、科協、水產局在產業科學研究、項目研發等方面深入合作,堅持走可持續發展之路,全力打造長三角地區優質良種繁育基地,全面提升洪澤水產業科技水平,助推洪澤經濟跨越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