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院士當「中學老師」 地質科普院士工作站落戶黃埭

2021-01-11 巖土在線

近日,經市科協研批准,江蘇省黃埭中學「李廷棟院士蘇州地質科普工作站」正式立項建設。該項目由李廷棟院士專家團隊及市科協、市地學會提供學術顧問指導。據介紹,這也是全國第一家落戶高中的地質科普院士工作站。

近日,經市科協研批准,江蘇省黃埭中學「李廷棟院士蘇州地質科普工作站」正式立項建設。該項目由李廷棟院士專家團隊及市科協、市地學會提供學術顧問指導。據介紹,這也是全國第一家落戶高中的地質科普院士工作站。

近年來,江蘇省黃埭中學大力實施素質教育,高度重視對學生科學素養的培養,在地理科普教育方面取得了顯著成績,學校被中國地學會評為「全國地理科普教育先進單位」及「全國地理科普教育基地」。

李廷棟院士1993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1998年任中國科學院地學部副主任,是地質學研究界的權威。黃埭中學「李廷棟院士蘇州地質科普工作站」的成立,將藉助李廷棟院士團隊的科普資源優勢,以「傳播科學知識、實踐科學技能、培養科學興趣」為宗旨,成為中小學生的課外地質科學實踐基地、地質科學的科普宣傳中心。工作站將以黃埭中學為中心,向相城區和全大市輻射,向社會探石愛好者開放,開展一系列青少年地質科普教育實踐活動,提升學生們的科學素質和創新能力。

相關焦點

  • 清華大學朱邦芬院士工作站落戶深圳中學,強強聯合!
    清華大學朱邦芬院士、物理系系主任王亞愚教授、系副主任阮東教授;深圳中學校長朱華偉,副校長宋德意、羅吉祥,校長助理王新紅、婁俊穎、熊志松以及清華畢業的深中優秀教師代表參加了本次揭牌儀式。此次會議由畢業於清華大學的深圳中學物理老師邵卓博士主持。
  • 中科院院士金振民回鄉買房定居 要在溫州「幹到底」
    溫州網訊 「15年前,我當選中科院院士的時候,也是晚報作為家鄉媒體來採訪我的當記者問到是怎麼與地質專業結緣時,這位老人馬上哈哈大笑起來。「當時填報一共有13個志願,地質是我最後一個志願。」金振民說,「我那個時候在學校是跑馬拉松的,北京地質大學的老師來招生,知道我能跑,說地質工作就需要我這種有耐力、有韌性的人,大手一揮,就把我招了。」1960年,金振民就讀於北京地質學院。在校期間,他一直表現出色,是學校裡唯一在畢業前翻譯5篇蘇聯論文並發表在國家刊物上的學生。
  • 全國第三家地球物理院士專家工作站落戶濟南—新聞—科學網
    9月20日,中國地球物理學會「院士專家工作站」揭牌儀式暨智慧地下空間學術報告會在濟南舉行。
  • 79歲中科院院士金振民回鄉加盟溫州大學,已在甌江畔購房
    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地質大學(武漢)教授金振民回鄉加盟溫州大學的消息日前引發關注。根據《溫州晚報》報導,金振民近日參加2020世界青年科學家峰會活動時介紹,「我已經在甌江之畔買了房子,這次回來就不走了,要在溫州『幹』到底,為溫州人民做貢獻。」
  • 79歲中科院院士金振民回鄉加盟溫州大學,已在甌江畔購房
    澎湃新聞記者 鍾煜豪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地質大學(武漢)教授金振民回鄉加盟溫州大學的消息日前引發關注。根據《溫州晚報》報導,金振民近日參加2020世界青年科學家峰會活動時介紹,「我已經在甌江之畔買了房子,這次回來就不走了,要在溫州『幹』到底,為溫州人民做貢獻。」
  • 付小兵院士工作站落戶北大醫療魯中醫院
    點擊查看 2017年12月13日,北大醫療魯中醫院付小兵院士工作站在淄博揭牌成立。中國工程院院士付小兵,淄博市政府、市科技局、人社局、衛計委、臨淄區政府相關領導,北大醫療產業集團(下稱北大醫療)副總裁孫建、北大醫療魯中醫院領導,以及來自北京、上海、廣東、山東、遼寧的專家教授共16人出席揭牌儀式。首屆「中國創面修復移動工作站建設專題研討會」同期舉行。活動現場,付小兵代表中國醫師協會授予北大醫療魯中醫院「中國創面修復建設培育單位」。
  • 淮安洪澤:「宋微波院士工作站」揭牌
    中國江蘇網4月18日淮安訊(龔建軍 徐婧 楊衛娟 高翔)4月18日,淮安市洪澤區「宋微波院士工作站」在洪澤湖水產良種場舉行揭牌儀式。中科院院士、中國海洋大學教授宋微波及其團隊,淮安市副市長肖進方,洪澤區委書記朱亞文、區長殷強,豔陽(中國)度假連鎖集團董事長夏建文,各鎮(街道),市、區有關單位負責人,水產養殖戶代表等參加揭牌儀式。殷強主持揭牌儀式。  宋微波在致辭中說,洪澤山水資源得天獨厚,洪澤湖更是擁有豐富的水生資源,具有發展生態漁業的先天優勢,因此,保護好洪澤湖水生資源的生態平衡也尤為重要。
  • 特種所與中科院上海技術物理研究所攜手打造院士工作站
    中國航空報訊:11月21日,航空工業特種所與中科院上海技術物理研究所進行了院士工作站籤約儀式,雙方將在「紅外/微波功能材料技術」領域展開研究與合作。特種所所長張明習和中科院上海技術物理研究所院士褚君浩代表雙方在合作協議上簽字。
  • 張景中院士工作站 中科院南京分院微生物STEM實驗室落地金地未來
    當日,南京金地未來學校舉辦了「張景中院士工作站」、「景中數學實驗室」、「中科院南京分院微生物STEM實驗室」、「世錦賽冠軍姚勇擊劍青少年培訓基地」、「中國南京奧帆帆船俱樂部青訓基地」、「江蘇省管樂學會小號專業委員會音樂人才培訓基地」、「江蘇省弦樂學會大提琴專業委員會音樂人才培訓基地」掛牌儀式。
  • 人字洞遺址科考工作站 科研科普基地落戶繁昌縣
    中科院古脊椎所人字洞遺址科考工作站、科研科普基地在繁昌掛牌。8月19日上午,中科院古脊椎所人字洞科考工作站和中科院古脊椎所繁昌科研科普基地落戶安徽省繁昌縣。據了解,人字洞遺址是1998年5月由國家「九五」攀登專項《早期人類起源及其環境背景研究》安徽課題組在繁昌進行地質古生物調查時發現。
  • 中科院院士胡文瑞
    廣告  在河北辛集中學做關於「太空探索」的科普報告會  近日,著名流體物理學家、中國科學院力學研究所研究員、中科院院士
  • 兩院院士在宜賓⑥|院士歐陽明高:我為什麼把唯一的院士工作站建在宜賓?
    (宜賓新聞網 陳憶 攝)宜賓新聞網9月19日訊(記者 陳憶)在9月19日上午舉行的四川新能源汽車創新中心有限公司暨院士工作站成立儀式上,中國科學院院士歐陽明高介紹了為什麼要把唯一院士工作站落戶宜賓,同時展望了未來發展。院士站落戶:宜賓有潛力、有需要來宜賓的過程,前前後後是一個生動的故事。
  • 厲害了,「院士工作站」、「微生物STEM實驗室」紛紛落地南京這所新...
    當日,南京金地未來學校舉辦了「張景中院士工作站」、「景中數學實驗室」、「中科院南京分院微生物STEM實驗室」、「世錦賽冠軍姚勇擊劍青少年培訓基地」、「中國南京奧帆帆船俱樂部青訓基地」、「江蘇省管樂學會小號專業委員會音樂人才培訓基地」、「江蘇省弦樂學會大提琴專業委員會音樂人才培訓基地」掛牌儀式。
  • 院士入校促課改 線上線下享盛會
    日前,張景中院士來到廣州市五中濱江學校促進學校數學課程改革。並在該校體育館舉行了「張景中院士教育數學思想教學實驗及推廣研究項目」廣東啟動儀式暨「教育大數據技術與教育數學院士工作站基地實驗學校」掛牌儀式。
  • 青島七好公司院士工作站:養殖小講堂 科普大天地
    原標題:青島七好公司院士工作站:養殖小講堂 科普大天地   2011年,山東省青島七好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院士專家工作站成立,引進中國工程院院士麥康森為進站院士,同時進站的還包括14位國內外行業專家。這是青島市第一個涉及藍色經濟的院士專家工作站。3年來,七好公司藉助院士專家工作站這個平臺與中國海洋大學等高校、研究所進行產學研合作,取得了顯著的成果,保證研發產品代表國際領先水平。   麥康森院士負責的《優質高效環境友好型鮃鰈類配合飼料產業化推廣》項目列入「農業科技成果轉化資金項目」。
  • 「院士島」來了!「甌越院士之家」落戶七都
    「甌越院士之家」落戶七都 2019/10/24 11:08 來源:溫州都市報 編輯:王一川 瀏覽:6163
  • 兩院院士在宜賓|快來看看!這幾位院士與宜賓的不解情緣
    一系列面對面的溝通交流、實打實的互動合作,意味著宜賓與院士專家的合作邁向更深層次,意味著宜賓科技創新驅動之路更加清晰,這無疑為宜賓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注入了更加強勁的創新動能。時間回到9月19日。這一天,有很多院士工作站在宜賓落戶。讓我們一起看看,他們為什麼要把工作站選擇在宜賓呢?
  • 合肥本源量子科技獲批省級院士工作站
    安徽省科學技術廳發布的《關於同意安徽皖儀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14家安徽省院士工作站備案的通知》,此次合肥本源量子計算科技有限公司獲批2019年省級院士工作站。,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量子信息學家,中科院量子信息重點實驗室主任,中國科學院院士,CCTV年度科技創新人物。
  • 張懿院士與銀河化學共建「院士工作站」
    中化新網訊 中國科學院過程工程研究所張懿院士與四川省銀河化學股份有限公司共建「院士工作站」上周在京成功籤約。作為鉻鹽行業的領軍企業,銀河化學公司依靠技術進步與不斷創新,推動了行業的綠色可持續發展,已建成院士工作站、博士後工作站等重大技術創新平臺,囊括了院士、博士後、博士、碩士等強大的科研隊伍。  據了解,張懿院士是我國綠色過程工程研究領域主要開拓者之一,長期從事鉻鹽清潔生產工藝研究,致力於鉻鹽產業的綠色化升級。
  • 上海分級診療再創新 院士工作站入駐二級醫院
    圖說:周良輔院士工作站正式入駐復旦大學附屬閔行醫院  東方網記者劉軼琳6月29日報導:經一年試運轉,日前,周良輔院士工作站正式入駐復旦大學附屬閔行醫院,這標誌著從此地處上海市城鄉結合部的居民除可降低醫療費用、享受三甲醫院的優質資源外,還可在家門口掛到著名院士的稀缺資源號;這也是上海市首家落戶於醫院的「院士工作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