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假設關係
1、一個或幾個分句提出假設的情況,另一個或幾個分句說明這種假設的情況實現後會有什麼結果。
如:即使狐狸再狡猾,也鬥不過好獵手。
如果明天不下雨,我們就去公園玩。
2、常用的表示假設關係的關聯詞。
如果(假設、若、倘若、要是、假使、萬一、若是)……就(便、那、那麼、則)……
即使(就是、就算、哪怕、縱然)……也(還)……
二、條件關係
1、前一個分句提出條件,後面的分句表示在這種條件下所產生的結果。
如:無論颳風下雨,哥哥都會堅持背她去學校。
你除非寫完作業,才可以出去玩。
2、常用的表示條件關係的關聯詞。
只要……就……
只有……才……
無論……都……
除非……才……
任憑……也……
不管……總……
注意:在「只有……才……」「只要……就……」「除非……才……」這類句式裡,前面的分句提出條件,後面的分句說出在這個條件下會產生的結果。
在「無論……都……」「任憑……也……」「不管……總……」這類句式裡,前面的分句先列出條件,後面的分句指出在任何條件下都會得到這樣的結果。
三、易混淆的幾種關聯詞。
不是……而是……(並列關係)
不是……就是……(選擇關係)
是……還是……(選擇關係)
儘管……也……(轉折關係)
不管……也……(條件關係)
既然……就……(因果關係)
只要……就……(條件關係)
以上就是關聯詞裡容易弄混淆的地方,我們不僅要紮實的學習基礎知識,也要注意知識之間的區別,這樣才能更好地解決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