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35戰鬥機的複合材料先進加工工藝

2020-10-18 王廷強GDT

美國洛克希德馬丁公司展示了領先行業的複合材料加工技術,大大節省了生產成本。現在我們一起領略一下F35聯合戰鬥機的這項先進加工工藝。

F35複合材料的蒙皮加工設備,高精密銑鑽設備

F35戰鬥機的蒙皮VLO,very low observity 超低暴露蒙皮

精巧的切割工具,刀具的壓縮線路可以避免複合材料切削時的分層問題

F35的蒙皮裝配和切割效果

蒙皮的加工需要兩個階段,第一,先在內模加工;第二,將零件翻轉到一個鏡像的外模工裝上切割

切割完成的蒙皮直接從加工設備平臺上移到巨型CMM檢測設備上

自動化、高精度刀柄設計是這個切割設備的一個重要創新

液壓刀柄

液壓刀柄的動平衡檢測

F35 輕型Ⅱ-聯合前鋒戰鬥機,是洛克希德馬丁公司一種可以垂直起降的戰鬥機。這種機型適用於美國空軍、美國海軍陸戰隊和Navy。這個戰機的特點是VLO(超低暴露性),幾乎不可以被雷達偵測,並且這個性能的維護成本很低。

以前的隱形飛機的維護成本非常高,因為雷達對於尖銳的邊角敏感度非常高,所以隱形飛機如果做到VLO,就必須將外觀零件的配合部分圓滑過渡。過去通常使用環氧樹脂,但是環氧樹脂會變硬、內部也會出現尖銳的裂縫,導致了很難頻繁檢測和替換維護。

F35的蒙皮新型的加工技術使蒙皮之間的接縫如此的平滑,以至於根本不需要任何樹脂來修整,完全避免了之前F35遇到的蒙皮拼接問題。

這個項目得到美國軍方三大戰機不同用戶的支持,也獲得了美國8個軍事盟友的支持,這些軍事盟友為項目提供了超過40億美元的開發費用,甚至都不需要動用美國納稅人的錢。

這種CNC的加工技術使加工後即交付變成可能,對於美國以外的國家,使這種VLO戰機的維護成本變得合理可行。

這個設備的複合材料加工技術精度極高,公差控制嚴格,天衣無縫的拼接技術成為可能,不會因為拼接蒙皮增加雷達可探測面積。

這個CNC設備長達15米,配備了能夠提供精確定位的玻璃分劃尺、能夠提供幾何補償的DC專利作業系統。F35的採購團隊聲稱這臺五軸加工設備是目前國際上這個尺寸規格的CNC工具機中精度最高的。

碳纖維製作的複雜輪廓零件也在這臺設備上加工,還包括固定零件的鋁真空夾具,大約56個型號的零件在這臺設備上銑、鑽和切割。碳纖維零件需要分別銑內表面,然後固定在一個真空吸附的夾具上加工外部的其它特徵。

F-35的蒙皮加工精度保證方法的細節沒有對外透露,但是可以從工藝角度做出分析:

壓縮線路

1

複合材料由多層組成,加工力會導致層分離,產生脫層線現象。這是機加工複合材料精度保證的最大的難題。傳統的PCD刀具只能持續切割7米,然後因為刀具的磨損,繼而產生複合材料脫層。

這個問題的解決方案是一個硬質合金刀具的開發,AMAMCO公司的產品,這種新型刀具結構上有獨特的壓縮線路,在切削時,刀具具備同時壓縮複合材料的功能,避免了分層現象。這種刀具的價格只有PCD的1/3,但是壽命可達33米。

厚度銑削

2

碳纖維的生產雖然使用自動布層方法,但是對於厚度仍然精度控制不足,需要使用CNC進一步加工。通常使用PCD球頭微控銑刀來完成,加工線路必須平行且進給距離微小。

銑削過程需要6個小時,研究團隊正研究使用平頭銑刀在6軸設備上的加工,這樣理論上可以獲得單次更大的加工面積,以提高效率。

補償,甚至是地面

3

產生變差的一個原因是車間的混凝土地面。為了穩定設備,車間地面澆注了10米深的地基。但是這樣的地基仍然會產生微小的抖動。為了提高這臺CNC設備的精度,使用了多個布置在設備X-Y導軌四個角上陶瓷球來實時檢測地基的變化。

CMM測量

4

對於這種大型的工件和工裝,在線檢測是最可行的檢測方法。研究團隊的解決方案是將CNC設備的底座做成移動形式,底座同上面的零件可以同時移動到旁邊的三坐標測量室,另一個巨大的房間。為了在運輸中不會損壞零件,三個底座的真空泵獨立設置。

專業的操作者

5

考慮到設備的精密要求,專門培訓了一批操作者,並設置了一個新的技術崗位分類「STEM」 - 特殊技術設備。

刀柄

6

刀柄也是一個關鍵的影響因素。任何加工中心都會同意刀柄的重要性,精確的對中、夾緊和穩定性可以保證工件的高精度要求。

這臺CNC設備使用液壓刀柄,刀具和刀柄需要經過Haimer的平衡機測量。在液壓手柄中,使用了壓力鎖緊式刀柄Tribos,Shunck公司的彈性金屬變形技術。

沉孔加工

7

沉孔加工工藝控制成本較高。F-35蒙皮的沉孔精度要求很高,技術人員通常使用沉孔檢具手動測量然後再調整加工設備的參數,這個流程要耗費大量時間。如今,這臺CNC設備已經完全去除了這種手動操作。洛克希德馬丁公司內部開發一個PINC的裝置,具備壓力的垂直矢量沉孔加工。

這個裝置裝配在這臺CNC的主軸上,加上沉孔加工刀具和一個精度調整裝置,這個調整裝置有一個觸點接觸零件表面,因為機械方式補償,可以免維護使用。

圖片是F-35的一個部件,可以看到這些零件輪廓的複雜性和數量巨大的加工孔,這些孔還必須經過檢測。是否能夠實現鑽孔和測量孔在同一時間完成呢?對於這個具有挑戰性的工藝問題,洛克希德馬丁公司的工程師正在努力實現。

周周更新,輕鬆學GD&T,請關注這個公眾號

GD&T

幾何公差ASME

公眾號:製造研發技術中心

公眾號ID:GDT_ASMEY145

相關焦點

  • 我國戰鬥機大修,先進複合材料的損傷,原來修護需要這麼多步驟
    然而再強大的戰鬥機,在自然環境中經過長時間的訓練和實際空戰中,也會傷痕累累,甚至會導致飛機墜毀。如未加防護的戰鬥機暴露在高溫、高溼、高鹽霧環境中,8天就會出現點狀腐蝕凹坑,兩年時間表面就會產生分層剝離現象,這時飛機機體就極易發生斷裂,在空中飛行就會出現空中解體情況。而引擎中彈、油箱爆炸、機體受損也是導致飛機墜毀的主要原因。
  • 局座一語成真,日本f35墜毀真相?來自戰忽局的神秘力量
    局座一語成真,日本f35墜毀真相?來自戰忽局的神秘力量日本的F35墜毀,再次引起了諸多購買國以及美國內部的爭議。儘管F35是當今最先進的戰鬥機之一,但因為其只是低配版的F22,真實戰力究竟在殲20,蘇57等五代機面前能發揮幾成還成疑問,就是在體系作戰下,F35這款「減配」五代機究竟能不能槓的過4代半戰機也成為了疑問。
  • 輕科普 | 先進複合材料:製造基礎
    在上一篇文章「複合材料到底是什麼?」中,我們介紹了複合材料的基礎知識以及「先進複合材料」的構成要素。本文將重點介紹基本的製造技術。當用先進複合材料生產零件時,在選擇合適的製造工藝時需要考慮許多因素。最常見的是通過一個稱為手動疊層的過程手工完成所有操作。
  • 【復材資訊】盤點當下碳纖維複合材料機翼所用的成型工藝
    碳纖維複合材料設計是基礎,成型是關鍵,成型技術和設備是成型複合材料的重點,隨著複合材料在飛機上的廣泛使用,各種相對應的先進成型技術也迅速發展,先進的預浸料製備技術、自動鋪帶(絲)技術及設備、雷射投影、雷射跟蹤儀以及工裝設計和加工等都為複合材料的成型提供了堅實的基礎
  • 從蒙布到先進複合材料,回顧航空航天材料發展的漫長徵程
    材料加工工藝的進展古老的鑄、鍛技術已發展成為定向凝固技術、精密鍛造技術,從而使得高性能的葉片材料得到實際應用。複合材料增強纖維鋪層設計和工藝技術的發展,使它在不同的受力方向上具有最優特性,從而使複合材料具有「可設計性」,並為它的應用開拓了廣闊的前景。
  • 英國AMRC將配備超聲波主軸的複合材料加工工具機
    DMU 340 G線性工具機將入駐謝菲爾德大學先進位造研究中心(AMRC,位於英國謝菲爾德),它是第一款可配備超聲波功能主軸並可用於五軸加工的複合工具機。這臺佔地59平方米的機器,是由德馬吉森精機公司(DMG MORI)在AMRC複合材料中心加工小組負責人Kevin Kerrigan博士的指導幫助下完成設計和開發的,幫助DMG MORI 創造出可以面向世界市場的產品。從高端豪華車輛單體車到下一代輕型航空發動機風扇葉片,DMU 340 G能夠在複合材料加工方面顯著改善其複合加工性能。
  • 應用在軍事裝備中的碳纖維複合材料
    比頭髮絲還細幾倍的碳纖維與樹脂、碳、陶瓷、金屬等基體,經過特殊複合成型工藝製造,即可獲得性能優異的碳纖維複合材料,能夠廣泛應用於航空、航天、能源、交通、軍用裝備等眾多領域,是國防軍工和民用生產生活的重要材料。
  • 先進碳基複合材料行業下遊需求旺盛,發展空間較大(附報告目錄)
    先進碳基複合材料行業下遊需求旺盛,發展空間較大(附報告目錄)1、先進碳基複合材料產業鏈介紹先進碳基複合材料是指以碳纖維為增強體,以碳或碳化矽等為基體,以化學氣相沉積或浸漬等工藝形成的複合材料,主要包括碳/碳複合材料產品(碳纖維增強基體碳)、碳/陶複合材料產品
  • 第二屆先進複合材料國際會議成功召開(ICACM 2019)
    為響應國家「建設材料強國」戰略的號召;掌握先進複合材料科技發展前沿;共商先進複合材料的研發大計,由南亞科學與工程協會主辦,北京航空航天大學、釜山大學合作承辦的第二屆先進複合材料國際會議(ICACM2019)於2019年12月14日至16日在北京外國專家大廈召開。
  • 結構陶瓷生產加工新工藝新發展介紹
    科眾陶瓷在工業行業中有著特殊的加工工藝生產經驗,下面給大家詳細介紹一下,陶瓷生產加工。 對於普通陶瓷的擠壓成型,在混合陶瓷粉末時加入有機粘結劑,因此需要去除有機粘結劑的脫脂工藝。該公司開發的陶瓷由粉末、水、無機粘合劑(微晶高嶺土)製成,並以75∶23∶2的質量比混合形成水化合物,然後再以高速真空擠壓該化合物,結果,在成形過程中不需要脫脂過程,乾燥後的強度可以提高,並且可以通過一般的機械加工製造各種形狀的產品。此外,還證實了通過該方法燒結結構陶瓷的材料,其機械加工比原先用的結構精細陶瓷要容易得多。
  • 連續碳纖維複合材料3D列印的成型工藝
    連續碳纖維複合材料3D列印的成型工藝連續碳纖維複合材料3D列印的成型質量與成型性能受到三維成型過程中溫度、速度、層高等多工藝條件及複合材料本身、列印噴頭等多物理參數的影響,合理工藝參數的選擇是高質量碳纖維三維成型的保證。
  • 2019全球先進纖維複合材料30大研發熱點!
    高性能纖維複合材料作為典型的先進纖維複合材料,無論在軍用還是民用領域都擁有極為廣泛的應用前景,近年來已成為世界各國研究的熱點和重點。在徐堅教授的帶領下,材料委天津院前沿材料團隊及中科院化學所對2019 年全球範圍內高性能纖維複合材料在新產品、新工藝以及新市場等方面取得的科技進展進行了回顧。
  • 【先進刀具】航空難加工材料加工刀具
    該行業通過採用諸如碳纖維增強塑料(CFRP)、利用金屬部件和層疊複合材料製成的夾芯部件等新的、輕量化複合結構材料對此作出了回應。而這些又對機加工專業人員在耐磨損、工具幾何參數等方面提出了新的挑戰,尤其是象CFRP 這樣特別耐磨的材料,更具有挑戰。
  • 【復材資訊】車用碳纖維複合材料性能及成型工藝
    但由於傳統複合材料成型工藝來源於品種多、批量小、高成本生產的航空工業,為了滿足車用CFRP 對高效率、低成本、規模化、自動化製造技術的迫切需求,國際主流車企結合車身部件設計靈活、厚薄不均、複雜程度地不同的具體特點,開發了眾多差異化的新型快速成型工藝,以實現最小碳纖維用量下最大程度地發揮複合材料功效的目的。
  • 【復材資訊】船舶操控臺的碳纖維複合材料RTM成型工藝
    【復材資訊】船舶操控臺的碳纖維複合材料RTM成型工藝 2020-12-23 07: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半固態工藝及深冷處理TiZr基非晶複合材料的研究
    目前,對於BMGs的改性主要集中在以內生法或外加法製備含有晶體相增韌的非晶複合材料(BMGCs)。其中,非晶複合材料(BMGCs)不僅具有非晶合金特殊的物理和化學性能,而且通過引入強韌的第二相,能夠阻止單一剪切帶的快速擴展,誘發多重剪切帶,改善了非晶合金的脆性。但是,BMGCs尺寸小、形狀簡單的難題仍然制約著應用。
  • 一文簡述碳/碳複合材料的加工、特性及應用
    2、碳/碳複合材料的製備方法 2.1液相滲透法製備碳/碳複合材料 具體加工流程如下: 製備具有所需結構和形狀的碳纖維/ 石墨纖維預成型坯。
  • 一種用於生產混合複合材料結構的連續生產工藝
    FuPro研究項目開發了一種新的大批量生產工藝,可以生產出由複合材料空心型材、有機板材、注塑模塑料和金屬嵌件構成的多組件結構,從而形成了一個高度自動化的工藝鏈。該工藝過程涉及在空心型材的固結過程中進行混合紗的編織和預成型,直至二次成型並與有機板材相結合。
  • 前沿技術 | 超纖維及其先進複合材料的最新進展(一)
    前沿技術 | 超纖維及其先進複合材料的最新進展(一) 發表時間:2017/2/28
  • 一文簡要了解碳纖維複合材料的特性、生產流程及加工方法
    碳纖維是以高質量聚丙烯腈(PAN)為原料經過特殊工藝加工而成,PAN基碳纖維束絲中擁有1000至48000根單絲,每根單絲直徑為5-7μm。碳纖維通常與樹脂一起固化形成複合材料。與金屬(例如鋁)或其他纖維增強複合材料製造的零部件相比,碳纖維複合材料部件質量輕、強度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