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節 蠅 - 專區 - 生物谷

2020-11-25 生物谷

第三節 蠅

  蠅屬雙翅目環裂亞目(Cyclorrhapha),全世界已知10000多種,我國記錄有1500多種。與人類疾病有關者多屬蠅科(Muscidae)、麗蠅科(Calliphoridae)、麻蠅科(Sarcophagidae)及狂蠅科(Oestridae)。

  形態

  成蠅體長一般5~10mm,呈暗灰、黑、黃褐、暗褐等色,許多科類帶有金屬光澤,全身被有鬃毛(圖20-13)。

圖20-13 蠅生活史

  1.頭部 近似半球形。複眼大,兩眼間距離多以雄蠅較窄,雌蠅較寬。頭頂有3個排成三角形的單眼。顏面中央有1對觸角,分3節,第3節最長,其基部外側有1根觸角芒。大部分蠅類的口器為舐吸式,由基喙、中喙和1對唇瓣組成,基喙上有1對觸鬚。口器可伸縮折迭,以唇瓣直接舐吸食物,唇瓣腹面有對稱排列的假氣管,食物由此流入兩唇瓣間的口腔(圖20-14)。吸血蠅類的口器為刺吸式,能刺入人、畜皮膚吸血。

圖20-14 蠅頭部

  2.胸部 前胸和後胸退化,中胸特別發達。中胸背板和側板上的鬃毛、斑紋等特徵是分類的根據。前翅1對,有6條縱脈,均不分支。第4縱脈彎曲形狀不一,為某些種屬的鑑別特徵(圖20-15)。後翅退化為平衡棒。足3對較短,跗節分5節,末端有爪和爪墊各1對,中間有1爪間突,爪墊發達,密布粘毛。爪墊和足上密布鬃毛,均可攜帶多種病體(圖20-16)。

圖20-15 蠅翅

圖20-16 蠅足跗節末端

  3.腹部 由10節組成,一般僅可見前5節,後5節演化為外生殖器。雌外生殖器通常藏於腹部,產卵時伸出。雄外生殖器是蠅種鑑定的重要依據。

  生活史

  蠅為全變態昆蟲,除少數蠅類(如麻蠅)直接產幼蟲外,生活史有卵、幼蟲、蛹和成蟲4個階段(圖20-13)。

  1.卵 橢圓形或香蕉狀,長約1mm,乳白色。常數十至數百粒堆積成塊。在夏季,卵產出後一天即可孵化。

  2.幼蟲 俗稱蛆。圓柱形,前尖後鈍,無足無眼,乳白色。幼蟲分3齡。舍蠅的一齡幼蟲長2mm,三齡幼蟲約8~10mm。幼蟲腹部第8節後側有後氣門1對,由氣門環、氣門裂和鈕孔組成(圖20-17),是主要的呼吸孔道。後氣門形狀是幼蟲分類的重要依據。

圖20-17 常見蠅幼蟲後氣門

  3.蛹 為圍蛹,即其體外被有成熟幼蟲表皮硬化而成的蛹殼。圓筒形,長約5~8mm,棕褐色至黑色。在夏秋季,蛹一般3~6天羽化,如舍蠅。

  4.成蟲 羽化1~2天後進行交配,一般一生僅交配一次,數日後雌蟲產卵。整個生活史所需時間與蠅種、溫度、溼度、食物等因素有關。蠅類的生長發育所需溫度因種而異,如大頭金蠅從卵發育至成蟲所需的時間,在32℃為11天;25℃約13天;22℃左右約20天。成蠅壽命視蠅種而有不同,多為1~2個月。

  生態習性

  1.孳生地 蠅幼蟲以有機物為食,各種有機物豐富之處,都可能成為基孳生地。根據孳生地性質的不同,可將其分為糞便類、垃圾類、植物質類和動物質類四類。不同蠅種的孳生地不同,但居住區內的蠅類適應性較強,往往對孳生地的要求不太嚴格。

  2.食性 成蠅的食性分為3類:不食蠅類其口器退化,不能取食,如狂蠅;吸血蠅類以動物與人的血液為食,如廄螫蠅;非吸血蠅類多數種類為雜食性,腐敗的動、植物,人和動物的食物、排洩物、分泌物和膿血等均可為食。蠅取食頻繁,且邊吃、邊吐、邊排糞,該習性在蠅類機械性傳播疾病方面具有重要意義。

  3.棲息與活動 蠅類夜間常停落於天花板、電線或懸空的繩索上,白天在有亮光處活動。蠅光活動受溫度的影響較大,如家蠅30℃時最活躍,40℃以上和10℃以下便瀕於死亡。蠅善飛翔,如家蠅每小時可飛行6~8km,一般活動範圍在1~2km內,有時可隨車船等交通工具擴散。

  4.季節消長 蠅對氣候有相對嚴格的選擇性,不同蠅種在同一地區和同一蠅種在不同地區表現有不同的季節分布。一般可將我國蠅類分為春秋型(如巨尾阿麗蠅)、夏秋型(如大頭金蠅、絲光綠蠅、尾黑麻蠅)、夏型(如廄螫蠅)和秋型(如舍蠅),其中以夏秋型和秋型蠅類與夏秋季腸道傳染病的關係尤為密切。蠅類一般每年可完成7~8代,我國南方可達10多代。

  5.越冬 大部分蠅類以蛹越冬,如金蠅、麗蠅、麻蠅;少數蠅類以幼蟲和成蟲越冬,前者如綠蠅,後者如廄腐蠅。家蠅幼蟲、蛹或成蟲均可越冬。越冬的幼蟲多在孳生物底層;蛹在孳生地附近的表層土壤中;成蟲蟄伏於牆縫、屋角、菜窯、地下室等溫暖隱蔽處。

  我國主要蠅種

  1.舍蠅(Musca domestica vicina) 體長5~8mm,灰褐色。胸部背面有4條黑色縱紋;第四縱脈末端向上急彎成折角;腹部橙黃色,在基部兩側尤明顯,並具黑色縱條。幼蟲主要孳生於畜糞和垃圾中,成蟲常出入住室,室內95%為該蠅種,與各種疾病的關係密切。

  2.大頭金蠅(Chrysomyia megacephala) 體長8~11mm,軀體肥大,頭寬於胸,體呈青綠色金屬光澤。複眼深紅色,頰橙黃色。幼蟲主要孳生在人、畜糞便中,成蟲活動於腐爛的瓜果、蔬菜及糞便周圍,廚房內常可見,是夏秋腸道傳染病的主要傳播蠅種。

  3.巨尾阿麗蠅(Aldrichina grahami) 體長5~12mm,胸部灰黑色,中胸背板前部中央有3條黑色縱紋,中央的1條較寬,腹部背面有深藍色金屬光澤。幼蟲主要孳生在人的稀糞及尿中,成蠅主要在室外活動。

  4.絲光綠蠅(Lucilia sericata) 體長5~10mm,呈綠色金屬光澤,頰部銀白色。幼蟲主要孳生於動物屍體或腐敗的動物質中,成蠅活動在腥臭腐爛的動物質及垃圾等處,也常飛入住室或食品店。

  5.棕尾別麻蠅(Boettcherisca peregrina) 體長6~12mm,暗灰色,胸背有3條黑色縱紋,腹部背面有黑白相間的棋盤狀斑。麻蠅成蟲產幼蟲,幼蟲孳生在稀糞中,有的孳生於醬缸或醃菜缸中;成蟲活動於室內外。

  6.廄螫蠅(Stomoxys calcitrans) 體長5~8mm,暗灰色,形似舍蠅,刺吸式口器,胸部背面有不清晰的4條黑色縱紋,第四縱脈末端呈弧形彎曲。幼蟲主要孳生在禽、畜糞或腐敗的植物質中,成蟲在室外活動,刺吸人畜血液。

  與疾病的關係

  蠅除騷擾人、汙染食物外,更重要的是傳播多種疾病和引起蠅蛆病。

  1.傳播疾病 蠅類傳播疾病包括機械性傳播和生物性傳播兩種方式。

  ⑴機械性傳播:是蠅類主要的傳病方式。蠅通過停落、舐食、嘔吐和排洩等活動將病原體傳播擴散。蠅可傳播:消化道疾病,如痢疾、霍亂、傷寒、脊髓灰質炎和腸道蠕蟲病;呼吸道疾病,如肺結核和肺炎;皮膚疾病,如雅司病、皮膚利什曼病、細菌性皮炎、炭疽和破傷風;眼病,如沙眼和結膜炎。

  ⑵生物性傳播:舌蠅(採採蠅)能傳播人體錐蟲病(睡眠病)。該病的病原是西非錐蟲(Trypanosoma gambiense)和東非錐蟲(T.rhodesiense)。該病僅在非洲流行。此外,某些蠅類可作為眼結膜吸吮線蟲的中間宿主。

  2.蠅蛆病 蠅幼蟲寄生人體和動物的組織和器官而引起的疾病。我國已報導各類蠅蛆病300餘例,多數為狂蠅科和皮下蠅科的一些幼蟲所引起的眼蠅蛆病和皮膚蠅蛆病。通常取出幼蟲後症狀即消失。臨床上常根據寄生部位分為以下幾類:

  ⑴胃腸蠅蛆病:致病的為家蠅、廁蠅、腐蠅、金蠅、麗蠅等屬的蠅種。多因蠅卵或幼蟲隨汙染的食物或飲水進入人體而導致寄生。多數患者有消化道功能紊亂、食欲不振、噁心、嘔吐、腹痛、腹瀉或腸炎等症狀。可從糞便排出或嘔吐出的蠅蛆作診斷。

  ⑵口腔、耳、鼻咽蠅蛆病:多由金蠅、綠蠅和麻蠅等屬的種類引起。常因這些器官的分泌物有臭味而招致蠅產卵或排蛆。嚴重時可穿透軟顎與硬顎,鼻中隔、咽骨遭破壞,甚至引起鼻源性腦膜炎。

  ⑶眼蠅蛆病:主要由狂蠅屬的種類的一齡幼蟲所致,以羊狂蠅最常見。狂蠅蛆多致結膜蠅蛆病,患者有異物感、癢痛和流淚等症狀。

  ⑷泌尿生殖道蠅蛆病:致病的為麻蠅、綠蠅、金蠅、廁蠅等屬的種類,可引起尿道炎、膀胱炎與陰道炎等。

  ⑸皮膚蠅蛆病:主要由紋皮蠅(Hyperderma lineatum)和牛皮蠅(H.bovis)的一齡幼蟲所引起。主要症狀為移行性疼痛、出現幼蟲結節或匐行疹。移行部位可有痛脹和搔癢感。此外,綠蠅、金蠅等屬幼蟲侵入皮膚創傷處寄生可引起創傷蠅蛆病。

  防制

  滅蠅的根本措施是搞好環境衛生,清除蠅的孳生場所。根據蠅的生態習性和季節消長規律,殺滅越冬蟲態和早春第一代及秋末最後一代成蠅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環境防制 控制孳生場所要求做到①消除孳生物,使蠅類不能孳生繁殖;②隔離孳生物,使蠅類不能接觸產卵;③改變孳生物的性狀,使之不適合蠅類孳生;④充分利用孳生物,化廢為寶,限制蠅類孳生。

  2.物理防制

  ⑴對幼蟲(蛆)及蛹可進行淹、悶殺(蛆的生長需氧)、撈(撈出燙死或餵雞鴨)、堆肥,依靠堆肥發酵產生的熱及有害氣體來殺死糞中的蛆及蛹。

  ⑵對成蠅可進行①直接拍打;②捕蠅籠誘捕;③粘蠅紙粘捕

  3.化學防制

  ⑴滅幼蟲的常用藥物如下:

  1)敵百蟲:0.3~0.5%敵百蟲水溶液,每平方米300~500ml噴灑糞坑。
2)馬拉硫磷:0.2%乳劑,每平方米糞面500ml。
3)倍硫磷:0.1%乳劑,每平方米500ml。

  ⑵滅成蠅:

  1)毒餌誘殺:常用毒餌種類有:0.2%敵百蟲糖液、0.2%敵百蟲魚雜、0.05%倍硫磷飯粒。
2)滯留噴灑:主要用於廁所、馬廄、豬圈、禽圈、禽舍等多蠅場所,常用藥物:倍硫磷、辛硫磷、馬拉硫磷各為2g/m2,殘效期1~2個月;氯氰菊酯15~30mg/m2,殘效期3~4個月。
3)室內速殺:常用0.3%敵敵畏乳劑(1ml/m3,噴霧)、0.3%辛硫磷乳劑(1ml/m3,噴霧)、0.4%氯菊酯乳劑(1ml/m3,噴霧)。
4)野外藥物速殺:常用50%辛硫磷(或殺螟松)乳油,每99.18m2用量為50~100ml,超低容量噴霧。

  4.生物防制 自然界中蠅類天敵種類很多,已進行試驗的有寄生蜂作用於蠅蛹。致病性生物方面,應用蘇雲金桿菌H9的外毒素對家蠅及絲光綠蠅的幼蟲有效。

相關焦點

  • 第三節 分子雜交 - 專區 - 生物谷
    第三節 分子雜交   一、概述   前面已經介紹了核酸分子單鏈之間有互補的鹼基順序,通過鹼基對之間非共價鍵(主要是氫鍵)的形成即出現穩定的雙鏈區,這是核酸分子雜交的基礎。
  • Nature:有性別的器官 - 幹細胞&iPS專區 - 生物谷
    圖片來自:mediasavvygirls.com2016年2月24日/生物谷BIOON/--最新的研究表明,我們的身體除了性器官,其他的器官也存在著性別的差異。我們的器官可能是「男性」或「女性」的,這可能意味著女性和男性在疾病治療的過程中需要區別對待。
  • 【谷一伴讀】第十一章 第三節 熱敏成像技術#3月14日#
    第一章 第二節 骨關節系統#1月7日#【谷一伴讀】第一章 第三節 呼吸系統#1月8日#【谷一伴讀】第一章 第四節 消化系統#1月9日#【谷一伴讀】第一章 第五節 脈管系統#1月10日#【谷一伴讀】第一章 第六節 泌尿與生殖系統#1月11日#【谷一伴讀】第一章 第七節 神經系統#1月12日#
  • 第二節 分子結構 - 專區 - 生物谷
    第二節 分子結構   所謂分子結構通常包括下面一些內容:分子中直接相鄰的原子間的強相互作用力,即化學鍵問題,分子的空間構型問題;分子之間還有一種弱的相互作用力,即分子間力問題;此外分子間或分子內的一些原子間還可能形成氫鍵。   本節主要簡介雜化軌道理論,有關氫鍵的問題留在下一節討論。
  • PPO活性測定 - 專區 - 生物谷
    本網站所有註明「來源:生物谷」或「來源:bioon」的文字、圖片和音視頻資料,版權均屬於生物谷網站所有。非經授權,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不得轉載,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取得書面授權轉載時,須註明「來源:生物谷」。其它來源的文章系轉載文章,本網所有轉載文章系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轉載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WESTERN PROTOCOL - 專區 - 生物谷
    Stripping buffer: 0.5 L (sterile filter solution and keep at 4°C) 0.2 M Glycine, pH 2.5 0.05% Tween 20本網站所有註明「來源:生物谷」或「來源:bioon」的文字、圖片和音視頻資料,版權均屬於生物谷網站所有。
  • PCR實用技巧 - 專區 - 生物谷
    使用兼併primer時, 要參考密碼子使用表,注意生物的偏好性,不要在3'端使用兼併primer,並使用 較高的primer濃度(1uM-3uM) j. 最好學會使用一種design software. PP5,Oligo6,DNAstar, Vector NTI, Online design et al. * primer的另一個重要參數是熔解溫度(Tm)。
  • JGP:細菌如何抵抗氟化物 - 生物研究專區 - 生物谷
    2014年9月16日 訊 /生物谷BIOON/ --近日, Christopher Miller不是一個牙醫,但他專注於研究氟化物。儘管大多數動物細胞免受直接接觸氟化物,但這種物質是一種嚴重威脅單細胞生物,如細菌和酵母的有毒元素。因此,他們的血漿膜帶有兩種不同類型的蛋白質來幫助消除細胞不需要的氟化物:氟/氫原子逆向運輸蛋白使用能量來激活氟化物泵「上坡」離開細胞,特殊氟化物"Fluc"離子通道調解氟化物的消極「下坡」活動來穿過細胞膜。「Fluc」離子通道被Miller和他的同事們首次發現於2013年。
  • 黑螞蟻 - 黑螞蟻 - 專區 - 生物谷
    觸角1對,屈膝狀,共12節,柄節最長。口器發達;咀嚼式。前胸背板甚發達,中胸背板較小。無翅。足3對,發育相等。胸部和腹部相接處縮小呈細柄狀,並具有向上的鱗片1枚;腹部5節。上顎、觸角、足為睹褐色;頭胸、足及每腹節的後緣有褐色硬毛,腹節後緣的毛較密,其餘的較稀。兵蟻與工蟻相似。雌蟻形大。雄蟻較雌蟻略小,均有翅,其觸角細長,不呈屈膝狀。幼蟲頭胸部細小,腹部較寬,體黃白色,無足;蛹白色。
  • 感染HIV應及早治療 - 愛滋病專區 - 生物谷
    2015年6月2日 訊 /生物谷BIOON/ --一項國際臨床試驗提供了有力證據表明,只要被感染了愛滋病病毒,即使身體沒有病症也應儘早治療,這樣可以避免幾年後的嚴重疾病與其他致命的併發症。這個結論引發了一個強有力的道德問題:世界、國家性組織是否有決心、有資源保護百萬HIV感染者免受愛滋病的折磨。
  • 核酸定量分析方法 - 專區 - 生物谷
    本網站所有註明「來源:生物谷」或「來源:bioon」的文字、圖片和音視頻資料,版權均屬於生物谷網站所有。非經授權,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不得轉載,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取得書面授權轉載時,須註明「來源:生物谷」。其它來源的文章系轉載文章,本網所有轉載文章系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轉載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免疫印跡法 - 專區 - 生物谷
    本網站所有註明「來源:生物谷」或「來源:bioon」的文字、圖片和音視頻資料,版權均屬於生物谷網站所有。非經授權,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不得轉載,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取得書面授權轉載時,須註明「來源:生物谷」。其它來源的文章系轉載文章,本網所有轉載文章系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轉載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 生物研究專區 - 生物谷
    2015年6月17日 訊 /生物谷BIOON/ --長期以來人們都知道抓撓會使得患慢性瘙癢的患者感到異常舒服,而如今來自塔夫茨大學醫學院的研究人員就在研究中闡明了為何抓撓會讓患者獲得快感,相關研究刊登於國家雜誌Journal
  • 脊髓 - 脊髓- 專區 - 生物谷
    脊髓的外形:   前正中裂、後正中溝、兩對前後外側溝、脊髓圓錐、頸膨大、腰骶膨大   脊髓節段的劃分:頸8、胸12、腰5、骶5、尾1   脊髓節段與脊柱節段的對應關係:   C1-4與同序數椎骨相同,C5-8和T1-4高一位,T5-8高兩位,T9-12高三位,L1-5平對第11和12胸椎。
  • 稻稈潛蠅危害及防治
  • 初二《生物》第十一章第三節 昆蟲的一生
    初二《生物》第十一章第三節 昆蟲的一生一、設計思想根據初中生物課程標準提出的「提高學生的生物科學素養,發展學生的科學探究能力,幫助學生理解生物科學、技術和社會的相互關係,增強學生對自然和社會的責任感,促進學生形成正確的世界觀和價值觀
  • Science:防範與管理新興技術 - Science報導專區 - 生物谷
    2016年11月12日/生物谷BIOON/--在一項新的研究中,美國海斯汀中心(The Hastings Center)研究學者Gregory Kaebnick作出結論,鑑於管理新興技術需要對技術的使用進行限制,這是因為這些技術的潛在傷害和其他後果是高度不確定性的,在管理新興技術時採取的防範方法經常被批評為反映「風險恐慌」,但是防範能夠與對科學的支持是相一致的。
  • Science:思維聚焦更快樂 - Science報導專區 - 生物谷
    (生物谷Bioon.com)生物谷推薦英文摘要:Science 12 November 2010:Vol. 330. no. 6006, p. 932DOI: 10.1126/science.1192439A Wandering Mind Is an Unhappy
  • 黑帶食蚜蠅知識免費科普,看一看你了解多少?
    黑帶食蚜蠅,拉丁學名是Episyrphus balteatus De Geer,屬於節肢動物門(Arthropoda)、六足亞門、昆蟲綱(Insecta)、雙翅目、環裂亞目、食蚜蠅科(Syrphidae)、食蚜蠅亞科(Syrphinae)的一種動物,族是食蚜蠅族Syrphini。
  • 經絡起源說 - 生物研究專區 - 生物谷
    (生物谷Bioon.com)文章的作者是我國香港大學的Li Lei, Ching Wo Tung和Kwai Ching Lo,其研究成果將發表在英文期刊《Chinese Medicine》(中醫)2014年6月刊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