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的核聚變技術,真的領先我們嗎?中國院士說出了大實話

2021-01-15 每一天哪一天

核電站應該是大家都比較熟悉的東西,而目前其實擁有核電站的國家並不是很多,而這些國家也正是因為核電站導致國內的資源要比其他的國家更充足,所以發展的速度才能夠領先世界上的很多國家,不過今天要跟大家介紹的是和核電站類似的另一種東西。

現在國際上的核電站其實採用的都是核裂變技術,這項技術其實在幾十年前就已經研究出來了,而到了今天可控核裂變技術其實已經非常成熟了。不過另一種產生大量能源的可控核聚變技術卻還沒有任何一個國家完全研究成功。

而中國因為在上世紀90年代購買了前蘇聯的一套設置,並且付出了很多心血在這上面,所以中國目前的可控核聚變技術其實是處於世界先進水平的。但是因為這些年美國也在這方面大力投入資金研究,所以有很多人認為以美國的科研技術,所以目前美國的核聚變技術應該是領先中國的。

那麼美國的核聚變技術,真的領先我們嗎?關於這個問題中國有一位院士說出了大實話,這位院士並沒有直接的談及這個話題,而是說了一句話,那就是第一個可控核聚變電站只會在中國,並且只有可能在中國。

很多人可能覺得中國的這位院士說的話有點狂妄了,但是其實這是中國科學家對自己科研技術的自信。因為中國和美國雖然都是研究可控核聚變,但是其實彼此的方向是完全不一樣的,而中國的科學家也正是堅信中國的方向是正確的才會這樣說。

換句話說就是中國研究成功了,那麼美國的方向肯定是錯的,如果美國研究成功了,那麼也證明中國的方向是錯的。而作為一個在核聚變領域研究了這麼多年的院士,對於自己的研究方向有信心應該是一件非常正常的事。

相關焦點

  • 美國的核聚變技術,真的領先我們嗎?中國院士說出了大實話
    不過另一種產生大量能源的可控核聚變技術卻還沒有任何一個國家完全研究成功。而中國因為在上世紀90年代購買了前蘇聯的一套設置,並且付出了很多心血在這上面,所以中國目前的可控核聚變技術其實是處於世界先進水平的。
  • 美國計劃建成首個聚變電站!中國院士:第一座聚變電站只會在中國
    而核聚變技術能夠帶來的能源更加的大,所以目前核聚變技術也是國際上技術比較先進的國家專研的一個領域。而按照部分專家的估計,目前國際上核聚變技術研究得比較深的其實就中國和美國這兩個國家。美國是因為國內的科研人才比較多,而且自身對於科研這一方面也很重視,再加上美國在核聚變這條路上已經走了很遠。而中國其實如果從頭開始肯定走不到今天這一步,中國能夠掌握這麼先進的核聚變技術其實是因為前蘇聯將自己的技術賣給了中國。
  • 世界各國核聚變成就,中國處於什麼階段,未來我們會用上核聚變嗎
    環顧他國,美國的核聚變科學成果已經領先世界,而當下的技術難題,如同噩夢般始終困擾著科學家,鑑於連續無比的巨大投入和本國等離子激化核聚變技術的飛速發展,國家點火裝置在近年逐漸轉型為本職工作:模擬核實驗和恆星演化。而阿爾卡特裝置於實驗完成後關機。在等待更先進的等離子點火獲得託卡馬克難以得到的瓶頸數據後,規劃將於2032年重啟,互相交叉驗證滾動推進科研進程。
  • 澳大利亞獲核聚變突破!科學家:領先美國的氘氚聚變
    在科學上,核聚變的運用十分的廣泛,受到世界各國的追捧。近日,澳大利亞新南威爾斯大學科學家發布新的研究成果,對外宣布,極端的雷射爆發使我們更接近核聚變的無限力量,無限力量什麼概念,這是有史以來從未有的研究成功,將獲得科學核聚變的重大突破。
  • 外媒:中國會成為核聚變發電技術的世界第一嗎?
    【編譯 觀察者網/張珩】幾十年來,全球石油的消耗日益加劇,高昂的油價,環境汙染的壓力讓全球對於「清潔能源」的渴求越來越大。 作為未來「清潔能源」的一個可能的發展方向,中國在核聚變領域的發展處於世界領先地位。為此,BBC記者4月18日參觀了位於安徽合肥的「科學島」——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
  • 走近「顛覆性技術」:核聚變是終極能源嗎
    原料資源豐富、釋放能量巨大,而且安全、清潔  核聚變是終極能源嗎(關注·走近「顛覆性技術」⑥)為推進可控核聚變研究,各國聯合推動了國際熱核聚變實驗堆(ITER)計劃。  近日在科技部舉辦的中國加入ITER計劃十周年紀念活動上,科學家就「核聚變是能源的美好未來嗎」等話題進行了探討。
  • 可控核聚變技術全球領先,中國的驕傲,西瓜視頻帶你看看
    讓我們跟著西瓜視頻創作人「宇宙大爆炸」看一看。要實現連續可控聚變,以目前的技術還行不通。由於核聚變反應堆內是幾億的高溫,對外又是零下二百六十九度的超低溫,極端的溫度如果缺乏強大的冷卻系統是無法搞起來的,因此分鐘級已是持久,我國可控核聚變技術也是全球領先的。
  • 中國可控核聚變已領先世界
    在中國合肥一個實驗大廳裡,有一座3層樓高的「鐵罐」。它叫EAST,是全世界最先進的探索可控核聚變的裝置之一。因為它的成功,中國人站在了核聚變研究的前沿。可控核聚變或許是能源領域的最大指望。從上世紀60年代以來,利用磁約束實現可控核聚變(託卡馬克),是各種實驗路徑中最有希望的一種。中國從上世紀90年代開始實施大中型託卡馬克發展計劃。
  • 中國可控核聚變技術領先世界,未來依靠核聚變能飛出太陽系嗎?
    要了解可控核聚變之前,我們就得先搞懂核聚變反應。我們都知道,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電子構成的,而原子核又是由質子和中子構成的。所謂的核聚變指的就是原子核的融合,也被稱為核融合。在核融合的過程中,反應前後會質量的損失,這部分質量就等價於相應的能量釋放出來,其中損失的質量與釋放的能量滿足愛因斯坦的質能方程E=mc^2。
  • 安全無輻射的核聚變技術來了?
    那麼,安全無輻射的核聚變技術真的來臨了嗎?林泉 /文近日,澳大利亞HB11能源公司表示(HB11是Hydrogen- Boron 11,即氫和硼-11的縮寫),他們在不需要超高溫,也不產生放射性核廢料的情況下,正朝著核聚變能的產生的方向推進。
  • 中國領先美國的「人造太陽」技術,究竟厲害在哪?看完你就明白了
    例如我國的科技領域、勘探領域、貿易領域、製造業領域、基建領域等,都讓許多國家為之刮目相看,可見中國發展速度之快了。眾所周知,地球上的能源是有限的,所以各國都在竭盡全力尋找與製造出,可持續發展的新能源設備。美國作為科技大國,一直以來在各大領域都位居榜首,但在「人造太陽」方面,無疑是中國更勝一籌。而中國領先美國的「人造太陽」技術,究竟厲害在哪裡呢?看完你就明白了。
  • 中國有哪些技術世界一流?我國領先世界的那些科學技術
    進入新世紀以來,我國的科技發展突飛猛進,而且在某些技術領域已經逐漸領先世界。下面就和大家討論一下中國領先世界的幾大頂尖技術。雷射器二、雷射技術有一種說法,我國的雷射技術領先世界10-15年。雷射技術的關鍵材料氟代硼鈹酸鉀晶體(KBBF),我國90年代研發成功,2009年宣布停止出口,這是中國在高科技領域少有的能對美國實施封鎖的核心技術。
  • 如果可控核聚變技術實現了,電費真的會非常便宜嗎?想多了
    正是由於核聚變所需要的原料隨處可見,不用擔心沒有原料,所以有不少的朋友認為可控核聚變完成之後,我們日常生活將不再為用電而發愁,那個時候的電費會非常便宜,有人說會降到一度電一毛,也有的說可能會降到幾分錢。那麼真的會如此嗎?可控核聚類完成之後,電費真的會便宜到一度一毛甚至更低?如果你也是這麼認麼的,那我只能回答你:想多了。
  • 用核聚變拯救人類能源危機,中國是希望之光嗎
    但氫彈的核聚變反應是不可控的,所以它才能產生比原子彈大得多的威力。太陽為什麼不會爆炸?因為它的核聚變反應是可控的。由於太陽的質量足夠大,產生的強大引力指向內部,抵消了核聚變產生的向外的力,達到了一個平衡,因此太陽才不會炸裂,才會源源不斷地給地球提供了數十億年的能量,並且還將持續數十億年。
  • 用核聚變拯救人類能源危機,中國是希望之光嗎?
    但氫彈的核聚變反應是不可控的,所以它才能產生比原子彈大得多的威力。太陽為什麼不會爆炸?因為它的核聚變反應是可控的。由於太陽的質量足夠大,產生的強大引力指向內部,抵消了核聚變產生的向外的力,達到了一個平衡,因此太陽才不會炸裂,才會源源不斷地給地球提供了數十億年的能量,並且還將持續數十億年。
  • 中國終於實現了可控核聚變
    核聚變託克馬克裝置特大科技新聞,我國的可控核聚變取得重大突破,咱們的人造小太陽首次實現放電了,我們離接近無線清潔能源,又近了一步,一旦實現可控核聚變發電,我們就可以完全擺脫對石油能源的依賴。關鍵是我們的這個技術的突破速度啊,真的是太快了,記得兩年前啊,咱們才剛剛實現能維持幾百秒的1億度點火實驗,轉眼之間就實現了放電,搞得整個西方科技界真的是有點懵,感覺中國人啊不講武德把發展經濟的速度啊,用在了科學研究上。
  • 中國可控核聚變世界領先 實現最高溫度5500萬度
    然而回首十年前的中國科技,恍如隔世。那時候,我們還沒有《國家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綱要》,我們還沒有載人航天、5000米乃至7000米深潛;那時候,連無線移動通訊對許多人來說都還是一個奢侈的夢,更遑論全部採用國產CPU和系統軟體的千萬億次計算機……有人說「給我一個支點,就能撬動整個地球」,這樣的支點當然永遠找不到,但調整經濟結構、轉變發展方式的科技支點卻是看得見、摸得著的。
  • 中國為什麼要造第二個太陽?核聚變技術獲巨大突破,領先全球5年
    據《中國之聲》12月7日報導,近日,中國再次實現了一項壯舉,國產新一代"人造太陽"——中國環流器二號M裝置,第一次實現了放電,大國重器再次實現新的壯舉!這項壯舉的成功,標誌著中國在可控核聚變技術上獲得了巨大突破。這也意味著,在大型託卡馬克裝置的設計建造和運行等諸多技術上,中國已經走進了世界前列。這也為國產核聚變堆的自主設計與建造鋪平了道路。
  • 核聚變將最終成為未來的能源嗎?
    按目前世界能量的消耗率估計, 地球上蘊藏的核聚變能可用100億年以上。因此從原理上講, 聚變能可以成為人類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能源。實際情況真的如此嗎?人類離可控核聚變還有多遠?《科學通報》發表中國原子能研究院研究員陳永靜撰寫的「核聚變將最終成為未來的能源嗎?」一文,介紹了核聚變基礎知識和可控核聚變的發展及現狀。
  • 新一代「人造太陽」反超美國,中國會不會率先實現可控核聚變?
    很多小夥伴就納悶了:現在我們已經有火力、水力、風力、太陽能、化學能等等能源了,可是電為什麼還是不夠用呀?真是讓人著急!這個時候可能大家對「可控核聚變」這個解決人類終極能源的辦法,又開始心心念念了。新聞不是剛剛的報導:中國新一代「人造太陽」中國環流器二號M裝置,在成都建成並實現首次放電了嗎?這是個好消息哈,聽說技術已經反超美國了。我們會不會是最早實現可控核聚變的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