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在報告中宣稱 2050年南京城一遇洪水必被淹

2020-11-24 搜狐網

  2050年南京城一遇洪水必淹?

  這不是聳人聽聞,而是中科院院士在寧報告會上傳出的危險信號

  「如果2050年南京遭遇巨大洪水,海平面上升,洪水將被困在南京城內,排不出去。遇到天文大潮更不得了。

」昨天,江蘇省科協舉辦的系列高端科技報告會在南京圖書館舉行,徒步穿越南極中國第一人、原中國氣象局局長、中科院院士秦大河為南京市民奉獻了一場題為《全球變暖與21世紀中國經濟社會發展》的精彩報告,呼籲人們採取綠色的環保生活方式。

  極端天氣趨強趨多

  19年前,秦大河徒步穿越南極,是「中國第一人」。當報告會現場有市民讓他講講當年的經歷時,秦大河不願多提及,「去南極已經是很久以前的事了,我還是我,沒有發生任何變化。」相比之下他更想說的是,在全球變暖的「圍剿」下,中國未來50年的氣候變化走向。

  秦大河說,21世紀,中國的極端天氣和氣候事件趨強趨多,引發更多更重自然災害, 尤其是高度危險的「小概率高強度長周期」的極端事件:洪澇、乾旱、沙塵暴……比如說,千年一遇的洪水發生頻率可能變為百年一遇;百年一遇的洪水發生頻率可能變為50年甚至更短時間一遇;而在部分地區,可能會發生從未發生過的極端事件。而看天吃飯的農業將是直接的受害者,產量波動大概是減產5%到10%,水資源問題也會日益嚴重。

  金融海嘯讓全球變暖喘口氣

  氣候的波動讓全球的經濟也圍著轉。秦大河說,人類在排放溫室氣體的時候,其實也是在和錢過不去,根據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估算,2005年每排放1噸二氧化碳所造成的經濟損失約為12美元。

  「現在世界經濟蕭條,也有好的一面。」秦大河告訴記者,經濟蕭條人類就會節制生產,節制化石染料的燃燒,毫無疑問,這對全球變暖是有減緩作用的,但這是被動的,一旦經濟轉好,有些人就會忘乎所以,更加肆無忌憚地排放二氧化碳。「舉例來說,在全世界50年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圖上,我們看到二氧化碳的增加不是一條直線,在1990年的時候出現了波動。為什麼呢?那一年蘇聯、東歐解體,很多工廠關門,排放就減少了。」

  秦大河告訴記者,目前可以證實的是,人類活動遠遠大於自然界,全球變暖已超出自然界正常變動的範圍,由它帶來的天氣反常90%和人類的活動有關。如果全球平均溫度升高4℃,全球平均損失可達GDP的1%~5%。有研究稱,造成的損失甚至可高達5%~20%。如果人類的行為不加節制,全球平均氣溫升高6℃,人類將遭遇天氣的巨大報復。

  「2050年南京一遇洪水必淹」

  全球變暖後,海平面上升將威脅著人類的家園。秦大河說,「未來海平面還將繼續升高,到2050年約上升12~50釐米,珠江、長江、黃河三角洲上升9~107釐米。」

  秦大河說,如果2050年南京遭遇巨大洪水,海平面上升,洪水將被困在南京城內,排不出去。遇到天文大潮更不得了,到那個時候,長江、黃河、珠江三角洲的水會出現倒灌的現象,這將極大地影響南京一帶的生態系統。秦大河還以廣東地區為例,如果未來海平面上升30釐米,沒有任何預防措施,就將淹沒近5500平方公裡,如果採取相應手段,會減少到1150平方公裡左右。

  ■花絮

  美國小學生「問倒」中國院士

  在昨天的報告會上,秦大河給大家展示了一封郵件。他說,這封郵件他至今沒有回覆,這是前不久一位美國德克薩斯的一個小學生發來的。她一口氣問了五個關於氣候變化的問題,從科學的最基本問題,問到了減排。

  美國小女生的問題是:第一,你有什麼建議,在不影響工業生產的情況下減少溫室氣體的排放?第二,如果全球變暖繼續下去,地球什麼時候不適合於人類生存了,我們什麼時候搬家?第三,你認為要有多長時間才能實現人類從汙染的能源轉換成新能源,也就是綠色能源?第四,對於老百姓而言,什麼時候能知道氣溫變化,我們能夠做些什麼樣的事情?第五,我們什麼時候能知道有關氣候變化和全球變暖的最權威的說法?

  秦大河笑著說,儘管小學生讓我儘快回復,但我至今也沒有給她答案,因為大多問題我回答不了。」因為全球變暖是一個全世界科學家所面臨的難題,也需要全世界共同的努力。快報記者 安瑩

(責任編輯:徐永剛)

相關焦點

  • 英記者稱2050年上海可能被淹 專家:被淹僅是推測(圖)
    昨日,英國資深環境記者保羅·布朗在電話中告訴晨報記者:「正如我告訴中國朋友的那樣,到2050年時,全球平均氣溫將上升2℃,那樣的話,像上海這樣的沿海城市將被海水淹沒。」此前,保羅在廣州參加英國領事館組織的一次活動中,首次披露了這一消息並引起環保人士的擔憂。
  • 「三峽一洩洪,宜昌就被淹」?休得胡言
    一、Google地圖顯示三峽大壩扭曲變形去年汛期,一張「Google地圖顯示三峽大壩扭曲變形」的照片在網上傳得沸沸揚揚。自稱是「旅居德國的水利專家」王維洛還解釋:「三峽大壩的塊體與基礎並非一體,混凝土壩塊是擺在巖石上的,受到水壓和溫度的影響會發生變形和位移。」
  • 長江洪水千年一遇、百年一遇,到底是誰說的?有人見過千年洪水?
    頻率其實是一個平均數,所以,有的時候也有可能會出現一百年之內或者是十年之內就發生了兩次百年一遇的洪水的情況,比如:清鹹豐十年(1860年)、清同治九年(1870年),我國的長江流域就出現了兩次百年一遇的特大洪水,而從1860年至1870年,不過才10年的時間而已。
  • 科學家警告:海景房將變海中房海底房,50年一遇洪水天天見!
    然而科學家警告說,如果我們繼續這樣不受控制地使用化石能源 ,不久之後的未來很可能是這樣的:每天還在酣睡中,就被狂風猛力拍打窗戶玻璃的聲音嚇醒,趟著齊膝深的水去上班,到曾經的海灘撒網捕魚,維持家人的生活。
  • 2020年洪水災害專題報告(上)
    2020年截至6月末,全國最大1小時雨量第二名就是貴州遵義正安縣碧峰鎮163.8毫米,在6月12日。銅仁:6月22日貴州沿河縣遇暴雨洪水侵襲,街道洪水如瀑布般傾瀉。縣城高陽街道內冕寧高速路口下方248國道崩塌,導致2輛過往車輛墜河,10名乘載人員中僅5人獲救,2人死亡、3人失聯;縣內彝海鎮曹古鄉的大馬烏村降雨量107.5毫米、曹古村降雨量85.7毫米,導致山洪暴發曹古河改道而被淹,12人遇難、5人失聯;截至6月30日23時,高陽街道與彝海鎮合計14人遇難、8人失聯。曹古鄉大堡子村水深及腰,正要收成的馬鈴薯被淹。
  • 2050年上海等地恐被淹 專家:建方舟難度不大
    >免費發明信片贏大獎 | 訂製世博精彩資訊電影《2012》中的諾亞方舟昨天,江南造船(集團)公司總工程師胡可一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從技術角度來說,類似《2012》電影中的諾亞方舟建造起來並不難,但人類應該能夠找到更好的解決方案。[地球的警告]如果海面上升6米,上海大部分被淹在城市最佳實踐區的德國不萊梅案例館,放置了2張模擬冰桌,其中放了一個聽筒,播放著來自南極海洋的聲音。
  • 國務院批覆珠江流域防洪規劃 2025年廣州可防200年一遇洪水
    本報訊(記者莊楊傑 田霜月 通訊員蔡尚途 張虹)昨日記者獲悉,《珠江流域防洪規劃》近日通過國務院正式批覆,該規劃是我國七大流域中第一個通過國務院批覆的流域防洪規劃,是防禦珠江流域洪澇災害和風暴潮災害的總體部署。若《規劃》得以實施,到2025年,廣州市將具備防禦西江、北江1915年型洪水(200年一遇)的能力。
  • 直擊四川樂山洪水現場:城區內澇嚴重 樂山大佛「腳趾」被淹
    只見岸邊許多民房的一樓完全被淹,渾濁的洪水中一些樹木只露出樹冠。在臨近樂山大佛景區的九峰鎮,鎮上公路已被洪水淹沒,數輛水域救援消防車拖著衝鋒舟涉水而過。8月17日晚,四川樂山市再次遭遇強降雨。受暴雨影響,青衣江樂山流域出現超警超保水位。圖為險情發生後,消防、武警、民兵等救援力量對被困人員實施營救。
  • 湖北恩施降雨引發內澇,建始縣洪水超百年一遇,已致5死1失聯
    26日,位於建始縣城區的國家基本氣象站日降水量257.1mm,超過自1959年有檔案資料以來極值(2016年7月19日,日最大降水量218.7mm)。洪水來勢迅猛,超百年一遇。此次災害過程共造成業州、長梁、茅田、龍坪等鄉鎮16萬餘人受災,緊急組織轉移和動員緊急避險6萬餘人,臨時安置救助800餘人;因災死亡5人,失聯1人;住房受損95戶222間(其中倒塌16戶46間、嚴重受損33戶85間、一般受損46戶91間);農作物受災面積2897餘公頃,成災1235公頃,絕收320公頃;部分商鋪被淹
  • 2050年,全球氣候難民數量超10億
    假如洪水摧毀了你居住的地方,你會去往何處?全球數百萬人一直被迫回答這一問題。根據布魯金斯研究所,2017年時有6860萬人流離失所——比人類歷史上任何時間點都要多。其中超過3分之1的人是因為突然的氣候事件被迫離開家園,包括洪水、森林火災和強風暴。
  • 隨著海平面不斷升高,2100年美國城市「幾乎每天」都將遭遇極端洪水
    隨著海平面不斷升高,2100年美國城市「幾乎每天」都將遭遇極端洪水  Emma Chou • 2020-04-17 16:
  • 最強厄爾尼諾來了 83年陝南洪水就與厄爾尼諾有關
    1983年安康城被淹  1998年丹鳳縣一鄉鎮被暴雨夷為平地  這些都與「厄爾尼諾」有關  今年又是厄爾尼諾年    對於普通市民來說,厄爾尼諾也許是個陌生字眼,但1998年的長江洪災,1983年我省安康城被淹、1998年丹鳳縣一鄉鎮被暴雨夷為平地,都是「聖嬰」在作祟。  今年又是一個厄爾尼諾年,也是一個更值得關注的厄爾尼諾年,因為據氣象專家介紹,此次厄爾尼諾現象是近500年中持續最久的一次,它將如何影響我們的生活?人類又該如何應對?
  • 洪水「百年一遇」!四川史上首次啟動一級響應!
    青衣江已出現百年一遇洪水!四川防汛工作異常嚴峻,有記錄以來首次啟動Ⅰ級防汛應急響應!是什麼「觸發」了這次Ⅰ級應急響應?1998年都沒啟動,今年為何啟動?下一步如何應對?↓↓↓什麼「觸發」了這次Ⅰ級應急響應?
  • 少雨的重慶遭遇近年最大洪水,居民:開始只是滲水,後來河水倒灌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陳晨 近日,「長江2020年第5號洪水」備受關注。這場洪水過境重慶,導致臨江區域被淹,洪崖洞景區暫停接待遊客,這也是1981年以來重慶經歷的最大一次洪水過境。 不過很多網友表示近日重慶基本沒有降雨,但卻感受到了一次洪峰來襲。
  • 未雨綢繆 跑在洪水到來之前——綦江遭遇歷史最大洪水轉移10萬餘人...
    至此,綦江流域重慶段全線有史以來遭遇的最大洪水,順利匯入長江。在這場與洪水的遭遇戰中,綦江區緊急轉移10萬餘人,無一人傷亡。仔細梳理抗洪過程會發現,抗洪背後,全市應急、水文、氣象、搶險等部門,未雨綢繆,跑在洪水前面,豎起了「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防線,確保了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
  • 全球變暖致海平面上升 2050年上海可能被淹沒
    全球變暖致未來中國沿海海平面上升趨勢加劇 專家稱若不積極防禦——本報記者正跨洋越海尋找海平面上升之地●吐瓦魯●馬爾地夫●恆河三角洲上海●珠江三角洲●荷蘭上海是中國地勢最「低」的大城市之一,平均海拔只有3~5米,每年冬春之交,都要忍受鹹潮入侵的困擾。
  • 洪水為什麼會發生 百年一遇的洪水是指什麼意思
    洪水為什麼會發生 百年一遇的洪水是指什麼意思  7月以來,我國南方多地遭遇因強降雨引發的洪澇災害。在洪澇災害的新聞中,你經常會看到這樣一些詞,比如洪峰,比如多少年一遇的洪水。這些詞雖然常見,但是你真的清楚什麼是洪峰,「百年一遇」的洪水又為何會時不時就出現呢?記者就此採訪了相關專家。
  • ...倒灌的河水致使沿河公路被淹,兩岸單位宿舍、居民樓一時間湧入...
    【湖北恩施城區大面積被淹 啟動I級響應】7月17日16:30,恩施水位站流量超3800m/s,水位超過418.9m。湖北恩施水利防汛抗旱分指揮部發布通知,決定自今天16:30起將恩施城市防洪應急響應由II級提升為I級。持續強降雨致使恩施城區清江幹流水位猛漲,倒灌的河水致使沿河公路被淹,兩岸單位宿舍、居民樓一時間湧入大量洪水。
  • 溫室效應將嚴重影響各國 2050年亞洲遭後天景象
    路透社1日報導,據預測,2050年,亞洲天氣狀況將變得極其惡劣,其程度不亞於災難影片《後天》中描述的情景。未來幾十年,亞洲各國要同乾旱、洪水、疾病、海平面升高、食物短缺作鬥爭。許多氣象學家對此憂心忡忡,認為只有全世界努力控制溫室氣體排放,亞洲才能避免遭遇惡劣氣候侵襲。
  • 東道爾水處理:多地化工園區又被淹!化工廠被水泡!
    安徽省黃山市歙縣遭遇50年一遇的洪澇災害,部分化工企業在這場洪水災害中也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響,洪水衝進廠區,淹沒貨物,阻塞了交通,嚴重影響了正常的生產和經營。安徽黃山歙縣某化工企業負責人稱,歙縣部分地區已經封路,物流受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