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政府的地震調查委員會日前宣布,從1月初到1月10日的約一周時間內,東京附近房總半島近海海底發生了與通常方向相反的地殼變動,向東南方向的移動距離最大達到15釐米。該委員會認為這屬於板塊之間在沒有出現晃動的情況下緩慢錯位的「慢滑動」。
「慢滑動」(slow slip)是地震學用語,是指比普通地震導致的板塊滑動要慢得多的滑動現象。房總半島位於關東地區東南部,面向太平洋,佔有千葉縣的大部分,與東京市區隔東京灣相望。
房總半島位於北美板塊上,而菲律賓海板塊在這裡沉降到北美板塊之下,因此在這個地區,通常是由於菲律賓海板塊的推力而發生向西北方向的移動,此次似乎是由於位於上方的北美板塊沿著板塊交界處發生了滑動,所以導致出現了向東南方向的移動。
日本國土地理院則認為,由於1月10日之後沒有觀測到地殼變動,這種「慢滑動」應該已經結束,而此次「慢滑動」釋放出的能量足以匹敵一次6.5級地震。
從1996開始,國土地理院曾經在房總半島近海海底觀測過4次「慢滑動」,分別是在1996年5月、2002年10月、2007年8月、2011年11月,不過滑動的最大距離只有1釐米左右,而且發生間隔達50至77個月,而此次發生慢滑動距上次(2011年11月)只有27個月的時間,是最短的一次。(原標題:《房總半島海底一周間的地殼變動最大達到15釐米》)
特別聲明:本文轉載僅僅是出於傳播信息的需要,並不意味著代表本網站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轉載使用,須保留本網站註明的「來源」,並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轉載或者聯繫轉載稿費等事宜,請與我們接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