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永超公式」、「巨光子炮」與「太極粒子波」的貢獻者

2020-09-22 豫言見聞

「甘永超公式」、「巨光子炮」與「太極粒子波」的貢獻者



甘永超 男,1962年7月生,湖北省公安縣人,上海大學(原上海科技大學)研究生畢業(經反西格瑪負超子發現者王淦昌先生推薦入學)。歷任湖北大學物理學與電子技術學院黨委委員、物理系書記、系副主任,兼任中國科技史學會物理學史專業委員會委員,湖北省自然辯證法研究會理事,中國管理科學研究院研究員(長期聘任)等職。主要從事理論物理、光物理、核物理、自然辯證法與科學史方面的教學與研究工作。公開發表學術論文四十多篇,獲湖北省第十二、十三屆自然科學優秀學術論文二等獎。創建了一個「物理公式(『甘永超公式』)」、兩個「物理模型(『π型三重波粒二象性』與『太極粒子波』)」並於2012年被分別寫入經典教科書中流傳後世,涉及「世界的本原」、「物質結構的最基本單元」、「光的本性」、「實物與場(粒子與波)的關係」、「分立與連續(量子物理與經典物理)的矛盾」等百年甚至千年世界難題,其物理基礎與知名華裔學者、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文小剛(著名海外華裔學者前有楊振寧、李政道,後有張首晟、文小剛)400多頁的學術專著《量子多體理論——從聲子的起源到光子和電子的起源》第三章第三節第四個標題「波也是粒子」不謀而合併企圖「用聲子的起源來揭示光子和電子的起源」。2013年接受央視華人頻道25分鐘專訪《甘永超:解密「甘永超公式」》並受到人民網、新華網、中央黨校-中國幹部學習網、《科技中國》、《科技文摘報》、《中國新聞》、《中華兒女-海外版》、《科學中國人》等諸多媒體的大力宣傳。他破解了兩大千年世界難題和兩大百年世界難題(參見海內外媒體《一個破解了四個百年世界難題的中國科學家的心聲》),正等待更精確、更進一步的驗證。

①「物質世界的最基本結構單元」是一個千年世界難題。元氣說、五行說、原子論、夸克論、超弦/M理論彪炳史冊,而花費數百億美元建造超級對撞機也不過是為了探究其謎底。2018年8月19日,甘永超基於「波也是粒子(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文小剛幾乎同時揭示)」和「π型三重波粒二象性」而在「第24屆世界哲學大會」上作了《物質世界的基本結構單元——「太極粒子波」》的報告,把現代中國的原子論「太極粒子波」推向了全世界。相關內容早在2012年就已經被寫進大學教科書中流傳後世並得到了三種不同類型的科學實踐先後九次驗證,還有文小剛的理論作為旁證!

②「光的本性」也是一個千年世界難題。甘永超通過揭示「波也是粒子(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文小剛幾乎同時揭示)」——「波在結構上的粒子性」亦即「第三種波粒二象性」並把它與愛因斯坦揭示的「第一種波粒二象性」、德布羅意揭示的「第二種波粒二象性」相統一,進而揭示了微觀客體的「π型三重波粒二象性」。在2007年於美國聖地牙哥召開的「The Nature of Light」國際會議上受到大會主席Chandrasekhar Roychoudhuri的重視,並獲得湖北省「第十二屆自然科學優秀學術論文」二等獎。相關內容在2012年就已被寫進大學教科書中。

③「實物與場(粒子與波)的關係」被瑞德尼克在《量子力學史話》中稱之為「物理學尚未徵服的山峰中的最高峰」,是一個當之無愧的百年世界難題,也是愛因斯坦、普朗克、德布羅意多位大師的畢生追求。甘永超基於「π型三重波粒二象性」而撥雲見日,理順了三種「波粒二象性」之間的糾纏關係並透過現象看本質——不僅給出了粒子與波之間完美的物理機制,而且還給出了精準的數學表達(被中國科協老科技工作者協會機關刊物《今日科苑》以及《科技中國》、《科技文摘報》、央視華人頻道等稱之為「甘永超公式」)。相關內容在2012年即被寫進大學教科書中。

④「分立與連續(量子物理與經典物理)的矛盾」也是一個百年世界難題。比利時富翁索爾維曾邀請世界著名科學家多次相聚,一起探討(此即著名的索爾維會議):尼爾斯•玻爾提出「並協原理」、保羅•埃倫菲斯特提出「浸漸假說」,馬克斯•普朗克的後半生都在為之奮鬥,卻並沒有完全解決。甘永超將這一百年世界難題高度抽象為「甘永超猜想」,而後又被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的傑出校友、摩根大通的應用數學家Jihua Gan完成幾何化而給出嚴謹的證明,並得到了可操作的工程驗證(用一堆分立的鵝卵石堆出任意連續變化的重量),這一世界難題業已完全破解(在五年一次的中共十九大開幕當天由行業報紙《科技文摘》(第五版)隆重推介)。

以上兩大千年世界難題和兩大百年世界難題的破解交織在一起構成了一整套新的物理學理論體系——「波與粒子的統一物理學」或者「太極粒子波物理學」。這對陷入困境半個多世紀的物理學走出困境將大有裨益,甚至還有可能引發一場「物質結構層次」、「物質與空間關係」的物理學革命。所以,2012年很可能就是繼牛頓的1666年、愛因斯坦的1905年之後的第三個世界科學「奇蹟年」。因為,由「太極粒子波物理學」所做出的三大預言、三大顛覆性判決、一大猜想(甘永超猜想)、二大現象都得到了科學實踐的證實(還有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文小剛的理論作為旁證)。想當年,愛因斯坦廣義相對論的三個預言之一(光線的引力偏折)被愛丁頓粗略驗證之後就一夜成名。我們期待著甘永超的理論能夠得到更精確的驗證,期待他根據這一理論所設計的攔截核飛彈的超級武器「巨光子炮」能夠早日成功,為人類的和平事業做出貢獻。展望未來,甘永超作為「太極粒子波」之父、中國的「德謨克利特」將名垂青史,他所創立的「甘永超公式」(有可能躋身「世界上最偉大的十大公式」與「物理學的五大核心公式」)也將為後人所銘記。

註:學術血統(五代師徒中有三代人獲諾貝爾物理學獎):甘永超—→導師(北京大學物理系1955級)—→祖師羅伊·格勞伯(諾獎得主)的導師—→朱利安·西摩·施溫格(諾獎得主)的導師—→伊西多·艾薩克·拉比(諾獎得主)的導師—→阿爾伯特·威爾斯的導師……


相關焦點

  • 「波粒二象關係式(甘永超公式)」是普朗克和德布羅意的畢生追求
    「波粒二象關係式(甘永超公式)」是普朗克和德布羅意的畢生追求「普朗克公式」揭示了「粒子的能量與波的頻率」之間的關係,「德布羅意公式」揭示了「粒子的動量與波的波長」之間的關係。事實上,普朗克和德布羅意(還包括愛因斯坦等)一輩子都在思考「波與粒子之間到底是什麼關係?」可是,他們一輩子也沒能搞出類似「甘永超公式」之類的東西!因為,他們沒有建立起「π型三重波粒二象性」的物理模型(甚至連究竟有哪「三種波粒二象性」都不清楚),怎麼可能建立起「波與粒子之間的整體關係」呢!
  • 「波粒二象關係式(甘永超公式)」是普朗克和德布羅意的畢生追求
    「波粒二象關係式(甘永超公式)」是普朗克和德布羅意的畢生追求「普朗克公式」揭示了「粒子的能量與波的頻率」之間的關係,「德布羅意公式」揭示了「粒子的動量與波的波長」之間的關係。可是,他們一輩子也沒能搞出類似「甘永超公式」之類的東西!因為,他們沒有建立起「π型三重波粒二象性」的物理模型(甚至連究竟有哪「三種波粒二象性」都不清楚),怎麼可能建立起「波與粒子之間的整體關係」呢!
  • 德布羅意奠定了粒子就是波,波就是粒子的基礎
    這裡我們要強調一下這兩個概念,一個是量子力學,一個是波動力學,前者沒有談到波後者把粒子看成是波,但是這兩個理論是完全等價的。那麼關於薛丁格發現波動力學,以波動力學的內容我們留到第八課講。今天這一課我們談的粒子和波的關係。談到粒子和波關係呢,當然我們要回顧一下什麼是波,我們在日常生活裡面熟悉的波有很多,比如說你現在正在聽喜馬拉雅音頻,你通過什麼樣的波來聽到的?
  • BANDAI 5月15日預訂 百式2.0用米加粒子炮
    BANDAI 5月15日預訂 百式2.0用米加粒子炮 7月出貨 售價:3024日元(含稅) 米加粒子為正、負米諾夫斯基粒子融合後所產生的基本粒子。於粒子加速器內發生的米諾夫斯基粒子,其電荷由T力(T Force)構成立方格結。米加(Mega)粒子米加粒子為正、負米諾夫斯基粒子融合後所產生的基本粒子。
  • 物質-能量-頻率-波-意識-粒子
    2,量子物理學之父諾貝爾物理學獎者,愛因斯坦的老師——普朗克博士的能量公式量子不是具體的粒子,而是一種不連續變化的粒子的表現形式,我們可以把這種現象稱為「波」。這就是量子的波性!量子也可以說是粒子!光子、電子、夸克等這些微粒都可以說成是量子,當某些物質的這些微粒剛好就是一個個可以量化的、不能再分割的、攜帶最小能量單位的粒子時,那麼這個量子就是沒有波動狀態的微粒了,因為當有人去觀察它時,它就會由不連續變化的波狀態、坍塌成是沒有變化的物質粒子的確定狀態。
  • 是天使粒子還是太極粒子?第一作者何慶林有話說
    馬約拉納費米子到底應該被稱作「天使粒子」還是「太極粒子」?發現之後,何慶林團隊的下一個目標是什麼?……「天使粒子」或者「太極粒子」?7月21日早上開始「天使粒子」被發現的文章被各大媒體刷屏置頂。這是繼上帝粒子被發現之後,物理界又被發現的一個神秘粒子——馬約拉納費米子,而這顆粒子的發現將引發新一輪電子計算革命。論文中所描述的實驗由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的王康隆團隊主導,而王康隆教授的博士後研究員何慶林又是該實驗的設計者和課題的組織者。其實,在這篇論文發表之前的2016年,上海交通大學賈金鋒教授團隊也通過巧妙的實驗設計,觀察到證明馬約拉納費米子存在的直接證據——自旋極化電流現象。
  • 萬物都有波!通過德布羅意波長公式,我們可以計算出任何物質的波
    微觀粒子的粒子性很好理解,而且我們在初中學習向分子、原子、電子這類微觀粒子的時候,也是從微觀粒子的粒子性角度進行徹入,所以我們一提到微觀粒子,腦海中展現的就是一個體積很小的球體畫面,但是關於微觀粒子的波動性,我們很少提及,而且從直觀感受上來講,我們也很難理解為何一個球狀的粒子會出現詭異波動性,粒子的波性如何而來,又是如何體現的呢?
  • 是波還是粒子?
    惠更斯也認為光是靠以太傳播的縱波,而不是粒子,因為光總是沿著固定方向傳播,而不像粒子那樣會因為相互碰撞而改變方向。但牛頓並不贊同,他指出如果光與聲波一樣是一種波,那應該也會繞開障礙物,而不是在同一介質中堅持走直線。之後,牛頓在他的著作《光學》中,建立起了光的微粒學說,並成為了18世紀的主流光學理論。
  • 量子力學中的物質波與概率波
    它反映了描述微觀粒子的狀態隨時間變化的規律,其在量子力學中的地位相當於牛頓定律對於經典力學一樣,是量子力學的基本假設之一。描述微觀粒子狀態的波函數為Ψ(x,y,z,t),質量為m的微觀粒子在勢場U(x,y,z,t)中運動。
  • 探測空間引力波,「太極一號」來了
    」衛星工程總師王建宇(左)向記者介紹「太極一號」。2012年,科學家在大型強子對撞機實驗中發現神秘的上帝粒子,這表明人類對基本粒子的認識邁出了新的一步。至此,粒子標準物理模型所預言的61種基本粒子幾乎都已找到,除了目前唯一的例外——引力子。科學家們認為,引力波是由引力子組成的,引力子則是證明宇宙大爆炸起源的關鍵。
  • 中國古太極文明宇宙大統一論核心概念和理論是什麼?
    中國古太極文明宇宙大統一論由模糊(mhym.net.cn)歷經20年(1999-2020)逐步發現和完善的。13 太極☯生兩儀宇宙中黑洞就是宇宙創生核,黑洞創生物質的過程《易》中就是太極生兩儀過程,老子道生說中就是「一生二」。太極生兩儀過程創生的正反物質總是對等的,正反物質一半對一半。
  • 「光」究竟是波還是粒子?
    那麼,光什麼時候是波?什麼時候是粒子呢?一般而言,當光通過真空時可被認為是波,當它遇到其他物體表面時可被認為是粒子。一個科學家可以說光更像波,與此同時,另一個科學家可以說光更像粒子。否則,可能你在高中學到了光是波,而在大學裡又發現光是粒子。
  • 萬物都有波!通過一個公式可以計算出任何物質的波長,包括你的波長!
    微觀粒子的粒子性很好理解,而且我們在初中學習向分子、原子、電子這類微觀粒子的時候,也是從微觀粒子的粒子性角度進行徹入,所以我們一提到微觀粒子,腦海中展現的就是一個體積很小的球體畫面,但是關於微觀粒子的波動性,我們很少提及,而且從直觀感受上來講,我們也很難理解為何一個球狀的粒子會出現詭異波動性,粒子的波性如何而來,又是如何體現的呢?德布羅意:放著官二代不做,反而去研究波粒二象性
  • 量子既不是波也不是粒子
    量子既不是波也不是粒子,有時它們可能看起來像是如此。當它們糾纏起來、「幽靈般地」瞬間超距離作用的時候,沒有了任何粒子與波的形影,沒有任何粒子與波會有如此神奇的魔力。也許,按愛因斯坦說法,稱之為「幽靈子」更為適合。有人可能會說,量子就是量子,何必對其稱謂咬文嚼字。實際上,對於量子像什麼?實際上不是什麼?其代表的涵義如何?等問題,對於理解量子確實相當重要。
  • 光既非粒子亦非波,結束光的波粒二象性世紀之爭
    光是粒子還是波?這個問題爭了幾個世紀也沒有定論,到底是為什麼呢?這個問題要從17世紀說起:1655年,格裡馬第發現了光的衍射,這是最早觀察到的光的波動性。1672年,牛頓在解釋光的色散時提出光是一種粒子……從此便開始了光是粒子還是波之爭。
  • 78民間測評:METALBUILD 正義女神&試做GN粒子炮
    盾牌打開機構,左右的藍色打開並不是對稱的可以裝了盾牌再繼續拿步槍GN試做粒子炮展開模式萬代現在做工真是不敢恭維,我這炮上面好幾個大體積瑕疵。。。握把上翻接口蓋板取下後可以自由選擇左右接口蓋住另一邊粒子儲藏罐+GN粒子盾
  • 光子既是波又是粒子的雙重特性
    大家好,歡迎收看我的百家號萌萌說說說,今天小編要給大家介紹的是光子既是波又是粒子的雙重特性。波粒二象性光到底由粒子還是波構成的爭論困擾了人們數百年。1924年,路易·德布羅意提出了一個簡單卻看似不可能的答案:光既是粒子也是波。
  • 是粒子,還是波?都是傳說!
    1927年,傑默爾和湯姆森先後證實了電子束的波動性質,隨後人們還發現氦原子射線、氫原子和氫分子射線均具有波的性質。事實上,如果讓可見光、x射線、電子甚至中子穿過合適的物質都可能發生衍射現象,即波強度在存在增強和減弱的效應,而「合適」的物質,實際就是其間隙和射線的波長相比擬——這正是波發生衍射的條件。這下麻煩更大了,波可以是粒子,粒子也可以是波,那到底是粒子,還是波?既是粒子也是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