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水虻是什麼? 小蟲子憑什麼千萬天價賣到國外?

2021-01-07 網易河南

8-10天內就可以將相應比例的餐廚垃圾、畜禽糞便等廢棄生物質轉化為昆蟲蛋白、脂肪和生物有機肥,轉化1000噸餐廚垃圾可獲得利潤66萬元……日前,在首屆中國·河南開放創新暨跨國技術轉移大會上,河南農業大學與新加坡南達公司的一項「專利實施許可合同」引起社會廣泛關注。根據協議內容,河南農業大學將向該公司授權黑水虻的人工繁育和相關技術,受讓金額為150萬美元,約合人民幣1063萬元。

黑水虻是什麼?什麼技術讓新加坡公司不遠萬裡登門「取經」?發明這項技術的是什麼人?把外來的小蟲子賣給外國人,而且還賣出了「天價」,這項研究究竟牛在哪裡?近日,中國青年報·中國青年網記者找到技術發明人——河南農大生命學院副教授、80後科學家楊森一探究竟。

「天價」賣給外國人的蟲子

在「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已經成為共識的今天,廚餘生活垃圾、養殖業動物糞便處理越來越受到重視,如何變廢為寶也是生態環保科學家們研究的重點。

十多年如一日,楊森的目光瞄準大家避之唯恐不及的垃圾糞便。最終,他在一隻原產於美洲的「黑水虻」身上找到了有機廢棄物資源化利用的金鑰匙,研發的有關人工繁育黑水虻並生物轉化棕櫚渣和廚餘垃圾產業化應用技術獲得外國專家青睞,並被新加坡南達有限公司以150萬美元收購。

「黑水虻可是好東西,是聯合國力推的昆蟲替代畜禽蛋白飼料的來源之一。」

「黑水虻不攜帶病毒,不叮咬,不侵入人類的居住環境,本身還抑制大腸桿菌等有害微生物,幼蟲能夠以餐廚垃圾、畜禽糞便、農副產品下腳料等作為食物,適應能力極強,能有效減輕環境汙染。」

「幼蟲和蛹含有豐富的必需胺基酸和礦物質,是家禽、家畜和魚類養殖的良好飼料來源……」

說起黑水虻的好處,楊森如數家珍,「鍾愛」之情溢於言表。

資料顯示,黑水虻也稱亮斑扁角水虻,原產於美洲,是雙翅目水虻科扁角水虻屬的一種營腐食性昆蟲。能夠取食禽畜糞便和生活垃圾,其幼蟲被稱為「鳳凰蟲」,成為與蠅蛆、黃粉蟲、大麥蟲等齊名的資源昆蟲,在全世界範圍內得到推廣。

這個小昆蟲是替代畜禽蛋白飼料的來源之一,餐廚垃圾8-10天內就可以轉化為有機肥。

說起和黑水虻的結緣,這要追溯到10年前。2003年,楊森考入河南農業大學牧醫工程學院生物工程專業,大學4年的學習讓他堅定了生物研究的方向。2007年,楊森考入華中農業大學後學習方向為微生物,第一次接觸到黑水虻。

「當時看到這蟲子也沒特別的感覺。」楊森開玩笑說,「但是隨著國家對生態的重視,黑水虻的優點越來越明顯,看這蟲子也就越來越順眼。」

就這樣,從碩士到博士6年間,從試探性研究到系統性研究,黑水虻成為楊森的主攻方向。2013年,博士畢業的楊森選擇回到母校河南農業大學,成為生命科學學院的一名教師。

「在河南農業大學工作後,黑水虻研究開始了加速度!」楊森說,和當學生時不同,參加工作後,學校提供的平臺、資源更廣闊更豐富,對黑水虻的研究也迅速走上了快車道。

在短短的6年裡,楊森從黑水虻「蟲-菌互作」生物轉化入手,取得多項突破性研究成果。其中,「利用亮斑扁角水虻和微生物轉化餐廚垃圾生產微生物有機肥料的方法」獲得國家發明專利授權,「一種用於黑水虻生長繁殖的生物磚」獲得國家實用新型專利授權。

楊森團隊在國內率先建成多條黑水虻「蟲-菌互作」生物轉化有機固體廢棄物的機械化生產線,兼具「兩低兩高」(投入低、能耗低、處理效率高、處理後產品經濟價值高)優勢。

現如今,使用楊森的技術和設備,可以實現黑水虻的全自動養殖和加工,8-10天內就可以將相應比例的餐廚垃圾、畜禽糞便、農副產品下腳料等廢棄生物質轉化為昆蟲蛋白、脂肪和生物有機肥,轉化同時沒有臭氣、廢水等排出,達到零汙染零排放。

這一系列科研進展,使楊森在黑水虻資源化研究領域確立了國內領先地位。

「牆內開花牆外也香」

酒香不怕巷子深。隨著國家對生態文明建設的日趨重視,作為第一人口大國,每年有機廢棄物數量驚人,特別是畜禽糞便等廢棄物處理迫在眉睫。在這種背景下,楊森團隊在黑水虻系列技術的研發過程中不斷取得新成就,成為幫助社會、政府、企業化解難題的「好藥方」,越來越多的企業開始找上門來尋求合作。

目前,僅在國內就有河南唐河金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河南大用集團、河南牧原集團、桑德環衛以及新密市餐廚廢棄物管理中心等眾多企事業單位進行合作和推廣,效果十分明顯。

2018年5月,楊森到武漢市出席由聯合國糧農組織主辦「昆蟲養育世界國際會議 (IFW 2018)」大會。其間,作為特邀嘉賓的楊森用英文作了一場題為「黑水虻蟲菌互作生物轉化畜禽糞便和餐廚垃圾的設備化和工業化技術」的報告,引起了在場30多個國家專家們的關注。

在這些專家裡,來自德國的黑水虻專家利奧聽得最為專心。當時的利奧正在馬來西亞進行黑水虻規模化繁育和處理廢棄水果的初步研究,他發現楊森的技術和方法剛好解決了他研究中的一些困惑,於是便表達了進一步合作的意向。

同年10月,利奧專程來到河南農業大學拜訪楊森研究團隊,在交流中,利奧越發相信楊森的技術可靠,便毫不猶豫地將揚森團隊推薦給了新加坡南達公司的董事長魏泰呈。新加坡南達有限公司此時正準備使用黑水虻技術針對新加坡餐廚垃圾和馬來西亞棕櫚粕等廢棄物生物轉化進行投資,對相關技術求之若渴。

2019年5月,魏泰呈董事長帶領公司高管來到河南農業大學,親自聆聽楊森團隊利用黑水虻技術在國內處理豬糞和餐廚垃圾的產業化應用成果……經過深入溝通,10月16日,雙方最終就合同條款達成一致,楊森團隊授權南達公司在東南亞11國使用該項技術,南達公司則支付技術轉讓費150萬元。

「黑水虻的綠水與金山」

在第二屆「國際昆蟲養育世界大會」上,中外昆蟲學家普遍認為:黑水虻幼蟲養殖工業生產前景光明,實現了資源的可循環利用,為生態環境的保護提供了一條途徑。

楊森為黑水虻產業算了一筆帳:使用黑水虻「蟲-菌互作」生物轉化有機固體廢棄物的機械化生產線,每處理1000噸餐廚垃圾約需成本30萬元,但可產生近60噸乾燥的昆蟲高蛋白,300噸多功能生物有機肥,直接經濟效益約96.8萬元。利潤可觀,同時將極大減少傳統處理方式帶來的環境壓力。

以鄭州市為例,每年產生約26萬噸餐廚垃圾,按照以上轉化1000噸餐廚垃圾可獲得利潤66萬元計算,通過水虻與微生物的聯合生物轉化每年可獲利潤約1.7億元。如果10%左右的餐廚垃圾使用本技術進行處理,每年也能獲得近1700萬元利潤。

由此不難解釋,此次新加坡商人為何會不遠萬裡來到河南農業大學「租借」技術。楊森還專門解釋了此次技術轉讓的關鍵,「我們此次籤訂的是技術授權,對方有權在東南亞使用我們的技術和專利,但所有權仍是我們中國的!」

「小小黑水虻賣出千萬身價」的消息不脛而走,這讓不少人對這個生物以及科學家楊森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楊森出生於1982年,身上具有80後踏實肯幹堅韌不拔的眾多品質。今年是楊森入職河南農業大學的第六年,幾年埋頭鑽研已迅速成長為學院科研骨幹,先後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河南省科技廳重點攻關等國家和地方項目11項,發表相關論文近20篇,授權發明專利、實用新型專利等16項,目前已成長為生命科學學院副教授、碩士生導師、微生物學系副主任,2018年獲評「河南省教育廳青年骨幹教師」。

科學研究沒有止境。楊森說:「生物世界是大自然賜予人類的寶藏,我要做的就是努力尋找打開更多寶藏的鑰匙,讓科學技術為人們追求美好生活保駕護航!」

相關焦點

  • 黑水虻第65屆虻鏈論壇成功召開
    春江水暖鴨先知,小小虻蟲運大勢,新年伊始,萬物復甦,在這陽春布德澤的大好春光下,來自全國20多個省市的黑水虻養殖專家、專注於三維循環農業開發的學者、黑水虻產業化各領域的領頭人,養殖戶等近百位虻業精英,歡聚一堂,大家圍繞黑水虻養殖、黑水虻產業化發展,黑水虻、乳酸菌、蚯蚓養殖等在三維農業上的運用;黑水虻餐廚垃圾處理、黑水虻處理畜禽糞便以及黑水虻處理病死畜禽等環保領域的應用
  • 小昆蟲黑水虻的大本領
    經過近7年的不斷試驗,劉歡的團隊成功掌握了這種昆蟲的規模化養殖技術,其在四川省攀枝花市建立的養殖基地順利實現了黑水虻蟲卵的批量高效生產,並成功將該技術方案輸出到餐廚垃圾處理廠、大型養殖場,為餐廚垃圾、畜禽糞汙的資源化利用提供了一種新的解決途徑。   這到底是種什麼神奇的昆蟲?是否真有這麼厲害的技能?記者來到四川省江油市光紅再生資源回收有限公司,一探究竟。
  • 台州:黑水虻專吃餐廚垃圾 生態化處理模式將全面推廣
    吃的是垃圾,轉化的是資源,一項利用生物工藝處理餐廚垃圾的新技術在台州落地,而這項技術的核心,就是這種名叫「黑水虻」的小蟲子。   黑水虻號稱「環境小衛士」,是一種腐生性的昆蟲,它不僅能夠取食餐廚垃圾,還可以通過資源化處理技術,產生生物柴油、有機肥和高蛋白飼料,實現變廢為寶。
  • 吃進垃圾變財富 黑水虻處理餐廚垃圾受環保企業青睞
    從2016年白雲區引進黑水虻處理餐廚垃圾相關項目後,附近的餐廚垃圾就被運往這裡,經過分揀、粉碎、攪拌,最終被製成漿狀,通過泵管輸送到養殖區,餵食黑水虻幼蟲。  安芮潔公司總經理徐松說:「10公斤黑水虻幼蟲卵差不多能消耗掉100噸餐廚垃圾。」餐廚垃圾含水率達80%-90%,且高鹽高脂,黑水虻幾乎能完全採食這些有機廢棄物和廢水。
  • 劉傑:養殖黑水虻變廢為寶 引領環保養殖新航向
    山東省曹縣王澤鋪村的青年農民劉傑經過近十年摸索不僅實現了餐廚垃圾和畜禽糞便的無害化處理,還把它融入到循環農業中,形成產業鏈,環環相扣,變廢為寶,改寫了傳統垃圾處理企業投資大,能耗高,吃進舊垃圾,吐出新垃圾的歷史。
  • 你適合黑水虻養殖嗎?
    也就是說,做事情必須有一顆能夠思考下去的心,在黑水虻養殖行業同樣如此。或許一個不經意的思考就能帶給你意想不到的結果。黑水虻養殖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但也不是一種難的事情。關鍵在於你面對一些難題時,能不能靜下心去思考,去解決這些問題,因為它往往能夠決定你的成敗。想要分享一些我在黑水虻養殖過程中發現的一些問題和一些思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 新飼料蛋白黑水虻「眾望所歸」,有可能「替代」魚粉?
    黑水虻產業化發展進程緩慢,有兩個主要原因:一是人工育種繁殖困難,黑水虻產卵量達不到工業化生產水平;二是在不同季節,不同環境下大規模養殖黑水虻的技術尚不成熟,這也導致幾十年來黑水虻養殖僅局限於一些愛好者,少數研究機構和高校的研究。    農牧前沿:黑水虻可否替代魚粉等傳統蛋白類原料?
  • 環保前沿|黑水虻,餐廚垃圾處理界的新星崛起!
    黑水虻幼蟲富含活性昆蟲蛋白、昆蟲脂肪、益生菌、抗菌肽及甲殼素,是各類動物的最佳天然保健品,被譽為「動物人參」,可作為動物的主食或飼料添加劑,達到幫助消化、促進生長、增強免疫力、使肉質鮮美的作用。儘管黑水虻養殖和銷路在國外早已成型,但目前國內鮮有企業能夠做到黑水虻規模化養殖。
  • 法媒:中國利用黑水虻回收剩飯 變廢為寶
    位於四川西南彭山的一家特殊養殖場,巧妙運用一種名叫黑水虻的昆蟲回收殘羹剩飯,實現環保和經濟的雙重效益。法新社記者撰稿稱,中國在環保領域所作的努力在餐廚垃圾處理上可見一斑,這或許可以成為中國未來經濟的一個亮點。法新社記者專門採訪了該養殖場經理胡榕。據她介紹,一公斤黑水虻幼蛆能在四小時內吃掉兩公斤餐廚垃圾。黑水虻原產美洲,其幼蟲能夠取食禽畜糞便、動物屍體和人類生活垃圾等各種有機廢物。
  • 生祠鎮有個黑水虻養殖基地 年銷售額近2000萬元
    養在基地鋼架大棚內的是一種名叫黑水虻的昆蟲,不僅在泰州獨一無二,該基地也是目前國內較大的黑水虻養殖基地。公司負責人是安徽籍的李秀濤,年僅33歲,養殖黑水虻已有5年。他入這行也是機緣巧合。「當時去國外找朋友玩,在餐館吃晚飯,看到工作人員用黑水虻處理餐廚垃圾。」李秀濤說,當時覺得很神奇,既環保又高效,回國後就開始關注黑水虻。
  • 餐廚垃圾處理「神器」 小蟲子「大胃王」日吃垃圾10噸
    &nbsp&nbsp&nbsp&nbsp小蟲子原是「大胃王」&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黑水虻進食過程需對溫度和環境進行控制。
  • 在中國鰻魚不算是昂貴的食材,西班牙的這種鰻魚卻賣到了天價!
    相信很多人都品嘗過銀魚羹吧,一條條細細的鰻魚搭配各種時蔬,看清來非常地清淡而且吃起來特別的清爽,不過在我國,這只能算一道很普通的美食,而且在中國鰻魚也不算是什麼昂貴的食材,普通家庭都吃得起。但是你知道嗎,國外有一種與外表和一差不多,這邊賣到了天價,那就是西班牙幼鰻。
  • 【中國科學報】小小黑水虻催生萬億級產業
    這一幕和三年前黃勇平剛接觸黑水虻時的情景如出一轍。但那時,並沒有人清楚黑水虻幼蟲的「工作原理」。從事昆蟲研究的黃勇平沒有僅僅停留在驚訝和好奇上,決定一探究竟。此後兩年來,黃勇平團隊對黑水虻基因組展開系統研究,開始了探究黑水虻幼蟲 「工作原理」的徵程。
  • 9萬多初一學生尋找「米湯蟲」:這個小蟲子已經賣到2元一隻了!
    據媒體報導顯示,近日,在昆明市的一初一家長發的朋友圈受到廣泛關注:「今年昆明初一新生有9萬多名,如果按照要求的話,每人至少交10隻鼠婦,那將有約90萬隻鼠婦將被集中捕捉,小蟲子將面臨一場突如其來的浩劫!」
  • 報導|中國科學報:小小黑水虻催生萬億級產業
    這一幕和三年前黃勇平剛接觸黑水虻時的情景如出一轍。但那時,並沒有人清楚黑水虻幼蟲的「工作原理」。從事昆蟲研究的黃勇平沒有僅僅停留在驚訝和好奇上,決定一探究竟。此後兩年來,黃勇平團隊對黑水虻基因組展開系統研究,開始了探究黑水虻幼蟲「工作原理」的徵程。
  • 阿姆斯壯天價地板試水廈門 每平方米賣到六千元
    而據了解,另一高端地板品牌阿姆斯壯也在裝修門店,「天價」地板相繼試水鷺島,在廈門建材市場引起不小轟動。  定位 每平方米賣到六千元  一平方米地板賣出3000元、6000元,已然逼近房子的價格,兩年前部分樓盤的價格也僅此而已。而據業內人士介紹,目前廈門地板銷售過程中,百元左右的強化板是市場主流,即使是實木地板或者實木複合板,消費者多青睞250元左右的價位。
  • 一種常見的「昆蟲」,竟帶動了6億經濟,一隻賣到了11萬的天價
    要說蟋蟀在中國的什麼地方比較出名,那麼就不得不說一說山東泰安寧陽縣了,這裡自古以來就盛產蟋蟀,而且寧陽鬥蟋還有著「天下鬥蟋第一蟲」的美譽。如今這小小的蟋蟀更是形成了當地的產業,很多蟲客都會來到此地。而這些蟲客在這座縣城中的吃、穿、住、行、購物、娛樂等等方面的消費,都會為這個縣城帶來龐大的經濟效益,有消息稱一年這些消費能夠給全縣帶來6億元左右的年產值,而且據當地的居民說,這些年來有一隻身價最高的蟋蟀被賣到了11萬元的天價。
  • 黑水虻的營養價值,含檢測報告
    對於黑水虻的生物學特性和環境安全性評估,發現黑水虻對人類完全無害,對環境非常安全,黑水虻成蟲即不攜帶病菌,也不侵入人類的居住環境,只取食少量的植物汁液,對農作物不形成任何危害。同時,黑水虻能夠通過競爭幼蟲生存環境來抑制家蠅種群,對於其他一些種類的腐生性昆蟲(如黃粉蟲)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進一步的研究表明,黑水虻的幼蟲在取食過程中,還能對糞便中的有害病菌進行消化和分解,從而降低對環境的危害性。
  • 兩張便條都能賣到千萬!網友:畢竟不是一般人
    兩張便條都能賣到千萬!網友:畢竟不是一般人說起便條,大家肯定不陌生,當我們有什麼事想告訴對方但又不面談的時候,就可以在便條上留下我們的信息,而說起偉人,大家心裡也都有自己佩服的偉人。偉人的能量有多大?其實不說別的,就單單從便條就能看出,就比如他,留下的兩張便條都能賣出千萬,有網友表示:畢竟他不是一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