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州:黑水虻專吃餐廚垃圾 生態化處理模式將全面推廣

2021-01-20 台州在線

  隨著城市的發展,垃圾問題日益凸顯,尤其餐廚垃圾處理,一直是垃圾分類工作中的難題。因為餐廚垃圾含油含水量高,易腐爛發臭,如不及時處理,不僅對大氣、土壤水源造成汙染,也會使蠅蟲大量滋生、傳播疾病。不過,一種原產於美洲的蟲子,就可以把餐廚垃圾變廢為寶。

  吃的是垃圾,轉化的是資源,一項利用生物工藝處理餐廚垃圾的新技術在台州落地,而這項技術的核心,就是這種名叫「黑水虻」的小蟲子。

  黑水虻號稱「環境小衛士」,是一種腐生性的昆蟲,它不僅能夠取食餐廚垃圾,還可以通過資源化處理技術,產生生物柴油、有機肥和高蛋白飼料,實現變廢為寶。

  台州市垃圾分類辦專職副主任鄭志才:「我們餐廚垃圾也是一种放錯地方的資源,它裡面還有很多可以轉化利用的物質。」

  基地負責人黃文淵:「這種新型用生物處理餐廚垃圾有什麼(好處),就是無害化,還有資源化,這個蟲子跟蟲糞,蟲子高蛋白可以做家禽,水產的飼料,蟲糞是很好的有機肥,真正的有機肥,用在各種瓜果,蔬菜,包括水果種植一類,都很好的。」

  台州生物循環科技示範園(黑水虻飼養基地)位於椒江葭沚街道水門村,這裡僅有400平方米的養殖大棚,但是每天卻可以處理20噸的餐廚垃圾。跟傳統方式比起來,節約了土地資源和成本,還更加生態環保。

  台州市垃圾分類辦專職副主任鄭志才:「大家都知道我們餐廚垃圾處理技術有很多種,有焚燒的,有堆肥的,也有拿去作為養殖的,其中養殖項目也有生物轉化養殖,黑水虻就是一個目前比較科學的技術。」

  據統計,台州每日產生的餐廚垃圾約為640噸,椒黃路三區每天產生270噸,養殖黑水虻成功破解了餐廚垃圾處理這道難題。

  台州市垃圾分類辦專職副主任鄭志才:「一噸的幼蟲每天可以吃兩到三噸的餐廚垃圾,相當於它能吃它體重兩到三倍的餐廚垃圾,它一天二十四小時不停地吃,從幼蟲吃到成蟲,變成蛹之前,我們就把它烘乾,這個時候烘乾是價值最高的。」

  在示範園取得階段性成果後,台州市又致力研究規模化、集約化處置餐廚垃圾的模式,創造性地設計出餐廚垃圾處置「1+N」模式向全市推廣,實現餐廚垃圾生態化、資源化處置。

  黑水虻這一餐廚垃圾處理模式,在全省還是首創。接下來,將在全市推廣。

文章來源:阿福講白搭

相關焦點

  • 汕頭引進一個特殊的「吃貨」黑水虻,無害化處理餐廚垃圾?
    今年7月,上海等城市開始實行垃圾分類。目前,我市也開始進行垃圾分類試點工作。在生活垃圾中,有不少是餐廚垃圾,對環境衛生影響較大,如何無害化處理餐廚垃圾備受關注。近日,市環衛局就引進一個特殊的「吃貨」黑水虻,在雷打石生活垃圾衛生填埋場嘗試實現餐廚垃圾單獨處理。
  • 神秘黑水虻成為垃圾處理新技藝?——專吃餐廚垃圾
    北京市餐廚垃圾主要來源於餐飲業、小吃店、快餐店、集體食堂等4萬多家餐飲服務單位。北京市餐廚垃圾年產生量約為80萬噸,預計2020年約106萬噸。目前已建成10座集中處理設施和30座就地處理站,總處理能力1402.8噸/日。  近日,一項利用「生物處理工藝」處理餐廚垃圾的新技術,正在東城區試點運行,目前每天可處理餐廚垃圾200噸左右,可謂既環保又高效。
  • 吃幹榨淨!連雲港試點養殖黑水虻處理餐廚垃圾
    蟲子吃的是餐廚垃圾處理後的「固形物」,排出的是有機肥,蟲子長成後還能變成優質飼料。近日,我市餐廚廢棄物處理廠試點養殖黑水虻處理餐廚垃圾,實現「吃幹榨淨」,真正實現餐廚垃圾的無害化、資源化處理。昨日,記者來到市餐廚廢棄物處理廠一探究竟。
  • 關注餐廚垃圾處理:「吃」出來的垃圾,去哪兒了?
    而無論何種烹飪方式,都不可能避免餐廚垃圾的產生。  怎樣解決「吃」出來的垃圾?一些地方開始嘗試通過科學的收運和處理方式,將餐廚廢油、餐廚垃圾等變廢為寶。  一大早,一輛廂式貨車駛進了湖南聯合餐廚垃圾處理有限公司。公司生產設備部副經理羅軍趕緊招呼工人,連接管道,開動機器。伴著轟鳴聲,黃褐色的油脂從50升容量的藍色油桶中不斷流出,進了車間進料口。
  • 吃進垃圾變財富 黑水虻處理餐廚垃圾受環保企業青睞
    「愛吃垃圾的蟲子」:吃進垃圾變財富  新華社廣州7月26日電(記者丁樂)吃進去的是餐廚垃圾,產出來的是飼料和肥料,未來還可能開發出化妝品、保健品,一種名為黑水虻的昆蟲逐漸受到我國環保企業的青睞。  黑水虻,學名亮斑扁角水虻,幼蟲長約兩釐米,作為腐生性水虻科昆蟲,主要採食餐廚垃圾、動物糞便等等。
  • 浙江新昌巧用黑水虻 餐廚垃圾消解形成生態產業鏈
    每天不間斷「投餵」餐廚垃圾,等待「收穫」有機肥和高蛋白飼料,密恐患者直呼「不敢看」,圍觀群眾讚嘆「好傢夥」……在浙江省紹興市新昌縣餐廚垃圾處置中心的生產線上,一種名叫「黑水虻」的昆蟲吸引了不少關注——依靠黑水虻,新昌縣在2020年實現了餐廚垃圾100%無害化處理。
  • 餐廚垃圾處理「神器」 小蟲子「大胃王」日吃垃圾10噸
    &nbsp&nbsp&nbsp&nbsp從今年6月起,作為汕頭市中心城區生活垃圾分類運行服務項目實施內容之一的餐廚垃圾處理環節,中標單位創新引進了餐廚垃圾處理的「神器」——黑水虻,通過生物轉化技術的方式高效處理餐廚垃圾。
  • 黑水虻上線 隆昌市創新治理餐廚垃圾
    胡雷 封面新聞記者 昔興琪近日,走在隆昌市的街頭,不時會有裝有藍色塑料桶的小貨車時不時會停在餐館前,車上的工作人員會將餐館內密封好的塑料桶抬上車。「有專業的公司回收這些餐廚垃圾,我們也省心了許多。」一位在隆昌開餐館的張老闆高興的說著。
  • 生態文明中國行主任楊國文談餐廚垃圾處理新科技-黑水虻養殖
    2014年,我國餐廚垃圾的比重超過了2/3,近幾年來人均垃圾產量逐漸降低,但是餐廚垃圾的量一直維持在一個穩定的範圍之內。由此可見,餐廚垃圾的處理是我國生活垃圾處理的重中之重,餐廚垃圾處理好了,生活垃圾的處理問題也就解決了一大半。
  • 政策全文 | 國內首個黑水虻處理餐廚垃圾地方標準公開徵求意見
    北極星固廢網訊:北極星環保網獲悉,廣東省地方標準《黑水虻處理餐廚垃圾技術規範》正式開始公開徵求意見,該規範規定了黑水虻處理餐廚垃圾的收集運輸、場址選擇、處理工藝、設施及設備要求、輔助工程、環保要求、勞動保護與安全衛生和工程施工及驗收,適用於黑水虻處理餐廚垃圾的資源化利用。
  • 環保前沿|黑水虻,餐廚垃圾處理界的新星崛起!
    隨著地球資源日益匱乏,人類增長速度源遠快於食物的生產速度,越來越多的科學家將目標放在了昆蟲世界。昆蟲生物量遠超其他生物總量的10倍之多,蟲體具有高蛋白,胺基酸種類齊全,可以說是一項巨大的可持續更新的自然資源。因而,利用昆蟲生產新型的營養保健食品、藥品,具有廣泛的發展前景。
  • 「吃貨蟲」每天吃100噸餐廚垃圾 廣州項目試運行
    世界上有一種「無私的」蟲子:它吃的是餐廚垃圾,但排洩出來的是有機肥料,而且,在它長肥之後還能做優質的飼料原料——這種蟲子就是黑水虻。近日,白雲區城管局方面稱,白雲區餐廚垃圾黑水虻處理項目落戶江高鎮茅山工業區,總投資3500萬元,環保投資284萬元,通過養殖黑水虻幼蟲,每日可處理100噸餐廚垃圾、青菜、果皮等。目前,該項目已開始試運行。  「吃貨」黑水虻是怎樣工作的?
  • 浙大教授「撿」垃圾打造昆蟲農場 專門消滅餐廚垃圾
    (圖:正在分解餐廚垃圾的黑水虻幼蟲)這些幼蟲,就是分解餐廚垃圾的法寶,名字叫黑水虻(學名:亮斑扁角水虻)。為什麼堂堂浙大教授,要跑去農村撿垃圾、養蟲子?張志劍坦言,如何處理垃圾就是他科研攻關的方向。在用黑水虻分解餐廚垃圾前,張志劍曾用蠅蛆來分解過垃圾,但蒼蠅會到處飛傳播疾病,對環境造成二次汙染,黑水虻卻不會有這個問題。
  • ...精準把脈促提升」青島市市政公用科研院實地考察黑水虻餐廚垃圾...
    大眾網·海報新聞 記者 陳璐 通訊員 孫德茂 青島報導為深入推進城市生活垃圾分類,著力提升餐廚垃圾減量化、無害化、資源化利用水平,9月17日,青島市市政公用科學技術研究院科研人員陪同平度市城鄉建設局考察組赴浙江省餘姚市開展黑水虻餐廚垃圾處理技術調研,實地考察牟山鎮黑水虻餐廚垃圾處理項目
  • 黑水虻每日可「吃」掉2.5噸廚餘垃圾 南京探索廚餘垃圾處理新途徑
    中國江蘇網7月15日訊 廚餘垃圾處置、資源化利用是推進垃圾分類的難點。記者14日從南京市高淳區城管局獲悉,高淳區漆橋街道建立了南京首個黑水虻繁育基地,用廚餘垃圾餵養黑水虻,探索廚餘垃圾和餐廚垃圾資源化利用的新途徑。
  • 養昆蟲吃垃圾 南京高淳區垃圾分類有「法寶」
    中國江蘇網7月14日訊(通訊員 吉穎記者 徐潔)吃進去的是餐廚垃圾,產出來的卻是肥料,在南京市高淳區漆橋街道,一種名為黑水虻的昆蟲,成為垃圾分類的「法寶」。今天上午,記者來到高淳區漆橋鎮黑水虻養殖轉化有機廢棄物示範點,在1000平米的工廠內,林立著4排自動化養殖架,每一層養殖架上數以萬計的黑水虻幼蟲正忙碌地吃著餐廚垃圾。「你看,現在正在『享受』餐廚垃圾的就是黑水虻小幼蟲,這是一種腐生性水虻科昆蟲。」
  • 10億蟑螂大軍,吃掉你的餐廚垃圾
    濟南市章丘區餐廚垃圾處理中心的餐廚垃圾預處理車間。專吃餐廚垃圾的10億蟑螂大軍《中國新聞周刊》記者/杜瑋本文首發於總第887期《中國新聞周刊》在地球上已生存了3億年、和恐龍曾身處同一時代的蟑螂,由於其頑強的生命力,被稱為「打不死的小強」,但它的名聲一直不佳。
  • 黑水虻第65屆虻鏈論壇成功召開
    春江水暖鴨先知,小小虻蟲運大勢,新年伊始,萬物復甦,在這陽春布德澤的大好春光下,來自全國20多個省市的黑水虻養殖專家、專注於三維循環農業開發的學者、黑水虻產業化各領域的領頭人,養殖戶等近百位虻業精英,歡聚一堂,大家圍繞黑水虻養殖、黑水虻產業化發展,黑水虻、乳酸菌、蚯蚓養殖等在三維農業上的運用;黑水虻餐廚垃圾處理、黑水虻處理畜禽糞便以及黑水虻處理病死畜禽等環保領域的應用
  • 山東章丘十億小強「住豪宅吃大餐」,每天消化50噸餐廚垃圾
    在國內外,用昆蟲處理餐廚垃圾的做法早已有之。2000年雪梨奧運會期間,主辦方就曾用數以百萬計的蚯蚓降解植物廢料、食物殘渣和紙張等垃圾。近年來,黑水虻、蠅蛆、黃粉蟲等也被徵用消滅餐廚垃圾。所謂餐廚垃圾,主要指的是餐館、食堂等產生的比較集中的剩飯剩菜,家庭的廚房垃圾被稱為廚餘垃圾。2010年起,章丘開始對轄區內的餐廚垃圾進行集中分類收運。
  • 西安市高陵區餐廚垃圾無害化處理:提高垃圾處理水平
    近日,在西安市高陵區餐廚垃圾無害化處理項目施工現場,三個數十米高的厭氧罐已安裝完成,佇立在項目的中心區域;預處理初清機、破碎機、廚餘系統成品設備已全部到場,整齊地排列在已建好的車間外,等待入場安裝;數臺大型機械正在作業,車間內外工人們來回忙碌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