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飼料蛋白黑水虻「眾望所歸」,有可能「替代」魚粉?

2021-01-20 水產頻道
  中國水產頻道報導,

  

  文/ 農牧前沿 實習編輯戴舒琦

  圖/ 農牧前沿 實習編輯戴舒琦 廣州無兩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魚粉稀少價格昂貴

  尋找替代物迫在眼前

  日益劇增的廢棄物

  汙水橫流的養殖場

  環境汙染亟需解決

  

  這種種問題該如何解決?但這一切問題似乎在黑水虻身上找到了答案。黑水虻不僅能為養殖業提供一種全新的優質動物蛋白原料,緩解魚粉少而貴的壓力,還能處理餐廚垃圾和畜禽糞便,解決日益嚴重的環境問題。但是黑水虻的實際推廣應用情況如何?為此,農牧前沿採訪廣州無兩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下文簡稱「無兩生科」)創始人,華南農業大學食品學院副教授胡文鋒博士,與我們一起走近黑水虻。

  

  目前國內無兩生科正從事黑水虻養殖技術的研發和產業化工作,將黑水虻蛋白開發和有機廢棄物處理相結合,現階段已在養殖和繁殖技術取得顯著成就。胡文鋒博士長期致力於有機廢棄物的資源化利用和新興蛋白源的開發與推廣,在飼用昆蟲黑水虻大規模繁育、生產和推廣方面取得了較好的成績。


  廣州無兩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創始人、華南農業大學食品學院副教授胡文鋒博士

  

  黑水虻提供新蛋白資源

  

  農牧前沿:為何黑水虻會成為全球關注的熱點?目前其產業化發展進程如何?

  

  胡文鋒:事實上,歐美國家在很早以前就開始研究黑水虻,中國十多年前才正式引進。黑水虻作為一種資源昆蟲,不僅能解決環保問題,還能提供優質動物蛋白原料。當時國內一些企業、高校以及研究院從美國、歐洲或韓國引進黑水虻,但只停留在小規模、理論研究以及產業化的技術研發層面上,沒有實現產業化突破,但黑水虻在近幾年實現了規模化和工業化生產。

  

  黑水虻產業化發展進程緩慢,有兩個主要原因:一是人工育種繁殖困難,黑水虻產卵量達不到工業化生產水平;二是在不同季節,不同環境下大規模養殖黑水虻的技術尚不成熟,這也導致幾十年來黑水虻養殖僅局限於一些愛好者,少數研究機構和高校的研究。

  

  農牧前沿:黑水虻可否替代魚粉等傳統蛋白類原料?

  

  胡文鋒:魚粉是無法替代的。魚粉是我們能找到的最優質最安全的飼料蛋白,黑水虻蛋白在胺基酸組成方面達不到魚粉那樣完美,但黑水虻是一種活性和功能性的蛋白和脂肪。所以,魚粉提供的是純蛋白,而黑水虻提供的是功能蛋白和功能性脂肪,具有很多的生物活性,可有效改善動物的生長性能和健康水平,使動物生長速度更快,生長得更健康。黑水虻的出現為養殖界提供了除魚粉、豆粕以及血漿蛋白粉之外的另類選擇,是一種補充。

  

  黑水虻的生命周期

  

  黑水虻生物安全有保證

  

  農牧前沿:黑水虻產業鏈分為幾部分?具體情況如何?

  

  胡文鋒:黑水虻產業鏈分為兩部分:第一,作為飼料蛋白和飼料脂肪的來源,專門生產和提供一種新型蛋白。第二,作為一種資源化處理有機廢棄物的新方法和新技術。其一,食品廢棄物,包括過期食品、餐廚垃圾以及在食品加工過程中產生的如豆渣、蔗渣、玉米渣、小麥渣等副產物,可用於養殖黑水虻。用豆渣、玉米渣等食品級原料養殖的黑水虻是一種可以完全放心使用的飼料級或食品級的蛋白質和脂肪;其二,畜禽糞便。畜禽糞便資源化處理一直困擾著整個養殖界,同時也是政府多部門如環保部和農業部等所關注的問題,因為處理畜禽糞便的傳統工藝只是部分解決畜禽糞便資源化處理問題,在這個過程中還產生二次汙染和次生廢物,尚還未達到徹底無害化。我們利用黑水虻在自然界採食糞便的行為習性,大規模地處理畜禽糞便,這會比厭氧發酵產生沼氣和堆肥,或發酵床工藝獲得更好的效果。

  

  黑水虻幹蟲,可作為飼料蛋白和脂肪

  

  農牧前沿:如果用有機廢棄物餵養黑水虻,是否會存在生物安全問題?

  

  胡文鋒:

這是大家普遍關注的問題。我們知道,餐廚垃圾中有許多肉類可能攜帶病原微生物,畜禽糞便裡也有許多致病微生物,這有可能造成疾病傳播等生物安全隱患。但國內外包括我們的研究發現,無論是餐廚垃圾或畜禽糞便,經過黑水虻過腹處理,再將幼蟲清洗乾淨,微波烘乾後,再檢測蟲糞和蟲幹成分,都沒有檢測出致病細菌和病毒基因。因此,黑水虻自身轉化和後續高溫處理能夠有效消除這些致病微生物,說明黑水虻的生物安全風險不大。但出於慎重考慮,我們不建議餵食同源產品的蟲子,即不要用豬糞養殖的黑水虻再製成飼料蛋白餵養豬,建議用於

水產

養殖,從而避免同源汙染,生物安全更有保障。

  

  農牧前沿:黑水虻在規模化生產和畜禽、水產養殖推廣應用上急需解決的問題是什麼?

  

  胡文鋒:黑水虻的繁殖性能和產卵穩定性是規模化生產中急需解決的問題。黑水虻的養殖受環境溫度和季節影響很大。在自然界,黑水虻在冬天氣溫低時會進入休眠,如果要在國內不同緯度不同氣候環境養殖黑水虻,首先要滿足其對溫度、溼度以及光照等環境因素的要求;其次,要開發相應設備,減少人工勞動量;另外,還需要完善管理系統以及培養專業人才。另一個急需解決的問題是將獲得的黑水虻幼蟲用於動物養殖。目前在畜禽和水產養殖應用推廣方面,由於絕大多數養殖界營養學家和配方師都沒有接觸過這種新原料,所以這需要更多的數據支持才能標準化大規模地應用推廣,這需要多年努力才能達成。

  

  黑水虻養殖情況

  

  黑水虻研究有新突破

  

  農牧前沿:您為何要從事黑水虻養殖技術研究?

  

  胡文鋒:我是微生物學專業畢業的,一直從事利用微生物處理有機廢棄物的工作,但此過程並不完美,甚至產生二次汙染,也不能減少溫室效應氣體排放,且投入與產出不匹配。這使我認識到,如果循環利用效率想要達到最佳,光靠微生物遠遠不夠。所以我從2011年關注黑水虻養殖,2014年成立無兩生科公司。而且我們發現,有機廢棄物中的大分子生物,經過傳統發酵工藝產生二氧化碳,甲烷等氣體,會引起溫室效應,而經過黑水虻過腹處理,可轉化為一種新型大分子蛋白,從而實現真正意義的循環利用。

  

  農牧前沿:可否介紹一下無兩生科公司黑水虻的研發進程及國外產業化的最新進展?

  

  胡文鋒:無兩生科自2014年加入黑水虻養殖行業,在近年來取得了突破性成就。第一,我們已經實現黑水虻規模育種繁殖,打破了困擾多年的技術瓶頸,讓黑水虻工業化生產成為可能;第二,我們養殖的黑水虻在應用方面也取得了相應的突破,在豬、雞、鴨以及水產的養殖方面取得了長足的進步。我們的實踐證明,有機廢棄物或副產物經黑水虻過腹處理,所獲得的黑水虻幼蟲可作為新型的蛋白飼料來源。

  

  近年來,歐美國家相關管理部門已通過立法允許將黑水虻作為新飼料原料,特別是在家禽、水產和特種動物養殖方面,或在非食用動物養殖中被批准使用黑水虻,這也是近幾年黑水虻受到國內外廣泛關注的原因。

  

  胡文鋒博士介紹黑水虻養殖現狀

  

  農牧前沿:您為什麼要成立無兩生科專門從事黑水虻業務?在國際國內的業務開展情況如何?

  

  胡文鋒:黑水虻可作為養殖界新型蛋白和脂肪來源,又可作為新工具處理有機廢棄物和解決環保問題,具有重要的意義。我認為公司加技術團隊的形式以及公司加農戶的模式能夠更好地推廣黑水虻養殖技術,促進黑水虻的推廣應用。目前公司開展業務有兩方面:一是在國內提供蟲卵給客戶處理有機廢棄物,二是將商品蟲在國內外銷售。除了開展業務,公司擁有自己的培訓團隊,為黑水虻的養殖戶提供10天或一個月的培訓課程,加快技術推廣與產業發展。

  

  農牧前沿:請您談談對黑水虻養殖業在未來發展前景的展望。

  

  胡文鋒:

黑水虻的養殖是一個新型行業與產業,能夠實現環保和廢物資源化利用,並提供新型飼料蛋白和脂肪。但還有很多技術問題需要解決,如黑水虻蛋白與脂肪如何正確應用於不同動物的養殖。其營養價值和生物學功能還需要進一步探索。黑水虻養殖本身會產生一定的汙染,如空氣汙染,這也是亟需解決的問題。目前國內外都加大了對黑水虻產業化養殖與應用的投入,競爭激烈。無兩生科也會一如既往地努力工作,爭取保持領先地位,做出我們應有的貢獻。總之,黑水虻產業前景光明,道路曲折,除了砥礪前行我們沒有別的選擇。(

本文轉自【糧油信息網】。如有版權問題,敬請聯繫wx@fishfirst.cn。

相關焦點

  • 蒼蠅及黑水虻成動物飼料「新寵」
    記者王維宣攝bDB中國飼料行業信息網-立足飼料,服務畜牧  蒼蠅和黑水虻蛋白含量高,養殖成本低,還可促進動物糞便的循環利用:禽類產生的糞便,只要稍加處理便可以成為蒼蠅和黑水虻的營養品。它們被圈養在室內,不與外界病源接觸,也因此擺脫了「骯髒」的惡名。
  • 【中國科學報】小小黑水虻催生萬億級產業
    投資黑水虻收入來源主要是蟲體飼料和昆蟲糞便  「你聞聞,有味嗎?」蟲糞可直接當做有機肥使用,收穫的幼蟲可加工成動物蛋白飼料添加劑,因此黑水虻幼蟲又被稱為「鳳凰蟲」。  升申環境之所以養殖黑水虻,也是看中了它的價值,但對黑水虻的機理不清楚,這也是黑水虻養殖戶共同的認識盲區。
  • 報導|中國科學報:小小黑水虻催生萬億級產業
    「你聞聞,有味嗎?」中科院分子植物科學卓越創新中心研究員黃勇平抓起一把黑水虻幼蟲食用溼垃圾後產生的蟲糞,請前來參觀的人過來聞,這些人為無異味而感到驚訝和好奇。
  • 小小「鳳凰蟲」如何催生萬億級產業|廢水|飼料|黃勇平|中國科學報|...
    「你聞聞,有味嗎?」中科院分子植物科學卓越創新中心研究員黃勇平抓起一把黑水虻幼蟲食用溼垃圾後產生的蟲糞,請前來參觀的人過來聞,這些人為無異味而感到驚訝和好奇。這一幕和三年前黃勇平剛接觸黑水虻時的情景如出一轍。但那時,並沒有人清楚黑水虻幼蟲的「工作原理」。
  • 黑水虻可以促進飼主免疫功能建立
    目前看來,在動物飼料中添加黑水虻蛋白可能具有促進動物體健康的作用。在一項新的研究中,研究人員研究了黑水虻(BSF)添加入動物飼料能否成為促進健康的潛力的成分。 在研究中發現,BSF蛋白衍生物包含以抗氧化作用聞名的低分子量肽。
  • 黑水虻的營養價值,含檢測報告
    因印數所限,機會只有一次,過期只能等下期,諮詢13203825236黑水虻起源於南美洲的熱帶草原,現已經遍布於全球的熱帶,亞熱帶和溫帶的大部分地區。目前在我國的北京、陝西、河南、安徽、江蘇、浙江、四川、湖南、貴州、吉林、內蒙古、河北、山西、江西、湖北、福建、雲南、廣西、西藏、臺灣等地區都有分布記載,已經成為水虻科的常見昆蟲。
  • 在高植物蛋白飼料中添加水解魚蛋白對牙鮃幼魚的影響
    魚粉資源嚴重不足已成為制約水產養殖業可持續發展的重要瓶頸。因此,&nbsp找到部分或者全部替代魚粉的蛋白源成為魚類營養與飼料研究熱點之一。植物蛋白源以其相對低廉的價格且供應穩定,備受研究者關注,但已有的大部分研究表明,&nbsp高植物蛋白飼料對肉食性魚類的生長和飼料利用產生明顯的拮抗作用。比如飼料中的植物蛋白添加量較高導致虹鱒、大西洋鮭、牙鮃生長下降和飼料係數上升。
  • 黑水虻幼蟲吃泔水 大規模養殖年產值百億(圖)
    「它可不是蛆,它比蛆要有用的多,這是黑水虻的幼蟲。」黃沙說。  「這是一種資源昆蟲,叫亮斑扁角水虻,俗稱黑水虻。」黃沙說,黑水虻是雙翅目水虻科的一種腐食性昆蟲,生長發育分為卵期、幼蟲期、蛹期和成蟲期。幼蟲在自然界以腐爛的有機物和動物糞便為食,成蟲壽命短,不超過10天,以花蜜、露水為食,產卵量平均800粒。  「幼蟲喜食腐物 ,泔水正是它的美食。」
  • 你知道嗎|寶藏昆蟲黑水虻:小身板大能耐,廚餘垃圾我來扛
    廚餘垃圾,是具有一定價值的物質資源和能量來源,若能實現資源化利用,將大幅減少垃圾丟棄量,節約堆放用地,形成飼料、肥料、燃料等產品,促進循環經濟發展。對此,本文提供一種黑水虻集中處理廚餘垃圾的簡單介紹。什麼是黑水虻?
  • 劉傑:養殖黑水虻變廢為寶 引領環保養殖新航向
    劉傑養殖昆蟲已經三十多年了,剛開始看中黑水虻養殖項目的時候,他想方設法從國外聘請了一位專門從事黑色指突水虻養殖的專家,在河南鄭州建起了國內首家黑水虻資源應用研究所。然而,從國外帶來的黑色指突水虻不產卵,用了近兩年時間,專家放棄研究回國去了,三十多萬元的投資也打了水漂。不甘心失敗的劉傑開始自己探索黑水虻養殖技術。
  • 研究:黑水虻蟲粉對仔豬腸道功能的影響
    研究:黑水虻蟲粉對仔豬腸道功能的影響義大利科學家發現,黑水虻蟲粉具有多種積極作用,他們證實:黑水虻蟲粉適合作為年幼豬的飼料原料。由於其可持續發展的好處和顯著的營養價值,黑水虻蟲粉作為豬、家禽和水產養殖品種的飼料原料正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
  • 黑水虻是什麼? 小蟲子憑什麼千萬天價賣到國外?
    最終,他在一隻原產於美洲的「黑水虻」身上找到了有機廢棄物資源化利用的金鑰匙,研發的有關人工繁育黑水虻並生物轉化棕櫚渣和廚餘垃圾產業化應用技術獲得外國專家青睞,並被新加坡南達有限公司以150萬美元收購。「黑水虻可是好東西,是聯合國力推的昆蟲替代畜禽蛋白飼料的來源之一。」
  • 大豆粕在雜食性淡水魚類飼料中的應用
    另一種大豆產品是大豆蛋白濃縮物,目前在大部分魚類飼料中尚很少應用。根據至今為止所作的有限評估,該產品系一種較高營養價值的蛋白質原料。但由於其成本較高,一般難以在魚類的大部分飼料中應用,可能的例外是在一些專為特定、有時間限制的發育階段(如一些魚類的幼體階段)設計的飼料中可以應用。  消化率許多雜食性魚類對大豆產品各種營養成分的消化率或利用率已被進行了評估。
  • 小昆蟲黑水虻的大本領
    養殖車間內排列著10餘組多層養蟲床,有工人正在給蟲床內加入用餐廚幹渣預製的養蟲底料。「你看,這些就是正在猛吃餐廚垃圾的黑水虻小幼蟲。」記者看到,蟲床裡的餐廚垃圾基本被吃光了,只剩下紅色的辣椒皮。劉歡說,如果這些辣椒皮能充分粉碎,黑水虻也可以全吃光。   那麼,這些養出來的黑水虻幼蟲有什麼用呢?
  • 黑水虻第65屆虻鏈論壇成功召開
    ;黑水虻活體餌料、黑水虻全價料、預混料及虻漿酵素蛋白的推廣與應用;綠色農業、有機農業、大健康農業未來趨勢等話題展開了熱烈討論。隨後中國昆蟲網、中國黑水虻網、中國蒼蠅網創辦者,克邁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劉傑先生作了黑水虻未來發展走向以及克邁拉發展模式及遠景規劃的主題報告,劉董指出,經過幾年的深入研究和實踐,黑水虻養殖技術已經成熟,產業化發展漸入佳境,市場格局正在形成,餐廚垃圾處理、昆蟲蛋白飼料、昆蟲小鎮開發建設、活蟲寵物餌料等幾大產業板塊均有突破性進展,黑水虻產業市場價值、社會價值、生態環境價值巨大,經濟效益前景誘人
  • 吃進垃圾變財富 黑水虻處理餐廚垃圾受環保企業青睞
    「愛吃垃圾的蟲子」:吃進垃圾變財富  新華社廣州7月26日電(記者丁樂)吃進去的是餐廚垃圾,產出來的是飼料和肥料,未來還可能開發出化妝品、保健品,一種名為黑水虻的昆蟲逐漸受到我國環保企業的青睞。  黑水虻,學名亮斑扁角水虻,幼蟲長約兩釐米,作為腐生性水虻科昆蟲,主要採食餐廚垃圾、動物糞便等等。
  • 葉元土:中小水產飼料企業老實做事也有市場
    營養油在新的飼料原料中已經沒有了,不能再使用。   FAM: 請問豆油、磷脂油和營養油三者的酸敗程度一致嗎?   葉元土:油脂氧化產生的丙二醛可能是主要的有害物質,我們利用腸道黏膜、肝細胞的離體細胞試驗結果也證實丙二醛的毒性很強。
  • 麥院士通過對飼料蛋白高效利用調控機制研究...
    麥院士通過對飼料蛋白高效利用調控機制研究發現了這種可能!所以,飼料真正能夠取代魚粉必須有系統的解決辦法,簡單來說,必須解決攝食、消化道健康、如何提高蛋白質吸收和合成代謝問題以及蛋白質合成代謝相關的能量代謝等一系列問題。通過這些途徑來解決替代蛋白源的問題,適口性、消化道健康、增加蛋白質的吸收和合成代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