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農牧前沿 實習編輯戴舒琦
圖/ 農牧前沿 實習編輯戴舒琦 廣州無兩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魚粉稀少價格昂貴
尋找替代物迫在眼前
日益劇增的廢棄物
汙水橫流的養殖場
環境汙染亟需解決
這種種問題該如何解決?但這一切問題似乎在黑水虻身上找到了答案。黑水虻不僅能為養殖業提供一種全新的優質動物蛋白原料,緩解魚粉少而貴的壓力,還能處理餐廚垃圾和畜禽糞便,解決日益嚴重的環境問題。但是黑水虻的實際推廣應用情況如何?為此,農牧前沿採訪廣州無兩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下文簡稱「無兩生科」)創始人,華南農業大學食品學院副教授胡文鋒博士,與我們一起走近黑水虻。
目前國內無兩生科正從事黑水虻養殖技術的研發和產業化工作,將黑水虻蛋白開發和有機廢棄物處理相結合,現階段已在養殖和繁殖技術取得顯著成就。胡文鋒博士長期致力於有機廢棄物的資源化利用和新興蛋白源的開發與推廣,在飼用昆蟲黑水虻大規模繁育、生產和推廣方面取得了較好的成績。
廣州無兩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創始人、華南農業大學食品學院副教授胡文鋒博士
黑水虻提供新蛋白資源
農牧前沿:為何黑水虻會成為全球關注的熱點?目前其產業化發展進程如何?
胡文鋒:事實上,歐美國家在很早以前就開始研究黑水虻,中國十多年前才正式引進。黑水虻作為一種資源昆蟲,不僅能解決環保問題,還能提供優質動物蛋白原料。當時國內一些企業、高校以及研究院從美國、歐洲或韓國引進黑水虻,但只停留在小規模、理論研究以及產業化的技術研發層面上,沒有實現產業化突破,但黑水虻在近幾年實現了規模化和工業化生產。
黑水虻產業化發展進程緩慢,有兩個主要原因:一是人工育種繁殖困難,黑水虻產卵量達不到工業化生產水平;二是在不同季節,不同環境下大規模養殖黑水虻的技術尚不成熟,這也導致幾十年來黑水虻養殖僅局限於一些愛好者,少數研究機構和高校的研究。
農牧前沿:黑水虻可否替代魚粉等傳統蛋白類原料?
胡文鋒:魚粉是無法替代的。魚粉是我們能找到的最優質最安全的飼料蛋白,黑水虻蛋白在胺基酸組成方面達不到魚粉那樣完美,但黑水虻是一種活性和功能性的蛋白和脂肪。所以,魚粉提供的是純蛋白,而黑水虻提供的是功能蛋白和功能性脂肪,具有很多的生物活性,可有效改善動物的生長性能和健康水平,使動物生長速度更快,生長得更健康。黑水虻的出現為養殖界提供了除魚粉、豆粕以及血漿蛋白粉之外的另類選擇,是一種補充。
黑水虻的生命周期
黑水虻生物安全有保證
農牧前沿:黑水虻產業鏈分為幾部分?具體情況如何?
胡文鋒:黑水虻產業鏈分為兩部分:第一,作為飼料蛋白和飼料脂肪的來源,專門生產和提供一種新型蛋白。第二,作為一種資源化處理有機廢棄物的新方法和新技術。其一,食品廢棄物,包括過期食品、餐廚垃圾以及在食品加工過程中產生的如豆渣、蔗渣、玉米渣、小麥渣等副產物,可用於養殖黑水虻。用豆渣、玉米渣等食品級原料養殖的黑水虻是一種可以完全放心使用的飼料級或食品級的蛋白質和脂肪;其二,畜禽糞便。畜禽糞便資源化處理一直困擾著整個養殖界,同時也是政府多部門如環保部和農業部等所關注的問題,因為處理畜禽糞便的傳統工藝只是部分解決畜禽糞便資源化處理問題,在這個過程中還產生二次汙染和次生廢物,尚還未達到徹底無害化。我們利用黑水虻在自然界採食糞便的行為習性,大規模地處理畜禽糞便,這會比厭氧發酵產生沼氣和堆肥,或發酵床工藝獲得更好的效果。
黑水虻幹蟲,可作為飼料蛋白和脂肪
農牧前沿:如果用有機廢棄物餵養黑水虻,是否會存在生物安全問題?
這是大家普遍關注的問題。我們知道,餐廚垃圾中有許多肉類可能攜帶病原微生物,畜禽糞便裡也有許多致病微生物,這有可能造成疾病傳播等生物安全隱患。但國內外包括我們的研究發現,無論是餐廚垃圾或畜禽糞便,經過黑水虻過腹處理,再將幼蟲清洗乾淨,微波烘乾後,再檢測蟲糞和蟲幹成分,都沒有檢測出致病細菌和病毒基因。因此,黑水虻自身轉化和後續高溫處理能夠有效消除這些致病微生物,說明黑水虻的生物安全風險不大。但出於慎重考慮,我們不建議餵食同源產品的蟲子,即不要用豬糞養殖的黑水虻再製成飼料蛋白餵養豬,建議用於
水產養殖,從而避免同源汙染,生物安全更有保障。
農牧前沿:黑水虻在規模化生產和畜禽、水產養殖推廣應用上急需解決的問題是什麼?
胡文鋒:黑水虻的繁殖性能和產卵穩定性是規模化生產中急需解決的問題。黑水虻的養殖受環境溫度和季節影響很大。在自然界,黑水虻在冬天氣溫低時會進入休眠,如果要在國內不同緯度不同氣候環境養殖黑水虻,首先要滿足其對溫度、溼度以及光照等環境因素的要求;其次,要開發相應設備,減少人工勞動量;另外,還需要完善管理系統以及培養專業人才。另一個急需解決的問題是將獲得的黑水虻幼蟲用於動物養殖。目前在畜禽和水產養殖應用推廣方面,由於絕大多數養殖界營養學家和配方師都沒有接觸過這種新原料,所以這需要更多的數據支持才能標準化大規模地應用推廣,這需要多年努力才能達成。
黑水虻養殖情況
黑水虻研究有新突破
農牧前沿:您為何要從事黑水虻養殖技術研究?
胡文鋒:我是微生物學專業畢業的,一直從事利用微生物處理有機廢棄物的工作,但此過程並不完美,甚至產生二次汙染,也不能減少溫室效應氣體排放,且投入與產出不匹配。這使我認識到,如果循環利用效率想要達到最佳,光靠微生物遠遠不夠。所以我從2011年關注黑水虻養殖,2014年成立無兩生科公司。而且我們發現,有機廢棄物中的大分子生物,經過傳統發酵工藝產生二氧化碳,甲烷等氣體,會引起溫室效應,而經過黑水虻過腹處理,可轉化為一種新型大分子蛋白,從而實現真正意義的循環利用。
農牧前沿:可否介紹一下無兩生科公司黑水虻的研發進程及國外產業化的最新進展?
胡文鋒:無兩生科自2014年加入黑水虻養殖行業,在近年來取得了突破性成就。第一,我們已經實現黑水虻規模育種繁殖,打破了困擾多年的技術瓶頸,讓黑水虻工業化生產成為可能;第二,我們養殖的黑水虻在應用方面也取得了相應的突破,在豬、雞、鴨以及水產的養殖方面取得了長足的進步。我們的實踐證明,有機廢棄物或副產物經黑水虻過腹處理,所獲得的黑水虻幼蟲可作為新型的蛋白飼料來源。
近年來,歐美國家相關管理部門已通過立法允許將黑水虻作為新飼料原料,特別是在家禽、水產和特種動物養殖方面,或在非食用動物養殖中被批准使用黑水虻,這也是近幾年黑水虻受到國內外廣泛關注的原因。
胡文鋒博士介紹黑水虻養殖現狀
農牧前沿:您為什麼要成立無兩生科專門從事黑水虻業務?在國際國內的業務開展情況如何?
胡文鋒:黑水虻可作為養殖界新型蛋白和脂肪來源,又可作為新工具處理有機廢棄物和解決環保問題,具有重要的意義。我認為公司加技術團隊的形式以及公司加農戶的模式能夠更好地推廣黑水虻養殖技術,促進黑水虻的推廣應用。目前公司開展業務有兩方面:一是在國內提供蟲卵給客戶處理有機廢棄物,二是將商品蟲在國內外銷售。除了開展業務,公司擁有自己的培訓團隊,為黑水虻的養殖戶提供10天或一個月的培訓課程,加快技術推廣與產業發展。
農牧前沿:請您談談對黑水虻養殖業在未來發展前景的展望。
黑水虻的養殖是一個新型行業與產業,能夠實現環保和廢物資源化利用,並提供新型飼料蛋白和脂肪。但還有很多技術問題需要解決,如黑水虻蛋白與脂肪如何正確應用於不同動物的養殖。其營養價值和生物學功能還需要進一步探索。黑水虻養殖本身會產生一定的汙染,如空氣汙染,這也是亟需解決的問題。目前國內外都加大了對黑水虻產業化養殖與應用的投入,競爭激烈。無兩生科也會一如既往地努力工作,爭取保持領先地位,做出我們應有的貢獻。總之,黑水虻產業前景光明,道路曲折,除了砥礪前行我們沒有別的選擇。(
本文轉自【糧油信息網】。如有版權問題,敬請聯繫wx@fishfirs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