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水虻幼蟲吃泔水 大規模養殖年產值百億(圖)

2021-01-08 半島網官網
  

▲ 黃沙在自製的繁殖棚裡研究黑水虻成蟲。

  

▲黃沙在青農大實驗室裡研究黑水虻幼蟲的生活環境。

  一方幼蟲日食800公斤泔水 

 10月17日一早,記者來到位於城陽區的青島農業大學,見到了「蟲博士」黃沙,他正在實驗室查看他的寶貝蟲子。打開培養皿的蓋子,記者看到一群類似蒼蠅幼蟲的軟體蟲子正在蠕動著。「這不是蛆嗎?」記者感到很詫異。「它可不是蛆,它比蛆要有用的多,這是黑水虻的幼蟲。」黃沙說。

  「這是一種資源昆蟲,叫亮斑扁角水虻,俗稱黑水虻。」黃沙說,黑水虻是雙翅目水虻科的一種腐食性昆蟲,生長發育分為卵期、幼蟲期、蛹期和成蟲期。幼蟲在自然界以腐爛的有機物和動物糞便為食,成蟲壽命短,不超過10天,以花蜜、露水為食,產卵量平均800粒。

  「幼蟲喜食腐物 ,泔水正是它的美食。」黃沙介紹,把泔水稍作處理就能完全成為黑水虻幼蟲的飼料 。而且,黑水虻幼蟲對鹽、調味品 、食物毒素及其他化學添加劑不敏感,特別喜好油膩的食物。

  黃沙給記者算了一筆帳,來顯示蟲子的食量之大,處理泔水的效率:「幼蟲從3齡起進入大量取食階段,在食物充分的情況下可全天 24小時進食,取食效率非常高。」黃沙說 ,1立方米飽和4齡幼蟲在適宜的的環境下,24小時內可處理約800公斤(70% 含水量)餐廚廢棄物 。對死魚、爛果、豬糞、剩飯菜等常見的有機廢棄物特別有效。  

幼蟲全身是寶,可餵雞蠍烏龜

  黑水虻如何讓泔水變廢為寶?黃沙告訴記者,太溼的泔水不能直接餵給幼蟲,需把泔水倒入加工設備粉碎,再把水過濾掉,剩下的固體物質可以直接餵給幼蟲。泔水的初加工很簡單,可操作性很大。幼蟲通過分泌特殊物質,達到泔水滅菌除味,驅趕蒼蠅的效果。

  「這種蟲子全身都是寶,含有很高的蛋白質,當做飼料是非常好的。」黃沙告訴記者,黑水虻幼蟲的營養價值極高,烘乾的黑水虻幼蟲中含有42%的粗蛋白和36%的脂肪,以及胺基酸和脂肪酸等物質,優於普通的豆粉和骨粉,可加工成昆蟲乾粉,替代魚粉,成為優質的水產養殖飼料。「幼蟲可以直接作為飼料飼養雞、蠍子等經濟動物,觀賞鳥類和龜類也能以它為食。」

  黑水虻蛻掉的殼也能成寶。「這些殼如果給禽類等動物吃,就像給它們補充了維生素。」黃沙說,幼蟲的糞便也能成為寶,烘乾後經過機器簡單加工成粒,可以用作有機肥還田。

  「黑水虻幼蟲的加工很簡單,但是它的高附加值確實很讓人讚嘆。」黃沙告訴記者,經黑水虻處理過的有機廢棄物 ,再加上適當的有益微生物菌的結合,病原微生物的存在可能性完全控制在安全範圍。

相關焦點

  • 生祠鎮有個黑水虻養殖基地 年銷售額近2000萬元
    (顧海燕 蔣文潔供圖)今年,靖江市生祠鎮大進村新增一個佔地面積90畝的養殖基地,掛著泰州市佑農環保產業科技有限公司的牌子。養在基地鋼架大棚內的是一種名叫黑水虻的昆蟲,不僅在泰州獨一無二,該基地也是目前國內較大的黑水虻養殖基地。公司負責人是安徽籍的李秀濤,年僅33歲,養殖黑水虻已有5年。他入這行也是機緣巧合。
  • 劉傑:養殖黑水虻變廢為寶 引領環保養殖新航向
    吃的是垃圾,轉化的是資源。蒼蠅、蚊子惹人討厭,而它們的近親「黑水虻」卻是劉傑眼裡的「寶貝」。他利用黑水虻的幼蟲來處理餐廚垃圾,讓餐廚垃圾這塊放錯地方的資源變廢為寶。劉傑養殖昆蟲已經三十多年了,剛開始看中黑水虻養殖項目的時候,他想方設法從國外聘請了一位專門從事黑色指突水虻養殖的專家,在河南鄭州建起了國內首家黑水虻資源應用研究所。然而,從國外帶來的黑色指突水虻不產卵,用了近兩年時間,專家放棄研究回國去了,三十多萬元的投資也打了水漂。不甘心失敗的劉傑開始自己探索黑水虻養殖技術。
  • 你適合黑水虻養殖嗎?
    也就是說,做事情必須有一顆能夠思考下去的心,在黑水虻養殖行業同樣如此。或許一個不經意的思考就能帶給你意想不到的結果。黑水虻養殖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但也不是一種難的事情。關鍵在於你面對一些難題時,能不能靜下心去思考,去解決這些問題,因為它往往能夠決定你的成敗。想要分享一些我在黑水虻養殖過程中發現的一些問題和一些思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 吃幹榨淨!連雲港試點養殖黑水虻處理餐廚垃圾
    蟲子吃的是餐廚垃圾處理後的「固形物」,排出的是有機肥,蟲子長成後還能變成優質飼料。近日,我市餐廚廢棄物處理廠試點養殖黑水虻處理餐廚垃圾,實現「吃幹榨淨」,真正實現餐廚垃圾的無害化、資源化處理。昨日,記者來到市餐廚廢棄物處理廠一探究竟。
  • 小昆蟲黑水虻的大本領
    最近,上海市民因為垃圾分類在網絡上頻頻吐槽,中國畜牧獸醫學會動物傳染病學分會副秘書長、北京阿里牧農業信息技術有限公司總經理劉歡卻因為一種能吃垃圾、糞汙的昆蟲——黑水虻而興奮不已。   記者看到,養殖車間位於生產車間200米外的半山坡上,一條管道從生產廠房延伸出來,與養殖車間外的儲料罐連接,儲料罐的另一端管道則直接進入車間。   養殖車間外,數十隻小鳥在低空盤旋。劉歡告訴記者,防止鳥類偷食,是黑水虻養殖中特別要注意的。   在車間門口,擺放著幾個白色盒子,裡面裝著的正是餵肥了的黑水虻幼蟲和蟲沙。
  • 法媒:中國利用黑水虻回收剩飯 變廢為寶
    位於四川西南彭山的一家特殊養殖場,巧妙運用一種名叫黑水虻的昆蟲回收殘羹剩飯,實現環保和經濟的雙重效益。法新社記者撰稿稱,中國在環保領域所作的努力在餐廚垃圾處理上可見一斑,這或許可以成為中國未來經濟的一個亮點。法新社記者專門採訪了該養殖場經理胡榕。據她介紹,一公斤黑水虻幼蛆能在四小時內吃掉兩公斤餐廚垃圾。黑水虻原產美洲,其幼蟲能夠取食禽畜糞便、動物屍體和人類生活垃圾等各種有機廢物。
  • 新飼料蛋白黑水虻「眾望所歸」,有可能「替代」魚粉?
    目前國內無兩生科正從事黑水虻養殖技術的研發和產業化工作,將黑水虻蛋白開發和有機廢棄物處理相結合,現階段已在養殖和繁殖技術取得顯著成就。胡文鋒博士長期致力於有機廢棄物的資源化利用和新興蛋白源的開發與推廣,在飼用昆蟲黑水虻大規模繁育、生產和推廣方面取得了較好的成績。
  • 黑水虻每日可「吃」掉2.5噸廚餘垃圾 南京探索廚餘垃圾處理新途徑
    記者14日從南京市高淳區城管局獲悉,高淳區漆橋街道建立了南京首個黑水虻繁育基地,用廚餘垃圾餵養黑水虻,探索廚餘垃圾和餐廚垃圾資源化利用的新途徑。14日,記者走進黑水虻繁育基地,只見示範點1000平方米的生物大棚內,立著4排養殖架,每層養殖架上都是密密麻麻的黑水虻。「你看,現在正在猛吃餐廚垃圾的就是黑水虻小幼蟲,是一種腐生性水虻科昆蟲。」
  • 台州:黑水虻專吃餐廚垃圾 生態化處理模式將全面推廣
    吃的是垃圾,轉化的是資源,一項利用生物工藝處理餐廚垃圾的新技術在台州落地,而這項技術的核心,就是這種名叫「黑水虻」的小蟲子。   黑水虻號稱「環境小衛士」,是一種腐生性的昆蟲,它不僅能夠取食餐廚垃圾,還可以通過資源化處理技術,產生生物柴油、有機肥和高蛋白飼料,實現變廢為寶。
  • 你知道嗎|寶藏昆蟲黑水虻:小身板大能耐,廚餘垃圾我來扛
    對此,本文提供一種黑水虻集中處理廚餘垃圾的簡單介紹。什麼是黑水虻?黑水虻 黑水虻幼蟲富含活性蛋白、昆蟲脂肪、益生菌、抗菌肽及甲殼素,是各類動物的最佳天然保健品,被譽為「動物人參」,可作為動物的主食或者飼料的補充,達到幫助消化、促進生長、增強免疫力、使肉質鮮美的作用。
  • 黑水虻的營養價值,含檢測報告
    《世界虻業》2017年創刊首刊最全面的黑水虻養殖資料,3月17日前索閱含快遞費10元!
  • 人口膨脹 將來吃什麼?蒼蠅是個好選擇
    之所以選擇黑水虻,一個重要的原因是它旺盛的食慾。一隻幼蟲平均每天進食0.5克有機物。事實上,幼蟲能夠消化/分解絕大部分的生活垃圾,諸如爛掉的水果蔬菜,腐敗的肉類,以及糞便(如果非要堅持的話),並能夠將其高效轉化為自身的脂肪、油、胺基酸、鈣和蛋白質。黑水虻幼蟲富含45%的粗蛋白,因其高營養價值,已經引起了農業界的關注。
  • 請個小幫手,解決雞糞汙染大問題|黑水虻|養雞場|昆蟲|有機肥|幼蟲
    而此時,經過發酵和黑水虻的分解,雞糞已沒有了先前的臭味。究竟是什麼蟲子改變了養雞場雞糞異味的問題?沒錯,就是黑水虻。黑水虻是一種存在了很久的昆蟲。技術員對他的認識開始僅僅是大型蒼蠅!變異蠅蛆!實在委屈了這個大明星。他其實是蒼蠅的天然競爭者,更是環保路上的好幫手。他究竟有多厲害呢?
  • 「吃貨蟲」每天吃100噸餐廚垃圾 廣州項目試運行
    世界上有一種「無私的」蟲子:它吃的是餐廚垃圾,但排洩出來的是有機肥料,而且,在它長肥之後還能做優質的飼料原料——這種蟲子就是黑水虻。近日,白雲區城管局方面稱,白雲區餐廚垃圾黑水虻處理項目落戶江高鎮茅山工業區,總投資3500萬元,環保投資284萬元,通過養殖黑水虻幼蟲,每日可處理100噸餐廚垃圾、青菜、果皮等。目前,該項目已開始試運行。  「吃貨」黑水虻是怎樣工作的?
  • 浙江新昌巧用黑水虻 餐廚垃圾消解形成生態產業鏈
    黑水虻幼蟲生在長期間無時無刻不在進食,因此能夠快速消化餐廚有機質,其分泌的有機酸還能抑制臭氣產生和趨避蚊蠅。  「黑水虻是用於處理餐廚垃圾的理想生物。」新昌縣環境衛生管理中心主任俞伯強表示,以往餐廚垃圾的處理以填埋、焚燒和養殖家畜為主,但填埋可能造成環境汙染,焚燒需要大量成本投資建廠,用於家畜養殖也可能存在同源性危害,黑水虻則沒有這些問題。
  • 【中國科學報】小小黑水虻催生萬億級產業
    中科院分子植物科學卓越創新中心研究員黃勇平抓起一把黑水虻幼蟲食用溼垃圾後產生的蟲糞,請前來參觀的人過來聞,這些人為無異味而感到驚訝和好奇。  這一幕和三年前黃勇平剛接觸黑水虻時的情景如出一轍。但那時,並沒有人清楚黑水虻幼蟲的「工作原理」。從事昆蟲研究的黃勇平沒有僅僅停留在驚訝和好奇上,決定一探究竟。
  • 環保前沿|黑水虻,餐廚垃圾處理界的新星崛起!
    黑水虻幼蟲富含活性昆蟲蛋白、昆蟲脂肪、益生菌、抗菌肽及甲殼素,是各類動物的最佳天然保健品,被譽為「動物人參」,可作為動物的主食或飼料添加劑,達到幫助消化、促進生長、增強免疫力、使肉質鮮美的作用。儘管黑水虻養殖和銷路在國外早已成型,但目前國內鮮有企業能夠做到黑水虻規模化養殖。
  • 吃進垃圾變財富 黑水虻處理餐廚垃圾受環保企業青睞
    「愛吃垃圾的蟲子」:吃進垃圾變財富  新華社廣州7月26日電(記者丁樂)吃進去的是餐廚垃圾,產出來的是飼料和肥料,未來還可能開發出化妝品、保健品,一種名為黑水虻的昆蟲逐漸受到我國環保企業的青睞。  黑水虻,學名亮斑扁角水虻,幼蟲長約兩釐米,作為腐生性水虻科昆蟲,主要採食餐廚垃圾、動物糞便等等。
  • 澳企業培育黑水虻用於垃圾處理
    澳大利亞墨爾本一家生物科技公司培育出能將有機垃圾高效轉化為動物飼料的黑水虻幼蟲,並用計算機軟體不斷優化培育系統,為進一步提高有機垃圾處理效率提供了可能。 據媒體報導,這家名為「卡爾瑪3」的初創企業培育的黑水虻成蟲生命周期為7天,在此期間雌蟲能產下100到500個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