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洞無法直接被觀測到,專家是通過其周圍引力來定位的!

2021-01-12 奇趣大百科

黑洞的存在讓外太空的探索顯得更加神秘莫測,黑洞存在於星系的內部中心位置,它擁有無限大的密度和較小要的體積,但是它的內部容量較大。所有的物理定理在黑洞的面前似科都失去了存在的意義。

黑洞是如何產生的呢?科學家介紹,當體積較大的恆星在死亡以後,中心部分發生引力坍縮作用,從而形成了黑洞,它擁有較大的質量體系,而它的自身體積較小,形成的引力場較大,存在於黑洞周圍的物質是不能夠逃脫它的法力。就是傳播速度最快的光,也是不能倖免的。

我們不能直接觀測到黑洞的存在,我們是需要感知黑洞周圍物質的性質而間接的觀測黑洞的存在。當物質在被黑洞吸收之前會放出X射每和紫外線,從而得到有關黑洞的相關信息。而在科學家發現黑洞存在的時候,也是由間接觀測恆星或者是星際雲氣團繞行軌道而得到的質量和具體位置情況。

然而黑洞的存在也是有期限的,當黑洞死亡之後將會變成白洞,而白洞的主要的功能則是把黑洞之前吞噬的物質全面的噴射出來,黑洞和白洞的性質和作用也大相逕庭的。科學家表示如果地球成為了黑洞,那麼它會把自己縮小成為一顆豌豆。

科學家表示黑洞擁有強大的引力作用,可以把自己周圍的物質吸入自己的體內,而它可以形成一個巨大的吸積盤,這些物質在吸積盤的作用之下能夠高速的旋轉,吸及的物質在劇烈的摩擦加熱過程當中,產生高溫等離子體,各種各樣的能量將會在這一過程當中釋放出來。而科學家可以利用望遠鏡觀測到這些過程,從而確定黑洞的存在。

從而對黑洞周圍的物質進行相關的研究,比如說黑洞為什麼要吞噬物質,以及黑洞對周圍環境有哪些影響,另外黑洞對於整個星系演化有哪些重要的作用。

相關焦點

  • LIGO再次直接觀測到引力波意味著什麼
    北京時間6月16日凌晨,位於美國的雷射幹涉儀引力波觀測臺(LIGO)對外發布,再次觀測到雙黑洞併合導致的引力波事件。受訪的專家均表示,再次直接觀測到引力波事件有力地證明了引力波真實存在,將人類對宇宙的了解又推進了一步。
  • 黑洞能夠隱藏自己,為什麼我們還能夠觀測到它?引力太強惹得禍
    在宇宙中,衡量一個天體的強大與否,基本都是以質量為標準的,質量越大,引力越大,因此在宇宙中質量為王是永恆不變的真理。黑洞之所以強大,正是因為它有著強大可怕的質量,從而產生了異常強大的引力。當然,能夠跟黑洞引力相比的還有中子星,可是中子星遠遠沒有黑洞那麼神秘,因為中子星是我們能夠直接觀測到的,如果距離合適,我們甚至可以用肉眼直接看到旋轉的中子星。
  • 科學家觀測到持續10年的「超級黑洞心跳」
    研究中取得了新的突破,他們發現了迄今持續最久的超大質量黑洞的「心跳」。據了解,這個特殊的黑洞是一個距離地球6億光年,具有200萬個太陽質量的超大質量黑洞。研究人員通過在2007年和2018年兩個階段對其進行觀測,發現了這個超大質量黑洞的X射線準周期振蕩信號,也就是黑洞的「心跳」。相隔10年之久,它的「心跳」依然存在,其信號甚至比10年前更強。這是目前科學家們觀測到的超大質量黑洞心跳信號的最長持續時間。
  • 黑洞連光線都能吞噬,人類卻能觀測到,黑洞另一頭是什麼樣的?
    在浩瀚無垠的宇宙當中,黑洞就成了最為神秘誘人的。我們都知道,人類之所以能看到其他的物體,是因為物體反射出的光線進入了人眼。就像人類利用太空望遠鏡進行觀測,當星體發射或反射光線,就會被捕捉到,由此確認星體的存在。
  • 黑洞連光線都能吞噬,人類卻能觀測到,黑洞另一頭是什麼樣的?
    在浩瀚無垠的宇宙當中,黑洞就成了最為神秘誘人的。我們都知道,人類之所以能看到其他的物體,是因為物體反射出的光線進入了人眼。就像人類利用太空望遠鏡進行觀測,當星體發射或反射光線,就會被捕捉到,由此確認星體的存在。可是宇宙中卻有黑洞這種神秘的星體,它的密度無限大,熱量無限大,更是有巨大的引力,能夠吞噬周圍一切的奇點。任何天體接近它的時候,都會被吞進去。
  • 科學界首次觀測到黑洞把光強制「拉」回來!
    黑洞是宇宙中引力最強大的天體,任何物質包括光也無法逃脫它的引力範圍,最終被徹底的黑暗吞噬。幾十年來,科學家們一直懷疑,即便是從大質量黑洞周圍逃逸出來的一些光線可能也無法擺脫黑洞的「魔掌」,現在,他們終於看到了這一點,理論終於成了事實!
  • 黑洞如何將周圍吸積盤發出的光反射回自身?
    相信很多人對黑洞的了解,都包括了「就連光線也無法逃脫黑洞的引力」這個主要特徵,這也是「黑洞」這個天文名詞的根本來源。 但是,不管這個黑洞的質量有多大,以及它的史瓦西半徑值是多少,它們的周圍都會存在圍繞其旋轉的材料盤,也就是所謂的吸積盤。而那些處於黑洞周圍旋轉材料盤中的光,卻因為距離相對更遠而能逸出一部分。這便是科學家們在觀察到那些正在生長的黑洞的時候,為什麼會看到黑洞正通過明亮的X射線發光。
  • 黑洞那麼黑,為什麼科學家還有辦法觀測到它?這肯定是假象!
    除了恆星型黑洞外還有原初黑洞,這是宇宙大爆炸初期質量密度太高直接坍縮而成的,除此外似乎沒有第三種能誕生黑洞的方式,但黑洞可以通過合併變成超大型黑洞。如何來描述黑洞?黑洞並不是一個洞,它在三維空間中是一個引力極度扭曲的空間,所以如果要將黑洞表現在二維平面上,用一個洞來表示無疑是最恰當的,因為直接就讓大眾能理解!
  • 世界上首張黑洞圖像出爐:找到黑洞是前提,觀測可追溯到90年代
    年4月11日的圖像,圖中心的暗弱區域即為「黑洞陰影」,周圍的環狀不對稱結構是由於強引力透鏡效應和相對論性射束(beaming)效應所造成的。如今,一個名為「視界面望遠鏡」(EHT)的國際合作項目決定給黑洞拍張照。來自全球30多個研究所的100多名科學家,利用分布於全球不同地區的8個射電望遠鏡,組成一個口徑尺寸相當於地球直徑的虛擬望遠鏡,來觀測黑洞的視界面。
  • 連光都無法逃脫的黑洞是怎麼拍的?
    看不見的黑洞如何證明它存在?  一百多年前,愛因斯坦提出廣義相對論,將引力視為時空扭曲的效應。他的方程預言,一個小而重的物體能隱藏在事件視界(event horizon)之內,在視界內,其引力強大到連光都無法逃脫,這個物體就是黑洞。幾乎所有的星系中心都存在黑洞,在那裡它們可以成長到太陽質量的數百萬或者數十億倍。
  • 黑洞周圍「玫瑰舞」
    據國外媒體報導,天文學家首次觀測到一顆恆星環繞銀河系中心超大質量黑洞運行,而這顆恆星在黑洞周圍閃爍舞動,正好符合阿爾伯特·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的預測結果。天文學家利用歐洲南方天文臺甚大望遠鏡觀測到這顆恆星,發現該恆星的運行軌跡猶如玫瑰花結。
  • 官方:LIGO直接探測到雙黑洞合併產生的引力波
    就在愛因斯坦預言引力波存在的同一年,另一位德國物理學家卡爾·史瓦西(Karl Schwarzschild) 意識到愛因斯坦的理論將允許黑洞的存在:這是一種奇異的天體,它的密度極高,引力極大,甚至連光線都將無法逃離它的束縛。儘管嚴格意義上來說我們並不能直 接「看」到來自黑洞的光,但天文學家們早已通過對黑洞施加於其周圍空間與天體的特殊效應,收集到了關於黑洞存在的大量有力證據。
  • 距地球十億光年外,科學家觀測到了罕見的三個黑洞碰撞,十分壯觀
    黑洞有了強大的質量之後,產生了讓天體感到恐懼的強大引力,而且這個引力還發生了&34;,擁有了吞噬的強大屬性。黑洞的吞噬能力讓它成為了宇宙的霸主,不管是行星還是恆星,只要進入它的視界範圍,那就很難逃脫,最終都會被它一點點分解吞噬。即使是光子擁有著宇宙最快的速度光速,它一旦進入黑洞視範圍,也基本無法逃脫。
  • 物理學上無法用公式給出定義的神奇黑洞
    由複雜公式組成的傳統相對論,再加上另外描述宇宙的理論,確實可以推出黑洞應該是存在的。但是,我們僅僅只能通過實驗和觀測數據說明黑洞存在,並沒有確鑿的物理公式來指明黑洞。廣義相對論預言,足夠緊密的質量可以使時空變形而形成黑洞。無法逃脫的區域的邊界叫做視界。雖然視界對穿越它的物體的命運和情況有巨大的影響,但無法在局部探測到特徵。在許多方面,黑洞像一個理想的黑體,因為它不反射光。此外,彎曲時空中的量子場論預測,視界會發出霍金輻射,其光譜與溫度與質量成反比的黑體相同。對於恆星質量的黑洞來說,這個溫度是開爾文的十億分之一數量級,這基本上是不可能觀測到的。
  • 「慧眼」衛星觀測到距離黑洞最近的相對論噴流
    研究表明,其起源於黑洞視界附近的相對論噴流(向外高速運動的等離子體流)的進動,為解決一直以來存在爭議的低頻QPO物理起源問題提供了重要依據。這一成果由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英國南安普頓大學、德國圖賓根大學、中國科學院上海天文臺等單位的研究人員共同完成,在線發表於9月21日出版的國際學術期刊《自然·天文學》上。
  • 黑洞撕裂恆星罕見畫面曝光,「宇宙恐怖天體」名不虛傳
    據外媒報導,不久前,TESS衛星捕捉到了黑洞撕裂恆星的罕見畫面,引發大眾關注。這種太空現象被科學家們稱為潮汐幹擾。它具體表現為當恆星進入黑洞的引力控制區後,強大的引力將其不斷拉伸,形成一個扁平狀的結構,最終被撕碎吞噬。
  • 人類真的無法進入黑洞?克爾黑洞或許是探索黑洞的新大陸
    黑洞,想必它對於天文愛好者來說並不是一個陌生的詞彙,這是一個廣泛存在於宇宙之中的特殊天體,黑洞的特殊之處有二,第一是黑洞無法被常規天文手段所觀測,這裡所指的常規天文手段是指包括光子、紅外線等電磁波觀測手段,第二是黑洞強大的引力場會將任何物質碾碎,所以我們也無法利用太空飛行器探測,其實這兩點是有一點天文常識的讀者都知道的
  • 連光都無法脫逃,那信息能否在黑洞中留存?
    光為何無法逃離黑洞如果一顆恆星的質量是我們太陽的10~50倍,即便它成為了中子星,引力仍然會繼續壓縮它,沒有了聚變力來抵抗引力的拉拽,就無法阻止這顆恆星的最終坍縮,那麼它最終會變成什麼?在愛因斯坦的現代廣義相對論中,它預言了宇宙空間內應該存在這樣一種密度極大體積極小的天體。
  • 人類首次直接拍攝到黑洞 一文掃光你心中所有的困惑
    這些年,黑洞這個名詞頻頻出現在媒體報導中,想必很多人都已經對它有些了解。恆星級質量的黑洞是由大質量恆星演化到末期核心發生引力坍縮而成。中等質量黑洞和大質量黑洞的形成的具體方式目前還沒有定論:可能是由小黑洞合併形成,也可能是由黑洞通過吞噬物質逐漸形成,還可能是由大量氣體物質直接坍縮形成。黑洞給人印象最深刻的印象就是吞噬一切,甚至光線。
  • 回顧2019:科學家們拍攝到的人類第一幅黑洞影像
    黑洞看上去是什麼樣的?什麼望遠鏡能做這樣的觀察?觀測中可能遇到什麼問題?2019年4月10日,世界各地的天文學家們正鼓足幹勁,大膽嘗試拍攝第一張黑洞圖像。這一大膽的想法需要國際合作來構建一架口徑如地球大小的望遠鏡,並可能徹底改變我們對引力的認識。圖解:位於M87中心的超大質量黑洞,推估質量達太陽的數十億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