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能成大器的三個徵兆,往往深藏不露,可別看走眼了

2020-12-05 聞塵雜說

李白在《俠客行》中寫道:十步殺一人,千裡不留行;了事拂衣去,深藏身與名。」

我們身邊有著很多低調處世之大能,他們若是不表現出來,還真難讓人發現,正所謂大隱隱於市,小隱隱於野』,真正身懷絕技的高人可以融入世俗之中而自得清閒,而移居山野求一份安定的人大都為俗世紛爭所困,不得不躲。

一個人能成大器的三個徵兆,往往深藏不露,可別看走眼了。

一、荒無人煙而心不枯

孤獨是一個人的狂歡。」

人間時常有離別,沒有人可以陪著另一個人一直向前走,這種橋段只存在於小說之中。我們不得不承認生命中大部分時光都是屬於孤獨的,而努力成長就是在孤獨裡最好的遊戲。

大多數人都難一忍受孤獨,因為枯燥乏味,都想著找一個人來陪伴自己,殊不知這短暫的陪伴會讓以後的孤獨更加刻骨銘心,就和『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一樣,陪伴對孤獨者來說就好比財富一般,失去了就異常難熬了。

只有享受過孤獨的人,才會對來之不易的陪伴倍感珍惜,也因此有更多時間強大和完善自己。

二、得失常來而心不亂

《道德經》: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

紅塵萬丈,得失常來,患得患失,實乃不智之舉,多事煩憂於心,則少通明剔透。

生活裡,我們因得而喜形於色,因失而愁容滿面,卻不知『塞翁失馬,焉知非福』之理,有些東西在冥冥之中便早已經有了定數,倒不如讓它隨風而去,免得整日憂心忡忡,盼著得又怕著失。

而通常抱有得之我幸,失之我命』心態的人,反而更加自在輕鬆,內心之事無關得失,也少那一份感嘆。

三、山崩於前而心不動

《權書·心術》中寫到:為將之道,當先治心。泰山崩於前而色不變,麋鹿興於左而目不瞬,然後可以制利害,可以待敵。」

所謂將才,便是極富膽識,見多識廣之輩,古往今來,未有怯將一說,從來都是遵循『犯我國土者,雖遠必誅』的風格行事。

現實中有太多人因為小小挫折就輕言放棄,出一點點小事就認為自己是這個世界上最可憐的人,帶著委屈乞求著憐憫,生怕別人不知道自己遭遇著這世界上最殘酷的慘事,通常這樣的人都難有作為。

許許多多商業大亨都經歷過公司破產,也有的背負上億外債,卻從未放棄過希望,臥薪嘗膽,之後一步一個腳印,將事業又重新做了起來,甚至更勝從前。

從古至今,能人異士多不勝數,然大多感嘆自己懷才不遇,切實少了一顆平常之心,太過浮躁,當經歷過世間冷暖,潮起潮落,便會明白『寵辱不驚,看庭前花開花落;去留無意,往天上雲捲雲舒』之平靜著實難能可貴。

【聞塵雜說】諸子百家,三教九流。帶你探尋中國古代各個學說的思想與魅力。

相關焦點

  • 識人術:一個心機深沉的人,往往有這二個特徵,別看走眼了
    所以曾國藩才告誡世人:「寧可不識字,也要會識人。」俗話說:「老虎傷人不可怕,只怕人心兩面刀。」識人不能以貌取人,而是要看透一個人的動機,才能識破他的偽裝。今天就跟大家聊聊識人術:一個心機深沉的人,往往有這二個特徵,別看走眼了。
  • 一個人能成大器的四個跡象,往往隱藏的並不深,別看走眼了
    其實一個能成大器的人,往往都隱藏得並不深,他們除了帶有自己的聰明之外,更多的還是付出了辛勤的汗水,而且那些人身上大多有著4個跡象。1.努力的過程是最枯燥無味的,忍受得住寂寞「要生活得漂亮,需要付出極大忍耐,一不抱怨,二不解釋,絕對是個人才。」
  • 有幾種人,往往深藏不露,別輕視了
    無論以貌取人,還是以言辨人,都容易陷入自我設定的誤區;從心理學的角度看,我們時常懷著主觀意識去看人,一不小心就看走了眼。若想真正認識一個人,需擦亮自己的雙眼,通過一個人的言行舉止,把握住對方的潛意識,方能明白這個人言行中透露出的真實心理,實現準確看人的目的。寧可不識字,也要會識人。
  • 真正能成大器的人,往往都有這幾個特徵
    而一個人能否成為大器,主要跟我們的以下幾個方面關係緊密,在他們身上,往往有著一些高於普通人的特徵,特別是這五個特徵,尤為明顯:第一個特徵:有一定的學識修養一個能成為大器的人,他們的人生,往往不是一帆風順的。在追尋自己夢想的過程中,這些人,往往都經歷過了人生的風風雨雨,遇到了人生的溝溝坎坎。這樣的人,在經歷了人生的挫折和打擊之後,往往能夠擁有了強大的心理素質,所以,他們在面對重大事件的時候,往往能夠用自己強大的心臟,力挽狂瀾。
  • 一個人身上有這三個「跡象」,早晚可以成大器
    曾國藩在家書中用一段肺腑之言告誡諸位弟弟,能成大事者,身上都有這3個特徵,而且三者還缺一不可。一個人身上有這三個「跡象」,早晚可以成大器。下面我們來一起來看看! 一個人將來能否成就一番大事業,看他早年的言行舉止,我們就可以看出端倪。如果是胸懷大志,則往往可以成大事;若是毫無志向,則很難成就一番事業。
  • 《道德經》:真正厲害的人,往往能戒掉四個缺點,早晚必成大器
    一個人,想要成大器,除了提高自身的能力,還必須戒掉自身的缺點,《道德經》第二十四章列出一個人最主要的四個缺點:「自見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無功,自矜者不長」。一個人,想要成大器,需戒掉這四個缺點,戒掉一個,也厲害;真正厲害的人,往往也能戒掉這四個缺點,早晚必成大器!
  • 「靜如處子,動如脫兔」:深藏不露的人,往往天賦異稟,你有嗎?
    這些人,對人對事,總是不顯山露水的,看似很是普通。但是,這樣的人,在經過一段時間的「潛伏」之後,卻總能在自己的某個領域突然成為標誌性人物,讓人刮目相看。經過觀察,我們會發現,這些深藏不露的人,往往天賦異稟,他們平時往往「靜如處子」,但是,在關鍵的時候,卻總能「動如脫兔」。這樣的人,往往天賦異稟,而這些與眾不同的天賦,也最終能夠促成他們的成功。
  • 一個人,若擁有這三種「軟實力」,想不發達都難,別看走眼!
    一個人,若擁有這三種「軟實力」,想不發達都難,別看走眼!一、發現長處天生我材必有用,但是但是一定要知道自己的用處在哪裡。如果你天生對於鎖具很感興趣,同時還有很高的造詣,那麼你可以設計最先進的防盜技術。但你若把這種天賦用在歪門邪道上,那就免不了牢獄之災。
  • 心理學:難成大器的人,骨子裡缺乏這三樣東西
    什麼是大器的人,大器往往是能做一番事業的人。一個人想要幹成一件事,就必須要有內心力量的支撐,而難成大器的人,骨子裡缺乏這三樣東西:心理學:勇氣1、總想走捷徑,缺少對目標一以貫之能力一個人難成大器最大的惰性來自我們總是想走捷徑想法,不想走彎路。
  • 面相:從骨骼判斷你是不是能成大器
    判斷一個人一生是富貴還是貧窮,其實五官是其次,重點是在頭部、面部的「骨骼」,「骨骼」並不是一般所認為的骨頭,而是在頭部、面部有不同於常人的「貴骨」。人的面部從上到下共分十三個部位,再加上與十三部位橫列的部位,總共有二百三十五個部位。面部的部位這麼多,如果只用辯痣與紋理的方法來推斷吉兇禍福一般來講很難,所以觀人相貌最上等的就是相骨法。其次再觀神氣,那麼一個人的貴賤榮辱就一目了然了。
  • 真正成大器的人,往往都熬過這5種苦,看看你熬過幾個?
    所有成大器的人,都需要經過一番的磨礪。這些磨礪在當時算是一種「苦」,熬過去了就會變成一種「甘甜」。老祖宗告訴我們:「先苦後甘,才是真正的幸福。」那麼,成大器的人都需要經過哪些磨礪或者要吃什麼苦呢?安哥認為,真正成大器的人,往往都熬過以下五種苦。
  • 真正成大器的人,懂得這「四個守」
    一個人能不能成大器,需要機遇,更需要自身的能力很強,還需要一定的人脈資源。欲成大器的人,懂得很多為人處世的方法,能夠在社會的夾縫中求生存,做到遊刃有餘。我的二表舅,今年六十七歲了。他的一生,比較坎坷,年輕的時候,在縣裡的林場上班,後來因為家裡生了三個孩子,靠工資負擔負擔不起,就離開了林場,自己去創業。
  • 心思縝密,感知力超強的星座,深藏不露,往往一招制敵
    一個心思細膩的人,善於觀察身邊的事物,他們會從不一樣的視角去分析每一件事情,自然而然也擁有了極強的感知能力,當真正遇到問題時,會讓自己處在有利的位置,他們很少粗心大意,丟三落四,能夠一言擊中要害,尤其是在與人較量的過程中,深藏不露,卻可以一招制敵,今天夢想就來分析一下這幾個星座。
  • 稻盛和夫:一個人能否成大器,就看是否有一個特徵,越早知道越好
    作為世界第三經濟大國,日本的經濟創造力連美國都自嘆不如,除了經濟外,日本在許多方面影響著全世界,比如日本的文化、企業精神等等,都是其它國家學習的標榜,雖然如此,我一直對日本人卻沒啥好感,因為不太能接受他們的一些文化,因為總覺得他們喜歡「裝腔作勢」,一些簡單的事情總會用一些複雜的方式來包裝!
  • 「成大事者,一看就知」,身上有三個特徵的人,往往能成大器
    人活在世每個人都想成大事,成大事的人往往都能力非凡,但是在現實生活中,往往我們的欲求,我們的抵抗力,我們的耐力都可以一一被消磨,然後忘卻了自己曾經的初衷,什麼樣的人才能夠成大事呢?成大事者一看就知,身上有三個特徵的人往往能成大事。
  • 心理學:一個人開始變廢的三個跡象,中一種,都說明難成大器
    在心理學上,推動一個人成功的恰好是他身上所具備的優秀能力,當這些優秀的品質疊加在他們身上,就會成為一種成功的助力,讓他們奔向屬於自己的羅馬。可是當一個人不具備這種能力,只會讓自身的狀況越來越糟糕。據生活觀察,一個人開始變廢的三個跡象,中一種,都說明難成大器。
  • 真正厲害的人,往往能在這6個方面沉得住「氣」!沉住氣,成大器
    有人說,這是一個功利的世界,隨著誘惑越來越多,人心越來越浮躁,越來越沒有耐心,越來越靜不下心、沉不住氣,人們充滿了功利和攀比的思想。然而,越是如此,越顯得沉氣靜心的可貴,沉住氣,方能成大器!具體而言,真正厲害的人,往往能在以下這6個方面沉得住「氣」!來看看你能做到嗎?
  • 孔子識人術,記住12個字,三重境界,看人再不會走眼
    中國有一句俗話「畫虎畫皮難畫骨,知人知面不知心」,看一個人的品行,如果沒有一套方法,很容易看走眼。古聖先賢孔子給我們提供了一套觀人的方法,一句話12個字,「視其所以,觀其所由,察其所安」,記住了,看人再不會走眼。
  • 男人慾成大器,能力不是唯一,養成七個處事習慣,成功就不是難事
    具體而言,男人慾成大器,能力不是唯一,養成以下七個處事習慣,成功就不是難事!真正能成大器的男人,往往也有這七個處事習慣,必為人中龍鳳,大富大貴!來看看你有幾個?處事習慣一、有成大事的野心和抱負作為男人,不應該甘於平庸,安於現狀,否則,就註定會變得平庸,變得貧窮,變得一事無成。
  • 幽莠之幼似禾,驪牛之黃似虎,其實只是深藏不露
    在殘酷的物競天擇過程中,動物懂得了深藏不露,待時而動;在冷漠的大自然面前,植物適應了季節更替,冬藏春播。人是天地間的精靈,是萬物的靈長,豈有不知其理?孔子曰:「凡人心險於山川,難知於天。天猶有春秋冬夏、旦暮之期,人者厚貌深情,更難驗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