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日,中國科學院紫金山天文臺「銀河畫卷」巡天團隊發表了鹿豹座及周圍天區位於銀經140°至150°,銀緯-5°至5°範圍內的分子氣體旋臂結構的研究結果。此研究結果即將在美國的《天體物理學雜誌增刊》(The Astrophysical Journal Supplement Series)上刊登。
在鹿豹座及附近天區方向,由近及遠總共坐落著4條銀河系的旋臂——本地臂、英仙臂、外旋臂以及盾牌-半人馬臂。其中外旋臂(Du et al. 2016)與盾牌-半人馬臂(Sun et al. 2015)的氣體結構均已由巡天團隊利用「銀河畫卷」巡天數據研究並發表。本次研究利用位於鹿豹座及附近天區共計96平方度的巡天觀測數據,對該處本地臂與英仙臂的分子氣體結構做了成圖展示,如圖1所示。結合原子氣體數據及此前的外旋臂數據得到:在該天區,銀河系的翹曲結構在分子及原子氣體上均表現明顯,而側傾結構僅在原子氣體上表現出來。此外,該工作還認證並研究了英仙臂上的5條巨條形分子雲,其中,4條為本次新認證的。
正在進行的「銀河畫卷」巡天是迄今為止世界上最高靈敏度、大尺度以及無偏的12CO/13CO/C18O分子譜線巡天。作為該巡天項目的目標天區之一,鹿豹座天區的觀測總共歷時兩年,這是巡天團隊所公布的最大尺度的分子圖像,也是鹿豹座天區在世界上首次高靈敏度CO三條譜線的成圖觀測。(來源:中國科學院紫金山天文臺)
特別聲明:本文轉載僅僅是出於傳播信息的需要,並不意味著代表本網站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轉載使用,須保留本網站註明的「來源」,並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轉載或者聯繫轉載稿費等事宜,請與我們接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