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情下,虛擬會議成為跨國交流的主要形式。因此,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WLF)每次在和海外頂尖科學家們進行網絡連線專訪時,小編們總是時不時地思考一件事:歐美人的夏令時是不是要結束了?和他們的時差是不是又要變了?
被繁複多時區時差焦慮到的小編。圖|GIPHY
科學家則從不同的角度思考夏令時。例如,2017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得主、生物鐘揭秘者麥可·羅斯巴什(Michael Rosbash)就在WLF的獨家專訪中直截了當地說:「夏令時破壞了人體的晝夜節律,有害健康,應該取消!」
1、夏令時是怎麼產生的
美國啟蒙時代和物理學史上重要人物班傑明·富蘭克林(Benjamin Franklin)創造出了「夏令時」這個想法。
是的。就是這個100美元上的男子!圖|Gwloans
它的對應英文是「Daylight saving time」,很容易看出它的最初的創意來源:充分利用日照時間。具體來說,夏天的白天更長,而通過將時鐘前移一個小時,我們就可以更好地利用尚好的日光進行活動,而不是直接開燈,將能源浪費在照明上。到了秋季,再把時鐘調回。
2020年3月8日星期日凌晨2點整,幾乎美國所有的州的時鐘都會失去一個小時,自動轉為凌晨3點。圖|nypost
當時,富蘭克林是美國駐巴黎的大使,因此在1784年給《巴黎日報》寫了一封詼諧的信,快樂地為自己的「大發現」而鼓掌:太陽一升起就能提供光亮,所以切勿浪費它的好光亮。
那我豈不是很棒棒!圖|Tenor
即便如此,夏令時(DST)這種形式直到一個多世紀後才正式開始實行。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德國為了節約燃料,在1916年5月制定了夏令時;在1918年,美國採用了夏令時。
以2020為例,今年美國的夏令時開始於3月8日凌晨2點,將結束於11月1日凌晨2點。
全體在美人士注意!11月1日,如果你是電子表,哦,那繼續睡吧!但是如果你是模擬時鐘使用者!記得爬起來調回一小時哦!圖|fishersisland
2、關於夏令時的大爭論
但是關於夏令時的爭論從來沒有停止過。猶他州立大學經濟學家威廉·舒格哈特二世(William F. Shughart II)博士指出,如果按照平均每小時的工資計算,簡單的來來回回扭動時鐘的行為,讓美國人損失了17億美元的機會成本。
嚶嚶。17億美元的機會成本的大損失。圖|Tenor
因為這些用來扭轉時鐘、手錶和其他所有時間相關設備的十來分鐘本來可以花在更有成效的事情上。
但也有一些人認為,拉長白天的時間就意味著更多的人能夠在下班後購物,這就增加了零售業的銷售額。而根據《國家地理》在2013年的統計,經濟為王的時代,經濟一直在實施夏令時的政治策略中起到了主導作用。
零售業:了不起的夏令時。圖|Giphy
在美國把夏令時制度標準化以後的50多年間,夏令時經歷了一次延長。因為許多的行業都是夏令時的支持者。比方說,在20世紀80年代,根據數據報告,在高爾夫行業,多實施一個月夏令時就增加了2至4億美元的產值。
3、羅斯巴什:夏令時根本沒有存在必要
儘管經濟亂糟糟吵成一團,然而人生在世,健康總是第一位的。因此,WLF在與主麥可·羅斯巴什的專訪中提問:「從健康角度考慮,人類是否需要夏令時?」
保持健康,保持快樂。圖|Giphy
羅斯巴什教授斬釘截鐵地回答:「不需要。夏令時並不是一個好主意。我認為應該取消這個規定。」
WLF與羅斯巴什教授專訪截圖。
隨後,羅斯巴什教授展開解釋說:「首先,一年兩次調整本身對人類的晝夜節律就有破壞性。其次,採用夏令時這種模式,會讓夜間的光照過於充足,但是早上的光照卻不足。這樣也有違自然規律。」
而當小編問起「取消夏令時」這個想法在現實中可行性大不大時,羅斯巴什教授哈哈大笑說:「當然可以做到。因為你只說服社會大眾,這件事對他們的健康是有益的,就可以取消了。」
羅斯巴什教授在第二屆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上發言。圖|WLF獨家
4、吃吃睡睡中也有大科學
每天,你起床、吃飯、工作、社交、娛樂,接著你開始犯困,躺床上準備著第二天起床,日復一日地重複著這個操作。
犯困也要堅持工作!耶!圖|Pinterest
事實上,每一個你所見過的動物、植物都在做著完全相同的事情。所有的生物都遵循著這種以24小時為周期的生理變化,即晝夜節律。
植物也有晝夜節律哦!植物的晝夜節律是指有規律的、大約二十四小時循環出現的生長和活動階段。圖|lifeofplant
令人吃驚的是,即使在完全的黑夜中,我們的身體也遵守著這種節律。這種神奇的生物鐘機制是怎麼形成的呢?
一種無法打破的24小時制身體節奏! 圖|Giphy
羅斯巴什教授教授與傑弗裡·霍爾(Jeffrey C. Hall)、麥可·楊(Michael Young),通過對果蠅的研究揭示了這個看似普通,但是存在於每個生物體的時鐘機制的奧秘,因此共同獲得了2017年的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
重磅預告
第三屆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WLF)即將在10月底召開,屆時將重磅推出「大腦的律動 —— 世界頂尖科學家腦科學峰會」。2017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得主麥可·羅斯巴什(Michael Rosbash)、麥可·楊(Michael Young)和楊雄裡院士均已確認參加。
排版|Kai
編輯|羽華
責編|小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