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雷諾數的發現
1883年英國人雷諾(O.Reynolds)觀察了流體在圓管內的流動,首先指出,流體的流動形態除了與流速(ω)有關外,還與管徑(d)、流體的粘度(μ)、流體的密度(ρ)這3個因素有關。
2. 雷諾數的定義
雷諾數是流體力學中表徵粘性影響的相似準則數。為紀念O.雷諾而命名,記作Re。
雷諾數,又稱雷諾準數,是用以判別粘性流體流動狀態的一個無因次數群。
Re=ρvL/μ
上面是雷諾數的數學公式,ρ、μ為流體密度和動力粘性係數,v、L為流場的特徵速度和特徵長度。
對外流問題,v、L一般取遠前方來流速度和物體主要尺寸(如機翼弦長或圓球直徑);內流問題則取通道內平均流速和通道直徑。兩個幾何相似流場的雷諾數相等,則對應微團的慣性力與粘性力之比相等。
3.雷諾數的物理意義
雷諾數物理上表示慣性力和粘性力量級的比。
雷諾數較小時,粘滯力對流場的影響大於慣性,流場中流速的擾動會因粘滯力而衰減,流體流動穩定,為層流;反之,若雷諾數較大時,慣性對流場的影響大於粘滯力,流體流動較不穩定,流速的微小變化容易發展、增強,形成紊亂、不規則的紊流流場。關於湍流,可以閱讀在下的這篇文章《CFD工程仿真中基本用到湍流模型,你真的深入了解過湍流嗎》,《Fluent提供了9個湍流模型,教你如何選擇》。
4. 雷諾數的由來
雷諾數可以從無量綱化的非可壓N-S方程推導出來:
上式中每一項的單位都是加速度乘以密度,無量綱化上式,需要把方程變成一個獨立於物理單位的方程。把上式乘以係數:
無量綱的N-S方程可以寫為:
為了閱讀方便將撇去掉:
這就是為什麼在數學上所有的具有相同雷諾數的流場是相似的。
5. 臨界雷諾數
臨界雷諾數(critical Reynold’s number),當流體在管道中、板面上或具有一定形狀的物體表面上流過時,流體的一部或全部會隨條件的變化而由層流轉變為湍流,此時,摩擦係數、阻力係數等會發生顯著的變化。轉變點處的雷諾數即為臨界雷諾數。
通過雷諾實驗人們認識到,流動存在以下三種不同的狀態。第一種,流體的質點之間互不摻混、質點的運動軌跡為有條不紊的層狀流動,稱為層流;第二種,流體的質點之間相互摻混、質點的運動軌跡為雜亂無章的流動,稱為紊流;第三種,表現為層流到紊流或紊流到層流的過渡,稱為過渡狀態。隨流速的變化而呈現不同的流動狀態,是自然界中一切流體運動普遍存在的物理現象。
對於任何管徑和任何牛頓流體(切應力與速度梯度符合牛頓內摩擦定律的流體)Re在2000~4000正好是流體由層流向紊流轉變的過渡區,工程上為了簡便起見,便把Re=2000作為流態是層流還是紊流的判別條件。
6.雷諾相似準則
兩個流動的慣性力和粘滯力成比例,則它們的雷諾數相等,這就是雷諾準則,或稱為粘滯力相似準則。
7. 雷諾數效應
雷諾數效應是指隨著雷諾數變化,靜力三分力係數、表面壓力係數及其分布、Strouhal數等參數也是變化的。
雷諾數效應有兩層意思:其一,某些參數是雷諾數的函數,雷諾數是這些參數變化的內因;其二,與模型試驗有關,當模型的縮尺很小時,模型與原型的雷諾數相差很大,試驗數據向原型復原時,無法得到參數的實際變化規律,這是因為試驗設計時沒有滿足雷諾數相似準則而產生的。
8. 典型雷諾數
普通航空飛機:5 000 000
小型無人機:400 000
海鷗:100 000
滑翔蝴蝶:7000
圓形光滑管道:2500
橡膠管道:1600~2100
精子:0.0001
大腦中的血液流 :100
主動脈中的血流 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