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是如何用14年時間發展成所有傳統汽車品牌公敵的丨INTAKE

2021-01-13 東方汽車
特斯拉是如何用14年時間發展成所有傳統汽車品牌公敵的丨INTAKE

2017-10-18 20:24 來源: TG汽車測試報告

現在所有傳統廠商——無論是大牌還是小牌——在發布新品或展望未來時都會提到特斯拉,我們會比特斯拉續航更長;我們會比特斯拉性能更好;我們會比特斯拉更智能;XXX幾年後將會上市,特斯拉你完了。

曾經的保時捷理論現在可以完美的應用到特斯拉上了,那就是,當所有人都拿你對標揚言要消滅你的時候,就證明你是最強的。

與傳統車企不同,特斯拉剛剛成立不過十多年,那麼在這十多年裡,都發生了什麼……

首先,這家公司一開始便有多位打破成規的人物坐鎮,並非光靠一個馬克斯號召天下(馬克斯當時已憑著創立PayPal致富,名下的SpaceX Corp更已實際進行火箭發射)。無巧不成書,這些創辦者和早期領導人無一不是高性能汽車痴,特斯拉也很有常識,懂得羅致許多對車身、底盤和車廂富有工作經驗的汽車工程師,可見他們並非一群空有抱負的矽谷夢想家。

特斯拉的大計具體步驟包括使用易於入手的鋰離子電池和感應電動機,再用上乘軟體管理兩者的工作。他說公司會製作小量價錢昂貴的Roadster以獲取現金流,再把收入投資於一款價錢相對便宜、性質更接近主流的轎車(Model S),並指出這款代號「White Star」的汽車續航距離可達400公裡,0-96km/h衝刺不到6s。再下一步便是推出一款價錢更親民的大眾化汽車,也就是他們今天所稱的Model 3。

這個計劃野心之大實在令人咋舌,尤其是考慮到當時全球範圍內也沒有什麼在售的電動車。然而相去不過十多年,他們真的實踐了當年計劃。哦,過程中當然不無波折。話說2007年,特斯拉的營銷老總曾經告訴TG,「White Star」的目標是在2009年末正式投產,事實上新車卻拖延至2012年中才開始付運。不過話說回來,他們也曾表示特斯拉預計每年賣出一至二萬臺汽車,結果Model S和Model X現在加起來的年銷量卻已達十萬臺。

電氣化當然不是特斯拉唯一創新之處。矽谷思維還為我們打開了wifi連接、晚間自動升級程序,以及用軟體升級方法額外提升性能的方便之門,馬斯克不囿於常規的眼界則為我們帶來了SUV的鷗翼門。

無論用什麼方法達成目標也好,特斯拉現已建立鐵一般的聲譽,品牌不單以創新聞名,更以言出必行而著稱。畢竟馬斯克發表Model 3短短數周內,便有差不多40萬人付訂金加入輪候名冊。

量變會引起質變,所以Model 3就成為特斯拉實施計劃的重中之重,也是第一款能普羅大眾的真正意義上的電動車。

Model 3是特斯拉迄今為止最便宜的型號(馬斯克原本想把它命名為Model E,如此一來就可以跟其餘兩個車型構成S、E、X鐵三角陣容,但最終過不了律師一關),體積大約比Model S小兩成。所以你若把它想像成替代寶馬3系或捷豹XE的選擇,雖不太對但也差不多。講實用,Model 3也不遑多讓,既有五座車廂,又有425L行李容量。

最初交付的Model 3都是後驅版本,規格有兩種。標準型的售價由3.5萬美元起,一次充電夠你跑350公裡,由靜止狀態加速至96km/h 5.6s,極速210km/h。另一個選擇是Long Range版本,售價由4.4萬美元起,續航距離達500公裡,加速至96km/h只需5.1s,極速225km/h。有別於全身鋁合金的S型和X型同胞,Model 3在車體結構上混合使用了鋁合金和高強度鋼。話雖如此,入門型號的1609kg重量仍然低於Model S的基本型號(1961kg)。雙電動機傍身的全輪驅動版本將於今年稍後時間面市,到了2018年還會推出多個高性能衍生版。

Model 3是電動車大舉進軍大眾市場動搖內燃江山的開端嗎?馬斯克和特斯拉一眾肯定有此想法,才會定下年產量從2016年8萬臺增至2018年50萬臺的目標。馬斯克更把大幅增產一事形容為「生產地獄,艱苦情況最少得維持六個月,甚或更久」。

查看更多精彩

相關焦點

  • 軟體定義汽車時代 傳統汽車如何突圍?
    以特斯拉為代表的造車新勢力則改變了這一現象,當消費者拿到車時,新的盈利空間才剛剛開始。比如特斯拉訂閱模式的自動駕駛選裝包、OTA升級選裝包、高級車聯網服務。2019年,特斯拉軟體銷售收入佔總收入的比例為3%,國信證券研究報告認為,到2025年,該比例將提升至14%。
  • 市場有錢真的可以為所欲為:傳統汽車搖身一變就成特斯拉
    人們買高檔車,並不僅僅為了代步,而是為了彰顯自己的身份和品味,用馬斯洛的理論來講,就是為了社交、尊重和自我實現的需求,否則買輛低端車不是一樣在城市中穿梭自如麼?那麼如何打造一個高端汽車品牌呢?華為原本主要做低端的運營商定製機,到2010年12月3日的「高端座談會」後,才真正確定了要打響自己的品牌,往高端發展。一開始華為的路子是重視參數和功能,打造性能優秀的手機,但是品牌缺乏支撐,消費者並不買帳,其結果就是2010-2013H1的所有機型全部失敗。
  • 特斯拉Model Y大獲成功 國內新能源汽車市場未來將如何發展?
    (文/ 黎亞東)一直以來號稱汽車界「蘋果」的特斯拉,在2021年的第一天再次成為行業焦點。1月1日,國產Model Y正式上市,相比之前進口版48.8-53.5萬元的預售價,國產長續航版售價33.99萬元,高性能版售價36.99萬元,最高降幅達16.51萬。
  • 新能源汽車,他為什麼要做?丨「埃隆·馬斯克式」創新三部曲(中)
    為何要做特斯拉?其實,馬斯克並不是特斯拉的最初創始人。特斯拉是由馬丁·艾伯哈德和馬克·塔彭寧於2003 年聯合創立的,公司創立之初確立了以新能源汽車研發製造為主的總體發展目標。2004年在朋友的引薦下,特斯拉的初始團隊見到了剛因出售PayPal股份手握大筆資金的馬斯克。
  • 上汽、阿里造的智己汽車來了:我要走的路,是特斯拉和蔚來的套路
    作者丨王賀編輯丨大溼兄1月13日,是普通的一天,和往常沒什麼不同。但對於汽車行業來說,卻並不平凡。這個普通一天裡的不平凡是從早上開始的。李書福與郭臺銘聯手了,吉利控股集團有限公司與富士康科技集團將成立合資公司,為全球汽車及出行企業提供代工生產及定製顧問服務。
  • 特斯拉深度研究:如何成為新能源汽車龍頭
    導讀 2020年不僅是特斯拉發展歷程的轉折點——這一年特斯拉進駐中國上海,打造出全球成本最低的Model 3,2020年也是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的轉折點——在補貼環境下經過3年的「蒙眼狂奔」、需求遭遇瓶頸,以特斯拉為代表的造車新勢力開始讓更多一般消費者接受新能源汽車,巨大的中國車市消費潛力正在激活,中國新能源車企也迎來了收穫期
  • 富士康進軍汽車:「特斯拉是電動汽車中的iPhone,而富士康希望成為...
    來 源丨21世紀經濟報導(ID:jjbd21)記 者丨杜巧梅,宋豆豆編 輯丨林虹圖/ 東方IC山雨欲來風滿樓。短短十天裡,在汽車製造領域密集布局的富士康,成為汽車行業關注的焦點之一。1月14日,全國乘用車信息聯席會秘書長崔東樹在接受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採訪時表示。事實上,自2020年以來,以特斯拉、蔚來為代表的新造車企業在資本市場上一路高歌猛進,衝擊著全球百年汽車工業,也吸引著資本市場的關注。
  • 2020年全球新能源汽車行業市場現狀及發展趨勢分析 未來幾年特斯拉...
    3、歐洲嚴控碳排放,加碼新能源汽車市場隨著歐洲對全球氣候變暖的關注,推動了歐洲傳統汽車向新能源汽車的轉變,歐洲各國紛紛出臺和加大對新能源汽車購置和使用方面的補貼,推動了歐洲新能源汽車市場的發展。4、特斯拉一馬當先,行位發展潛力大,且特斯拉龍頭地位短期內較為穩固2019年全球前十大NEV廠商為特斯拉、比亞迪、北汽、寶馬、大眾集團、現代起亞
  • 特斯拉並非不可戰勝|汽車新紀元
    作為全球電動車行業的領航者,特斯拉確實是一家非比尋常的優秀公司,其在傳統燃油車巨頭尚未對電動車產業發展趨勢看明白的2008年,就已經推出了第一款電動汽車。另外,特斯拉對電動汽車產業的發展也起到了極大的推動,從性能、安全、智能化等多個方面刷新了消費者甚至是傳統車企的看法。
  • 特斯拉的歷史發展,你知道嗎?
    在AC Propulsion公司CEO的引見下找到埃隆·馬斯克(Elon Musk),2004年2月,埃隆·馬斯克向艾伯哈德的團隊特斯拉(TESLA)投資630萬美元,但條件是出任公司董事長、並擁有所有事務的最終決定權。
  • 全球最大新能源汽車公司特斯拉:歷史與未來
    隨後,一切都推進的異常順利,2004年4月底,首輪750萬美元融資完成,其中馬斯克領投630萬美元,出任特斯拉董事長,馬丁·艾伯哈德出任CEO。儘管特斯拉的初創團隊有參與過1996年通用EV1電動汽車的設計,但從2004年的首輪融資到第一輛Roadster的下線還是用了整整2年的時間。
  • 2021年中國「新能源汽車發展綜合指數」超越美國
    雖然美國新能源汽車是特斯拉一家獨大,中國在造車勢力上則是多點開花,但在新能源汽車的技術優勢上,中國的純電動車企和特斯拉明顯不在一個層級。特斯拉牢牢掌握著全球高端電動汽車市場,並引領著技術發展的路徑和方向。 1.市值:特斯拉市值是中國全部上市車企(含傳統汽車)總市值的1.5倍 特斯拉目前已經是全球市值最大的車企。
  • 億歐汽車對話特斯拉首席設計師
    這是我們刻意為之的,背後的原則是要讓車輛看起來很漂亮的同時,也要符合空氣動力學原理,讓車輛行駛變得更加高效,這樣可以降低風阻,我們還要考慮到用更少的電池達到更大的行駛裡程。 其次我們希望讓我們的設計理念可以在所有的特斯拉產品上落地,這非常強調的就是效率。此外我們會用第一性原理,將一些工程設計的原則融合在我們的設計理念上,這樣可以讓我們用最好、最簡單的方法來讓設計理念真正落地。
  • 通用汽車分拆電動車業務背後:「斷尾求生」還是準備硬剛特斯拉?
    此前已在電動車領域有過布局的大眾,今年7月宣布將改造其位於德國的埃姆登工廠,加速其向電動汽車生產工廠的轉型。8月14日,大眾還表示正擴建北美的田納西州Chattanooga工廠,將其打造成為北美的電動車中心。 此外,寶馬、豐田等傳統車企也開始加速新能源賽道。
  • 纏鬥特斯拉,小鵬汽車的危險遊戲
    早在2016年,小鵬汽車的技術方向聯合創始人夏珩就在一次分享活動上聲稱,小鵬汽車已經做到了當年的電動指標全國第一,電動包能量密度達到152wh/kg;電機功率密度14.5kw/kg。彼時中國車主如果想買到特斯拉,還只能選擇售價高昂的進口版本,小鵬汽車具備較強的性價比優勢。
  • 特斯拉給中國帶來了什麼?為什麼中國需要特斯拉?
    雙方通過籤訂對賭協議達成了共贏:上海給特斯拉「送錢」——貸款35億、「送地」——以低價9.37億拿下臨港86萬平方米的地,救產能不足的特斯拉於水火;特斯拉作為報答,從2023年開始,向上海每年納稅22.3億元人民幣,同時未來5年還要在上海工廠投入人民幣140.8億元的資本支出。如果達不成這一條件,所有福利收回作廢。
  • 特斯拉純電動汽車也用鉛酸電池?為啥不用鋰電?
    原標題:特斯拉純電動汽車也用鉛酸電池?為啥不用鋰電?   電動自行車屬於低速車,乃中國首創,其保有量已接近 3 億輛,年產值超過千億元,創下「世界第一」。
  • 特斯拉,鯰魚活成了大白鯊?
    " 特斯拉的國產化率目標已經基本實現,未來繼續降價的可能性不大 "。 這是特斯拉對外事務副總裁陶琳前段時間在接受國內媒體採訪時說的一句話,同時這也可能是近段時間最 " 搞笑 " 的一句話。因為 2021 年剛剛到來,現實就將她這句話一巴掌給糊牆上。
  • 特斯拉市值超伯克希爾哈撒韋,新能源汽車的天花板在哪?
    特斯拉仍然擁有14億美元的自由現金流,和145億美元的現金儲備,能夠應對各種情況和開支需求。此外特斯拉的德國工廠已經初具規模,預估2021年實現量產;德州工廠已經開始進行地基建造。估值是資本市場評價,對企業的發展沒有實際的促進意義。不過,高估值折射了投資者的心態和預期,資本市場有泡沫是也是對未來充滿期待的體現。美國投資者認同特斯拉的發展路線和未來新能源汽車發展趨勢,因此給了在美國上市的中國造車新勢力一個較高的估值,這也是很好的事情。
  • 敢於放言超越特斯拉的自動駕駛,小鵬汽車做對了什麼?
    文丨AutoR智駕  金山「1024小鵬汽車智能日」是小鵬汽車每年的智能技術分享型活動,今年已是第二屆。活動之所以選擇在華南理工大學舉辦,原因在於這裡是小鵬汽車董事長、CEO何小鵬的母校。「1024小鵬汽車智能日」的首屆活動,是在清華大學舉辦。如此安排,是為了契合小鵬汽車所推崇的工程師氣質,強調品牌以科技為根基的創業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