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蘇格拉底、釋迦牟尼同時出現,軸心時代是一個怎樣的時期

2020-12-03 青丘靈墟

公元前800至公元前200年之間,尤其是公元前600至前300年,這段時間是人類文明史上的一個特殊的時間段,在這個時期內,在世界各地,準確的是應該是北緯25度至35度之間的人類文明地區,出現了眾多的對人類文明有深遠影響的哲學家、思想家,因而這個時期也被看作是人類文明的重大突破時期,在學術界這個時期被稱為「軸心時代」。

最早提到這個重要時期的人,叫做拉索爾克斯和維克多.馮.施特勞斯,他們在自己的作品中寫道:

公元前600年,波斯的瑣羅亞德斯,印度的喬達摩釋迦牟尼,中國的孔子,以色列的先知們,羅馬的努馬王,以及希臘的愛奧尼亞人,多利亞人和埃利亞人的首批哲學家,全都作為民族宗教的改革者而幾乎同時出現,這不可能是偶然的事情。

後來德國的哲學家卡爾.雅思貝爾斯,在1949年出版了一本書《歷史的起源與目標》,書中他首次正式地提出了「軸心時代理論」。

在這個時代裡,幾個重要人物的重要思想,是該時期最重要、最寶貴的財產。他們分別是中國的孔子、印度的釋迦牟尼、希臘的蘇格拉底、猶太世界的耶穌。

孔子的禮樂思想、教育思想、仁政思想、中庸思想,深深地影響著從此之後的數千年中國歷史,並擴散輻射到了整個東亞的儒家文化圈中。

印度的釋迦牟尼則是創立了佛教,雖說在此之前,印度已經有了歷史深遠的印度教。但是其複雜的宗教儀式,嚴格的種姓制度,將一個人從出生就限定死了,唯有來世才可解脫。佛教的出現改變了這種思想,釋迦牟尼強調眾生平等,只要皈依,大徹大悟,便可脫離苦海,對於當時混亂的社會起到了穩定的作用。

蘇格拉底重視自然的研究,看重自然哲學,同時對於法律也是格外的重視,認為人應該接受社會的法律。同時重視自我的反省,喜歡辯論,開創了一個全新的學術時期。

耶穌的出現與釋迦牟尼類似,也是以宗教的形式來穩定人心,強調信仰的力量,認為人人平等,看重人的幸福,只要信仰真誠,每個人都可以上天堂。

除了他們,同時期的其他人物其實也有著差不多的思想與認識,雖然他們處於不同的地區,但是在他們的思想中,卻有著相同的地方,那就是開始強調人的力量,看重人的權益,不再是單純的自然崇拜、神明迷信。這是人類思想的一個重要進步,意味著人類文明開始從原始的自然崇拜的懵懂時期逐漸地走出來,開始進入「人本位」的歷史時期。人類文明即將獲得大發展。

可能也正是出於這樣的原因,後世才會對於那個時期如此的看重,有那麼多的專業人士去研究那個時期,想探尋人類文明的蹤跡,就像雅思貝爾斯的那本書的名字那樣《歷史的起源與目標》。

其實從歷史中尋找「起源與目標」,並藉以總結概括出人類的一般規律,是人類一直在做的事情,所以才會有了世界各國的史籍記載,有了黑格爾的《歷史哲學》,更有了馬克思主義的歷史唯物史觀。

相關焦點

  • 孔子與蘇格拉底:軸心時代東西方文化的差異
    「軸心時代」是德國哲學家雅思貝爾斯所提出的理論。即以公元前500年左右為中心——公元前800至公元前200年間的「軸心時代」是人類文明的重大突破時期。此時全人類形成了自己的精神軸心。中國的思想家孔子代表文明傳統文化形成了自己的精神軸心——人文精神。而西方的蘇格拉底的思想則蘊含著西方傳統文化的主導精神——科學精神。
  • 孔子「對話」蘇格拉底
    共同點這兩個人處於軸心時代,這個時期是我們人類文化的黃金時期。人類走了幾千年到今天,在遙遠的古代已經打上了深深的烙印,一個源頭性的文化起點。孔子出生於公元前551年,卒於公元前479年。蘇格拉底雖然在孔子辭世10年後的公元前469年才出生,但是他們生活在大致相同的時代,都是處於一個戰亂與動蕩的時代。神奇的是兩人都沒有留下任何的著述。
  • 三位同時代偉大思想家的簡介┃孔子、蘇格拉底以及佛陀
    簡單介紹一下,軸心時代(雅斯貝爾斯,1949)指的是前800年-前200年間中國、印度、古希臘、以色列等地區幾乎同步出現了精神生命的終極覺醒,真正意義上的「人」出現了,繼之,真正的人的作品——文化經典,流傳下來了。一般認為「軸心時代」的概念1949年被提出,「軸心時代」既是一個複雜的歷史文化現象,也是一個思維的「建構」。
  • 同時在世的三大聖人:老子、孔子和釋迦牟尼,到底發生了什麼?
    一個維度的原因,軸心時代出現的人物在同一地球緯度附近,這塊區域的農業發達,能夠養得起大量閒人,這其中足夠產生個別頂級的智者。聖賢怎麼可以排位。老子是周的國家圖書館館長,和道教沒關係。《道德經》以先秦母系社會累積出來的思想,天下為母。而《周易》天下為公,以「乾卦」起,皇帝奉天承運,不同《連山易》《歸藏易》以「坤卦」起。
  • 老子、孔子和釋迦牟尼基本同時在世,這是蹊蹺嗎?三人誰貢獻大?
    一個維度的原因,軸心時代出現的人物在同一地球緯度附近,這塊區域的農業發達,能夠養得起大量閒人,這其中足夠產生個別頂級的智者。聖賢怎麼可以排位。老子是周的國家圖書館館長,和道教沒關係。《道德經》以先秦母系社會累積出來的思想,天下為母。而《周易》天下為公,以「乾卦」起,皇帝奉天承運,不同《連山易》《歸藏易》以「坤卦」起。
  • 五千年世界文明,三個軸心時代,孕育化解人類危機大思想
    如果說其它時間段,其它地域,都沒有出現深刻而長遠影響當世及後世的思想文化,只有軸心時間和軸心地域出現了這樣的思想文化,那麼這種現象無疑是軸心時代的最顯著標準。四是時長標準。人類的進化,越早進化越慢,越晚進化越快。根據進化規律,當然是進化越慢,軸心時代越長;進化越快,軸心時代越短。
  • 孔子和蘇格拉底,中西方的文化巨匠,造就中西方各異的文化精神
    西方的蘇格拉底而西方的文化形成期,則是歐洲文明的源頭古希臘文明時期,當時的歐洲大陸都沉浸在古希臘文明的光輝之下。古希臘文明時期產生的哲學思想,被後世的羅馬文化所繼承,對歐洲文化的形成有巨大的影響,被譽為是歐洲文化的精神源泉。而若論古希臘時期的先哲,蘇格拉底也當仁不讓。
  • 蘇格拉底與孔子:兩位東西方聖哲,有哪些相同之處與不同之處?
    孔子與蘇格拉底那兩位東西方巨人都有哪些相同之處,哪些不同之些呢?蘇格拉底和孔子有許多相似的地方,常有人將他比做西方的孔子。孔子思想代表作《論語》是其弟子,根據孔子相關言行語錄和思想記錄下來整理而成的。蘇格拉底也是沒有作品留下,其思想也是體現在其弟子根據自己的言行記錄下來的著作中,包括《回憶蘇格拉底》、《蘇格拉底的對話》等,後世人們通過聽其言,觀其行,思其人,來學習與了解其思想。
  • 佛教,基督教,伊斯蘭教同時出現在同一個時代
    馬爾薩斯出版的人口學原理,在工業時代基本失效,但是對農業時代而言卻是最好的總結。 苦難容易給人帶來思想的變革,農業文明的一次次衝抵又回落,其中的苦難又成了人思想的源泉,近點的,比如說馬克思主義的產生,遠一點的,比如說在中國古代,孔子開始著書立傳的時候,百家也在證明,西方文明的起源,中東也開始把對世界上帝的思考記錄成舊約聖經,在印度,準確的說應該是尼泊爾釋迦摩尼開始參悟,創立佛教,希望世人解脫苦難,在希臘蘇格拉底到柏拉圖,這些思想家也在檢測人類社會國家的意義
  • 從孔子「憤悱啟發」到蘇格拉底「產婆術」給我們啟發式教學的啟示
    在孔子逝世10年,出現了一位西方的「聖人」,他就是蘇格拉底。蘇格拉底(公元前469年-公元前399年),是古希臘著名的哲學家、教育家。他注重倫理道德和修養,提出「美德即知識,智慧即德行」,他一生以探討倫理哲學和從事公共教育為樂,從不收取學費,因此吸引了許多學生。
  • 有關美的「天上人間」:德莫克裡特的原子論和蘇格拉底的時代
    就蘇格拉底和他的弟子們來說,其所開啟的時代正代表希臘哲學從天上到人間一次轉型:從研究宇宙的本源、世界的構成等自然哲學命題,轉而關心現實生活中國家和人們的命運,開始研究人類本身和社會倫理問題,讓哲學從「天上回到了人間」,這對後來的西方文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 20世紀歐洲時期,古希臘文化的三個時期的歷史,以及帶來的影響
    對於希臘的古文化約定俗成地可以劃分成三個時期:第一個時期是公元前1000年到公元前700年,這段時期希臘開始有了自己的文明,這之前的歷史大體上是以傳說為主,還有就是之前的大遷徙時代,與在兩河流域的希伯來文明的聯繫等。到公元前1000年,希臘文明有規模了。
  • 蘇格拉底思想,他只會產婆術嗎?還是會更多?
    關於蘇格拉底有很多的故事,而今天我們只談他的思想。在蘇格拉底看來,教育的最終目的就是培養治國人才,而一個合格的治國者,就必須接受好的教育,有才有德有知識。看起來很睿智的蘇格拉底還是困在治國的這一階層,只能說,蘇格拉底是智慧的,但又是有局限的。
  • 從老子和蘇格拉底相比,看中國文化相比西方的優勢
    #傳承國學#老子和蘇格拉底是中國和西方哲學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老子被稱為中國哲學之父,他的《道德經》同《易經》一起被稱為中國文化的源頭。孔子50歲左右時向老子問道後對弟子說:老子是他真正的老師,他和老子比相差很遠。所以,今天我們用老子與蘇格拉底進行比較。古希臘的蘇格拉底是西方哲學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
  • 四大文明古國:蘇格拉底教育思想
    從歷史劃分來講,歐洲文藝復興時代以前,可以分為上古時代和中古初期,從公元前幾千年一直到公元11世紀,這相當於我國古代夏、商、周、秦、漢、唐等朝代所延續的漫長時期在教育方面有影響的教育家和派別。網絡配圖蘇格拉底的教育思想的中心是自我認識。他認為,人最重要的活動是對自我及其主觀世界的認識。因為在蘇格拉底看來,人是有思想的個體,人的一切行為是由理智來確定的。智慧能夠控制人的行為和活動。
  • 釋迦牟尼是誰
    釋迦牟尼,多數中國老百姓,大概主要從《西遊記》塑造的如來佛形象去認識釋迦牟尼,將他視為神祇,殊不知他是個實實在在的歷史人物。釋迦牟尼誕生在古印度喜瑪拉雅山南麓的一個小國—— 迦毗羅衛(jiā pí luó wèi ),地處現在尼泊爾南境的畢拍羅婆。「釋迦」是族名,「牟尼「意譯「寂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