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單純思想理論探索誕生不了大思想
黃天安總經理:
你才38 歲,就追求真理、探索哲學理論達20年,寫出了《從哲學和大歷史的角度論中國之即來、未來,以及面臨的根本性挑戰與建議》這樣有相當理論功底的大作,實在難能可貴。
你認為當今世界歷史走到了重大關口,即將迎來人類的第三次啟蒙與文明,現在正值其前夜。你還認為人類第一次啟蒙在軸心時代,主題是倫理道德,完成了人際初設;第二次是近代至今,主題是科學理性,完成了生活築基;第三次即將到來,主題是心靈價值,將完成精神通達。你認為第三次影響世界的思想理論將出在中國,並引用習主席的話:「這是一個需要理論而且一定能夠產生理論的時代,這是一個需要思想而且一定能夠產生思想的時代」,來鼓勵有志之士在世界第三次啟蒙與文明的前夜,勇於探索思想理論。
我雖然很讚賞你的很多觀點,但我認為你站的高度還不夠,看問題的歷史深度也不夠。你執著於探索思想理論,但如果單純為了探索思想理論而探索思想理論 ,一定出不了大思想。人類的進化史其實是一部思想史。人類每個進化時期所誕生的大思想,都不是在單純的思想理論探索中誕生的,而是在化解當時最大矛盾中誕生的。尤其當今世界,人類的最大矛盾是人類危機,而化解人類危機的大思想,靠單純的思想理論探索絕無可能誕生,單純站在任何一個國家、任何一種文明的立場上也絕無可能誕生。只有站在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立場上,並且看清或者至少感知到了人類當前所面臨的最大矛盾,苦苦尋求和踐行化解之道,才有可能誕生。
二、世界五千年文明史應有三個軸心時代
中華文明是世界上唯一5000年沒有中斷過的文明。
其實,世界文明從第一個國家誕生迄今,長達5100多年,也從未中斷過。人類在這5100多年裡,進入了國家時期的進化。國家時期的進化,主要是社會制度不斷升級式的進化,生產技術不斷加速式的進化,思想文化不斷升華式的進化。
不幸的是,在世界第一個國家誕生後的2300多年裡,歐洲人還過著野蠻的遊牧部落生活,但由於後來的《世界史》主要是歐洲人寫的,充斥著西方中心論和以民主為核心,甚至還有西方歷史學者寫《世界史》,從公元1500年以後才開始寫,因為其認為在歐洲擴張世界以前,並不存在世界史,所以世界5000多年文明史才會丟失2000年,只剩下3000多年;所以德國哲學家雅思貝爾斯才只把公元前800年至公元前200年的600年,定義為人類文明的軸心時代。
單純從文化角度定義人類文明進化的軸心時代,顯然不太科學。所謂軸心時代,至少應該有下列四大標準:
一是時間段標準。人類的進化是跳躍式的。如果說早期人類的進化,每一萬年也沒有什麼跳躍式進化;進入遊牧農耕文明後,每一千年也沒有什麼跳躍式進化;那麼後來進入某一時間段發生了跳躍式進化,則這一時間段堪稱軸心時代的時間軸心。
二是地域標準。如果說世界其它地方都沒有發生跳躍式進化,只有某些地域發生了跳躍式進化,那麼這些地域就堪稱軸心時代的地域軸心。
三是思想文化標準。如果說其它時間段,其它地域,都沒有出現深刻而長遠影響當世及後世的思想文化,只有軸心時間和軸心地域出現了這樣的思想文化,那麼這種現象無疑是軸心時代的最顯著標準。
四是時長標準。人類的進化,越早進化越慢,越晚進化越快。根據進化規律,當然是進化越慢,軸心時代越長;進化越快,軸心時代越短。
根據以上四大標準,從公元前3100年至公元前2070年,完全可以定義為世界文明的第一個軸心時代。
首先,如果說此前每一萬年、每一千年,人類的進化都沒有什麼跳躍式進化的話,那麼在第一個軸心時代的一千餘年,人類由部落時期進化到了國家時期,農耕文明也進化到了有史以來最成熟時期。
其次,自古埃及在公元前3100年前後建國後,相鄰的兩河流域,即史書通常所說的「美索不達米亞」,也出現了國家,接著是古印度建國了,最後是中國夏王朝在公元前2070年誕生。當世界其它地方還處在部落時期時,從北非到西亞到南亞再到東亞的中國,卻出現了一個國家地帶,這個國家地帶難道不是當時世界的中心和軸心嗎?
第三,關於思想文化,有必要再重複一次,人類的進化史其實是一部思想史。思想不統一,國家不可能誕生。那時人類的思想,每個人滿腦子都是神,但所信的神都千奇百怪。例如,張三信牛神,李四信熊神,王麻子則信蛇神……人類的思想從來就沒有統一過。古埃及首任法老正是利用太陽神統一了古埃及人的思想,才得以建立世界上第一個神權國家。兩河流域及古印度也學古埃及,利用神統一了國人的思想,所以也都是建立的神權國家。只有中國是利用封建思想統一國人的思想,所以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個封建制人權國家。無論是古埃及發明的神權思想,還是中國發明的封建思想,都對後世影響極大極深極遠。至於文化,無論是古埃及的象形文字,還是中國的象形文字,都發端於那個時代。沒有那個時代的文字起源,也就沒有後來的文化。古埃及發明的太陽曆,中國發明的農曆,也都起源於那個時代。沒有那個時代發明的「年月」,也就不會有後來的歷史。因為首先必須有年月才有歷史,而此前的人類恰恰不知年月為何物。
第四,因為那個時代的人類進化慢,又是世界剛剛進入文明期,所以第一個軸心時代長達千餘年,也就不足為奇。
如果第一個軸心時代的定義得以成立,那麼雅思貝爾斯定義的軸心時代,只能列為第二個軸心時代。
不過,我認為他將第二個軸心時代的時長只定義為600年,是受西方中心論和民主核心思想的束縛,並不科學。
從公元前800年至公元前200年,是古希臘和羅馬民主國家的誕生時期。與此前誕生的神權國家和封建制國家不同,民主國家的誕生固然意義非凡。但是,早期的民主國家並不成熟,它們和神權國家、封建制國家一樣,也必然滅亡。
事實上,古希臘200多個民主城邦國家早在公元前332年以前,就先是被本民族國家滅掉了一部分,後來被亞歷山大全部滅掉了。再過200年,民主的羅馬也將變成帝制的羅馬。
所以,如果將公元前800年至公元元年定義為第二個軸心時代的時長,就會更清楚看清在這個800年軸心時代人類的跳躍式進化。
首先,在這800年裡,歐洲由民主制進化到了君主制,中國由封建制進化到了君主制。二者殊途同歸的結果,是西方誕生了羅馬大帝國,東方誕生了秦帝國及大漢帝國,而古埃及、古印度等神權國家則已先後滅亡。當時的世界除了歐洲和中國外,其它地方或者碎片化,或者仍舊處於部落時代。這預示歐洲和中國,將成為世界的兩大軸心,或者說將成為人類進化的兩大主導力量。
其次,中國的漢武帝從公元前130多年以後開始反擊匈奴,迫使西遷的匈奴對生活在東北歐的日耳曼諸遊牧部落形成了長達幾百年的巨大擠壓,最終擠壓得這些遊牧部落去進攻西羅馬帝國,將西羅馬帝國撕成了碎片。美國人韋爾斯因此在其所著的《世界史綱》中說:日耳曼人是一個楔子,匈奴人是一個錘子,中國的漢武帝先敲錘子,錘子再砸楔子,楔子便楔碎了羅馬帝國。所以可以說,漢武帝反擊匈奴,間接改寫了歐洲歷史。這實際上是世界進入國家時期以後,東、西方兩大主導力量在第二個軸心時代首次互動。
第三,在思想文化方面,第二個軸心時代延長200年後,除了雅思貝爾斯所列舉的蘇格拉底、柏拉圖、猶太教先知、釋迦牟尼、孔子、老子、索羅亞斯特等精神導師外,還誕生了耶穌基督,中國的道教和儒教也先後在這200年裡被定為國教,佛教也在這200年裡傳入中國。基督教對西方世界長遠而深刻的影響,道、儒、佛三教對東方世界長遠而深刻的影響,正是始於延長200年後的第二個軸心時代。
所以我才認為,第二個軸心時代延長200年,雖然破壞了古希臘和羅馬民主的完整性,但是卻顯示了世界文明史的完整性。因為那時的世界,由民主制進化到君主制,是必然規律,所以不是退步而是進步。
第三個軸心時代,則是15世紀迄今的600餘年。
首先,人類在這個軸心時代,由農耕文明進化到了工業文明,由君主集權時代進化到了民主自由時代,由地球時代進化到了地球村時代。人類在第三個軸心時代的跳躍式進化,比前兩個軸心時代跳躍的步子大得多。
其次,第三個軸心時代的地域軸心,也比前兩個軸心時代大得多。這次的地域軸心是世界的西方和東方。西方除了歐洲之外,還包括美洲的美國和加拿大,澳洲的澳大利亞,亞洲的日本等國;東方則先是指以蘇聯為首的社會主義陣營,後來單指中國。
第三,第三個軸心時代誕生的偉大思想文化和精神導師,也比前兩個軸心時代豐富得多,數量多得多。
第四,第三個軸心時代在發端和時間進展上,也有其特殊性。第三個軸心時代發端於航海時代,而航海時代實際始於1405年的鄭和下西洋。鄭和下西洋比哥倫布早了50年。如果不是中國此前已將航海羅盤傳到了歐洲,鄭和又七次下西洋示範,有不有哥倫布的地理大發現還不一定。所以可以說,第三個軸心時代,是始於中國和歐洲這兩大主導力量的第二次互動。
此後,在第三個軸心時代的600餘年進程裡,已發生了三次百年大變局,正在發生第四次百年大變局。
第一次百年大變局,是西班牙、葡萄牙的航海時代,被荷蘭的資本主義商業時代取代。第二次百年大變局,是英國的資本主義工業時代取代了荷蘭的資本主義商業時代。第三次百年大變局,是美國的資本主義霸主時代取代了英國的「日不落帝國」時代。眼下正在發生的第四次百年大變局,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時代將取代美國的資本主義霸主時代。所以可以預測,第四次百年大變局,將是東、西方兩大主導力量的再一次互動。
三、人類5000年文明的三次跳躍式進化
人類進化是波浪跳躍式進行的。例如人類從舊石器時代進化到新石器時代,從分散的洞穴時代進化到集中的氏族部落時代,從遊獵時代進化到遊牧時代,從遊牧時代進化到農耕時代,每一次跨時代進化都是一次跳躍式進化。只不過那時人類的每一次跳躍式進化過於漫長,過於散亂,又沒有留下任何記錄,才難以明確將其定義為軸心時代罷了。
進入世界5000年文明時期的第一個軸心時代,是此前人類長達萬年以上平穩進化的第一次跳躍式進化。人類一下從部落時代跳躍到了國家時代,從沒有文字、沒有文化的時代跳躍到了創造文字、追求文化的時代,從不需要思想統一跳躍到了必須追求思想統一的時代。
在第一個軸心時代之後,人類的進化又趨於平穩。古埃及等神權國家在極其緩慢的衰落中走向滅亡。中國的封建制國家在經歷夏、商、周改朝換代中走向滅亡。歐洲人雖然走出了原始大森林,不斷南下掠奪農耕文明,但依然過著野蠻的遊牧部落生活。至於亞洲其它邊遠落後地區的人,以及南部非洲、美洲、澳洲人,更是依然過著野蠻而又平靜的部落生活。人類在長達1300餘年的平穩進化中,等待下一次跳躍式進化。
第二次跳躍式進化既痛苦又漫長。例如中國由封建制跳躍進化到君主制,就經歷了500年的春秋戰國戰亂時期。歐洲由民主制跳躍進化到君主制,也經歷了300多年古希臘及羅馬民主共和國滅亡的痛苦過程。
第二個軸心時代以後,人類又經歷了長達1400多年的平穩進化期。例如中國的君主制國家道路,只是按照興亡周期律,平均每隔百餘年就來一次改朝換代。歐洲在西羅馬帝國被日耳曼等遊牧部落撕成碎片後,經歷了兩次補課:一是補不同民族的部落重新進化到不同國家——例如新出現的英國、法國、西班牙、葡萄牙、俄羅斯、義大利、德國等等——之課,這就是600多年無政府「黑暗」歐洲發生的故事;二是補封建制之課,這就是300年中世紀歐洲發生的故事。至於世界其它地方,像北非、西亞、南亞、東亞那些早已進化到了國家的地區,不是繼續碎片化,就是繼續相互封閉。其間中東雖然誕生了伊斯蘭教和阿拉伯帝國,但其很快就分裂並碎片化了。像南部非洲、美洲、澳洲那些更廣袤的未進化地區,則仍然停留在部落時代。
到了第三個軸心時代,除了歐洲之外,世界無論是進化到了國家的地區,還是停留在部落時代的地區,都將被歐洲逼迫進行第三次跳躍式進化。
人類這次的跳躍式進化,比此前兩次都痛苦得多。因為這次不是局部地區跳躍式進化,而是世界範圍跳躍式進化。其先經歷了長達幾百年的慘痛殖民時代,後來又經歷了兩次世界大戰,才完成跳躍。
更不幸的是,這次跳躍雖然使人類進化到了巔峰期,但前面不是極樂世界,而是萬丈深淵——因為人類面臨日益逼近的危機。
四、三個軸心時代的大思想是如何誕生的?
越是大思想,越不可能憑空誕生,越要經過很多年磨礪才誕生。
讓我們先看看第一個軸心時代兩大思想的誕生。
在古埃及,祈雨師本來是最吃香的職業,但越來越沒有人願意當祈雨師。因為祈雨不靈,祈雨師不是被憤怒的農民抄家,就是被殺掉。而在那個沒有年月概念的時代,農民不可能按季節種植,莊稼因乾旱顆粒無收是常有的事,祈雨師因此被殺也自然越來越多。
因此,如何讓莊稼不受旱,便成了古埃及一代又一代人的苦苦追求。終於有人發現了尼羅河周期性泛濫規律,並以此摸索出了一年12個月、365天的太陽曆。尼羅河每年6月至11月定期泛濫,那麼按照太陽曆,讓農民在6月至11月種植,莊稼就不會受旱了。當然,掌握了這個秘密的人,絕不會像今天的人那樣,去公布重大科學發現,而是以此創立了太陽神。他代表太陽神年年指導農民種植,自然因為每次都靈而被農民尊為神,他借太陽神統一古埃及人的思想也就順理成章了。
中國是四季性氣候,以伏羲為代表的中國智者,只能通過陰陽變易(後來演變為《易經》),來探索曆法。這裡的陰陽,既指日夜(天),又指冬夏(季)。中國智者根據陰陽探索出來的曆法,雖然最初一年只有10個月,但通過閏年閏月的矯正,也可以指導農民按季節種植。當中國萬餘農耕部落都按同一曆法種植時,不只是促進了中國的農業發展,還促進了中國人的思想統一。
不過,農業發展給中國帶來了兩大矛盾。一是隨著農業發展,集鎮必然出現。集鎮是各部落人雜居的地方,任何一個部落都管不了,因而處於無政府狀態。這種無政府狀態被後來的史學家稱之為「黑暗時期」。二是農業越發展,越會招來北方遊牧部落的掠奪。這時中國雖然萬餘農耕部落已結成了部落聯盟,但部落聯盟畢竟屬於鬆散型,難以持久高效地抗擊外來侵略。
這兩大矛盾只有建國才能解決。但想通過武力統一萬餘部落是絕無可能的,必須和平建國。中國一代又一代的智者都在尋求和平建國之道。大禹最終找到了封建制的和平建國之道:封各部落為諸侯國(小部落為附於諸侯國的小國),諸侯國只是象徵性地接受中央王朝領導,但在抗擊外來侵略和進行共同的封建思想文化建設兩方面,必須統一。所以可以說,中國的封建思想、封建制度和封建文化,是在幾百年實踐探索中被逼出來的,並非憑空理論探索出來的。
再來看看第二個軸心時代的大思想是如何誕生的。
中國老子的生活年代,已是封建制走向崩潰的春秋時代,智者都在尋求救國救民之道。老子雖然尋求到了博大精深的「道」,但其嚮往的卻是「小國寡民,雞犬之聲相聞,民至老死不相往來」。夏朝初期,大小諸侯國以萬計,因為1300年來不斷地大魚吃小魚,到了春秋時代諸侯國才以百計。老子顯然認為,諸侯國越小,中央王朝權力越大,國家越穩定;諸侯國太大,才導致東周中央王朝形同虛設,國家不穩定,因此他的政治主張是退回到「小國寡民」時代。人類歷史當然是有進無退的,所以他的政治主張不可能得到採納。
孔子也是主張「新滅國、繼絕世」,即也要往「小國寡民」時代退。其儒家學說的核心卻是施仁政。然而,封建制度難以為繼的根本原因,是公有制井田大多分封給了貴族,而貴族是不納稅的,國家稅收只能轉嫁給剩下的公有制井田。一些耕種井田的農民為躲避沉重賦稅不得不逃往山裡,乃至出現了孔子所見的「苛政猛於虎」現象。如果哪個諸侯國簡單地施仁政,減賦稅,該國勢必因為財政枯竭而馬上崩潰。所以,商鞅變法才是最針對根本原因的變革,孔子的政治主張也不可能得到採納。
老子的道家學說和孔子的儒家學說,只有到了幾百年後的漢朝,先後受到帝王推崇,才真正變成了大思想。
我們知道,那個神秘的古印度神權國家,是被來自歐洲的遊牧部落撕成碎片的。歐洲白人後來在印度建立了無數個大大小小的邦國。如果白人不在印度建立種姓制度,佛教或許不會在印度誕生。
種姓制度,讓印度低種姓的人自出生之日起,就只能終身低賤貧困。白人出身的釋迦牟尼極其同情他們,便大約在公元前600年至500年間,創立了佛教。佛教的核心一是勸窮人通過慈悲向善相互幫助;二是希望窮人通過信佛淨化心靈,獲得精神上的高貴;三是安慰窮人此生安貧樂道,來生必然富貴榮華;四是勸富人多做善事,今生既不會激起窮人的反抗,來生又會得到好報。
到了公元前261年,孔雀王朝的第三任國王阿育王要雄心勃勃統一印度,但是一場慘烈戰爭中的慘烈死傷,讓他明白了釋迦牟尼創立佛教的良苦用心。因為戰爭雙方主要是上等種姓的白人,不是低等種姓的本土人。白人在總人口中本來只佔極少數,如果再大量戰死,白人勢必因為人口過少而統治基礎動搖。所以,阿育王放棄了統一大業,轉而把自己變成了一個極其虔誠的佛教徒,大力弘揚佛教。自此之後,佛教變成了印度國教的同時,印度也只可能獲得宗教思想統一,不可能獲得國家統一,因此不可能成為人類進化的主導力量。
基督教的誕生更是有其必然性。一是希伯來猶太民族是一個被迫四處遷徙的民族,因而見多識廣,出了很多先知先覺。猶太民族自知不可能武力徵服別的民族,只可能徵服其他民族的思想。小小的猶太民族因此竟然出了耶穌和馬克思兩位思想徵服者,絕非偶然。二是耶穌誕生的年月,正是公元前後民主羅馬向帝制羅馬痛苦轉折的年月。前後兩個凱撒實際上已然獨裁,只不過沒有勇氣稱帝罷了。耶穌正好在此時為羅馬人創立了一個上帝,當然會有很多人信奉。耶穌雖然因此而被釘死在各各他山的十字架上,但是基督教反而因此更有影響。羅馬是靠擴張立國的,擴張所得的土地等財富,大多為貴族所得,失去土地等財富者自然就變成了窮人或者奴隸。因此,羅馬越擴張,窮人和奴隸越多,貧富越對立。基督教正好是窮人的宗教,信奉的窮人越來越多。窮人信眾多了,富人也紛紛信奉。到了公元325年至395年,羅馬政權越來越不穩,先後有兩位皇帝開始利用基督教穩定政權,最終將基督教立為國教。僅僅過了十幾年,西羅馬帝國便崩潰了,歐洲進入了長達600年的無政府「黑暗期」,基督教實際上成了「黑暗期」歐洲的半個政府,因此被稱為「黑暗期」歐洲的一盞明燈。這盞明燈至今還在照耀著西方世界,東方世界的信眾也越來越多。
至於古希臘蘇格拉底、柏拉圖的民主思想,只不過是發揚光大了其前輩們的民主思想。因為古希臘各部落在向國家進化時,無論是鄰近的古埃及等神權國家,還是遙遠東方中國的封建制國家,都進入了明顯的衰落期,古希臘人因此在數百年建國過程中,總是有意無意儘量避免集權,保留部落民主特色。古希臘各民主部落能夠進化到民主國家,其實最大的三位功臣是瑟秀斯、梭倫和克萊斯瑟尼斯。蘇格拉底和柏拉圖的民主思想並非憑空而來,他們是通過對前輩們的民主思想進行哲學式的系統總結和深化才演化而來。
到了第三個軸心時代,燦若繁星的科學家、經濟學家、哲學家、人文學家以及各種思想大家,更是被時勢造英雄逼出來的,無一是憑空誕生的。
第三個軸心時代始於航海時代。航海時代最初帶來的是世界商貿時代。世界商貿時代首先促進了荷蘭的銀行業和造船業發展,把荷蘭變成了世界上第一個新生資本主義國家。接著,促進了英國的工業發展,把英國變成了世界上第一個工業國家。
英國的工業化起源於紡織業。正是世界對英國紡織品的巨大需求,才促使英國為了羊毛而將大片農田圈起來養羊,失地農民被迫進城當了工人。英國家庭作坊式的紡織業漸漸變成了工廠化的紡織業。工廠化的紡織業漸漸不滿足於人工動力,而紛紛將工廠建在河邊,利用水動力生產。當全英國的水動力資源開發殆盡後,資本又瘋狂開發其它動力,這才促成了瓦特蒸汽機的問世,世界從此進入了石化時代。於是,石化工業迅速發展到各行各業,工業化又反過來促進了商業和金融業。當各類企業既多又大時,只有富人才辦得起,窮人被無情地排除在外,於是資產階級和無產階級雙雙誕生了。當然,馬克思主義也隨之誕生了。因為如果沒有資產階級對無產階級的殘酷剝削,就不會誕生馬克思主義。
工業化把世界帶入了兩個時代。一是經濟與經濟理論和科學技術相互促進時代。經濟發展越快,經濟學家和科學家越多;後者發明的經濟理論和科學技術越多,越促進了經濟發展。二是民主與革命相互促進時代。正是資產階級革命和無產階級革命,才促使民主進步有了兩次質的飛躍。
第一次質的飛躍,是資產階級革命奪取政權。資產階級有了經濟權力,必然奪取政治權力。第一個資產階級革命的國家無疑是英國。此前,因為國王都是外來戶,英國本地貴族已抱團與國王爭權幾百年,國王權力日益弱化。資產階級誕生後,加入貴族陣營與國王爭權,最終導致國王權力完全虛化,而貴族也資產階級化了。資產階級革命勝利後基本都實行的是君主立憲制,即君主交出權力,只當國家的偶像,由資產階級掌握實權。只有美國因為沒有國王,所以得以建立一個完全由資產階級掌權的憲政民主政權。
第二次質的飛躍,是人民獲得民權。因為無產階級革命和社會主義陣營的誕生,給資本主義陣營帶來了極大的壓力。所幸,二戰之後,一者資本主義制度確實具有發展經濟的優越性,二者資本主義各國普遍具有資本和技術優勢,三者資本主義之外的國家普遍落後,落後國家既為資本主義國家提供廉價原材料,又成了資本主義國家商品的巨大銷售市場,所以資本主義陣營迎來了經濟發展的黃金期。為了戰勝社會主義陣營,資本主義陣營一是搭經濟發展快車將多數國民變成了中產階級,使無產階級銳減;二是借經濟快速發展東風不斷提高國民福利,使無產階級幾乎消失;三是為爭取選票不斷提高國民民主權力,使國民在政治上實現了平等。最終,資本主義陣營雖然戰勝了社會主義陣營,所有國家都變成了地道的民主國家,但所有民主國家普遍變成了高福利國家。
由此看來,如果沒有無產階級革命,如果沒有出現社會主義和資本主義兩大陣營的競爭,資本主義陣營的民主自由不會進步那麼快。所以,在第三個軸心時代,不光是被經濟發展逼得快速進步的科學技術無國界,無主義之分,而且因經濟發展和民主進步帶來的百花齊放的思想文化,其實也無國界和主義之分。它們都是人類在第三個軸心時代進化的結晶。
五、當今世界最大矛盾將孕育怎樣的大思想?
人類之所以出現了危機,是因為人類自以為進化擺脫了天地制約。
在農耕文明時代,人類主要靠地面產出養活。因為人口稍稍過度增長,就會超出地面產出的承受力,所以人口增長不斷受到饑荒、瘟疫、戰爭等災難控制,這就是人類進化一直受到天地制約。這種制約確保天人始終平衡。老子的「道」,是希望人類能夠理性做到天人平衡。事實上,人類不進化到最高階段,不可能理性實現天人平衡,所以人類的進化只能與災難相伴,只能通過災難控制人口。
在工業文明時代,人類一方面打開了地下資源寶庫的大門,使人類主要靠地下資源生存;另一方面擺脫了饑荒、瘟疫、戰爭等災難,使人口爆炸式增長。人類進化從此擺脫了天地制約,天人平衡因此完全被打破了。
人類誤以為70多億人的高消費生活,是在靠人類自己創造的經濟發展奇蹟和高科技奇蹟支撐,其實仍然在靠天地支撐。例如,糧食增產表面看是高科技成果,實際上如果沒有地下資源生產的化肥,糧食不可能大增產,所以人類每天吃的實際上是糧食背後的「化肥」。還例如,人類為高科技帶來的生產自動化和智能化驕傲不已,實際上如果沒有地下資源,自動化和智能化無一能「化」起來。再例如,人類每天生產和生活產生的廢氣,表面看消失在了天上,實際上這些廢氣正在改變氣候。
總而言之一句話,地下資源的枯竭和氣候變化,正在不斷增加人類經濟發展的成本,讓人類的經濟越發展越難發展。或者對人與天矛盾換一種更確切的定義:天地的有限供給,日益滿足不了70多億人生產與生活的無限需求。
這一日益突出的人與天矛盾,目前在不同類型的國家有不同的表現。
在美歐日等西方發達國家,其表現是都深陷經濟下滑、高福利難降之困,因此都陷入財政入不敷出的窘境,只能靠舉債度日。
在中國這樣經濟發展強勁了40年的「世界工廠」國家,其表現是無論國家、企業還是國民,現在都越來越感覺到了經濟發展的壓力在逐年增加,經濟發展的難度在逐年增大。
在印度這類人口密度過大的國家,其表現是越發展越是災難。由於人口密度過大,印度未富已空氣和水土汙染極其嚴重。如果13億印度人都過上了富日子,只怕國土面積不足中國1/3的印度,會汙染得不適宜人類居住。
在俄羅斯、沙特、委內瑞拉這類資源型國家,其表現是由於國民福利主要靠出售資源支撐,而資源價格隨著世界經濟下行而下降,所以日子也都越來越不好過。
在越南、菲律賓、緬甸這類後發展國家,其表現是因為錯過了世界經濟發展的黃金期,所以儘管它們具有這樣那樣的後發優勢,但經濟發展仍然很難快起來。
在非洲那些赤貧落後的國家,其表現是如果得不到中國這類國家實實在在的幫助,經濟發展很難起步。
至於像敘利亞、葉門、烏克蘭那些國家,其表現是早已因為經濟接近崩潰,財政基本破產,陷入了動亂戰亂。
悲哀的是,所有國家都沒有意識到,世界經濟越發展越難發展的根本原因,是人與天矛盾日益突出所致。更沒有意識到,由於天地總供給日益短絀,世界經濟發展越快,人類向天地索取越多,人與天矛盾因此越突出。
即使意識到了,世界各國也仍然會把經濟發展作為頭等大事。因為對於各國來說,經濟發展加劇人與天矛盾是未來的事,最快也是下屆政府的事,本屆政府如果放緩經濟發展,國家就會面臨崩潰,政府會立馬下臺。
再說,即使經濟快速發展,也難以支撐國民高福利。一旦經濟放緩發展,勢必得降低國民福利,政府也會被國民趕下臺。這次法國總統馬克龍只是稍稍嘗試通過增加一點燃油稅降一點福利,緩解一下政府財政入不敷出的巨大壓力,就差一點被國民趕下了臺。
這就是在第三個軸心時代人類猛然跳躍進工業文明,給人類帶來的困局。從蒸汽機誕生迄今的工業文明才250年。在這250年裡,人類邁進在兩條跳躍式進化之路上。一條是經濟發展之路,一條是民主自由之路。經濟發展之路導致天地供給不足,出現人與天矛盾;民主自由之路則綁架各國政府無視人與天矛盾,繼續確保70多億人過高就業、高消費、高福利日子,結果必然進一步加深人與天矛盾。
任何高深理論,任何大思想,都不可能讓人類在目前的進化之路上走回頭路,人類當前面臨的困局,唯一化解之道就是災難。既然人類不可能理性實現天人平衡,就只能繼續通過災難實現。這是人類不可避免的一個劫數。人類只有經過這個劫數才會明白,人類即使進化到了具有孫悟空一個筋頭翻十萬八千裡的本事,也跳不出如來佛「天人平衡」的手掌心。人類必須明白:要想人人過好日子可以,但必須控制人口總量,否則好日子就過不長久。
大而言天地總供給不足,小而言幾乎所有國家都在靠舉債發展經濟,這種天地供給日少、人間負債日多的虧欠式經濟運行,斷然難以持久,其最終結果必然導致世界經濟危機爆發。世界銀行預測,近10年世界經濟將逐步下滑至蕭條期。10年之後呢?只怕更將出現世界性經濟災難。
所幸,將要出現的世界性經濟災難,不可能引發第三次世界大戰。理由有三:一是核大國之間不敢開戰。二是當今的常規戰爭都是高科技戰爭,武器太貴,燒錢太多,而且勝利者也不可能像殖民時代那樣,通過對失敗者掠奪得到補償,所以每戰必賠錢。那麼,誰願意打賠錢之仗呢?三是當今世界有資格挑起世界大戰的,只有美國、中國、俄羅斯、歐盟、日本。美國只可能為捍衛美元霸權挑起世界大戰,但其不挑起世界大戰,美元霸權還能勉強維持下去;其膽敢挑起世界大戰,美元霸權會立馬喪失,所以其絕不敢輕易挑起世界大戰。中國素來只防不攻,絕不會對任何國家主動發起戰爭。俄羅斯人少地多,也是處於守勢,不敢輕易向任何一個大國挑戰。歐盟有過兩次世界大戰的慘痛教訓,已改走合作和平之路。再說,歐盟連自己的軍隊都沒有,哪裡有資格再挑起世界大戰?至於少子化的日本,即使美國撤走了駐軍,其也沒有青年上戰場,哪裡敢挑起世界大戰?
所以,這次將要出現的世界性經濟災難,雖然不會引起世界性戰爭給各國帶來的外部劇痛,只會因為經濟蕭條或者經濟崩潰,引起各國內部的持久悶痛,但是這種持久的內部悶痛比外部劇痛還令各國痛苦難受,因此最考驗各國的承受力。
承受力小的國家,或許會發生內部動亂甚至戰亂。
承受力大的國家,會竭盡全力維持國內穩定。
當今世界,在美國、中國、歐盟、俄羅斯「四大國演義」中,美歐內部屆時恐怕難免發生動亂甚至戰亂,中俄內部屆時則會相對穩定。尤其中國,將會成為動亂世界中穩定的中流砥柱。
我們必須牢記一點:任何國家,能夠快速發展經濟,讓國民過好日子,並不能證明其體制有多優;只有既能快速發展經濟讓國民過好日子,又能在經濟蕭條、國民過苦日子的前提下,仍然能夠確保國家穩定,才能證明其體制是真的優。
中國改革開放40年,創造了世界經濟快速發展的奇蹟,讓中國人過上了好日子,已得到了第一個證明。
中國還需要在世界性經濟災難中得到第二個證明。中國只有在經濟發展艱困、中國人的日子過得比原來苦一點時仍然確保國家穩定,並成為動亂世界中穩定的中流砥柱,才能得到第二個證明,也才算修成了正果。
只有到了那個時候,世界各國才會好奇地研究中國,從而驚奇地發現,原來唯一具有5000年不中斷文明歷史的中國,確實有其獨特優勢;原來中國共產黨一黨執政,較之西方世界的多黨制,確實有其獨特優勢;原來中國既有權力集中的民主自由,又有民主自由的權力集中,較之西方世界不要約束的民主自由和內鬥不已的權力之爭,確實有其獨特優勢;原來中國的既有計劃經濟又有市場經濟,較之西方世界的只有新自由主義市場經濟,確實有其獨特優勢;原來中國既有社會主義又有資本主義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較之西方世界只有資本主義的華山一條路,確實有其獨特優勢。
只有到了那個時候,世界各國才會學習中國,世界經濟才會在中國的引領下走出困境,走向復甦。於是乎,世界各國驀然回首,才發現中國不知在何時,已悄然取代美國主導世界。世界的西化不知在何時,已悄然變成了東化。歷史學家也會驀然發現,第三個軸心時代原來是以東化始,以東化終。所謂以東化始,自然是指鄭和下西洋引領航海時代的到來;所謂以東化終,自然是指中國引領人類走向命運共同體,引領世界經濟由無節制發展變為有節制發展,引領地球村建立世界政府……中國所引領的東化之路,自然最終是通往民主與共產的世界大同之路。
引領東化之路的大思想,才是化解人類危機的大思想。從1921年到2019年,這個大思想已孕育了98年,至今仍在孕育中。其初,是毛澤東思想;其中,是鄧小平理論;現在,是習近平新思想……
只有像湯因比這樣的大歷史學家,才能站在大歷史的高度,早在45年前,就洞悉到了世界正在孕育這樣的大思想,因此他才斷言:人類的希望在東方,在中國。
只有那些沒有大歷史觀的人,甚至連小歷史觀都沒有的人,才會糾纏於各種小思想,才會死抱西化之路不放,才會頑固抗拒東化之路。
黃天安總經理,我上述化解人類危機的大思想必然出在中國,與你所說的第三次影響世界的思想理論必然出在中國,意思有相同之處嗎?希望我們能夠繼續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