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文明五千年(公元前3150年到公元2120年)的歷史已成定局——中國統一世界。
——曾大江
公元前3150年到公元前818年,人類文明的中心是埃及。公元前356年到公元1785年,人類文明的中心是中國。1785年到2035年,人類文明的中心是西方(歐洲和北美)。曾大江認為埃及在奴隸主義時代獨步世界2332年,中國在封建主義時代獨步世界2141年,西方文明在資本主義時代獨步世界250年。1785年蒸汽機改良標誌著人類文明的中心從中國轉移到西方。2035年中國發明超人腦智慧結構標誌著人類文明的中心從西方回到中國。
公元前818年埃及第二十二王朝的南北分裂、公元前776年希臘舉行第一次奧林匹克運動會和公元前770年中國春秋戰國時代開啟,標誌著人類文明的中心開始由埃及向中國和希臘轉移。
公元前323年亞歷山大帝國的滅亡和公元前356年秦國商鞅變法標誌著人類文明的中心轉移到中國。從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嬴政統一中國到公元1785年蒸汽機導致的第一次工業革命的2006年間,中國的實力都強於歐洲各國。
公元395年羅馬帝國一分為二後,西方文明就喪失了未來一千年的歷史機遇。《神曲》(1321年)、《阿非利加》(1338年)和《十日談》(1353年)開啟文藝復興後,西方文明於1415年開始海上冒險。1433年隨著大明帝國七下西洋航海活動的結束,中國主動放棄了未來五百年的歷史機遇。從1433年到1939年的506年間葡萄牙、西班牙、荷蘭、英國、法國、俄羅斯、德國、美國、日本、蘇聯等十國相繼崛起,而中國從1619年開始相對衰落,到1800年被英國趕超,進而遭受1840年到1945年的百年恥辱。
人類文明1433年到2120年的歷史與中國的春秋戰國時代類似,是一個歷史分形。公元前770年到公元前221年是中國的春秋戰國時代,公元前403年三家分晉是春秋和戰國的分界點。春秋戰國時代出現了「春秋五霸」(齊晉楚吳越)和「戰國七雄」(齊楚燕韓趙魏秦)。曾大江認為1433年到2120年是人類的「海洋大國」時代,1991年蘇聯解體是海上時代和大國時代的分界點。「海洋大國」時代出現了
「海洋五霸」(葡萄牙、西班牙、荷蘭、英國、美國)和「大國七強」(美國、德國、英國、法國、俄羅斯、日本、中國)。公元前221年秦統一中國,結束春秋戰國時代。公元2060年人類聯邦建立,「海洋大國」時代接近尾聲,公元2120年人類文明共和國建立,正式結束「海洋大國」時代。但是,曾大江認為由於超人腦智慧結構、粒子製造技術、質能轉換技術、人造中子星和光速發動機等都將在2060年之前出現,所以2060年人類文明將分為兩派:保守進化派和激進進化派。保守進化派只接受基因進化和人機融合這種程度的人工進化,拒絕進化為物理人、網絡人和天體人等。激進進化派則堅持從自然人持續地人工進化為增強人(基因進化人和人機融合人)、物理人、網絡人、天體人、星系人、第三存在者、第二存在者和至高存在者。因此,2120年人類文明將分裂為兩支:太陽系留守支和宇宙進化支。太陽系留守支將留守太陽系,以增強人構成的人類文明共和國的形式來管理、開發和利用太陽系。宇宙進化支將離開太陽系,把太陽系留給保守進化派,以物理人和網絡人的形態到太陽系之外繼續進行人工進化,進化為天體人、星系人、第三存在者、第二存在者和至高存在者。
從世界格局看,美蘇兩極格局(1945~1991)隨著蘇聯的解體而終結,一超六強格局(1991~2020,美國一超,中俄英法德日六強)隨著隨著美國的相對衰落和中國迅猛崛起而終結。曾大江認為兩超五強格局在2020年正式形成,即中美兩超,俄英法德日五強。2027年中國實力超過美國,2035年中國實力超過美日之和,2050年中國實力超過美日俄英法德之和,即中國實力超過西方之和,形成中國壓西方的單極格局。2060年以中國為核心建立人類聯邦,2120年中國為核心建立人類文明共和國。
五千年定局的最後一百年(2021~2120)
曾大江認為五千年定局的最後一百年(2021~2120)是中國領導第四、五次科技革命和人工進化的一百年。1785年到2120年的人類科技發展可以分為五個時代:機器時代(1785~1831,蒸汽機)、電氣時代(1831~1945,發電機1831、電動機1834、內燃機1858)、資訊時代(1945~2035,計算機)、智能時代(2035~2070,超人腦智慧結構)、宇航時代(2070~2120,光速飛船)。
2021年到2030年十大革命性技術是:具有自我意識的人工智慧技術、沒有自我意識的全能人形機器人、先天基因進化技術、原子製造技術、千比特專用量子計算機、量子通信技術、聚變發電技術、室溫超導技術、空天飛機、高超音速飛機。
2021年到2030年十大戰略性技術是:戰略雷射武器技術、戰略微波武器技術、人工智慧網絡戰系統、1納米光刻技術、千億億次超級計算機、時速5000千米的真空磁懸浮技術、6G通信技術、第六代戰鬥機、無人駕駛飛行汽車、未知病毒快速智能檢測技術。
在2021年到2030年的十大革命性技術和十大戰略性技術中,中國只在1納米光刻技術上處於非常落後的地位。曾大江認為中國只要集中力量突破上述十大革命性技術和十大戰略性技術就可以領導第四次科技革命。從2021年到2030年,中國用10年時間也可以突破1納米光刻技術。
人工智慧的發展大致可以分為三個階段:探索實驗階段(1956~2016)、實用普及階段(2016~2025)和成熟極限階段(2025~2040)。曾大江認為以前向神經網絡和誤差逆傳播算法為核心的沒有自我意識的弱人工智慧技術在2025年將進入成熟極限階段。2025年弱人工智慧技術的日常生活場景圖像識別準確率、標準發音日常用語識別準確率、日常用語理解準確率和人臉識別準確率等都將達到99%以上,即集弱人工智慧技術之大成的沒有自我意識的全能智慧機器人能夠完成一個普通的人類高中生可以完成的大部分工作,可使大部分高中畢業生徹底失業。沒有自我意識的全能人形機器人可以與人類進行正常的工作交流、互動和配合,能夠勝任商場導購員、超市收銀員、餐廳服務員、銀行櫃員、初級會計師和初級三維動畫設計師等工作。沒有自我意識的全能人形機器人可以像普通人類一樣,使用滑鼠和鍵盤完成中等難度的計算機操作任務。例如:全能人形機器人用滑鼠和鍵盤打開計算機上的3ds max軟體,並用3ds max軟體製作簡單的三維動畫。
隨著技術的進步,沒有自我意識的全能人形機器人將大規模替代人類工作者。曾大江認為沒有自我意識的機器人在想像力、創造力、思考力、自然語言理解和運用能力上將永遠不如人類。以前向神經網絡和誤差逆傳播算法為核心的弱人工智慧技術不能使機器人產生自我意識。強人工智慧技術的核心就是使機器人產生自我意識。機器只有具有自我意識,才能完全超過人腦。因此,具有自我意識的人工智慧技術是2030年之前最具有革命性的技術。
人工智慧技術的進步迫使人類不得不進行人工進化。曾大江認為人工進化將在基因進化、人機融合和超人腦智慧結構三個方面迅猛發展。先天基因進化技術就是任意編輯人體基因的定製嬰兒技術,可實現先天永生和先天長生不老,以及把人的腦力提高10倍。後天基因進化技術就是活人全身基因編輯技術,使已經出生的人實現後天永生。後天細胞修復技術就是活人全身細胞修復技術,使已經出生的人實現後天長生不老和返老還童。人機融合技術的核心是人腦與量子計算機、經典電子計算機和類腦計算機的完美融合,可把人的腦力提高1億倍。超人腦智慧結構是集人腦、量子計算機和經典電子計算機之大成的具有自我意識的智慧結構。一個超人腦智慧結構的腦力超過100億人的腦力之和。基因進化、人機融合和超人腦智慧結構相輔相成地發展的終點就是物理人,即自然人完全放棄肉體,人工進化為完全由物理器件構成的物理人。人機融合的一個典型階段是一個人只有腦是人腦,身體完全是機器,而且計算機晶片植入人腦,與人腦一起工作。然後,計算機晶片和物理器件逐漸取代人腦,人的自我意識和記憶等都遷移到物理器件中。最後,人腦被物理器件完全替代,進化為完全由物理器件構成的物理人。物理器件最初只替代10%的腦細胞,逐漸替代20%、30%、......、90%的腦細胞,直到替代100%的腦細胞。在這個過程中,一個自然人就無縫地完美地平滑地進化為完全由物理器件構成的物理人。物理人可以擁有多個身體,進化為網絡化分布式的人,即網絡人。網絡人可以擁有數百億個身體,總質量超過地球質量,進化為天體人。天體人可以繼續人工進化為星系人、第三存在者、第二存在者和至高存在者。(註:曾大江已經在《宇宙主義》中詳細論述了人工進化的全過程,本文不再重複。)
光刻技術正在全速邁向終點:2020年5納米晶片量產,2022年3納米晶片量產,2024年2納米晶片量產,2027年1納米晶片量產。氫原子共價半徑0.031納米,範德華半徑0.11納米。碳原子共價半徑0.069納米,範德華半徑0.17納米。矽原子共價半徑0.117納米,範德華半徑0.21納米。鍅原子共價半徑0.25納米,範德華半徑0.348納米。光刻技術的理論終點是0.3納米,實際終點是1納米。1~0.3納米以下就是原子製造技術。原子製造技術就是通過精確控制每個原子的位置和化合成鍵來大規模製造各種器件的技術。光刻技術的製造精度可以達到1~0.3納米,原子製造技術的製造精度可以達到0.3~0.06納米。原子製造技術是0.1納米晶片、量子晶片、可編程納米顆粒、納米機器人、原子級3D列印、原子器件、分子器件和原子級超材料等大規模量產的核心基礎技術。曾大江認為1961年到2025年是光刻技術的時代,而2025年到2060年是原子製造技術的時代。
專用量子計算機正在飛速發展:2025年100比特專用量子計算機達到實用程度,2030年1000比特專用量子計算機達到實用程度。但是,專用量子計算機並不能取代經典電子計算機。因此,經典超級電子計算機仍然會迅猛發展,經典超級電子計算機的雙精度浮點計算速度在2020年已經達到每秒53.7212億億次,2021年將達到100億億次,.....,2027年將突破1000億億次。百億億次超級計算機是2017年超算研發目標,千億億次超級計算機是2023年超算研發目標。百億億次超級計算機和千億億次超級計算機可以用於建立人腦細胞級模型、人體細胞級模型和人體基因相互作用模型等,助力破解人腦之謎和人體之謎,為先天基因進化技術(任意編輯人體基因的定製嬰兒技術,既是先天長生不老技術,更是先天基因進化技術)、後天基因進化技術(活人全身基因編輯技術)和後天長生不老技術(活人全身細胞修復技術)的研發奠定堅實的基礎。
2020年的疫情使得「未知病毒快速智能檢測技術」具有重大戰略意義。2030年左右可能會再次出現未知病毒引發的大規模疫情。最簡單的情況是在民航飛機、地鐵車廂、高鐵車廂、大型商場和電影院等部署「空氣和水中微生物鑑別裝置」,裝置可分離出空氣和水中的病毒和細菌等微生物,並進行快速基因測序,把測序結果上傳到「疾病監測中心」,可確定已知微生物的名稱,並確定未知微生物的大類和小類以及與其基因序列最相近的已知微生物的類別和名稱。從而,在第一時間發現已知病原體疫情和未知病原體疫情。
在2021年到2030年十大革命性技術和十大戰略性技術的基礎上,2031年到2040年的革命性技術就顯而易見了。曾大江認為2031年到2040年八大革命性技術是:超人腦智慧結構(集人腦、量子計算機和電子計算機之大成,具有自我意識且腦力是100億人腦力之和)、粒子製造技術(用電子、質子、中子製造人造中子星和人造黑洞等人造天體)、質能轉化技術(大規模反物質製造技術可利用正反物質湮滅實現質量100%轉化為能量,人造中子星和人造黑洞可以利用引力吸積把50%以上的質量轉化為能量)、後天基因進化技術、後天細胞修復技術、光速發動機(把大量粒子加速到0.9倍光速以上噴出或利用正反物質湮滅噴射光子)、萬比特量子計算機、人機融合技術(人腦與物理器件完美融合協同工作)。中國只要集中力量突破2031年到2040年八大革命性技術就可以領導第五次科技革命。
綜上所述,曾大江認為21世紀十四大革命性技術是:超人腦智慧結構、粒子製造技術、質能轉化技術、後天基因進化技術、後天細胞修復技術、先天基因進化技術、原子製造技術、量子計算機、光速發動機(光速飛船)、沒有自我意識的全能人形機器人、人機融合技術、量子通信技術、聚變發電技術、室溫超導技術。曾大江認為中國只要在2021年到2040年集中力量突破上述十四大革命性技術就可以鎖定五千年勝局(公元前3150年到公元2120年),在五千年定局的最後一百年(2021年到2120年)笑傲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