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們,早上好
剛剛,喝完咖啡,坐下來
很快,處於不動的大靜之中
從這份寧靜中,湧出所謂的靈感
坐下來之前,根本不需要思索今天要說什麼
坐下來,心靜了,今天要說的內容立刻出現
據說,人類的幾乎所有發明或靈感,都來自放鬆時刻
我說「大靜」,跟平時的那種平靜,有很大不同
處於大靜時,內在體會著不可撼動的不動者,寧靜而堅定
昨天,分享了李善友教授一次演講中提到的精彩片段
他提到了託利的《新世界》
我非常喜歡這本書,因為,作者託利用通俗易懂的文字傳達了關於靈性覺醒的知識
然後,他整合了神與禪,將它們融會貫通在一起
其實,這也是我們的方向
我們不需要談複雜、教條的所謂教理,重點在於如何安住於寧靜當中,如何體會到、確認到真實本性
然後,我們看到,還是禪
禪,雖然標榜「不立文字,教外別傳」,但不可避免地還是要講很多理論
再說,學習者若沒有一定的理論基礎,即便有人引導,還是很難當下契入的
還有,學習理論的本身,也起到一定程度的靜
而一定程度的靜,又是體會到本性的前提
所以,接觸、學習、掌握關於內在覺醒的理論知識,一定需要
所以,這裡有矛盾
我們要避開繁雜的、不適合當代的教條化的理論,但還得要學習相關理論
之所以如此,我昨天提到,我們需要提煉、整合一些靜修傳統的知識,然後用通俗易懂、簡潔明了的語言表達出來
這是很難的事情,前提當然是必須要懂,尤其需要體悟
理論,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是服務於體悟的,因為,若不懂理論,很難發生體悟
但學習理論的意義,絕不是僅限於此,它有助於我們在生活中失去平靜時,重新回到平靜之中
所以,我們將持續地分享對靜心和內在覺醒有幫助的內容
但儘量不碰純宗教類的東西,更不會試圖搞一個新的理論派系
因為,寶貝早就在那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