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活到80歲,有多大機率得癌?醫生告訴你:怎樣面對癌症到來

2020-12-05 騰訊網

癌症越來越多,誰都有可能得上

經常聽到身邊的人說那個人得了癌症,或者誰誰家的親戚就是因為癌症去世的……

好像癌症就在我們身邊,讓人人自危,那麼癌症真的是越來越多了嗎?

癌症發病真的是越來越多了,因為目前公認的癌症發病原因是第一因素是年齡。

人到40歲以後,癌症的發病率迅速增高,到80歲左右達到高峰。

目前我國人均壽命越來越長,平均到了76歲多,最高的上海已經達到80歲。

所以隨著我國人均壽命的延長,癌症發病還會增多。

所以世界目前癌症發病前十的國家,都是哪些經濟發達的壽命長的國家,而不是哪些環境不好,飲食差的發展中國家。

通過概率統計,一個人如果能活到80歲,他的一生得癌症機率在30%左右,所以一生誰都有可能得癌症。

我也差一點得了癌

那是在2017年,剛過完年,我也是40歲剛出頭的年齡。

每天開始發燒,一直持續40天左右,當時CT看到上縱隔有一個3*3cm的淋巴結,一直做檢查,開始半個月是高燒,後來是一直低熱。

住院半個多月,家裡休養,慢慢的不燒了,瘦了20斤,慢慢的體力和症狀有所好轉,複查淋巴結變化不大就觀察了。

但3個月後,呼吸有點困難,複查CT,發現雙側胸腔積液,當天右側留管,放出血性胸水900ml左右,每天都有200ml左右。

把胸水送病理科,查處異常,考慮惡性可能性大,高度懷疑淋巴瘤,為了確診做了淋巴結切除活檢。

幸運的是不是淋巴瘤,而是淋巴結核。

在懷疑淋巴瘤的那一段時間,感覺人生已經到了最後,生命在能看到的長度在一天一天的縮短。

面對發生的癌症,我當時是怎麼想的?

我對最後日子的思考

葉落了,第二年又會長出新葉,那裡有去年落葉的營養;樹枯了,又會從它的周圍長出茁壯的小樹,那裡有老樹腐敗後的支撐!

一個人的死亡方式有多種,但也只是自然中的一環,你是父母的延續,孩子是你生命的延續。請不要對自己或親人從這個世界消失感到遺憾。

你在親人,孩子的心中的你依然健在,消失的只是你的形體。

每個人都要學會接受生生死死這一自然規律,同時請讓那些無法挽回的死亡,走的更加坦然和有尊嚴!

說別人都是一套一套的,這回輪到自己了。

我本樂觀,目前身體還能正常的運轉,但估計生命的腳步會比其他人大點,到終點的時間快點。

我當時想:先把病查明白,能治療的話積極去治,因為有20%淋巴瘤可以徹底治癒,到了不能治療或者最後,那就不要強求了,用上止痛藥物,等待最後的日子。

但最後的日章也不能顧步自憐,每天病怏怏的收取廉價的同情和可憐,還是治療的同時繼續我快樂的步法。

身體已經這樣,雖然影響著每天的情緒,但心境是自己的,我還要繼續我的每一個夢想,負起自己的責任。

特別是作為父親:孩子每次委屈不高興,第一個就是想到我,給我打電話。

我的回話第一句永遠是:大姑娘,沒事兒,有爸爸那……

為了孩子我也不能認慫,無論是我在不在她身邊,能讓她一提起我就充滿幸福和驕傲!

後來確診為結核,心中的一塊大石頭終於落地了,什麼也沒想馬上休了半年假,現在有開始上班了。

要是沒有這次懷疑惡性的經歷很可能,不休假或者休息很短的時間就要上班了,平時非常注意身體,健康真的很重要,要是沒有健康其他的都是零,任何人你都管不了。

相關焦點

  • 23歲女孩一月不換內褲,查出癌前病變!癌前病變有多大機率成癌?
    23歲的芳芳(化名),在兩個月前就發現自己肚子脹痛,私處有灼燒感且還有東西流出。一開始芳芳以為自己只是有普通的炎症,所以沒多大在意。 殊不知隨著時間推移,她的症狀越來越嚴重,嚴重影響芳芳的生活,由於症狀持續加重,芳芳被轉移到武漢某三甲醫院。
  • 得癌後,該多運動還是多靜養?運動會加速癌細胞擴散?醫生告訴你
    得癌後,該多運動還是多靜養?運動真的會加速癌細胞擴散和轉移嗎?接下來大夫好好跟大家說一下,看完後望大家對此要有一個正確的認識。得了癌症,應不應該多運動?其實,不管是健康的人還是癌症患者,都不建議完全靜養或者過度運動,適度運動的同時也注意休息,保持相對平衡,對身體健康才是真的有好處。對於癌症患者來說,適當的運動對於促進治療是有好處的。
  • 前列腺肥大,發展成前列腺癌的機率有多大?醫生告訴你實話
    前列腺是是男性健康的重要指標,而很多男性在平時會出現前列腺炎的情況,從而出現前列腺肥大,對身體的其他器官也會造成壓迫,而很多人出現這樣的情況時,多少都會擔心它與前列腺癌之間的關係,畢竟發生的部位都是前列腺。前列腺肥大,發展成前列腺癌的機率有多大呢?醫生告訴你實話。
  • 20到39歲腫瘤發病率增長80%,我們該如何面對疾病與死亡?丨21讀書
    從2000年到2013年的14年間,20-29歲年齡組的腫瘤發病率增長了近80%,以2013年的人口統計計算,這一年,新增了30萬年輕的癌症患者。  這組數據令人震驚,它告訴我們,癌症並不遙遠,而且呈現著年輕化的趨勢。  在《生死之間》一書中,偶爾治癒記錄了許多年輕癌症患者的故事,丁一醬便是其中一位。
  • 將癌細胞注射到健康人體內,會不會得癌?試驗結果告訴你答案
    但其實隨著醫學的不斷進步,其實已經證實癌症並不是什麼傳染病,與癌症患者同桌吃飯,也不會感染上癌症,而之所以會有家庭癌或夫妻癌的出現,主要與生活習慣和飲食習慣有很大的關係。但是對於癌症傳染性的問題,一直以來都是爭議不斷地,尤其是將癌細胞注射到健康的人體內,會不會得癌的這個問題,曾經真的有人進行過研究,那到底會不會得癌?試驗結果告訴你答案。
  • 從炎症到癌症,大概需要幾年?醫生提醒:有5種炎症癌變機率高
    「我得過肝炎,以後會得肝癌嗎?」 「我有慢性前列腺炎,會發展成前列腺癌嗎?」 …… 生活中,很多人都有過炎症,而如今談癌色變的時代,大家對癌症的防治心也更重,對一些慢性疾病也不敢放鬆,生怕一不留心就發展成癌了。
  • 那些得癌症的年輕人
    我去看了看全國腫瘤登記中心的數據,裡面說,2000 年的時候,20歲到39歲的年輕人每 10 萬人有大約 40 個腫瘤發病,2013 年的數字變成了 70 個。數據漲了 80 %。 越來越多年輕的人在患癌症。他們對「重要的事」的標準變了嗎?
  • 腫瘤醫生常說的「5年生存率」,到底是啥意思?看完恍然大悟
    核心提示:由於知識的匱乏,很多人認為得癌就是「判死刑」,認為即使治療也是白花錢。實際上,這是一個極大的誤區。確實,很多癌症患上後,都會被判「死刑」,但並不是「立即執行」,而是「緩期執行」。在醫學上,得癌後能生存多久,有一個專業的名詞——5年生存率。
  • 原位癌、微浸潤癌、浸潤癌有什麼區別?聽聽醫生講解
    很多人在肺癌的病理報告單上,常常看到原位癌、微浸潤癌、浸潤癌等字眼,對於這些不同的病理結果,大部分人可能都不太理解是什麼意思,劉醫生今天就從醫生的角度給大家講一講他們的區別,希望能夠對大家所有幫助。首先給大家講講原位癌。
  • 癌症和遺傳到底有多大關係?
    癌症越來越常見。有人說癌症和糖尿病一樣是富貴病,是因為人均壽命提高了,很多人活到了得癌的歲數。這只是原因之一,此外還有癌症診斷技術的改進,特別是早期診斷技術的改進,使得很多人身體內的癌症被早期發現。總而言之,我們死於癌症的可能性會越來越高。癌症是一大類疾病的總稱,其共同點是失去控制的細胞增殖。
  • 有癌症家族史,就要做基因檢測?醫生終於說了真話
    肺癌有什麼徵兆?為什麼不吸菸也得肺癌?身邊哪些人得癌,我們要當心?12月13日,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胸外科主任王繼勇教授做客39健康網《名醫在線》答疑。下面小編整理了10條具有代表性的問題進行分享,希望對大家防治肺癌有所幫助!
  • 唯一不影響壽命的癌竟然是它,沒想到,有人得了癌可以活到自然死
    面對癌症很多人都是恐懼的,因為癌症的治癒基本上是沒有可能的,可是有人患有癌症的時候確實慶幸的呢?說起癌症,相信很多人的第一反應就是死亡率高,治癒的可能係數低。其實並不是所有的癌症都是如此的。有人就說如果非要得癌,那就甲狀腺癌吧,那是一種幸福癌,會讓你活得自然死,不影響壽命。
  • 面對娛樂圈高几率的雙胞胎、龍鳳胎,黃子韜生龍鳳胎的機率有多大?
    黃子韜沒能讓自己的父親看著自己結婚生子是一大遺憾,在父親生病去世後,27歲的黃子韜意識到自己應該早點結婚生子,在父親去世後,留下媽媽一個人孤零零的,估計黃子韜也很想生兩個孩子陪著媽媽,可惜至今他還沒有找到女朋友,再著急也沒有用。冷靜下來仔細想想,這幾年娛樂圈「幸孕」機率非常高,分分鐘爆料生娃,甚至一些雙胞胎、龍鳳胎,但也許並不是「巧合」。
  • 醫生提醒:小心「恐癌」心理也會致癌
    宋曉今年48歲,兒子剛上大學,丈夫事業有成,一家幸福和睦。但一切都從她發現患病開始被徹底改變了。一天宋曉洗澡時無意發現,左乳有一個小包。當天下午,她開診所的同學給她拿了一種藥,說連吃5天,如果腫塊消了,就是乳腺增生,如果不消,就去大醫院再做個檢查。藥吃到第4天,腫塊一點沒有變化,宋曉似乎明白了什麼。
  • 細胞內「突變時鐘」能告訴你何時會得癌
    我們老得有多快?我們是否會得癌?答案或許可以由人體幾乎每個細胞內都有的兩個「突變時鐘」來告訴我們。英國科學家的這一發現將有助於深入了解癌症的起因,掌握如何健康老去的秘訣。而如果能讓這些「時鐘」走慢點,就有可能改變癌症的進程,甚至延緩衰老。人體中有些基因突變似乎以恆定的速度在逐年累積,造成DNA受損,從而導致癌症。
  • 一個最新研究的結果是,每天喝幾杯牛奶,患一種癌的機率會上升80%
    一個最新研究的結果是,每天喝幾杯牛奶,患一種癌的機率會上升80%Cow milk daily consumption elevates risk of one cancer by 80 percent有些人不喝奶類,原因很多,但有沒有人是因為擔心患癌症呢?
  • 廣州復大腫瘤醫院好不好 且看肝癌晚期患者怎樣與癌共存
    與許多癌症患者一樣,孔祥泉曾被醫院宣布,生命「只剩下兩個月」。但他沒有放棄,鼓勵自己要活下去。「只剩兩個月」的絕望在遇到徐克成後有了轉機。從確診肝癌晚期至今,「與癌共存」的理念為孔祥泉注入了信心、力量。這一年,他堅持「與癌共存」,活到了今日。
  • 揭秘癌症真相!浙江人最容易得這6種癌
    原標題:獨家揭秘癌症真相!浙江人最容易得的6種癌,如何預防和治療,看這一篇就夠了!我國平均每分鐘,就有7人被確診為癌症,4人因癌症死亡。在不少人眼裡,一旦被癌症俘獲,人生就意味著清零,以至於國人談癌色變,成為心結。
  • 原位癌是不是癌症?浸潤癌和原位癌的區別在哪?醫生詳細解讀
    如今,只要提到跟「癌」有關的疾病,都會感到害怕,因為在大多數人的認知裡面,癌症的最終走向就是死亡。不過有些癌症並沒有大家想像的那麼可怕,比如原位癌,因為裡面帶有「癌」字,所以大部分人人認為就是得了癌症。那麼,原位癌是不是癌症?浸潤癌和原位癌的區別在哪?
  • 癌症晚期,醫生說能活3個月,結果活5年了,是怎麼做到的?
    為什麼很多癌症患者已經是晚期了,被醫生告知活不過3個月,結果卻活過了5年,甚至還有人帶瘤生存了幾十年,他們是怎麼做到的?一起來看看吧。所以保持良好的心態是關鍵,既然得了癌,就要面對現實,與其消極厭世,不如把這剩下的日子過得開開心心,充實。保持良好的心態,以平和、愉悅、積極的態度去生活,是很多癌症晚期患者能長期生存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