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生提醒:小心「恐癌」心理也會致癌

2020-11-30 人民網遼寧站

與很多患者一樣,宋曉(化名)曾一直認為自己與癌症毫無關係。但當乳腺癌真真切切地走近時,她才意識到,癌症需要自己承受的是來自身體和精神的雙重折磨。今年的4月15日-21日是第22屆全國腫瘤防治宣傳周。15日,記者在瀋陽市第五人民醫院(瀋陽市腫瘤醫院)腫瘤防治宣傳周啟動儀式上,採訪了一些像宋曉一樣「心病」重於「身病」的腫瘤患者。

病例:「切掉乳房,我活著還有什麼意義!」

宋曉今年48歲,兒子剛上大學,丈夫事業有成,一家幸福和睦。但一切都從她發現患病開始被徹底改變了。一天宋曉洗澡時無意發現,左乳有一個小包。當天下午,她開診所的同學給她拿了一種藥,說連吃5天,如果腫塊消了,就是乳腺增生,如果不消,就去大醫院再做個檢查。藥吃到第4天,腫塊一點沒有變化,宋曉似乎明白了什麼。

在被醫院確診為乳腺癌,並被告知需要切除乳房的那天,宋曉崩潰了:「切掉乳房,我還是女人嗎?我活著又有什麼意義呢?如果能保住我的乳房,讓我少活5年我也願意!」宋曉拒絕了手術。無論家人怎樣勸說,她都用哭泣和沉默作為回答。

一天,兒子突然抱住宋曉大哭起來:「媽媽,我需要你,需要完整的家,求求你,做手術吧。」宋曉的心終於被融化了……手術後回到家,兒子對宋曉笑著說:「媽,這回你和我一樣了。」宋曉明白,這話裡有另一層深意:自己現在是一個健康的正常人了。

調查:乳腺癌患者中僅20%能保乳

目前,我國乳腺癌的發病率大約在50-70/10萬。去年,瀋陽市乳腺癌的發病率在67/10萬,且每年以3-4%的速度遞增。據臨床統計,所有的乳腺癌患者中,僅有20%的患者可以採取保乳治療,其他的80%都需要切掉乳房。

瀋陽市第五人民醫院乳腺腫瘤外科祝國蓮主任告訴記者,乳腺癌術後的生存率較高,五年的生存率在75%以上,10年的生存率能達到50%以上。雖說乳腺癌聽起來不像肺癌、胃癌那般恐怖,但患者卻必須面對切除乳房之後,更為嚴重的心理壓力。尤其對年輕的女性來說,這類手術對內心的影響更為嚴重。

有資料顯示,乳腺癌患者術後兩年,約60%的患者出現抑鬱症狀,約45%的患者出現焦慮狀態。「所以,對於這類患者,關心他們術後身體康復的同時,更應關注他們的內心世界,幫助她們儘早地回歸社會。」祝國蓮說。

提醒:小心「恐癌」心理也會致癌

其實不僅是患癌人群的心理需要積極的幹預,現如今,隨著癌症的多發,一部分健康人群對癌症也產生了強烈的恐懼感,身體稍不舒服就會懷疑自己得了病。「適度恐癌是好事,可以喚起人們對疾病的警惕,但是過度就變成了心理問題。」瀋陽市第五人民醫院副院長、放療科主任馮濟龍說,長時間的焦慮、壓抑、恐懼等不良的精神因素,勢必會造成身體的內分泌紊亂、器官功能活動失調、身體免疫力降低,從而讓「癌細胞」有機可乘。臨床上就有一些人總是擔心自己患癌,結果最後真就患了癌。這也是一些心理專家研究發現的「性格致癌」和「心理致癌」。

「其實,癌症並沒有那麼可怕,人們對癌症的恐懼完全是因為不了解。」馮濟龍副院長說,世界衛生組織曾經指出,約有1/3惡性腫瘤可以預防,1/3可以治癒,1/3可減輕痛苦和延長生命。所以人們不必談癌色變,要有科學的認識,正確、樂觀地看待癌症,改掉不良習慣,定期體檢,從根本上遠離癌症。(記者 王禹哲)

相關焦點

  • 人如果不小心吃了癌細胞,會同樣得癌嗎?醫生詳細解釋
    但癌細胞則不相同,它們大小形態各異,甚至能超過人體正常的細胞,而且細胞核數量也不固定,有時甚至乎出現雙核、多核等異常表現;2、分裂不同:人體細胞有正常周期,一生約可以分裂50-60次,且存在生長規律,會逐漸衰老、凋零,最終被免疫系統發現,並將其清除。
  • 癌細胞最偏愛的4種食物,醫生提醒:不想被癌盯上,千萬管住嘴
    中國漢字文化博大精深,有很多文字創造都非常有意思,就拿「癌」字來看,在病字框的下方有三個「口」字,不禁就讓人聯想到了病從口入。從現代醫學角度來看,癌症發展是一個十分複雜的過程,健康器官到癌變,有多個因素影響,其中就包括了飲食!
  • 「染髮劑致癌」說法引爭議 醫生提醒儘量少用
    @武漢協和血液科張敏醫生 後實名發表微博稱這名美髮師小夥子目前已經確診為T淋巴母細胞白血病,這與她5年前碰到的同樣從事美發的病人是「一模一樣」,她也由此提醒頻繁接觸染髮劑者須特別警惕。有醫生認為,染髮與癌症之間確實「有關係」,只是染髮的風險究竟有多高,與癌症之間的關聯度有多大還無法明確。醫生提醒,在明確兩者關聯度之前,應當儘量避免、儘量少用。
  • 為什麼有人本來沒事,查出癌後很快就去世了?醫生:可能是因為這4個...
    (以上內容來自:普外科曾醫生 ID:puwaikezengyisheng )年年體檢,怎麼一查出癌就是晚期了?在健康體檢前,大多數人會先填寫一份包含上述問題的健康問卷表,以幫助醫生確定危險因素,制定體檢項目,你需要回答好以下這些問題:1.告知醫生自己是否有既往病史和家族遺傳疾病;2.溝通已有的健康問題,如身體哪裡不舒服等;3.
  • 烤焦的食物會致癌嗎?是扔了,還是繼續吃?
    聽過烤糊的食物會致癌?  為什麼說烤糊的食物會致癌?  其實這種說法早就存在,不僅僅是烤糊的食物,還包括燻魚、燻肉、燒烤、油炸食物等。並且這些食物確實也被列為致癌食物。  原因是它們含有「苯並芘」,而苯並芘除了存在於煙霧、廢氣中,在焦糊食物中含量最高,甚至比普通食物高10-20倍。  所以,這也是烤糊的食物會致癌的原因。
  • 丈夫癌症病逝後,妻子每天在恐癌中度過!癌症到底有多恐怖?
    這樣的經歷給她的心理造成了嚴重的創傷,以至於在丈夫去世後,她始終無法走出來,還總擔心自己有一天也會被癌症所困,害怕死亡。這讓黃大夫想起前幾天剛看到的消息,女子因為醫生告知高度懷疑癌症,在還未確診的時候,就選擇了輕生,家人因此狀告醫生不該把未明確的診斷結果提前告訴患者本人。
  • 腫瘤醫生:身上有3種痣,要小心是癌的「偽裝」,請早做處理
    隨著我們身體不斷成長,這些痣也跟著越長越大,身體的其他部位也會莫名出現黑痣。腫瘤醫生在這裡要提醒大家,身上如果有這3種痣,要小心是癌的「偽裝」,請早做處理。黑痣是人體黑色素堆積在人體表面形成的良性腫瘤,常常發生在人的面部、頸部、胸前以及後背這四個地方。在臨床表現為深色或者深褐色,有少數沒有顏色的叫做無色痣。
  • 中國開展昆明火車站暴恐事件心理救援
    讓生者走出心靈之「霾」——中國開展昆明火車站暴恐事件心理救援  來自貴州的小石和來自雲南宣威的小何是昆明火車站暴力恐怖襲擊事件中的傷者,小石背部被捅一刀,而小何的頸部兩側被砍傷,傷勢較重。  從事發第二天起,雲南省便開始籌建心理救援隊,為昆明火車站暴恐事件中的遇難者家屬、傷者以及事件親歷者等人群提供心理輔導和幹預。  據悉,目前,該起暴恐事件中傷者的心理創傷表現不一樣,有的反覆回憶當時情景,悲痛、焦慮、抑鬱;有的選擇遺忘,拒絕回想;有人情緒遲鈍,倦怠沉默;而有人則緊張易怒,對周圍過度警覺。
  • 醫生:試著與癌「和諧共處」,或能長期生存
    一番檢查下來,結果顯示:宮頸原位癌,病理報告上還有一大堆看不懂的專業名詞,小張一頭霧水。原位癌、浸潤癌、原發癌、轉移癌分別是什麼意思?病理報告上一堆專業名詞,後面還全部帶個「癌」字,每個名詞看起來都讓人膽戰心驚,到底原位癌、轉移癌、浸潤癌有什麼區別呢?
  • 原位癌是癌症嗎?浸潤癌、原發癌有什麼不一樣?醫生的答案很清楚
    一番檢查下來,結果顯示:宮頸原位癌,病理報告上還有一大堆看不懂的專業名詞,小張一頭霧水。 原位癌、浸潤癌、原發癌、轉移癌分別是什麼意思? 病理報告上一堆專業名詞,後面還全部帶個「癌」字,每個名詞看起來都讓人膽戰心驚,到底原位癌、轉移癌、浸潤癌有什麼區別呢?
  • 致癌?抑癌?必須知!
    癌基因是基因的一類,指人類或其他動物細胞(以及致癌病毒)固有的基因,又稱轉化基因,激活後可促使正常細胞癌變、侵襲及轉移。腫瘤的產生與癌基因(oncogene)和抑癌基因(tumor suppressor gene)有關。凡能參與或直接導致正常細胞發生惡性變的任何基因序列均稱為癌基因。
  • 原位癌、浸潤癌都是癌!有什麼不一樣呢?
    原位癌是最早期的癌症,嚴格來講,只能稱得上是癌前病變,故原位癌又稱為0期癌。 浸潤癌:當位於原位癌的癌細胞突破了上皮組織層,浸入基底膜後,就從原位癌變成了浸潤癌。當然,這個過程一般要經過幾年甚至幾十年。早期的浸潤癌一般不會出現轉移,癌灶擴散很慢。 我們所說的癌症,例如胃癌、肺癌、甲狀腺癌其實都屬於浸潤癌。浸潤性癌分為早中晚期浸潤性癌,早期浸潤性癌,一般只需要手術治療,不需要放化療。
  • 醫生提醒:3類食物不易多吃,吃多了易患癌
    舉報   隨著生活環境的改變,癌症的發病率也呈現逐年上升的趨勢,在我們日常生活中就存在許多的「致癌物質
  • 【女性健康】這些會導致致癌的你知道哪些?
    都說病從口入,生活中點點滴滴都可能致癌,癌讓人害怕,每個人都希望癌症能遠離自己,但是,癌不是無緣無故產生的。除了自身基因問題之外,癌更多的與外界因素有關。哪些東西致癌的可能性最高?離你最近的致癌物是什麼?
  • 購買電熱水壺要注意,不要貪便宜,小心買錯致癌
    購買電熱水壺要注意,不要貪便宜,小心買錯致癌電水壺,這個我們很多人家裡應該都有這個電器吧。主要就是太方便了,所以很多人都喜歡用這個。但是內行人的意見可不是這樣啊。我現在都後悔沒早點知道啊。購買電熱水壺要注意,莫要貪便宜,小心買錯致癌如果為了家裡人的健康著想的話,建議大家不要再使用這樣的電熱水壺了。因為現在市面上太多造假的啊。很多都是有問題的,這些新聞上都經常可以看到啊。很多就是長期使用質量不過關的電熱水壺,導致家裡人罹患了癌症了。大家都想不到,這樣一個小的家電居然造成是致癌的兇手啊。
  • 醫生讓病人拍X光,不擔心輻射致癌嗎?提醒:或與你認知的不一樣
    去醫院有過檢查史的朋友應該都知道,醫生在診斷病情時會建議患者進行「x光」檢查,通過檢查報告來進一步判斷身體情況。但是民間關於x光的傳言卻有很多,甚至說x光具有一定致癌性。所以當聽到需要照x光時,心裡總是充滿了恐懼。
  • 17歲小夥便血近1000毫升 醫生提醒小心這種菌!
    17歲小夥便血近1000毫升 醫生提醒小心這種菌!凌晨2點,小成被送到醫院,消化內科醫生在接診過程中發現小成面色蒼白,結合臨床症狀體徵醫生初步考慮消化道出血的可能,醫生立馬安排完善相關檢查予以進一步明確診斷。在胃鏡檢查中,小成被診斷為十二指腸球部潰瘍伴出血、慢性胃炎,出血原因考慮十二指腸球部潰瘍伴出血導致。醫生追問小成平時的飲食習慣,並無特殊之處,據其描述也只是偶爾出現腸胃不適。那年紀輕輕怎麼會有消化性潰瘍呢?
  • 礦泉水瓶重複裝水飲用或能致癌 提醒大家注意健康
    礦泉水瓶重複裝水飲用或能致癌 提醒大家注意健康  近日新聞,一個有關「礦泉水瓶勿重複使用」的帖子在網絡上流傳,阿聯一個十二歲的女童,因為連續十六個月使用同一個礦泉水瓶,她得了癌病。
  • 將癌細胞注射到健康人體內,會不會得癌?試驗結果告訴你答案
    但其實隨著醫學的不斷進步,其實已經證實癌症並不是什麼傳染病,與癌症患者同桌吃飯,也不會感染上癌症,而之所以會有家庭癌或夫妻癌的出現,主要與生活習慣和飲食習慣有很大的關係。但是對於癌症傳染性的問題,一直以來都是爭議不斷地,尤其是將癌細胞注射到健康的人體內,會不會得癌的這個問題,曾經真的有人進行過研究,那到底會不會得癌?試驗結果告訴你答案。
  • 32歲男子肝癌離世,醫生提醒:身體一旦有3處「疼」,早查肝CT
    肝癌,相信很多人都知道其的危害,因為其被稱之「癌中之王」。可以說一旦患上後,被發現時大多都已經進入晚期了,這與肝臟沒有痛感神經有著密切的關係。今年32歲的,小劉,最近一段時間,常常感覺自己的右腹部時不時地出現疼痛,而且還經常感覺到嚴重的乏力感,體重也嚴重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