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稱得上是目前全球死亡率最高的疾病之一。
前列腺癌是老年男性常見的惡性腫瘤,2018年全球癌症統計結果顯示,2018年全球的新發病人數為127.6萬人,佔整個腫瘤發病率的7.1%。
儘管前列腺癌屬於歐美國家發病率最高的惡性腫瘤,我國前列腺癌發病率不及歐美,但是我國前列腺癌患者的死亡率卻遠遠高於美國。美國前列腺癌患者的5年生存率達到了99%,我國卻僅有53.5%。
這主要和我國居民對於前列腺癌的認知以及早期篩查普及率低有關。
《中國城市前列腺癌認知水平調查報告》顯示,包括北京、上海、廣州在內的12個城市,僅有26%的公眾能夠全部認識前列腺癌的症狀。
那麼,位居男性泌尿系統發病率首位的惡性腫瘤——前列腺癌,如何進行篩查?
目前,國內外指南推薦對高危男性進行血清前列腺特異性抗原(PSA)結合直腸指檢以早期篩查。
對前列腺癌的早期篩查(PSA),中美患者的篩查意識相差甚遠。2015年中國城市中老年(45歲以上)男性接受PSA檢查的比例為6%,而美國在1995年50歲以上男性接受PSA檢查的比例就已經達到了37%。
PSA是前列腺癌最具特異性的腫瘤標記物,是當今檢測前列腺癌的重要指標,男性應該從45歲開始,有前列腺癌家族史可以從40歲開始。PSA小於2.0ng/ml時,如果DRE(直腸指檢)陰性,兩年內一次的檢查並不會漏診一個可治癒的腫瘤。
早期前列腺癌一般沒有任何症狀,當患者感覺到排尿障礙,例如尿頻、尿急、尿痛、排尿不盡,甚至急性尿瀦留、血尿、尿失禁時,病情往往已經處於中晚期。
若延誤治療,可能會轉移至骨骼、膀胱、睪丸、淋巴、肺、肝、腎,治療難度會急劇增加;發生骨轉移後,可能會引起骨骼疼痛、病理性骨折、貧血、脊髓壓迫等症狀,甚至導致下肢癱瘓。
在前列腺癌的治療方面,也有多種手段可以選擇,包括手術治療、內分泌治療、放射治療、化療等手段。其中,內分泌治療是目前廣泛應用的前列腺癌重要治療手段。
目前,對於前列腺癌去勢治療主要包括手術去勢和藥物去勢。
手術去勢即睪丸切除術,可在最短的時間內(3~12小時)使睪酮下降至去勢水平。因此,對於骨轉移病灶導致脊髓壓迫症狀以及疼痛明顯的患者,可以急診施行手術。
然而,這一療法易造成患者性功能永久喪失,對患者心理、生理影響較大。
藥物去勢則是指在不切除睪丸的前提下,通過使用藥物使睪酮下降至去勢水平。
有研究指出,藥物去勢與手術去勢的效果大致相同。
相較於手術去勢,藥物去勢無手術危險,以及避免切除睪丸造成的潛在性精神創傷。
阿比特龍屬於全新作用機制的前列腺癌治療藥物,與潑尼松合用,治療轉移性去勢抵抗性前列腺癌(mCRPC)。
2015年5月,強生的阿比特龍(澤珂)在中國獲批時其價格是37000元/盒。2017年7月,阿比特龍降價53%進入了醫保目錄,價格從原先的每盒3.7萬降低到了1.7萬。雖然阿比特龍已經大幅降價,但對於國內普通家庭的患者來說仍是一筆高額費用。不少患者將目光放到印度仿製藥上,與原藥有著相同的效果,但是價格卻十分低廉,印度仿製藥阿比特龍每瓶僅兩千多,依靠價格優勢,印度仿製藥成為許多患者的不二之選。
越來越多人更傾向於藥物去勢
在局部晚期及晚期前列腺癌患者中,整體的藥物去勢比例僅為55%。在一線城市中,藥物去勢比例較高,約65%,而在三線城市中這一比例較低,約為32%。
不難看出,在我國,隨著經濟發達程度的增加,選擇使用藥物去勢的人數比例也在逐漸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