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24小時-錢江晚報記者 沈蒙和 通訊員 楊希林 曾昊溟
上周末,超強颱風「利奇馬」過境。截止11日16時,已致574.8萬餘人受災,造成浙江直接經濟損失166.3億餘元。究其根本原因,和此次颱風強度關係密切,登陸時中心附近最大風力達到16級,是建國以來登陸華東地區颱風排行榜第三強。16級風力到底有多大?科學的解釋是每秒52米,也有網友為了方便大家更直觀地理解風力,引導大家在颱風天都不要外出,製作了一張「體重抗風圖」——
看著像段子,說的卻是事實。面對「利奇馬」時,體重噸位不夠的人,還真有被颱風刮跑的風險。上周五,錢報記者的同事,浙視頻的記者,前往一線採訪,結果這位身高一米八的大漢「在風雨中根本站不住腳(jio)」,還上了微博熱搜:
隨後,上海氣象主播沙柏寧前往洋山港追風,被風吹得頭髮凌亂,臉都變形了:
無獨有偶。在新民晚報的5分鐘的直播中,出鏡記者不到一會兒就全身溼透,並發表感言稱:「浪可以打到這種程度,頭一次也讓我這個180斤體重感覺也有點壓不住了!」
不過,和以上這些記者不同,來自新京報的這位「重量級」記者十分淡定,不僅一人「獨霸」外灘,還表示:「今天外灘都是我一個人承包了,感覺還是比較自豪吧!」
網友評論
經過這麼多記者的親身實踐,鹿姐姐也越來越好奇:人的體重究竟要達到多少斤,才能抵禦住這次的超強颱風?
關於這個問題,寧波鎮海中學物理老師顧振興(全國物理奧賽金牌教練)用圖文版物理公式作出了解讀。解題紙上是這樣的:
爸媽們是不是看得一臉懵圈?別著急,鹿姐姐仔細解構了顧老師的每一步解法:
假設風是水平吹來的,將人受風力等效為一個實心圓柱體進行受力分析——只要F(風力)>f(靜摩擦力),就可以把人吹跑。
計算風力
設:人的質量為m,橫截面積(就是與風正面接觸的面積)為s,風(空氣)的密度為ρ,風速為v。考慮一段極短的時間間隔,風撞擊人後停了下來。由此對人產生的衝擊力:
其中風(空氣)密度ρ約等於1.29kg/m3,人的橫截面積至少s,約等於0.03m2。12級颱風最大v約等於37m/s,代入數據算得,F約等於53N。
風速越大,風力就越大,這個我們都知道。從上面這個風力公式我們還可以看出,橫截面越大,風力也越大。所以,颱風天千萬不要穿得很寬鬆哦~
計算摩擦力
f(靜摩擦力)=μmg其中μ為最大靜摩擦因數,人與下過雨的溼滑路面的摩擦因數通常不會太大,可能小於0.1,我們就取μ=0.1。假設一個人的質量m=50kg。g為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約等於10m/s2代入數據,算得f(靜摩擦力)約等於50N<F=53N。也就是說,當面對12級颱風時,100斤及以下的人,就很有可能被吹倒。所以,請相信科學。希望不要再遇到颱風,如果再遇到,大家還是儘量別外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