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農林科學院玉米基因組編輯團隊在基因編輯技術方面再獲新進展

2021-01-11 食品夥伴網
  12月16日,北京市農林科學院玉米DNA指紋及分子育種北京市重點實驗室基因組編輯團隊在Frontiers系列新期刊Frontiers in Genome Editing上發表題為「Genome engineering in plant using an efficient CRISPR-xCas9 toolset with an expanded PAM compatibility」的研究論文。該研究建立了基於SpCas9變體xCas9的基因敲除系統和胞嘧啶鹼基編輯系統,成功將基因編輯的前間區序列鄰近基序(PAM)範圍拓展至GAD(D=A,T,G)和鬆弛型的NG,為在更廣泛的基因組範圍內選擇基因編輯靶點提供了可能。


  拓展CRISPR/Cas9核酸酶PAM範圍是使其在植物中被更廣泛應用的關鍵。2018年,David Liu團隊在Nature上報導了一種能識別NG,GAA和GATPAM的SpCas9變體(xCas9)。2019年,多個實驗室相繼報導了xCas9在植物上的表現,發現其能夠拓展基因組編輯範圍至NGPAM位點,但對於GAA和GAT PAM 位點,在水稻T0苗中僅有一個GATPAM位點實現編輯被報導。而目前具有更大PAM範圍的另一SpCas9變體(SpCas9-NG)在植物中和動物中都不識別GAA和GATPAM。因此,為了將基因組編輯範圍拓展至GAA和GATPAM位點,植物中的xCas9基因編輯系統亟待優化和提高。


  本研究通過使用tRNA連接強化sgRNA,形成高效的tRNA-esgRNA系統,開發出了基於xCas9的基因編輯系統 (CRISPR-xCas9),首次發現CRISPR-xCas9在植物中能夠有效的切割GAAPAM位點和多個GATPAM位點,同時發現其還能夠有效切割多個GAGPAM位點(動物中尚無報導),並且仍然保持編輯鬆弛型的NGPAM位點的能力。該研究進一步利用相似的載體結構開發了基於xCas9的胞嘧啶鹼基編輯系統 (xCas9n-CBE),發現xCas9n-CBE在植物中可以對基因組上的以GA和鬆弛型的NG為PAM的靶點進行有效鹼基編輯。本團隊曾在2019年成功開發出基於xCas9的另一款新型鹼基編輯器(xCas9-pBE),本研究開發的xCas9n-CBE與之相比,不但能夠拓展編輯xCas9-pBE不能編輯的NGCPAM位點,而且表現出更高的平均鹼基編輯效率和更寬的編輯窗口。除上述兩款新型鹼基編輯器外,本團隊還在2019年開發出基於SpCas9及其變體VQR、以及SaCas9變體SaKKH的多款新型鹼基編輯器,實現了對PAM 為NAG、NGA、NNMRRT及NNKRGT靶點的C至T鹼基替換。綜合應用這些具有不同特點的鹼基編輯器,可以更大範圍地拓展作物基因組上基因組編輯的可靶向區域,具有很大的應用潛力。


  玉米中心張成偉博士為本文第一作者,楊進孝為本文通訊作者。本研究得到北京學者(BSP041)項目和北京市自然科學基金(6204041)資助。玉米基因組編輯團隊是2017年組建成立的,目前主要聚焦於鹼基編輯、精確替換、組學編輯及其在玉米和水稻等作物中的高效應用。這是該團隊自成立以來在國際學術期刊上發表的第8篇高水平研究論文。

相關焦點

  • 北京市農林科學院在玉米南方銹病抗性研究方面取得重要進展
    近日,北京市農林科學院玉米DNA指紋及分子育種北京市重點實驗室分子育種團隊在國際主流期刊Frontiers in Plant Science上發表題為「Identification forbid Fine Mapping of RppM, a Southern Corn Rust Resistance
  • 北京市農林科學院玉米中心在鮮食糯玉米遺傳多樣性和系統發育方面...
    近日,北京市農林科學院玉米中心在國際學術期刊Scientific Reports(JCR 分區Q1)上發表題為「Sequence polymorphism of the waxy gene in waxy maize accessions forbid characterization of a new waxy allele
  • 高精度單鹼基基因編輯工具研究獲進展
    高精度單鹼基基因編輯工具研究獲進展 2020-05-19 腦科學與智能技術卓越創新中心 上海營養與健康研究所   中國農業科學院深圳農業基因組研究所研究員左二偉,中科院分子細胞卓越創新中心博士孫怡迪,中國農業科學院深圳農業基因組研究所助理研究員袁堂龍,中科院腦科學與智能技術卓越創新中心博士賀冰冰和周昌陽為論文共同第一作者,楊輝、李亦學和左二偉為共同通訊作者。
  • 北京市農林科學院研製出玉米全基因組SNP晶片Maize6H-60K並得到...
    11月22日,北京市農林科學院玉米DNA指紋及分子育種北京市重點實驗室分子檢測團隊在國際知名植物學期刊The Plant Journal(IF=6.141)在線發表題為「New resources for genetic studies in maize (Zea mays L.): a genome-wide Maize6H-60K SNP array
  • 植物CRISPR 基因組編輯技術的新進展
    這些技術不僅推動了生物學基礎研究的發展,而且在疾病治療、農作物育種、生物能源等方面都展現出巨大的潛力和產業化價值。基因組編輯技術就是利用人工設計和改造的核酸酶對基因組進行精確的定點修飾,包括對基因組進行靶向基因敲入 (Knock-in)、基因功能敲除 (Knock-out) 以及有目的的片段替換。
  • 基因編輯技術新突破!科學家可以一次編輯多個基因組片段
    有人說,基因編輯就像一個 「潘多拉魔盒」,一旦打開,就很難合上了。事實證明,所有技術都是一把雙刃劍,基因編輯也同樣如此。它既能帶給我們難以預料的風險和倫理道德問題,也能幫助我們更好地認識人類本身。而且,對於疾病產生的原因以及抑制疾病的方法,基因編輯起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基因編輯研究的進展,一直是人們關注的重點。
  • 北京市農林科學院完成首張西瓜基因組序列圖譜與破譯
    近日,北京市農林科學院宣布完成了世界首張西瓜基因組序列圖譜繪製與破譯,該研究成果於2012年11月25日在國際學術刊物《自然·遺傳學》(影響因子為35.53)上在線發表。
  • 遺傳發育所在CRISPR-Cas9玉米基因組編輯方法研究中取得進展
    遺傳發育所在CRISPR-Cas9玉米基因組編輯方法研究中取得進展 2018-04-04 遺傳與發育生物學研究所 【字體:大 中 小】
  • 2020年基因編輯技術最新研究進展
    導讀 基因編輯(gene editing)是一種能比較精確地對生物體基因組特定目標基因進行修飾的一種新興基因工程技術。在20世紀80年代始,基因編輯技術開始不斷發展。而在CRISPR基因編輯技術橫空出世之後,基因編輯技術有了突飛猛進的發展。
  • 從植物單細胞基因組到CRISPR基因組編輯技術
    近日,受CellPress旗下期刊Trends in Plant Science邀請,華中農業大學嚴建兵教授團隊發表了題為「Single-Cell Genomics and Epigenomics: Technologies and Applications in Plants」的綜述,系統介紹了快速發展的單細胞基因組和表觀基因組前沿技術,並總結展望了新興技術在回答植物生物學關鍵科學問題的研究思路和進展
  • 【盤點】2020年基因編輯技術最新研究進展
    ABE8e捕獲DNA時的Cryo-EM結構DOI:10.1126/science.abb1390【2】David Liu再獲新突破:無需實驗,就能知道基因編輯結果David R.FAST系統的設計DOI: 10.1126/sciadv.abb1777【5】劉如謙團隊再作創舉!首次開發線粒體基因編輯工具!
  • 華人科學團隊重大突破 「基因魔剪」技術再獲編輯進展 行業概念股...
    07月14日09:50CRISPR「基因魔剪」技術再現突破,可靶向編輯任何被選RNA麻省理工學院華裔科學家張鋒團隊將RESCUE新編輯器導入至人體細胞中,結果表明它能夠靶向人體細胞中的天然RNA以及合成RNA中的24
  • JAMA:美國國家科學院人類基因編輯原則
    科學的進步也引發了對於人類基因組編輯的擔憂,例如如何平衡潛在利益與意外傷害風險、如何規範基因組編輯的使用、如何尊重個人、國家和文化的不同視角,這些是否影響技術使用。一項新的來自美國國家科學院報告回答了這些問題,並提出對與人類基因組相關的專業設置、編輯監督與應用的建議:包括基礎實驗室研究、體細胞的臨床應用、未來潛在的生殖細胞臨床應用共3個方面。
  • 陳其軍/高彩霞合作利用引導編輯技術對玉米基因組進行精準編輯
    Genome Biology | 陳其軍/高彩霞合作利用引導編輯技術對玉米基因組進行精準編輯來源 | Genome Biology該研究首次報導了利用引導編輯技術(prime editing)對玉米基因組進行精準編輯的研究。
  • CRISPR/Cas基因編輯技術最新研究進展
    經典的基因組編輯技術,即編輯已知的DNA序列,通過增加、刪除基因來實現基因功能的激活或者抑制;該技術可應用於醫學、生物技術、食品及農業等領域。由於這種基因組編輯技術更易於操作,也具有更強的擴展性,CRISPRs-Cas9迅速成為了科研領域的新寵兒。日前,麻省理工的張鋒(Feng Zhang)博士領導研究團隊向人們展示了CRISPR-Cas9的新應用。他們用這一技術在哺乳動物大腦中進行了基因功能的活體研究,文章發表在十月十九日的Nature Biotechnology上。
  • 前瞻基因產業全球周報第90期:基因編輯獲2020年諾貝爾化學獎,華裔...
    Doudna博士,以表彰她們在基因組編輯領域的貢獻。但在CRISPR-Cas9的獲獎中,令人遺憾的是華裔科學家張鋒教授未能加冕。新技術使玉米基因編輯不再「大海撈針」日前,《自然—通訊》在線發表了山東農業大學農學院教授李平華等中外科學家合作研究成果。
  • 盤點|CRISPR基因編輯技術研究進展
    CRISPR/Cas基因編輯技術是繼鋅指核酸內切酶(ZFN)」、「類轉錄激活因子效應物核酸酶(TALEN)」之後出現的第三代基因組定點編輯技術。CRISPR/Cas這項技術自從問世以來,已經吸引了無數歡呼和掌聲,在短短幾年之內,它已經成為了生物科學領域最炙手可熱的研究工具。我們先來了解一下近期科學研究者們運用這把基因魔剪做的研究。
  • 農業掀起「基因」浪潮,基因編輯和轉基因技術商業化提速
    在農業方面,世界各地的研究人員利用植物和動物的測序來研究不同物種的基因組,進行農作物全品種基因測序將會推動農業發展,增加作物產量。基因編輯技術不僅可以突破傳統育種難以解決的遺傳障礙,而且能實現特定性狀的精準改變,顛覆已有動物遺傳改良技術路徑和選育效率。伴隨著基因編輯技術的不斷改進及其在動植物上的廣泛應用,農業領域的顛覆性變革悄然在進行。
  • 打造基因編輯技術高地,濟南基因編輯產業基地項目開工奠基
    該項目在全國範圍內率先布局基因編輯產業,致力於推動基因編輯這一革命性技術在源頭創新、作物改良及分子檢測等多個領域的產業化應用,將為保障國家糧食安全、作物提質增量和生命大健康領域提供全新解決方案。基因編輯是一種能夠對生物體的目標基因進行定點「編輯」的工程技術,曾四次被評選為「世界十大科學進展」。
  • 前瞻基因產業全球周報第8期:中國基因編輯雙胞胎很可能已獲「強化...
    基因技術的應用領域包括基因檢測、基因編輯、基因診斷、基因治療和基因克隆等方面。此前的世界首例基因編輯嬰兒事件掀起了軒然大波,也讓低調的基因產業走入人們的視野,最近基因產業還有哪些大事發生呢?那麼就來跟著前瞻經濟學人一起看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