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虐待,是最致命的傷害

2021-01-12 胡慎之心理工作室

父母對孩子的虐待或漠視,都會給孩子帶去一生的影響,其中最嚴重的就是羞恥感。所以,今天給大家推薦的一本書,叫《這不是你的錯》,希望能夠帶你走出童年陰影。

如果你曾是兒童虐待或漠視的受害者,你肯定知道什麼是羞恥。你可能一生都會活在羞恥的陰影下。

之所以感到羞恥,可能是因為你將受虐歸咎於自己(「如果我聽爸爸的話,他就不會打我了」),也可能是由於對這樣的經歷感到丟臉(「我連自己都保護不了,真是窩囊」)。

一、童年受虐經歷引發羞恥感

如果你在童年時期被虐待過,那麼這段經歷很可能對你的餘生都有負面影響。

你可能過度追求完美,自我評判,自我漠視,自我毀滅(如自殘、自殺),對某種東西上癮(如酒精、毒品、購物、賭博、偷竊、性交或工作)。

你可能飲食失調,人際關係失衡,前程受阻,甚至沉迷於虐待伴侶或受其欺凌。

或許你也會尋求解決之道,比如,參加一個互助小組或尋求個人諮詢。

這些或多或少會對你有些幫助,但唯有童年受虐帶來的羞恥感遲遲無法得到緩解,無論多少人對你伸出了援手,都無濟於事。難以抑制的羞恥感,成為受害者跨不過去的一道坎。

這是因為,羞恥感是人在遭到虐待後產生的一種自然反應。虐待本身就是羞辱他人,蔑視人性。

受虐者感到被侵犯、被玷汙,為自己的無能為力、任人擺布感到羞恥不已。而大部分心理學專家一致認為,情感虐待造成的負面影響,遠比其他形式虐待的影響更為持久、深遠。

孩子都渴望父母的疼愛和接納,所以當家長虐待孩子、侵犯其身體、踐踏其尊嚴時,孩子會感到前所未有的羞恥。身體受到虐待會讓孩子歸罪於自己,認為自己「不好」,所以「不值得被愛」。

因此,遭受過父母虐待的孩子通常都會落入自怨自艾的陷阱,進而反思「如果我乖乖聽話,就不會惹媽媽動怒」「爸爸對我失望透頂,怪不得一直打我」。

作為人類,我們希望一切盡在掌控中,而兒童虐待受害者之所以感到屈辱、羞恥,是因為這一信念在受到任何一種傷害後都會土崩瓦解。我們自認有能力自保,而當做不到的時候,我們就會感覺無助無力。

這種無力感進而會導致屈辱感和羞恥感的產生。

二、羞恥感為何難以擺脫

遭受過兒童虐待或漠視的受害者,雖然知道這不是自己的過錯,但仍會責怪自己。

父母通常都覺得羞恥感會讓孩子聽話,因此將羞辱當成了管教手段,如馴馬般摧毀孩子的意志。孩子長大後,會因為父母的殘忍而憎恨或害怕他們,或兩者兼有之。總之,因虐待產生的羞恥感會將孩子擊垮,他們還會將這種羞恥感逐漸融入到自己的性格中。

憎惡父母的孩子會性格偏執,無法愛他人。他們的內心充滿羞恥感,無法再承受更多,只能通過確認「我永遠都是對的」來保護自己。這樣的人通常控制欲過剩,羞恥感很強,甚至會有虐待行為。

而如果走到另一個極端,也就是那些意志被瓦解的聽話的孩子,他們的表現則是優柔寡斷、沉默寡言,不敢走出去抓住機會。他們可能會依賴虐待他們的父母或他人,會因為害怕遭受進一步的羞辱而選擇順從,從不質疑權威。與父母或搭檔意見相左時,他們沒有勇氣大聲說出來,甚至容忍別人肆意妄為。

因此,羞辱孩子不僅摧毀孩子的意志和精神,同時也嚴重破壞孩子的情感表達。

三、擺脫羞恥感,走出童年陰影

經歷過創傷,尤其是在童年遭受過虐待,羞恥感會如影隨形,但又難以琢磨。這種羞恥感被稱為「創傷性羞恥感」(trauma-bound shame),對心理治療和修復具有抑制作用,使得受害者心靈上的傷口難以癒合,不能原諒縱容受虐的自己,或者對自己在其中承擔的責任耿耿於懷。

羞恥感根植於創傷經歷,使得治療和修復過程在各個層面都變得更為複雜。

從心理層面上來說,受害者因自己的軟弱而責怪自己;從精神上來說,羞恥感會改變受害者與身邊強權者的關係。更糟糕的是,羞恥感會讓受害者害怕被曝光,從而阻止他們尋求幫助。羞恥感可以說是受害者所擁有的一系列症狀的核心,所以要想治癒就必須著手處理這種情感。

儘管對在童年時期遭受過虐待的人進行治療需要多管齊下,但最重要的還是讓自己免受羞恥感的折磨。只有擺脫了羞恥感,才會有更飽滿的動力和精力處理其他問題。

如果你是童年虐待的受害者,當從羞恥感中解脫出來的時候,你會突然覺得世界是那麼清晰。你不再覺得孤立無援和低人一等,你會覺得你是世界的一部分,並且與他人平等。

這種感覺就好像生活的大門重新為你開啟。

< the end >

相關焦點

  • 心理學:童年受到身體、語言、情感虐待的人,長大後會有羞恥感
    在所有虐待中,尤以父母對孩子的虐打、辱罵或批評所造成的傷害最為嚴重。 當父母虐待、打罵、辱罵孩子的時候,毫無抵抗力的孩子會感到前所未有的羞恥感。 所以,當父母打罵、虐待、傷害孩子的時候,在孩子的內心潛意識裡,他會不自覺地為父母對他的行為,哪怕是虐待行為進行開脫和解釋。
  • 雷擊的致命傷害
    雷擊的致命傷害 2020-05-19 21:1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這3種類型的父母,對孩子傷害最大,你是嗎?
    向日葵的熱情 很多時候父母對孩子造成的傷害,並不是有意,而是他們也是這樣長大的;有3種類型的父母,對孩子的傷害特別大; 一、操控性 在操控型家長面前,不管孩子多大,在他們眼裡永遠是孩子;且只要是他們孩子,就要聽他們的安排
  • 深海掠食者:對人類造成最致命傷害的「箱形水母」
    水母它是史前動物,沒有骨骼,血液,也沒有大腦,卻已經在地球上生存了幾億年,它們形態美麗,動作優雅,它們也擁有致命的武器,讓其它動物望塵莫及。,都有圓鍾狀的頭部組織,都擁有透明的皮膚肌肉和神經,這正是絕佳的保護色,水母猶如海洋中四處掠食的幽靈,水母沒有爪子和牙齒,他的優勢在於觸手,觸手上有大量的致命混合毒液,目前有文獻記錄的多種水母中,只有70種對人類有致命毒害。
  • 「媽媽你不要不理我」,家長的「情感忽視」,是對孩子最大的傷害
    但是這樣的訓練其實就是赤裸裸地對孩子的"情感忽視",對孩子來說其實是弊大於利。01 生活中那些我們對孩子的"情感忽視"有些家長想自己平時還是很關心孩子,應該沒有對孩子"情感忽視"。其實,我們往往在自己不注意的生活細節、說話語氣態度、方式上對孩子"情感忽視"。簡單來說,情感忽視是指:家長沒有提供給孩子自己本應該給予的情感支持。面對孩子的情感需求,家長是不回應、不可及、疏忽。
  • 「北大自殺女生男友涉虐待罪被捕」包麗母親曝光案件細節和新進展
    7月9日,包麗母親發文稱「牟林翰」因虐待罪被捕,並曝光案件細節和最新進展,今年4月11日,北大女生包麗去世。2019年12月南方周末報導,包麗長期遭受男友精神暴力,被要求拍裸照、做絕育手術等。牟某某於6月10日被逮捕,涉嫌罪名是「虐待罪」。牟某某手機目前呈關機狀態。
  • DNF界面模型傷害字體及暴擊字體改英文致命傷害
    net/game/dnf/moxing/20150325_sh.rar 傷害字體及暴擊字體改英文致命傷害
  • 反虐待動物法知識點——遺棄動物屬於虐待動物嗎?
    今天來談一下虐待動物和遺棄動物的關係問題。我在講反虐待動物時,一直有人自以為是「唱反調」跟我講「遺棄動物也應屬於虐待動物」,其實,反虐待動物當然包括反遺棄動物!沒有任何一個愛動物的人是認可「遺棄動物」這種行為的,我認為這是不證自明的。一、到底什麼行為是虐待動物?虐待動物是指故意以殘酷的手段、方式給動物以不必要的痛苦或者傷害,或者以殘酷的手段、方式殺害動物。
  • 煤氣燈效應:讓你不斷懷疑自己的情感操縱可自行解鎖
    它表現為情感虐待、情感操縱、PUA等等,對其識別和擺脫的困難在於它觸發了我們內心無比恐懼的誘因——被遺棄以及我們內心深切的被理解、被賞識和被愛的需求。但恰恰因為這是一種雙方共同打造的關係,一旦認清了這種操縱的運作模式,便可立刻終止這些「毒性關係」。本文摘編自該書引言《概念時代已經到來》,由澎湃新聞經中信出版集團授權發布。
  • 66歲西班牙奶奶不堪虐待捅死丈夫,從3樓跳下後當場死亡
    據悉,這名奶奶曾指控丈夫患有精神分裂症,還一直虐待她。之後,赫塔菲地區警方進入了死者的公寓,發現她的丈夫渾身是血的躺在公寓裡,腹部和胸部有三處致命刀傷。據馬德裡赫塔菲市政廳表示,這名66歲的奶奶曾向馬德裡婦女與平權中心尋求幫助,並表示她受到了自己丈夫的虐待。
  • 虐待致死豈不是滔天大罪
    說到虐待,近年來常見於父母與子女之間,雖說常有人調侃婆媳關係都快上升到社會問題層面了,不過發生在婆媳之間的虐待還是比較少見的,尤其媳婦因為不孕問題而遭受毆打虐待,還最終造成死亡的嚴重結果,更是難得一聞,滑天下之大稽了。
  • 女神的致命武器,讓我欲罷不能!
    因為功勞巨大,我獲得了宇宙島最高獎勵——人類感官情感體驗。   地球已經在50年前毀滅,7500萬人類已移民定居在克卜勒—186f星球。   在宇宙飛行中,我們的杏仁體遭受了宇宙光波的輻射嚴重損傷,人類情感成為了奢侈品,我們羨慕150年前的人類。而只有極少數人,能夠通過稀缺的特殊能量來刺激杏仁體,獲得人類感官情感體驗。
  • 鬥牛犬遭斷食虐待,竟瘦得只剩骷髏骨!獸醫驚嘆:見過最瘦的狗
    鬥牛犬遭斷食虐待,竟瘦得只剩骷髏骨!獸醫驚嘆:見過最瘦的狗如果不愛,不要傷害!這句話怎麼強調都不為過,因為生活中太多狗狗被不負責任的主人虐待並且拋棄的例子!近日,英國一隻鬥牛犬被主人餓得骨瘦如柴,然後拋棄在街上,當地動物保護組織接到報告後將其救走。連有著16年經驗的獸醫見了之後都為之驚嘆,表示這是他見過最瘦的狗狗!
  • 殘忍虐待動物的人,僅僅是性格缺陷?我看是人性的扭曲與喪失吧
    近幾年,時不時的爆出某地殘忍虐待小動物的視頻,施暴人在視頻裡哈哈大笑的同時,我們忍不住好奇想問∶究竟怎樣冷血的人,才能幹出這種禽獸不如的齷齪事?那些視頻不管是譁眾取寵還是博人眼球,但我卻看到了動物們飽受折磨後慘絕人寰的死於人類之手和人類那一顆顆扭曲的人性。
  • 禁止虐待動物需要專門立法嗎
    虐待動物事件頻頻發生目前僅被視為喪失公德禁止虐待動物需要專門立法嗎● 虐待動物以及傳播虐待動物圖片和視頻的行為,不管是個人的,還是有組織的、產業化的,本質上都是暴力行為,對整個社會都有毒害作用● 儘管國內專家學者不斷呼籲制定反虐待動物法,但我國市場經濟、社會制度、人文環境與其他國家不同,在反對虐待動物已經達成社會共識的前提下
  • 什麼成為了動物們的致命傷害?
    人類的發展越來越快,隨著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不管是生活垃圾還是工業垃圾,都不斷危害著我們的大自然,無論是生態環境還是水資源都難逃其汙染,這些垃圾鋪天蓋地的撒向大自然,給動物們造成了致命的傷害
  • 18%的人曾故意傷害自己:為什麼人會主動製造痛苦?
    所謂「自殘」,不僅僅是身體上的傷害想到自殘時,我們腦海中往往浮現的是傷害自己的身體。其實,除了身體上的傷害外,還有精神和情感上的自殘。比如,反覆酗酒、過度抽菸、不斷進行消極的自我評價、無節制的超前消費、沉迷賭博、濫交、尋求自虐般的快感等等。知乎網友Niku說,上半年開始,她出現了精神自殘的行為。
  • 為什麼傷害自己的孩子?
    如果父母不知道如何愛自己的孩子,那麼只能對孩子造成傷害。有很多父母就是打著這樣的旗號,無意當中傷害自己的孩子。有這樣幾種父母,最理想的父母是真心愛護子女並真正懂得如何愛自己的孩子。其次是不懂得如何愛自己的子女,卻口口聲聲說完全知道怎麼愛孩子。最壞的就是並不愛自己的孩子,卻認為自己深愛著孩子。
  • 適得其反,加劇虐待動物的情況
    他們原本就想發洩情緒,現在立法了,不給他們發洩,他們就更加有虐待動物的願望。「你越不讓我這樣做,我就越要做,而且做的更絕!只要不被發現即可。」這就是他們的心理。這樣,所謂的「貓狗保護法」不過是空中樓閣、廢紙一張,對他們這些人基本上沒有制裁之力,反而加劇了虐待動物的行為,讓動物們被更加殘忍的傷害。
  • 挪威設立「動物警察」打擊虐待動物行為
    原標題:挪威設立「動物警察」打擊虐待動物行為  新華網奧斯陸4月28日電(記者張淑惠 梁有昶)挪威政府28日宣布,將採取一系列強化動物保護的措施,包括設立專門的「動物警察」工作組。該警察局將設立專門的「動物警察」工作組,並加強與地方食品安全部門的合作,共同處理虐待動物案件,確保犯有相關罪行的人受到相應的法律懲處。   挪威農業與食品大臣茜爾維·利斯泰于格在新聞發布會上說,這些措施還有可能有助於防止針對人類的暴力行為,因為研究表明一些虐待動物的人往往也會傷害別人。   根據挪威法律,針對虐待動物的行為最高可以判處3年有期徒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