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給全球敲響警鐘,美國衛星發現「新大陸」,正在逐步逼近中國
但美國衛星卻捕捉到驚人一幕,從傳回的照片中可以看到,廣闊的海洋中突然多出一塊「新大陸」,其相當於三個日本那麼大,更讓人意想不到的是,這塊「新大陸」,正在以緩慢的速度向前移動,並逐步向我國靠攏,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
-
失聯46年的衛星,再次向地球發送信號,人們卻高興不起來
一顆已經丟失了46年的衛星再次向地球發送信號;這讓太空專家感到困惑,這顆衛星已經遠遠超出了使用壽命,卻還能工作?它是如何再次上線的?重新發現這顆衛星的人並不是NASA,而是一位業餘射電天文學家。2013年當他像往常一樣使用射電望遠鏡在天空中搜索無線電信號的時候,無意中在237mhz的頻段下接受到了一個微弱的信號。
-
「幽靈衛星」被發現,或許所謂的高科技,正在毀掉我們的未來
作者:文/星球科普近日美國宇航局表示,一位業餘的天文愛好者發現了NASA丟失已久的圖像衛星,但遺憾的是,由於這顆衛星所使用的技術過於陳舊,所以並不能與之建立起通訊聯繫。一天,當他正在掃視天空希望能捕捉到一些有意思的天體時,一顆高地軌道衛星突然間出現在了他的眼前。研究表明,斯科特·蒂利發現的這個物體正是全球探測(IMAGE)衛星的成像儀,這是美國宇航局於2000年3月25日發射的任務,自2005年12月以來就一直在太空中迷失。
-
飛機航線如何設定?全球最賺錢的航線一年能賺十億美元以上
航線按起訖點的歸屬不同可分為國際航線、國內航線和地區航線3大類;國際航線是指飛行的路線連接兩個國家或兩個以上國家的航線,在國際航線上進行的運輸屬於國際運輸,一個航班如果它的始發站、經停站、終點站有一點在外國領土上都叫做國際運輸
-
衛星很「忙」,B站衛星也成功上天了
9月15日,我國首個由網際網路公司(嗶哩嗶哩,簡稱B站)定製、用於科普傳播的視頻遙感衛星——「嗶哩嗶哩視頻衛星」成功升空。該衛星由中國長徵十一號運載火箭在黃海海域發射,衛星順利進入預定軌道,發射任務取得圓滿成功。
-
失聯13年的衛星,再次向地球傳回信號,科學家卻高興不起來
為什麼13年後又重新發出信號了呢? 事情還要從2000年說起。當時,NASA為了深入研究地球磁層,把IMAGE衛星送入了1000×46000公裡的極軌道中。該衛星會經過地球兩極上空,軌道周期為14小時。
-
美國衛星發現地球正在變綠,原因在印度和中國,印度卻令人擔憂
為了監控地球的狀態,很多國家都會在近地軌道上部署監控衛星,這些監控衛星在升空後,會通過對地面顏色的監控,來判斷各國對於環境的維護情況。其中美國的監控衛星顯示,地球上已經出現了大面積的綠色區域。也就是說,地球上的植被正在變多。在深入了解後,專家發現地球悄悄變綠的原因在印度和中國,不過這些專家對於印度表示擔憂。原來中國和印度變綠的原因是不同的。
-
衛星發現地球正在變綠,中國在其中有貢獻,南極也出現了綠洲!
文/仗劍走天涯衛星發現地球正在變綠,中國在其中有貢獻,南極也出現了綠洲!自從人類進入到了工業文明時代以來,地球就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雖然在人類的科學技術不斷發展的這種過程當中,人類的生活看似變得更加的便捷了。
-
美國衛星拍下中國全景發現異常,地球正在變綠原因竟是因為中國?
不知道大夥有沒有發現一個問題,我們生活當中出現的極端氣候的次數越來越多了,尤其是對比現在和過去,更是會發現其中的端倪,其實我們國家還算好的了,很多國家每年都會發生多次的大型自然災害,而這些背後的根本原因還是因為人類的活動。
-
特殊時期,中國一個正常操作,白宮卻坐不住,美媒炒作:間諜衛星
本來向太空發射遙感衛星是值得慶賀的一件喜事,但是卻遭到了美國的質疑。美國媒體針對我國發射衛星進行了專題的報導,報導顯示,中國發射第三顆遙感衛星時正在是中國和印度關係緊張的時刻。美國還表示,外界對於中國發射的遙感30號系列衛星並不了解,同時還表示它們只是在距離地球600多千米的軌道上運行,但是作為何用,卻一無所知。
-
美國衛星發現「新大陸」?面積超過日本3倍,正在不斷朝中國逼近
可以說,距離當年哥倫布發現美洲大陸至今,人類便再也沒有發現過新的大陸,由此,在很多人看來,從現在到未來,地球上或許都不會再有新的大陸出現,但事實卻證明這樣的想法是錯誤的,據悉,美國衛星在運作時偶然在海面上發現了一塊新的「大陸」,面積相當大,正在不斷朝北側移動,該消息一出瞬間引起各國專家的關注
-
盤點搜索MH370海空裝備:衛星對海底無能為力
一般來講,衛星在搜救行動中至少可擔負影像判讀、氣象服務、尋找恐怖襲擊證據和無線電信號收集等四個方面的任務。 當然,衛星擔負的最直接、最有效支援任務,則是利用星載合成孔徑雷達、光學攝像機等拍攝、判讀影像,在定位漂浮物、提供搜尋線索方面發揮作用。 3月20日,澳大利亞公布了發現兩塊疑似失聯航班殘骸的照片。
-
中國正在研製電磁炮發射衛星 戰時可快速補發衛星
隨著現代科技的進步,「用電磁炮發射衛星」這一科幻作品中的情節,可能真的要從故事中走進現實了。近日,中國工程院院士、動力與電氣工程專家,馬偉明教授在2016年公開發表的論文顯示,中國方面目前正在研究如何利用電磁發射技術實現空間物資快速投送和小型衛星等太空飛行器的快速發射。
-
美國衛星發現地球正在變綠,原因出在印度和中國,情況令人擔心
旅行是一個釋放內心的過程,一路上我們是會看到各種不一樣的美景,體驗不一樣的生活和風俗,感受同處一個世界中不一樣的文化。在每一趟記憶深刻的旅程當中,讓你收穫最大的是什麼呢?沒有也沒關係,從今天開始就讓小編和你一起,在文字中遊遍世界,看看不一樣的文化和發展,感受不同的風土人情和變化。
-
中國的量子之父,他把中國變成了一個量子超級大國
2017年9月29日,中國一顆名為「墨子號」的衛星使維也納和北京這兩個相隔半個地球的城市之間的視頻會議成為可能。當它以每小時18,000英裡(29,000公裡)的速度划過夜空時,衛星向位於興隆的一個地面站發射了一個小數據包。不到一個小時後,衛星經過奧地利,將另一個數據包發送到格拉茨市附近的一個站。這些包是保護數據傳輸安全的加密密鑰。
-
四川驚現「駝峰航線」飛機殘骸
在四川宜賓市高縣羊田鄉有一個地方叫「飛機灣」,這個名字的由來是因為當地流傳的一個故事,1944年,羊田處於駝峰航線上,經常有各種飛機飛過,而一架美國軍機就墜毀在這一帶。近日,這個被慢慢淡忘的故事在當地再次火熱,因為在24日,一名村民在挖地過程中發現一些疑似飛機零件殘骸。大家都在討論和猜測,這些零件真的屬於那架墜毀了71年的美軍飛機嗎?
-
距離「關門」只剩不到4小時,北鬥衛星成功傳回了信號
按照國際電聯規則,必須在7年內成功發射導航衛星,並成功發射和接收相應頻率信號,才能獲得該軌道位置和頻率資源,否則將無法取得合法地位。2005年,歐盟發射了首顆伽利略導航衛星。彼時,我國雖已發射三顆北鬥試驗衛星,但其不具備主動發射下行信號的能力,而符合國際電聯規則的北鬥二號衛星仍在研製。
-
巴甫洛夫很忙,巴甫洛夫正在死亡
視覺中國供圖「巴甫洛夫很忙,巴甫洛夫正在死亡」:伊萬·彼得羅維奇·巴甫洛夫巴甫洛夫最著名的實驗發現了條件反射。他發現狗在看到食物或者吃東西之前會流口水,隨後在每次給狗餵食之前,都會給出搖鈴、亮紅燈等信號。在這些信號與食物接連出現幾次之後,他嘗試只給出信號而不餵食,結果發現狗雖然沒有看到食物卻依然會流口水——這種現象就叫做條件反射。這項研究自1901 年起,直到 1936 年巴甫洛夫逝世為止,35 年來巴甫洛夫一直專心從事條件反射實驗研究。
-
大型史詩級化學紀錄片《門捷列夫很忙》CCTV-9 正在熱播!
《門捷列夫很忙》正在熱播!
-
探秘天津航空遠程航線衛星氣象監測模型
中國民用航空網訊:2016年5月以來天津航空連續開通了天津=重慶=普吉、天津=莫斯科、天津=符拉迪沃斯託克以及天津=重慶=倫敦四條國際航線。伴隨更多國際航線的開通,天津航空打開了國際化戰略轉型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