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親從中午12點進入手術室,一直到晚上12點手術才結束。」手術結束後,主刀醫師對病人家屬說出現了醫療事故,病人為右腦蛛網膜出血,實際卻對左腦實施了手術。
本報臨清3月26日訊 臨清市一名患者因為右腦蛛網膜下腔出血入院治療,醫生卻對其左顱實施了開顱手術,相隔兩天後,醫院又對病人右顱實施手術。
在住院治療兩個月後,患者病情逐漸惡化,幾乎成了「植物人」。截至目前,病人依然在醫院接受治療。
據病人家屬劉志明介紹,他的父親劉東坡今年58歲,1月12日,劉東坡因突然暈倒被送進了聊城市第二人民醫院,經檢查,被確診為蛛網膜下腔動脈瘤出血。13日下午,病人進行了腦部造影,14日中午,醫院對劉東坡實施了開顱手術。
「父親從中午12點進入手術室,一直到晚上12點手術才結束。」劉志明說,手術結束後,主刀醫師說出現了醫療事故,病人為右腦蛛網膜出血,實際卻對左腦進行了手術,是介入造影片子左右腦的位置錯了。但劉志明稱,病人家屬並沒有見到造影報告。
病人家屬稱,主刀醫生當時告訴他們,因為手術刺激造成的血管痙攣特別嚴重,為避免病人腦瘤爆破危及生命,病人休息幾天後還需要再做手術。1月17日,劉東坡再次接受了右顱開顱手術,這次由濟南來的專家主刀,手術進行了六個小時,之後病人家屬被告知手術成功。接下來的二十多天時間,劉東坡又先後做了腦積液引流手術和引流管疏通手術。
患者變成
「植物人」
據劉志明等人介紹,劉東坡未發病前與常人無異。第一次手術後,病人四肢還能動,偶爾能說話,神志比較清醒。經過第二次開顱手術,病人左手左腳就不能動了,幾天後連說話也不行了,家人掐他的腿腳他幾乎沒有反應。現在病人四肢不會動,吃不下東西,只能靠輸液維持生命,體質越來越差,而且病情經常惡化、反覆,不能說話,沒有意識,不能自主大小便。
劉志明說,病人在醫院治療的兩個多月時間裡,他們已經花費了8萬多元醫療費,幾乎花光了全家的積蓄。因為沒錢交醫藥費,醫院在3月7日一早就把病人的藥停了。家屬找到醫護人員時,醫護人員拒絕給病人輸液,經過再三交涉,醫院直到當天中午才給輸上液體。
記者在聊城市第二人民醫院看到,躺在病床上的劉東坡無法動彈,與病人家屬所說的情況基本相同。由於醫院方拒絕提供,記者沒有看到劉東坡的病歷。問起病人的手術情況,給病人做第一次開顱手術的主刀醫師徐醫生稱,「這不是我這邊的事,這事牽扯到醫技科室,責任不在臨床科室」,記者可以找門診部主任了解情況。記者隨後見到了門診部倪主任,倪主任表示,在醫院發生這樣的低級錯誤確實不應該,「這確實是一次醫療事故,造影片子確實是錯的」。至於為什麼出現錯誤,倪主任稱他也不好解釋,但他表示院方將不惜代價把病人治好。